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语文插上隐形的翅膀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充分发挥好阅读的积极作用,它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会让我们飞向浩瀚的知识天空。
   途径一:积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学生减负了,终于有喘口气的机会了,但减负后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应该怎样充实自己呢?学生自身的语文素质该怎样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如在茶余饭后可以和大人或同学聊聊感兴趣的话题;又如在课间十分钟,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可以记忆一句名言,可以背诵一段诗歌,也可以阅读一段文字,可以欣赏一幅画,可以听一段音乐;又如在晚上休息时,可以看一篇小文章,或读一则小故事,使自己增加一点阅读量;或在放学路上,三、五个同学一起互相讲讲故事,说点幽默的笑话,让自己心情得到放松,利用好课余时间,就是既注重课堂内的,还要注意课堂外的;既要了解文本的,还要了解生活的。多方面知识的积累才能夯实语文基础,才能提高语文素质。
   途径二:理解——从课堂入手进行阅读指导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才有可能通过阅读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指导阅读训练时要注意讲解和阅读有机结合,做到讲中有读,读中有讲,读得好证明理解得好而只有理解得好,才能读得好,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首先在阅读技巧上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知道重音、停顿、快慢、高低等在阅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阅读的表现力。《长城谣》在指导阅读时,男生齐读第一节,要求舒缓、凝重的语调突现历史的沧桑,配音渲染课堂气氛,营造悠远深邃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背诵。提醒学生朗读时注意轻重缓急,前三句在处理时,可轻读、慢读第一、二两句,读第三句时重读,稍快,形成语气上的强烈对比,突出由抑而扬的情感波动。体会游子的爱国思乡情绪,领悟那种无法用言语言爱的炽热情感。女生齐读第二节(配情绪激昂的音乐),再全班齐读第三节,边读边体会诗人浓郁的乡愁,将情感与物象叠加,长城就会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思恋,黄河也就会流淌出游子盼归的颤音。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逐步掌握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其次,阅读的形式应该灵活多变,如果只是一味的齐读,个别读,则会显得十分单一、乏味,势必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为了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阅读:如领读、分合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轻声读、快速读、仿读、评读、对比读、表演读竞赛读、配乐朗读等。至于一堂课中选取什么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应视学生学习情况,课文的特点而定,不可牵强运用。如我教《醉翁亭记》时,先听教师读全文,要求同学听准读音,听清句读,体会情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悟内蕴(“太守乐其乐”的情怀意趣)。接着让学生自由吟诵,初步把握文章的大意,体会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的真情,接着重点指导朗读“山水之乐”缘起的句子,体悟醉翁亭所处的环境之美和作者所创设的优美意境,通过师生对比阅读让学生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
   例如《日出》这篇课文,就先让学生默读全文,然后分组试读,再分角色朗读。经历种种不同的阅读境界,体验层层阅读的惊喜,学生初步了解了戏剧的语言特点,尤其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塑造人物形象的,并能把握课文的主旨。
  从课堂入手进行阅读训练不仅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因而,抓好课文阅读训练,在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途径三:鉴赏——感悟文本中所蕴含的美
   山区初中的学生阅读大都属于浅层次的消遣,而不是真正的阅读活动,学生会以很轻率的态度去否定阅读的价值,作为教师应引导他们进入阅读感受阶段,体验品位阶段,领悟判断阶段,鉴赏散文的意境美、细节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美,都可以通过涵咏品位获得对作品美感的把握。
  例如读《沁园春?雪》描写雪景的句子:“北国风光……分外妖娆”,从总体气氛看,这些句子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正表现了作者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雄伟旷达;这些句子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正表现了作者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其次,诗歌中,往往作者表面说的是这个所指的却是那一个。读诗时,要注意诗中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切忌就形象论形象。例如,《海燕》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海鸥、海鸭、海鹅象征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再次,借助联想和想象,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的第②~⑥节分別写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周总理,从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扩展到整个世界,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种想象可以使读者深切地感到山河与人民同悲,又使读者以呼唤者的身份与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的形象融为一体,从而领悟到周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和他无私奉献的彻底革命精神以及他与工农兵的血肉关系,深化了主题,使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增强了感人的力量。
   阅读诗歌,要揣摩词句的妙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的方面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例如《梅岭三章》中“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斩”,力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声调也猛烈高亢。又如《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给静止事物赋予动态美,写“望”中幻觉。
   总之,鉴赏离不开“感同身受”的体悟,感受形象,理解内容,评价优劣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应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逐步提高欣赏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应共同探究的课题,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一些课堂案例,试图从教材处理、课堂展示、教学方法、教学反思等方面探讨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教学,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英语 高效课堂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普遍存在着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一,
【摘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六十年来,国家的教育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许多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总结出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本文拟就分析一节课来体现教学实践中教学思想的应用。  【关键词】 英语 天气表达 教学设计 评价 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6 Period 3 (Section B 1a-2c)  二、教学目标  过去,一些教师只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加大投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职业学校的门槛越来越低,所招收学生的成绩也越来越差,尤其是英语更是如此。而企业对职高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种状况,如何让这些学生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中能够真正学到对于他们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用的英语,这是我作为一名职高的英语教师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在社会和经济生
期刊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肿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的出现,给CML的治疗带
本文以依诺沙星-铽(Tb)作为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依诺沙星-铽络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脱氧核糖核酸能显著增强依诺沙星-Tb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