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M视角下“祖暅原理与球体的体积”教学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HPM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根据重构的历史进行教学。祖暅原理在球体的体积公式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这一教学内容,采用重构的方式对球体体积公式发展中几个重要历史阶段的难点和突破点进行教学探究和应用。
  【关键词】HPM;祖暅原理;球体体积;重构式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人生观,将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迫在眉睫,这也是HPM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式一般有图1所示的四种方式。
  由于高考的压力以及一线教师对相关数学史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数学史近年来虽经常出现在数学课堂中,但大多以课题引入的形式出现。基于此,笔者从HPM的视角对祖暅原理与球体的体积这一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
  1   教材与学生的认知
  “祖暅原理与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探究与发现”中的内容。在这个专题中,教材在对祖暅作了简单介绍后,便直接给出祖暅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推导出柱体和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构造了一个底面半径和高相等的圆柱,从圆柱中挖去一个以圆柱上底面为底面,下底面圆心为顶点的圆锥,并证明这两个几何体每一个水平截面的面积相等,从而得到它们的体积相等,进而求出半球的体
  积[1]。教材这一安排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把這个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很难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和祖暅在推求球体体积公式时所蕴涵的丰富智慧与其中的文化内涵。鉴于此,笔者对教材作了如图2所示的框架图设计:
  2   史料的选取与加工
  球的度量历史悠久,首先摘取几段球体体积公式推求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
  2.1  刘徽对《九章算术》的质疑
  《九章算术》中给出了球体体积公式:V球=(d为球的直径),刘徽对这一公式的正确性产生质疑,在化圆为方的思想启发下,他发现内切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在《九章算术》中取 π=3 的情况下,只有内切球与圆柱体的体积之比也是时,上述公式才成立,而实际上后者是不成立的[2]。为了说明这一关键点,刘徽创造了一种新的几何体:以正方体相邻的两个侧面为底面分别做两次内切圆柱切割,剔除外面部分,剩下的部分刘徽把它称为“牟合方盖”(如图3)。他用截面法证明内切球与“牟合方盖”的体积之比为,显然“牟合方盖”的体积比圆柱要小,由此证明了《九章算术》中的公式是错误的。
  刘徽把球的体积问题转化为了牟合方盖的体积问题,虽然其没能成功求出牟合方盖的体积,但他清晰的思路为后人解决这一问题奠定了基础。
  2.2  祖暅原理的产生
  祖暅不仅沿着刘徽的结论进一步探索得到牟合方盖与其外切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是,还把推导过程中用到的结论总结为“幂势相同,则积不容异”,即若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一平面所截得到的截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就相等,这就是“祖暅原理”。
  3   “祖暅原理与球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3.1  阅读史料,启发思考
  让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准备好的历史材料,从材料中了解球体体积公式发展的过程,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将球的体积问题和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联系起来,在高相同的情况下,把它们相切的面积之比作为体积之比,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和处理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化归的数学思想,明白空间问题的平面化。
  问题2:通过对球体积公式推导的历史回顾,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公式背后古人的努力与智慧,请谈谈其中你印象最深的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刘徽的质疑、牟合方盖的构造及祖暅突破困难的智慧。
  问题1和问题2有一定开放性,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祖暅原理的发现过程。
  3.2  问题探究,层层深入
  在球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刘徽付出了很多努力,尤其是从方与圆、球与立方的关系联想中构造出了“牟合方盖”,虽然他没能求出其体积,但他的推证思路为后人解决这个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接下来师生一起共同研究以下问题。
  问题3:为了求出“牟合方盖”的体积,祖暅想到了由于牟合方盖具有对称性,所以可以先求八分之一“牟合方盖”的体积,请结合图4给出的几个几何体的特点,研究八分之一“牟合方盖”截面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思考具体环节中的细节,然后相互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牟合方盖的结构特点,如图4(a),发现八分之一牟合方盖的截面是正方形。设边长为 a ,球的半径为 r ,ΔQPR是RtΔ,由勾股定理得 r2-h2=a2 ,这刚好是八分之一牟合方盖的截面的面积。为了表述简洁,本文把立方体去掉“牟合方盖”之后的几何体称为“牟合方盖差”。在同一水平面上,八分之一立方体的截面面积为 r2,所以八分之一“牟合方盖差”在高 h 处的截面面积为 r2-a2=h2 。
  问题4:能否构造一个几何体使得其截面面积也有此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截面面积的特点,从以前学过的几何体出发进行构造,使得构造出的几何体截面面积与要求的几何体符合祖暅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底边长为 r 、高也是 r 的倒立正四棱锥的截面面积有这个特点,如图4(b),此倒立正四棱锥与八分之一“牟合方盖差”在任意等高处的截面面积总相等。
  问题5:根据上述的讨论与思考,请大家求出“牟合方盖”与球的体积。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再次回顾祖暅原理,并推导、计算“牟合方盖”与球的体积。   然后根据刘徽得出的球与牟合方盖体积比为的结论得到==。
  问题6:在刚才问题的解决中最核心的就是构造符合祖暅原理的几何体,请提炼这个定理中的关键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次关注祖暅原理,并构造新的几何体去求球的体积。
  问题7:能否嘗试和古人一样从已知体积的几何体直接推导出球的体积呢?如果要运用祖暅原理,必须满足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次关注祖暅原理的本质,找两个几何体同底等高,并且保证相同高度的截面面积相同。
  问题8:球没有底面,应该如何构造与它同底面的几何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祖暅取八分之一牟合方盖的思路,即取半球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已知圆柱、圆锥的体积,由球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的球体计算,半球是有底面的几何体。
  问题9:在祖暅原理中,除了高度相同,更要关注截面面积是否相同,在不知道用什么几何体来和半球对比时,应该如何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球的截面积公式中寻找启发,思考若已知球的半径为 R ,用与底面平行且高度为 h 的平面截球所得的截面形状以及截面面积。
  师生共同解决:因为半球的截面形状为圆,所以截面面积 S半球截面=πR2-πh2 。引导学生从式子特点想到圆环,从相同圆心、半径为 R 的大圆中挖去半径为 h 的小圆。
  问题10:如果球是确定的,则半径 R 是常数,而 h 是随着截面高度变化而变化的。根据祖暅原理,该怎么做才能求出半球的体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祖暅原理找一个几何体和半球等高且高度为 h 处的截面面积为 S=πR2-πh2 ,如同一个圆柱去掉一个圆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均为 R 。
  师生共同解决:根据祖暅原理,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相当于从一个圆柱中间挖去一个底面积相等,高度相同的圆锥。即 V球=2(V圆柱-V圆锥)。
  教师总结:通过对祖暅原理的学习,我们能够将体积求解的关注点放在截面上进行观察,从而通过截面的特征看到几何体的构造。
  3.3  理解思路,巩固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对祖暅原理推导球体体积公式方法的理解,在学生已经学过椭圆的基础上设计如下例题。
  例1:已知椭圆的方程为,请求出将它的图象绕 y 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
  解:平行于 x 轴且距离为 y(y>0) 的直线与椭圆第一象限部分的交点为,则该几何体对应平面的截面是一个圆,面积为,这个截面的面积等于一个大圆半径为2,小圆半径为的圆环的面积。
  由祖暅原理,可以构造一个几何体,即从一个圆柱中间挖去一个倒立的圆锥,经计算该几何体(椭球)的体积为。
  课后练习:已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将此双曲线在 -2 ≤ y ≤ 2 的部分绕 y 轴旋转一周后,得到一双曲面,求其体积(解法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研究和理解球的体积公式推导的基础上,学会利用祖暅原理解决一些新的几何体的体积。并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进行后续应用。
  4   总结与反思
  有教师认为“祖暅原理”是一个探究性问题,只要能应用它求体积就可以了,且高考题中与球相关的内容涉及得非常少,但笔者认为这背离了教材的编写目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探究与数学文化应尽可能地有机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历史史实和人物”,所以教师应该多尝试借鉴历史、重构历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汪晓勤.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叶秀云,叶雪梅.“祖暅原理”及其教学探究[J].福建中学数学,2012(4).
其他文献
【摘 要】圆锥曲线这一部分的知识非常重要。虽然其属于平面解析几何,不如立体几何抽象,但是圆锥曲线题较大的计算量和较高的计算难度导致学生解答时常出现各种问题。梳理圆锥曲线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无论是对学生解题还是教师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圆锥曲线;解答;延伸  圆锥曲线这一部分的知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高考试卷上经常以压轴题的方式出现,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实相较于其他部分,此
期刊
【摘 要】数据挖掘是处理大批量数据常用的手段,为了进一步掌握数据的发展规律,笔者基于微分数学模型开展了数据挖掘方法的设计,按照微分数学模型中的联合分布函数以及随机分布函数,构建数据的高纬度相空间,并以数学模型中微分数据的存储节点为特征获取依据,获取矢量数据集合的特征。为了减少数据拟合的工作量,在完成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维度的调整,将高纬度矩阵转变为低纬度矩阵。在数据收敛的作用下,通过对信息测
期刊
【摘 要】类比推理主要是指根据两个或者多个对象的部分相似属性,推测其他方面的相似点。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类比推理是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解题难,数学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对此,本文就高中数学解题中类比推理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类比推理;高中数学;解题;应用  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原理,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需要
期刊
【摘 要】有辨析才有鉴别,辨析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好方法,是一切思维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在辨析中可以发现规律,激发思维、深化思维、发展思维,提升仔细观察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素养。在对比中,辨析异同通常被用于数学中易混淆概念的教学中。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对比辨析;概念教学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对于以逻辑性强为基本特点的数学,概念更具有核心意义,正如李邦和院士所指出的:数
期刊
【摘 要】通过对传统单元复习方式下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发现传统单元复习方式下存在部分学生复习不积极、复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笔者创新教学方式,探索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或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复习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維,使其思维纵向深化延伸,横向发散拓展;另一方面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情境学习;学科素养;初中物理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物理学科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与逻辑性的学科,本文介绍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的意义与方法,以期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为直观的教学内容,在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记忆的同时,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数学;情境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将书本上的文字描述以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展现的教辅工具,在教学中受到了教师的广泛欢迎。高中数学教学中,为进一步
期刊
【摘 要】受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科学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保证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本文通过阐释数形结合思想的定义及作用,说明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出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应用案例,以期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
期刊
【摘 要】为实现高职路桥专业学生个性化教学,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在“公路养护技术”课程教学中实践了“动态分层、学生为主”的教学改革,构建了“教师五步指导、学生四步自主学习”的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适应学生个性化差异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将数字化校园的互联网在线学习和多媒体课堂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关键词】数字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使学生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有些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而且积极性不高,而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其尽快融入教学活动中。本文从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入手,对具体的应用措施进行
期刊
【摘 要】当前,初中物理电路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初中生在解答物理电路问题时效率较低、学习兴趣不高、无法灵活应用发散性思维解决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其中放缩法教学具有趣味性强、能满足不同认知能力的學生的学习需求、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知识联系的能力等特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全面促进初中生的发展,增强初中物理电路教学的质量,应在初中物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