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从土改工作到“问题小说”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h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赵树理被确立为“方向”作家,其影响力迅速扩大到全国;同时,1947年底,太行老区的土改遭遇了严重的“左倾”问题,他作为工作团副团长参与到“纠偏”运动中。小说《邪不压正》通过显现土改过程中治理关系的变化,显示出赵树理的历史理解:土改的合法性并不直接来自经济政策,而首先在于解决了村庄内部积聚的矛盾。然而,据实反映土改中的“问题”,与叙述总体历史其实存在隐性的矛盾,这也构成写作的内在焦虑,并使《邪不压正》的叙事形式显得格外紧绷。
其他文献
美育是以培养审美能力、高尚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为宗教”的响亮口号,强调了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语文教学具有美育的功能,蕴含着无比丰富的美育因素。    一、从语文教材中发掘美    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生动、形象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能给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  文学作品的起承转合,疏密缓急,情节的张弛,事态的发展
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的一首《错误》,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
某炼化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新增1套加氢裂化装置,增加了约35 t/h的酸性水,导致原有的酸性水汽提装置的处理能力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在汽提塔塔径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更换塔盘、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