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典型事例中表现主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优秀作文的标准,引导学生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选材等方面阐述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主题; 典型事例【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26-01
  对于语文教师来讲,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作文教学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也一直是语文教师着力探究的话题。
  1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去认识优秀作文的标准
  学生只有明白了好作文的标准,在写作中才有努力的方向。当然,优秀作文的标准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明确的问题。好作文的标准:1﹑主题积极明确。2﹑有真情实感。3﹑立意有创新或构思新颖。4﹑语言能准确地表情达意或语意流畅的作文。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教師还要教给学生审清题型的方法: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图表作文。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明确好作文的标准。例如:让学生写篇题目为“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的作文,就要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明确:在这篇记叙文中,学生如果随随便便地去写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那么这篇作文就不算一篇佳作。写作之前,学生应当在文章的立意上下功夫,争取在“主题积极明确” 上彰显亮点。所写“这件事”一定要非同寻常,要么是有意义,要么是有趣味……
  2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
  只有做到了在典型事例中表现主题,这篇文章才会做到主题积极明确,内容具体。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好文章都是用事实来说话的,读者阅读一篇文章之后的感受,也就是对文章主旨的领悟,不是靠习作者简简单单的几句“我要表达什么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这件事真有意义啊”,“这件事真难忘啊”,或者“他真是一个道德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人”之类总结性、高度概括性的句子来表现的。习作者的暗示或表白代替不了读者的感受。因此,内容具体,主题明确的作文,习作者在写作时一定要在作文中充实。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叙写,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主旨。例如:在命题作文“这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这篇作文中,通过审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有真情实感”和“主题积极明确,内容具体”这两点上下功夫,要聚焦亲身经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便于他们找到得心应手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做到“用我手写我心,文中有生活”。要引导学生写出被感动的原因,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叙写来表达主题思想,表达“真的被感动了”。要引导学生挖掘积极健康向上的东西,在写作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和人格。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能触动学生心灵的事情,才能打动读者,才能让我“被感动”。这样的实例,必然是经过习作者进行加工的典型事例。
  有时,根据作文命题的需要,在作文中可能还要叙写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例。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要围绕中心选择“这几件事例”,同时,还要注意到这几件事例的代表性。根据几件事例在中心表达上的作用,确定其详略。例如:“在尝试中成长”,这篇作文,为了把成长的过程表达深刻,单一的在一件“尝试”事例中表达“成长”是显然不够的。那么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选材,从生活中选取表现成长历程的典型事例。学习实践中的尝试:尝试着做试验,尝试着按老师教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生活中的尝试:如尝试着做饭,尝试着去洗衣服。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甚至还要在对比中去表现主题,通过今昔对比,体现成长历程。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筛选素材
  好作文,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而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在典型事例中表现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典型事例。“平平淡淡才是真”,深入生活,书写对生活最真实的感悟。学生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是好的生活素材。在写作时,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要认真地观察生活,并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观察”的含义。只“观”而不“察”,作文在表层打转,难以深入。观,既要靠眼睛,更要靠心灵。经过作者动脑思考,从生活中认真筛选的活素材,经过“润色”运用到作文中去,才会闪现出心灵的火花。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事例必然是典型事例。这些素材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学生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读多写。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在典型事例中表现主题。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一线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更新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堂优秀的生物课,教师必须在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多让学生去发现和创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02-02  分组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不仅通过探究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原子、分子通过实验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综合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实验过程的理解,缩短记忆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更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13-0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诸多能力的培养一样,都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内容。搞好中学生阅读教学,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而在阅读教学中,对句子的赏析是一个重点,可以通过
期刊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采取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两种教学方式。所谓横向对比,即是与课文走向相同的比较。教学中,按照课文走向,对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章的立意谋篇、表现方法、语言现象等进行对比分析,或者对一篇课文内的几处富有活力和可比性的知识点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完全遵照原文风貌,客观实在。所谓纵向对比,即是与课文走向不同的比较,也就是对原文的各个方面进行逆向或多角度思维的对比。  【关键词】阅读; 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03-01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即时评价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精彩的课堂评价语犹如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能感染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从而
期刊
【摘要】高考语文要得高分,作文得高分是关键。作文要得高分就得高度重视写作,在重视的基础上还要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接下让学生多多练习!应该说是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关键词】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提高【中图分类号】G35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15-02  语文要想取得较高的分数,作文是关键!因为高考作文占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  从我这几年的的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古代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地位更加重要了。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在高考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新难点。所以,诵读诗歌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诵读;节奏;韵律;思想感情【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14-01  新课标十分重视古典诗歌的诵读。古人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盲区,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懒于写作。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在作文中去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教会学生写作文的方法,并对学生的作文加以鼓励讲评,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发现生活; 真情实感; 作文素材; 鼓励讲评【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20-02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目标:“学生要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积累较为丰富的阅读资源,能正确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陶冶情操和文学素养,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标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契机,也为语文的阅读教学注入了新
期刊
【摘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张扬学生个性,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说真话,表真情;教给学生作文方法,重视作文指导,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把学生的心灵如风筝般放飞。  【关键词】激发欲望; 张扬个性; 激发热情; 放飞心灵【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27-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