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手工艺数字化开发路径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南黎族的手工艺品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品,而且是黎族人民以其复杂而精湛的工艺传承下来的智慧的结晶。数字化技术丰富了我国黎族手工艺的设计和传播方式,本文首先概括非遗数字化研究背景以及数字化技术对拯救濒危非遗技艺的现实意义,分析当前黎族手工艺数字化应用和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黎族手工艺数字化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黎族手工艺;数字化技术;开发路径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11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项目“信息时代黎族手工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Hys2020-3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非物质遗产数字化研究背景及意义
  非遗数字化是采用数字化的采集、储存、处理、展示、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数字化技术被运用于非遗领域,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初是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博物馆,为实现资源共享所开展的用数字技术收集、保存、记录艺术作品的实践活动。很多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如三维扫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已被研究者广泛使用,这些数字化技术的及时性和便利性特点,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渠道和立体化空间。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开了新的思路。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拯救濒危非遗技艺具有现实意义。1.数据存储规范化。非遗的资料和文献繁杂,数据库分类模糊,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遗,有助于科学化、规模化、具体化的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为研究者提供巨大便利。2.监测系统实时性。数字化技术可以监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及时了解非遗传承人的情况和非遗技艺的当前现状和发展概况,有助于掌握第一手现实资料。3.非遗推广互动性。信息时代的到来,许多媒介平台异军突起,这些平台吸引了大部分受众群体,相比于枯燥的文字,数字化技术将非遗以一种情境化、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增强与游客的现场互动性,使他们感受到数字化非遗的巨大优势,从而对非遗产生更大的兴趣,进一步了解,并可能进一步参与其中。这种形式更能吸引大众的注意,从而在各种媒介平台上、大范围并及时有效地宣传。4.非遗保存永久性。随着时间流逝,非遗老手艺人去世、文献资料残缺不全,这都是传统的非遗保存面临的严峻问题。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共享性、可再生的数字化形式存在,促使这些非遗技艺长久保存。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民间非遗技艺展现形式更加多样化,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更加现代化和立体化。应该不断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促使非遗技艺走进人们的生活,确保其可以稳定、长久性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二、黎族手工艺数字化应用现状
  海南黎族有很多手工艺品。当前数字化技术对黎族手工艺品的保护,主要是以拍摄宣传片、宣传图册为主要方式。海南“云游博物馆”利用数字化3D建模技术,将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手工艺品以非实物的形式展现,使人们在线上就能一睹非遗技艺的风采;通过拍摄手工艺纪录片的形式开展“线上课堂”,促使黎族手工艺走出了困顿的格局。目前,数字技术在海南黎族手工艺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图片、资料片、视频、语音材料、数字博物馆等方面,这些确实对黎族手工艺的宣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数字技术应用在非遗上,不仅是利于宣传,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复原濒危黎族手工艺,并较好地传承黎族手工技艺。
  海南黎族手工艺应该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使单一的文字和图片变得更加强大,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使非遗成为海南旅游的名片,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增添更多特色。
  三、黎族手工艺数字化开发的路径
  5G网络的大范围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面临着巨大的选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非遗想要更好地传播,只靠碎片化的信息发布成效甚微,应该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现有的所有非遗资源,开发新的传播路径,从而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一)创新数字化传播渠道
  数字化技术对非遗的保护不仅是为了记录保存,更重要的是使非遗被大众熟知。网络信息层出不穷,黎族手工艺如何脱颖而出?近年来,一些平台的受众用户占据了社会群体的主流,利用这些平台可使黎族手工艺宣传效力最大化。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专门APP、抖音短视频和直播是当下最受大众欢迎的平台,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宣传和推广黎族手工艺,包含黎族手工艺名录、黎族手工艺技艺展示、黎族手工艺传承人现状以及各种黎族手工艺的系列活动集锦和比赛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鼓励技艺传承人积极地记录技艺过程,得到大家的关注,更有利于推动广大市民群体对传统技艺的了解、欣赏和学习。如黎族阿妹张潮瑛不仅是个“带货主播”还是一名传承黎锦的“南海工匠”。海南黎锦被称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至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所传承的花纹图案堪称这个民族的独特“史书”,但因耗时耗力耗工,黎族织锦工艺一度濒临失传。张潮瑛是土生土长的黎族人,自小对黎锦耳濡目染,怀抱着一股对黎锦的热爱使她下决心寻求突破,她把黎锦和时尚、现代家居结合,设计出能“穿在身上,用在生活里”的黎锦制品。2019年,张潮瑛时常选取海南不同的拍摄地和小伙伴载歌载舞录视频、开直播,2019年,白沙县农民人均收入12912元,在黎锦的带动下农民一年增收3000多元。如今,张潮瑛的合作社依托黎锦产品已实现百万元年销售额。
  (二)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支持
  数字化技术具有高度精确的特点,传统技艺以更生动、真实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动画技术的出现,为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新的契机,用动画技术制作出的动画人物活灵活现,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愉悦地感受到传统技艺之精湛。在图书馆与文化馆中增设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展览,利用3D技术、复原与模拟技术,使观众真切感受到其独特魅力。此外,观众可以通过AR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黎族文化和传统技艺在悠久历史中的发展变化。目前,一些研究人员已经使用3D技术,将精美绝伦的黎锦技艺的制作过程和具体操作步骤记录下来,力图达到生動、形象、真实的效果。制作黎锦的过程通常都是瞬间动作,为了把手工技艺者的具体制作步骤能够准确详细地记录下来,研究人员使用动态捕捉装置器,将它们固定在技艺者的活动关节之处,同时这些装置器与摄像机相连,使之成为能够保存下载的动画。视频和动画技术的合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长久保存和记录的难题得到了解决,众多像黎锦这样的特殊技艺能够得到全面展示、广泛传播。   (三)市场化开发利用
  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被数字技术彻底的改变。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文化产品上可以在市场上增强其竞争力和生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一类产品。因此,在保持“黎族手工艺”特色的条件下,以生产性保护为前提,进行市场化开发,创造一些具有黎族手工艺特色的文化产业。比如拍摄关于黎族手工艺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以“黎族手工艺”为核心的动漫宣传片的衍生品制作,开发“黎族手工艺”旅游产品等。以与时偕行的思想和行动,运用现代工艺设计,将传统技艺以现代化的产品形式创造出来,使黎族手工艺以全新的面貌融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2020年花西子苗族印象高定礼盒。在苗族,苗银锻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大家所熟知,但是如此精湛又媲美大牌的存在,却因为传承之难,困于深山中。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苗银之美,花西子深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花费了整整2年时间,将苗族文化从山水中带出,融入花西子彩妆设计,打造出了一套苗族印象高定系列彩妆,赋传统以时尚,加入苗绣、苗银元素。花西子把神秘的苗家文化从山水中带出走入大众视野,无时无刻地把苗族银饰、图腾、刺绣、民族蓝等元素融入美妆产品中,设计团队把真正的苗银之美,用现代化的方式展现给大众。花西子不止一次尝试将中国民族文化融入产品之中,像是之前出的东方佳人妆奁礼盒,复刻江南妆奁工艺,保留了梳妆镜可供对镜梳妆,亦有妆屉可供收纳之用。花西子挖掘传统的工艺元素,将传统的东方美,中国风,融入现代年轻人喜爱的元素中。
  四、结语
  黎族手工艺是黎族人民长期实践的成果和经验,是黎族文化的象征。如今,黎族手工技艺保护手段不佳,很多黎族手工艺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局面。海南黎族手工艺历史悠久,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海南黎族手工艺进行路径开发,将对黎族手工技艺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能利用的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化技术对黎族手工艺的开发将有更多可選择的路径,促使其更好地保护黎族手工艺。
  参考文献:
  [1]王天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0):9.
  [2]刘素琼,宋湲.传统染织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73.
  [3]李丹,王琦.对非遗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J].青年记者,2016,(01).
  [4]钟蕾,周鹏.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J].包装工程,2015,(05).
  [5]黄永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与开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6]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赵慧.新媒体环境下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J].艺术品鉴,2018,(14):166-167.
  [8]张琰群,赵慧等.新媒体环境下海南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J].品牌研究,2020.
  [9]韩馨娴.黎锦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57.
  作者简介:
  张丽圆,海南师范大学设计学专业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拍摄了一批红色影视作品,并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对新时期红色影视作品来说,真和善是两个主要的价值取向,需要反映真实的历史,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本身,也要重视挖掘出红色影视积极的社会干预能力。但是,在思想逐渐多元化的今天,红色影视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不能再遵循过去的发展思路,而是要从内容、视角和演员阵容等多个角度做出调整,发挥出红色影视“真”和“善
期刊
【摘要】在舞蹈艺术体系中,舞蹈编导主要是用来完成舞蹈作品创作,直接决定了最终舞蹈作品的品质。在具体进行舞蹈编导的时候,编导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手法与技巧,丰富舞蹈艺术的内容元素,而文学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先阐述了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在舞蹈编导中的应用内涵,在明确这套手法具体应用内容的基础上,从语言艺术、寓意手法、虚拟象征表达技巧、抒情与叙事手法四个层面,探索了文学艺术表现手法的具体应用,最后还探
期刊
【摘要】湖南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非常悠久,同时在多年时间里也累积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在民间舞创作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价值,能够显著提升民间舞的文化内涵,增强民间舞创作的整体品质。本文先阐述了地域文化融入到湖南民族民间舞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接着通过劳动生活、民俗文化、祭祀文化三个角度,探索了地域文化融入到民间舞创作中的具体路径,最后还从做好区域民族文化的传承、积极进行民间采风活动、充分挖掘地域
期刊
【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国家重视。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本文旨在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析民俗博物馆与非遗传播的关系,并对当代语境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民俗博物馆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拉斯韦尔5W模式;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利用音乐进行思想表达的习惯,小号与其他乐器一样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变迁,其音乐表现形式、内在文化特点都在发生着不断变化。小号演奏思想的展现以及变化都折射出人类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外在化的表现形式。对小号的历史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其本质也是对人类历史文明进行分析的过程。  【关键词】小号;历史发展;文化脉络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时代理论宣传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做好新时代理论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不断地守正创新,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内涵实质和新闻传播规律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运用好短视频这一信息传播新形式,切实打通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理论宣传;短视频;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
期刊
【摘要】网络流行语“我太菜了”广为流传,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X太菜了”句式。文章主要分析“X太菜了”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对“X太菜了”的结构细化分析,进而研究其句法功能,其次探讨了“菜”的语义及整体语义特征,最后分析该句式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X太菜了”;句法;语义;语用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
期刊
【摘要】屯堡文化是贵州省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屯堡文化古村落保留了600多年的明代历史遗风、生活习俗、建筑风格、民居饮食等,无不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国内很多传统文化村寨逐步走向消亡。以贵州屯堡文化古村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城镇化背景下屯堡文化古村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贵州屯堡文化古村落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屯堡文化古村落;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传播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俄双方就媒体深入合作达成共识,双方将在新闻资源共享、人员互访等方面深度合作。汉语文化特色词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关键词】文化特色词;文化不对等现象;文化空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09-0106-03  一、文化特色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文化事业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为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和质量,我国地方文化馆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指导和引导作用,组织和带领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促使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和拓展,帮助人民群众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认知得到全面提升。文化馆作为城市、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增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素养。本文对文化馆在群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