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感悟“美”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r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学生扩展认知、学习知识、获得人生启发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深化情感、感悟世间真情、领会人间“真善美”的重要过程,对于儿童成长、青少年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不仅要通过阅读教会学生应有的知识和经验,更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能够从阅读到“悦读”,并且在其中可以拥鼐发现美、感悟美、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鉴赏
  书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其中有包罗万象的世界景观,也有曲折辗转的人情世故;有别具一格的思想观念,也有辞藻华丽的文字衣衫;有感动世界的人间大爱,也有令人捧腹的幽默喜剧……
  一、读故事,品人物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的重点在于品读书中人物。通过跟随故事发展来探析人物的曲折命运,从中感受书中人物的魅力与情感,从而满足学生们情感的质朴追求以及想象的天真烂漫,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目标。
  (一)朗读是情感的传递
  学会带感情的朗读是阅读鉴赏的第一步,教师首先需要掌握范读的形式,通过自身语调精准、情绪饱满、声情并茂的朗读,一方面能够凸显出文章的情感基调,另一方面还能为学生塑造榜样,让他们学会如何将情感灌输于诵读之中。
  比如在《走月亮》这篇课文中,朗读的技巧就要体现得淋漓尽致。文中“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共出现了四次,但是在朗读过程中,其情感必须要层次化:第一次要平铺直叙,定下较低的情感基调;第二次则要抬,凸显出情感的变化;第三次需要浓,让语言中充满了自己对于母亲的爱;第四次则需要爆发和宣泄,让情感汇聚成一条河,通向母爱的巅峰。
  (二)人物是情感的寄托
  品读人物的情感寄托,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书中人物的性格、品质、德行等内涵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以《猎人海力布》为例,这篇课文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是海力布勤劳勇敢、热心善良,在打猎时愿意把猎物分给乡亲们,而当他获得神力得知灾难要来临时,他没有独自逃避,而是为了解救百姓,自己化身石像。这种为救他人、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海力布的化身,也是学生们鉴赏本文最需要学习的内容。
  二、说故事,演情感
  深化理解是阅读鉴赏的第二步,通常可以借助复述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于文章情感、情节、人物的理解程度,而借助情景剧表演的方式,则能够让学生真切体验和感受文章的情感。
  (一)复述是情感的理解
  复述故事并不是简单地把故事情节讲述一遍,而是通过语言的转化和运用,将文字化的内容变为声音之后,仍然能够将其中的情感传递出来。
  比如《军神》,通过医生的语言和神态变化,就能够从侧面烘托出刘伯承将军神一般的意志力。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就需要按照自身的理解,加入一些丰富的色彩和情绪,让故事冲突更加鲜明,这样才能通过声音将情感传递给他人。
  (二)表演是情感的再现
  情景剧是将书本立体化的展示,是学生身临其境演绎人物行为与情感的过程,一方面展现了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则深得学生们喜爱,是让学生们爱上阅读的重要形式。
  表演不同于朗讀,要求学生对于文章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能够通过行为动作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激发情节的转换,由此让观者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变化。比如《猴王出世》这一片段,学生仅仅从语言中展现石猴的活泼可爱、敢作敢为是不够的,必须要借助身体的形态和姿势,体现人物角色的定位,展现出小猴子的形态,以及其不同于其他小猴子的勇敢。
  三、续故事,谈体会
  当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开展续写或改写活动了。让学生延续作者的思想继续创作,或者推翻原来的定式,建立独特的思路等,由此帮助学生灵活掌握课文中所学习到的思想和启发,并且在最终的课后体会中,获得更全面的感受和启发。
  (一)续写是情感的升华
  比如在学习《龟兔赛跑》后,笔者就要求学生续写一篇《龟兔再跑》,有的学生就写兔子吸取错误,赢得了比赛;有的就会设计其他原因,依旧让乌龟获胜。
  (二)体会是情感的价值
  在课程结束后,笔者一般会举办“启发大会”,让学生分别谈论阅读感受,通过互相分享和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结语
  总之,阅读是一个让学生感受情感的过程,需要借助多个环节,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并且掌握阅读的方式,可以在诵读、理解、表演、续写中感受书本之美,体会阅读之美。
  参考文献:
  [1]薛玲.兴趣所在 阅读自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兴趣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
  [2]马兵霞.强化阅读,为学生插上腾飞翅膀——探析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5).
  作者单位: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湖场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是艺术教育中比较宽泛的一个学科,其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为学生的艺术思维发展开辟途径,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创造艺术氛围和应用空间。因此,美术教学的意义非凡,教师必须要掌握美术教学的核心目标,为学生学习制造更加舒适的环境。本文即以《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课为例,探析在多元教学视角下美术教学的设计与应用途径。  关键词:多元教学 美术教学 色彩搭配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期刊
摘要:纵观古今,似乎越是优秀的诗人,经历越是坎坷,最伟大的诗人往往不是居于庙堂之上的掌权者,而是壮志难酬、郁郁寡欢的可怜人。李太白空有满腹经纶却始终无法接近权力的中心;杜子美心怀天下,可这天下却不容他,饥寒甚至夺去了他的幼子;而苏东坡,在诗作成就上虽比不上太白的浪漫洒脱、开创一代先河,也比不上子美以诗写史,录人间疾苦,但他的诗别有一番滋味,融合了儒释道三种思想,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苏
期刊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生活的精神家园。新时代下,我们应明确群众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以及现如今的发展趋势,明确其创新策略,从而对群众文化的协同治理进行深入思考,在坚守文化阵地同时,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达到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实现群众文化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本文针对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协同治理与创新策略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 群众文化 协同治理 创新策略 
期刊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美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营造美的课堂氛围,展现美的教学艺术,精选美的教学资源,运用美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去欣赏美、体验美,进而能表达美。  关键词:美术 美感 课堂教学  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能激发学生追求美、感知美、创造美。怎么实施美感教学呢?本文将围绕笔者去年上过的《创意粘土青花瓷瓶》(以下简称“本课”)课堂
期刊
摘要:非遗传统技艺是历代先辈留给我们的历史瑰宝,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质文化与传统技艺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利用博物馆展陈的方式将其深刻内涵以及精湛工艺展示出来,不仅对于提升我国人民文化自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对丰富我国传统技艺保存形式、推动我国传统技艺现代化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 展陈模式 探究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习近平总书
期刊
摘要:《我与地坛》是“写真实、说真话的散文革命”中脱颖的一匹骏马,它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不息超越了一般的抒情述景散文,是浩瀚篇章中的夺目明珠。  关键词:我与地坛 大散文 真情 滥情  《我与地坛》是作者在苦难病痛中生活的呕心之作。作者史铁生在青年下乡时就发现疾病,后双腿残疾靠轮椅生活,病痛的折磨让他一度消沉,活动范围的局限使得附近的地坛成为他常去之处。幽静的地坛,残酷的现实,对个体情感和生命意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职教育教学迎来了巨大的改变。对中职美术专业而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已经成为一线中职美术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 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中职学校是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学校,侧重培养学生拥有一技
期刊
摘要:建立良好校风对于高校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王阳明的南赣教化实践对于消除南赣匪患、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安定、教化乡民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于高校建立良好校风有重要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 南赣教化 校风  提高教育质量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出路,校风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校风指的是一所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带有集体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的态度和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支撑下,微课作为学校课堂建设的有益探索,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微課适应了当下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时间碎片化等特点,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主题内容鲜明、授课形式多样,课程时长短小精悍。中职美术课程是艺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美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促进中职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中职学校大力倡导微课教学。本文主要是对微课的特点和优势进
期刊
摘要: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资源应用于社团建设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最直接体现。本土非遗文化的注入让社团的生命力大大增强,社团活动具有更加鲜明的主题,能充分发挥出社团的教育教学功能。非遗项目社团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因其浓厚的专业背景,可直接与相关企业联系,获取一定的资源,社团成为学生走向企业、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服务社会的桥梁。  关键词:本土非遗文化 社团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调研时强调:“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