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学校教材腐败泛滥的原因在于教材采购的决定权和执行权没有受到约束。形成约束机制的关键在于建设可以约束任课教师教材决定权的各种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学生参与和多元化教材获取方式,减少行政干预等。
关键词:教材采购;教材腐败;防范对策;多元化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7;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05-0130-02
作者简介:杨柳(1981-),女,汉族,湖北鄂州人,法学硕士,广东海洋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教材采购领域中的教材腐败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4年底,四川省检察机关从调查高校教材购销问题入手,开展查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的专项行动,共查处涉及成都市、绵阳市的10所高校和2所中专的51起案件,涉案42人,涉案总金额近1000万元。2007年,在江苏115所高校中,已查出有109所学校涉案,已有130多起商业贿赂立案。2010年,国内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某大学出版社为了推广教材,将一套教材分别以使用教材的各高校的教师作为编著者的“套牌教材”的事件。
高校教材腐败的大肆横行严重扭曲了高校教材采购的运作以及部分高校教师的行为。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是教材与教学脱节,教学秩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和家长怨声载道。毫无疑问,如何治理教材采购领域存教材腐败是中国高等学校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也是中国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教材采购商业贿赂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
高校教材采购中教材腐败大规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教材采购的垄断体制。由于高校教材采购的这种垄断性,高校内一般监督机制难以对其发生作用,这就为教材采购活动中腐败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解决教材腐败问题的核心是解决教材采购的垄断问题。在目前中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之下,高校教材的决定权主要掌握在教材采购部门和任课教师手中。从各方面来说,把教材采购的决定权与采购机构分离是最合理的选择。原因在于,教材采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实际上,中国绝大多数高校的采购部门在采购何种教材的问题上往往会尊重任课教师的意见。其次,权力的集中往往容易導致腐败,将教材采购的决定权完全交给教材采购部门实际上是将决定权和执行权集中在了一起,这种集中只会更容易造成腐败。最后,高校采购部门人手有限,不可能具有决定所有教材所需的专业知识储备,由采购部门来决定教材的采用也是完全不现实的。
从高等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的实现这一角度来说,将教材采用的决定权交还给教师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问题就在于:教师同样是最大化自己利益的理性人。上文所提到的各种行为,如“套牌教材”,免费旅游、免费会议等等针对的对象主要就是高校教师。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同样会滥用自己手中的教材选用决定权。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从根源入手,从制度建设入手。
三、高校教材腐败防范的制度规制设想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只能是依靠制度。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教材采用决定机制,限制教材采用的垄断权力,并加强对教材采购执行的监督。这种限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制度设计来加以实现。
(一)学生对于教材的使用应当具有购买与否的选择权。这是打击教材腐败导致的教材质量低下,教材偏离教学目标最重要的制度手段。如果学生拥有了购买或者不购买教材的权利或者学生有从多种渠道获得教材的权利的话,教材出版社与教师之间的利益链条就将被切断。出版社必定会将其资源由现在的贿赂每一位教师向支持最有影响力,或者说教材编写得最受欢迎的教师倾斜。而水平达不到学生认可的教材,即使任课教师强力推荐,由于学生可以拒绝购买而是采用复印、借用、使用二手书等方式使用,这就使得出版社对于出版低质量教材的兴趣大大减少,从此实现了斩断二者之间的利益链条的目的。
(二)学生对于教材的使用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改变由任课教师完全自主决定的方式。实际上,学生对于教材的适用与否并非完全没有鉴别力。一本教材是否符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是一本值得购买的教材,学生通过初步浏览、预习等手段完全可以获得相关信息。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去选择适合的教材,在学术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不是罔顾学生需求地一意孤行。在制度上,可以建立独立的、学生占一定比例的教材评定委员会。在必须要买教材的情况下,由已经学过该课程的学生对教材进行推荐和评价。任课教师应当认真听取教材评定委员会的意见。目前一个可以扩大学生教材选择权的方式是让学生在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时同时对教材进行评价,并将教材评价的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
(三)以制度建设解决教材腐败问题的有力武器是使教材获得途径多元化。目前高校教材腐败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校教材的获得途径由学校的教材采购部门统一掌控。对付任何垄断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制造竞争者。例如可以直接与学生联系教材供应商。现在中国社会的物流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实现教材供应商直接和学生联系已经不是难题,剩下的只是如何解决高校教材采购部门这个既得利益者的问题。高校教材采购完全可以将其简化为教师推荐教材,学生直接与教材供应商联系两个步骤,而采购部门完全可以转化为教材供应商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中介,实现其由购买者向信息提供者的身份的转变。
(四)改变教材相关的行政干预机制。目前高校教材腐败泛滥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教材的编写、发行、出版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行政限制,这些限制有些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扭曲的激励机制。典型的例如某些课程必须要采用国家级出版社的统编教材。这些教材(尤其是文科类)往往不顾全国各种层次高校之间学生和教师教学的具体情况,一概泛泛而论,甚至各个编著者之间的观点分歧也置若罔闻。减少这种类型的行政干预是解决高校教材与现实脱节严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提高教材质量,减少教材腐败的手段之一。
(五)积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鼓励大学生探索型学习是降低教材腐败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对于大学中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大学中以培养创新性和批判能力为主的课程,应当鼓励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观点,更多的论据。一所有追求的大学应当花更大的精力去培养学生这种能力,而有这种追求的高等学校,对于高质量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的需求将会超越对优秀教材的需求。
(六)改革高校教材采购机制,推广教材招标采购制度。在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体制之下,一些课程仍然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统一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国家对其编写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这部分教材教师自主决定的范围较小。对于这部分教材,实际上也可以通过教材招标形式进行,其具体方式完全可以参照学校购买公用资产招投标程序进行。在教材采购机构难以撤销或者合并的情况下,通过公开透明的招标采购程序来遏制教材采购中的商业贿赂是一个比较简便可行的方法。
四、结语
形形色色的教材腐败问题已经是一个社会各界都有目共睹的事实。对于高校教材腐败的治理的研究,很多研究者仍然寄托于高校内部监管机构自身,寄希望于采购人员的道德提高和法制意识的增强。而本文的分析表明,真正造成教材腐败的是一个采购决定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制约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设立各种能够制约教材采购决定权的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预防职务犯罪调研组.关于对四川省部分高校教材采购中职务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张剑.人大出版社被曝出版学术造假套牌教材[N].京华时报,2011-01-14.
[3]张向东.学术腐败六大症状[N].瞭望东方周刊,2006-06-26.
[4]施勇峰,郭奔勝.109所江苏高校卷入教材商业贿赂案[N].文汇报,2006-05-15.
[5]黄旸杨,秦荔.高校教材采购活动中商业贿赂的表现与治理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
关键词:教材采购;教材腐败;防范对策;多元化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7;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05-0130-02
作者简介:杨柳(1981-),女,汉族,湖北鄂州人,法学硕士,广东海洋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教材采购领域中的教材腐败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4年底,四川省检察机关从调查高校教材购销问题入手,开展查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的专项行动,共查处涉及成都市、绵阳市的10所高校和2所中专的51起案件,涉案42人,涉案总金额近1000万元。2007年,在江苏115所高校中,已查出有109所学校涉案,已有130多起商业贿赂立案。2010年,国内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某大学出版社为了推广教材,将一套教材分别以使用教材的各高校的教师作为编著者的“套牌教材”的事件。
高校教材腐败的大肆横行严重扭曲了高校教材采购的运作以及部分高校教师的行为。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是教材与教学脱节,教学秩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和家长怨声载道。毫无疑问,如何治理教材采购领域存教材腐败是中国高等学校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也是中国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教材采购商业贿赂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
高校教材采购中教材腐败大规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教材采购的垄断体制。由于高校教材采购的这种垄断性,高校内一般监督机制难以对其发生作用,这就为教材采购活动中腐败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解决教材腐败问题的核心是解决教材采购的垄断问题。在目前中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之下,高校教材的决定权主要掌握在教材采购部门和任课教师手中。从各方面来说,把教材采购的决定权与采购机构分离是最合理的选择。原因在于,教材采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实际上,中国绝大多数高校的采购部门在采购何种教材的问题上往往会尊重任课教师的意见。其次,权力的集中往往容易導致腐败,将教材采购的决定权完全交给教材采购部门实际上是将决定权和执行权集中在了一起,这种集中只会更容易造成腐败。最后,高校采购部门人手有限,不可能具有决定所有教材所需的专业知识储备,由采购部门来决定教材的采用也是完全不现实的。
从高等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的实现这一角度来说,将教材采用的决定权交还给教师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问题就在于:教师同样是最大化自己利益的理性人。上文所提到的各种行为,如“套牌教材”,免费旅游、免费会议等等针对的对象主要就是高校教师。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同样会滥用自己手中的教材选用决定权。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从根源入手,从制度建设入手。
三、高校教材腐败防范的制度规制设想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只能是依靠制度。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教材采用决定机制,限制教材采用的垄断权力,并加强对教材采购执行的监督。这种限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制度设计来加以实现。
(一)学生对于教材的使用应当具有购买与否的选择权。这是打击教材腐败导致的教材质量低下,教材偏离教学目标最重要的制度手段。如果学生拥有了购买或者不购买教材的权利或者学生有从多种渠道获得教材的权利的话,教材出版社与教师之间的利益链条就将被切断。出版社必定会将其资源由现在的贿赂每一位教师向支持最有影响力,或者说教材编写得最受欢迎的教师倾斜。而水平达不到学生认可的教材,即使任课教师强力推荐,由于学生可以拒绝购买而是采用复印、借用、使用二手书等方式使用,这就使得出版社对于出版低质量教材的兴趣大大减少,从此实现了斩断二者之间的利益链条的目的。
(二)学生对于教材的使用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改变由任课教师完全自主决定的方式。实际上,学生对于教材的适用与否并非完全没有鉴别力。一本教材是否符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是一本值得购买的教材,学生通过初步浏览、预习等手段完全可以获得相关信息。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去选择适合的教材,在学术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不是罔顾学生需求地一意孤行。在制度上,可以建立独立的、学生占一定比例的教材评定委员会。在必须要买教材的情况下,由已经学过该课程的学生对教材进行推荐和评价。任课教师应当认真听取教材评定委员会的意见。目前一个可以扩大学生教材选择权的方式是让学生在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时同时对教材进行评价,并将教材评价的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
(三)以制度建设解决教材腐败问题的有力武器是使教材获得途径多元化。目前高校教材腐败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校教材的获得途径由学校的教材采购部门统一掌控。对付任何垄断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制造竞争者。例如可以直接与学生联系教材供应商。现在中国社会的物流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实现教材供应商直接和学生联系已经不是难题,剩下的只是如何解决高校教材采购部门这个既得利益者的问题。高校教材采购完全可以将其简化为教师推荐教材,学生直接与教材供应商联系两个步骤,而采购部门完全可以转化为教材供应商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中介,实现其由购买者向信息提供者的身份的转变。
(四)改变教材相关的行政干预机制。目前高校教材腐败泛滥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教材的编写、发行、出版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行政限制,这些限制有些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扭曲的激励机制。典型的例如某些课程必须要采用国家级出版社的统编教材。这些教材(尤其是文科类)往往不顾全国各种层次高校之间学生和教师教学的具体情况,一概泛泛而论,甚至各个编著者之间的观点分歧也置若罔闻。减少这种类型的行政干预是解决高校教材与现实脱节严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提高教材质量,减少教材腐败的手段之一。
(五)积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鼓励大学生探索型学习是降低教材腐败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对于大学中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大学中以培养创新性和批判能力为主的课程,应当鼓励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观点,更多的论据。一所有追求的大学应当花更大的精力去培养学生这种能力,而有这种追求的高等学校,对于高质量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的需求将会超越对优秀教材的需求。
(六)改革高校教材采购机制,推广教材招标采购制度。在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体制之下,一些课程仍然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统一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国家对其编写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这部分教材教师自主决定的范围较小。对于这部分教材,实际上也可以通过教材招标形式进行,其具体方式完全可以参照学校购买公用资产招投标程序进行。在教材采购机构难以撤销或者合并的情况下,通过公开透明的招标采购程序来遏制教材采购中的商业贿赂是一个比较简便可行的方法。
四、结语
形形色色的教材腐败问题已经是一个社会各界都有目共睹的事实。对于高校教材腐败的治理的研究,很多研究者仍然寄托于高校内部监管机构自身,寄希望于采购人员的道德提高和法制意识的增强。而本文的分析表明,真正造成教材腐败的是一个采购决定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制约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设立各种能够制约教材采购决定权的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预防职务犯罪调研组.关于对四川省部分高校教材采购中职务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张剑.人大出版社被曝出版学术造假套牌教材[N].京华时报,2011-01-14.
[3]张向东.学术腐败六大症状[N].瞭望东方周刊,2006-06-26.
[4]施勇峰,郭奔勝.109所江苏高校卷入教材商业贿赂案[N].文汇报,2006-05-15.
[5]黄旸杨,秦荔.高校教材采购活动中商业贿赂的表现与治理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