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蓬勃兴起,社区文化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本文着重分析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指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相近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习俗传统和群体意识。它既包括有形社区环境、秩序、居民风貌、生活方式,也包括蕴含在社区居民行为文化中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它体现出一个城市社区的品味,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对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居民素质全面发展,加快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目前相对于蓬勃发展的社区建设而言,社区文化建设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努力探寻社区文化的有效途径,对推进社区建设、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大量的事实证明,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社区凝聚力的加强。通过对社区内的各类文化组织,如家长学校、家长协会、票友会、健身团体、离退休人员团体等的管理,推动社区节日庆典等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生存需要,使社会关系融洽、和谐,提高社区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促进驻区单位之间的整合,改变和消除以往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老死不相往来的弊端。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经济的增长。城市社区经济是指在城市特定区域内,为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消费需求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它涉及的领域很多,既包括房地产、商业、餐饮业、医疗保险业、建筑装修业和其他物质生活方面的服务行业,也包括教育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知识、精神、健身和智力支持等方面的服务。[2]可见,社区文化产业是社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将社区内的文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经济资源,形成社区文化产业,这样既可以帮助社区内的居民解决就业问题,又可以为社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务,进而促进社区经济的增长。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区文化崇尚先进、优化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并形成高尚的道德风尚,因而能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崇尚先进,必然使人们告别落后的生活方式;优化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正是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高尚的道德风尚,将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丰富人们的生活趣味和意义。
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在整个社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20余年的积极实践,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上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社区文化建设状况参差不齐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参差不齐情况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农村社区(乡镇)的文化建设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差距非常大。远城区社区的文化建设基本处于放任不管的状况,文化活动开展极其有限,居民文化生活非常贫乏。这与我国二元经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农村财政财力有限、农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政府投资于社区(乡镇)文化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二是城市的社区与社区之间文化建设的差距比较大。表现在新建社区与历史较长、地段偏远的老社区之间。新建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时,一般都要考虑辖区居民的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场所及文化环境的建设,而一些老的和偏远的社区,因为场地狭小、人口密集、经费缺乏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社区文化活动很难开展。
(二)社区文化建设口头与行动反差较大
随着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深入和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对待社区文化建设问题上都有着比较高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依然看到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的多,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的少,觉得社区文化建设还是没有发展经济那样重要。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舍不得投入,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简陋缺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和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
社区文化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人才资源,二是历史文化资源。目前这两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还远远不够。在文化人才资源方面,大多数社区没有把辖区内的各方面的文化人才很好地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文化骨干作用,辖区的文化活动基本上是居民自发开展的;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对社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社区的传统文化特色缺乏弘扬传承的意识,缺乏开发利用,使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这样带来的结果是社区文化人才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浪费,难以让宝贵的文化资源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社会和居民主动参与的程度不高
目前大多存在着社会和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程度不高的问题。这种状况的产生有许多原因,其中比较直接的原因是有关法律规定和多年来形成的社区工作方法。我国199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九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不参加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所在地的居委会只是在讨论同这些单位有关的问题,需要他们参加时,他们才派代表参加。”我国社区的工作方法一直以来是行政化的方法,居民对社区有
着较强的依赖性。因此,社会团体和社区居民基本上不考虑或很少主动去考虑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
三、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有了巨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群众的参与热情与日俱增。但社区文化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深化和加强,以使群众拥有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不断提高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增强建设社区文化的自觉性
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评价一个城市的综合素质,关键是看这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发展社区文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满足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3]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推动设施建设,做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发挥好主导作用。一是切实加大政府主渠道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对政府兴办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要给予经费保证。二要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抓好与小区面积、人口相配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和社会力量,加大在社区文化设施上的投入,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体制,拓宽筹资渠道,以弥补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强发展活力。还可吸引民间资金,支持民办社区文化的发展,如利用民办资金开办社区图书馆,博物馆,成立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等。
(三)创新文化活动方式与建设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要与时俱进,完善社区文化建设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工作的组织、制度和配备专职干部,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使社区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应坚持以人为本、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由政府推进支持、文化部门牵头指导、有关部门联手协作、社会力量支持资助、社区主办运作、群众广泛参与的机制。[4]要精心设计,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要转变观念,增强社区文化的认同感,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过硬的文化工作者队伍。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社区文化专职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提高社区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充实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在社区内发现和培养一批思想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文化工作的居民骨干,充分发挥社区中党员、干部、文化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等有一技之长人员的作用。动员他们组成社区文化宣传辅导站,通过培训文化骨干,组织和动员居民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只有将高素质的社区专业工作者和甘于奉献的社区志愿者两支队伍相结合,才能使社区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总之,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在引导居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传承传统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使居民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安全文明、文化活动丰富的和谐社区。
参考文献:
[1]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修订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68页。
[2]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修订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35页。
[3]于雷.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第198页。
[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修订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43页。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指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相近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习俗传统和群体意识。它既包括有形社区环境、秩序、居民风貌、生活方式,也包括蕴含在社区居民行为文化中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它体现出一个城市社区的品味,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对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居民素质全面发展,加快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目前相对于蓬勃发展的社区建设而言,社区文化建设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努力探寻社区文化的有效途径,对推进社区建设、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大量的事实证明,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社区凝聚力的加强。通过对社区内的各类文化组织,如家长学校、家长协会、票友会、健身团体、离退休人员团体等的管理,推动社区节日庆典等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生存需要,使社会关系融洽、和谐,提高社区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促进驻区单位之间的整合,改变和消除以往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老死不相往来的弊端。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经济的增长。城市社区经济是指在城市特定区域内,为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消费需求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它涉及的领域很多,既包括房地产、商业、餐饮业、医疗保险业、建筑装修业和其他物质生活方面的服务行业,也包括教育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知识、精神、健身和智力支持等方面的服务。[2]可见,社区文化产业是社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将社区内的文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经济资源,形成社区文化产业,这样既可以帮助社区内的居民解决就业问题,又可以为社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务,进而促进社区经济的增长。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区文化崇尚先进、优化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并形成高尚的道德风尚,因而能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崇尚先进,必然使人们告别落后的生活方式;优化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正是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高尚的道德风尚,将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丰富人们的生活趣味和意义。
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在整个社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20余年的积极实践,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上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社区文化建设状况参差不齐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参差不齐情况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农村社区(乡镇)的文化建设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差距非常大。远城区社区的文化建设基本处于放任不管的状况,文化活动开展极其有限,居民文化生活非常贫乏。这与我国二元经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农村财政财力有限、农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政府投资于社区(乡镇)文化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二是城市的社区与社区之间文化建设的差距比较大。表现在新建社区与历史较长、地段偏远的老社区之间。新建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时,一般都要考虑辖区居民的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场所及文化环境的建设,而一些老的和偏远的社区,因为场地狭小、人口密集、经费缺乏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社区文化活动很难开展。
(二)社区文化建设口头与行动反差较大
随着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深入和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对待社区文化建设问题上都有着比较高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依然看到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的多,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的少,觉得社区文化建设还是没有发展经济那样重要。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舍不得投入,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简陋缺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和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
社区文化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人才资源,二是历史文化资源。目前这两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还远远不够。在文化人才资源方面,大多数社区没有把辖区内的各方面的文化人才很好地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文化骨干作用,辖区的文化活动基本上是居民自发开展的;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对社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社区的传统文化特色缺乏弘扬传承的意识,缺乏开发利用,使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这样带来的结果是社区文化人才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浪费,难以让宝贵的文化资源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社会和居民主动参与的程度不高
目前大多存在着社会和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程度不高的问题。这种状况的产生有许多原因,其中比较直接的原因是有关法律规定和多年来形成的社区工作方法。我国199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九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不参加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所在地的居委会只是在讨论同这些单位有关的问题,需要他们参加时,他们才派代表参加。”我国社区的工作方法一直以来是行政化的方法,居民对社区有
着较强的依赖性。因此,社会团体和社区居民基本上不考虑或很少主动去考虑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
三、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有了巨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群众的参与热情与日俱增。但社区文化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深化和加强,以使群众拥有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不断提高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增强建设社区文化的自觉性
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评价一个城市的综合素质,关键是看这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发展社区文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满足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3]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推动设施建设,做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发挥好主导作用。一是切实加大政府主渠道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对政府兴办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要给予经费保证。二要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抓好与小区面积、人口相配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和社会力量,加大在社区文化设施上的投入,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体制,拓宽筹资渠道,以弥补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强发展活力。还可吸引民间资金,支持民办社区文化的发展,如利用民办资金开办社区图书馆,博物馆,成立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等。
(三)创新文化活动方式与建设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要与时俱进,完善社区文化建设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工作的组织、制度和配备专职干部,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使社区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应坚持以人为本、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由政府推进支持、文化部门牵头指导、有关部门联手协作、社会力量支持资助、社区主办运作、群众广泛参与的机制。[4]要精心设计,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要转变观念,增强社区文化的认同感,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过硬的文化工作者队伍。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社区文化专职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提高社区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充实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在社区内发现和培养一批思想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文化工作的居民骨干,充分发挥社区中党员、干部、文化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等有一技之长人员的作用。动员他们组成社区文化宣传辅导站,通过培训文化骨干,组织和动员居民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只有将高素质的社区专业工作者和甘于奉献的社区志愿者两支队伍相结合,才能使社区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总之,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在引导居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传承传统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使居民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安全文明、文化活动丰富的和谐社区。
参考文献:
[1]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修订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68页。
[2]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修订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35页。
[3]于雷.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第198页。
[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修订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