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也不断推进。然而,我国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事业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仍然不是很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存在重购轻置,配置不当,处置不规范,欠缺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叙述,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属性;现状;原因;资产配置;效率低下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065-02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其管理的属性
物质基础是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重要保障,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指的是:所有权归国家,占有权和使用权归行政事业单位,并且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国有资产管理则是指对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各种资产及其收益的配置、使用和处置进行管理,从而实现资产配置合理、资产结构优化、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国有资产使用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合理维护,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等目标。1995年,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制定公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必须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管理体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也在不断推进。然而,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比,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在制度建设、细节操作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资产产权关系不清,流失严重。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固有属性是为国家所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利用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的缺陷,把国有资产用于实体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单位通过把国有资产无偿划归集体使用,无偿提供国有资产给兴办经济的实体从事经营活动,为自身谋利益;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核算的特点,部分人员不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随意处置剩余国有资产;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单位以“关心干部职工生活,为职工搞福利”为借口,集体私分或变相私分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变相流失严重。而由于资产来源的无偿性,“非转经”资产获得者缺乏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与动力,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大量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建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和充足性,而现阶段我国又缺乏合理统一、有约束力的的配置标准,或标准没有被严格执行,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中央部门和单位之间、不同单位部门之间配置不公平、不合理;有些部门为了攀比,盲目追求大而全,不顾自身实际需要、不管是否有必要就申请项目,索要投资,最终导致国有资产中固定资产的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浪费;而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资产使用效率的考核标准和规范化管理,又滋生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的普遍现象。资产的不合理配置导致其使用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企业缺乏活力,经营效率低下;二是经营收益漏收严重,收入逐年减少。三是占用费用过于复杂,回收困难。
(三)资产处置随意,浪费度高。在闲置资产和剩余过期资产的处置上,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化的管理,资产被随意地处置,或占为部门、集体所有,或闲置一边,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调配管理和合理高效的处置利用,造成国有资产的极大浪费,影响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效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原因分析
(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职责不清。虽然各有关领导一再强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管理观念的盛行,在我国国有经济体系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得不到重视甚至被轻视的现象,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严重滞后;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其管理的属性认识上,由于资产产权不清,部分单位存在着认识不清的问题,没有深切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国有属性,误以其为自由资产,造成资产调剂的困难和资产处置的随意,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法制化建设滞后,制度不全。当前我国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仍然处于不完善状态,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制定出完整可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资产管理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撑。首先是缺乏规范的资产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帐外资产数量庞大,账簿设置不完善,加上管理约束机制缺乏,资产损失现象十分严重;其次是在国有资产监督上不够到位,资产管理缺乏规定的审批流程,也没有严格的资产评估制度;再次是在管理执法上,国家《刑法》明确规定:国有资产流失有罪,要给责任人刑事处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此法律条文却缺乏严格的执行力度。另外,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进,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涌现、产生,然而,与其相关的法律建设和管理制度却相对滞后,部分法规、制度之间还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现象,使执行部门无所适从,造成制度上的混乱。
(三)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不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就在于:在资产形成、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首先是在资产的形成和初次分配过程中,资金来源和去处均缺乏透明、规范、有力、高效的监督机制来约束,造成了财产购置的浪费和腐败,财产配置的不公和低效;其次是在资产的经营和使用过程中,缺乏严格、规范的资金使用流程,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以达到资金的保值和升值,造成资产使用效率过低;再次是在处置资产过程中,由于资产处置规范化程序和资产处置高效化途径的欠缺,剩余资产大量浪费。资产管理机制的欠缺,更造成了资产管理过程中责任落实的不明确,难以进行切实的责任追究。
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个人建议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与目标出发,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资产管理人员是资产管理的主心骨,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学习和培训,加深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其管理的认识,端正资产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资产管理观念和态度,加大其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认清自身责任和职责,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和资产管理素养。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相关的法律做其后盾和支撑,加强法制化建设,对于资产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完善与资产管理相关的各项会计制度、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可以考虑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注重与时俱进,资产管理法制化建设与资产管理改革同步推进。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一套完整、规范、有效的资产管理机制,是确保资产管理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在资产形成和配置过程中,通过公共预算和政府采购方式的运用,使行政事业单位形成配置标准公正、配置手段科学、配置格局合理的国有资产配置机制。在资产使用过程中,通过实行集中化和原则化资产使用原则,不断落实资产使用记账制度,建立完备的责任制度,管理网络体系不断升级,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在资产处置方面,综合运用市场和计划的互补优势,建立有效的资产内部调剂、设置交易与租赁、报废制度在内的资产处置机制,提高剩余资产的处置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却也面临不少问题,透过层层问题的解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资产管理现状的认识,不断构建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步步做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通过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断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作者简介:李楠(1982— ),女,汉族,辽宁锦州人,本科,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工作方向:财务会计。
参考文献:
[1]许凌艳.论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利益化及其法治化[J].前沿.1997,11.
[2]龚文才.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会计之友.2005,04.
[3]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已启动[J].国有资产管理.1994,08.
关键词:属性;现状;原因;资产配置;效率低下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065-02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其管理的属性
物质基础是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重要保障,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指的是:所有权归国家,占有权和使用权归行政事业单位,并且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国有资产管理则是指对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各种资产及其收益的配置、使用和处置进行管理,从而实现资产配置合理、资产结构优化、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国有资产使用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合理维护,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等目标。1995年,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制定公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必须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管理体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也在不断推进。然而,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比,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在制度建设、细节操作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资产产权关系不清,流失严重。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固有属性是为国家所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利用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的缺陷,把国有资产用于实体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单位通过把国有资产无偿划归集体使用,无偿提供国有资产给兴办经济的实体从事经营活动,为自身谋利益;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核算的特点,部分人员不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随意处置剩余国有资产;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单位以“关心干部职工生活,为职工搞福利”为借口,集体私分或变相私分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变相流失严重。而由于资产来源的无偿性,“非转经”资产获得者缺乏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与动力,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大量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建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和充足性,而现阶段我国又缺乏合理统一、有约束力的的配置标准,或标准没有被严格执行,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中央部门和单位之间、不同单位部门之间配置不公平、不合理;有些部门为了攀比,盲目追求大而全,不顾自身实际需要、不管是否有必要就申请项目,索要投资,最终导致国有资产中固定资产的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浪费;而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资产使用效率的考核标准和规范化管理,又滋生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的普遍现象。资产的不合理配置导致其使用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企业缺乏活力,经营效率低下;二是经营收益漏收严重,收入逐年减少。三是占用费用过于复杂,回收困难。
(三)资产处置随意,浪费度高。在闲置资产和剩余过期资产的处置上,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化的管理,资产被随意地处置,或占为部门、集体所有,或闲置一边,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调配管理和合理高效的处置利用,造成国有资产的极大浪费,影响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效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原因分析
(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职责不清。虽然各有关领导一再强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管理观念的盛行,在我国国有经济体系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得不到重视甚至被轻视的现象,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严重滞后;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其管理的属性认识上,由于资产产权不清,部分单位存在着认识不清的问题,没有深切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国有属性,误以其为自由资产,造成资产调剂的困难和资产处置的随意,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法制化建设滞后,制度不全。当前我国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仍然处于不完善状态,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制定出完整可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资产管理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撑。首先是缺乏规范的资产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帐外资产数量庞大,账簿设置不完善,加上管理约束机制缺乏,资产损失现象十分严重;其次是在国有资产监督上不够到位,资产管理缺乏规定的审批流程,也没有严格的资产评估制度;再次是在管理执法上,国家《刑法》明确规定:国有资产流失有罪,要给责任人刑事处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此法律条文却缺乏严格的执行力度。另外,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进,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涌现、产生,然而,与其相关的法律建设和管理制度却相对滞后,部分法规、制度之间还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现象,使执行部门无所适从,造成制度上的混乱。
(三)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不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就在于:在资产形成、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首先是在资产的形成和初次分配过程中,资金来源和去处均缺乏透明、规范、有力、高效的监督机制来约束,造成了财产购置的浪费和腐败,财产配置的不公和低效;其次是在资产的经营和使用过程中,缺乏严格、规范的资金使用流程,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以达到资金的保值和升值,造成资产使用效率过低;再次是在处置资产过程中,由于资产处置规范化程序和资产处置高效化途径的欠缺,剩余资产大量浪费。资产管理机制的欠缺,更造成了资产管理过程中责任落实的不明确,难以进行切实的责任追究。
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个人建议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与目标出发,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资产管理人员是资产管理的主心骨,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学习和培训,加深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其管理的认识,端正资产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资产管理观念和态度,加大其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认清自身责任和职责,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和资产管理素养。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相关的法律做其后盾和支撑,加强法制化建设,对于资产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完善与资产管理相关的各项会计制度、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可以考虑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注重与时俱进,资产管理法制化建设与资产管理改革同步推进。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一套完整、规范、有效的资产管理机制,是确保资产管理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在资产形成和配置过程中,通过公共预算和政府采购方式的运用,使行政事业单位形成配置标准公正、配置手段科学、配置格局合理的国有资产配置机制。在资产使用过程中,通过实行集中化和原则化资产使用原则,不断落实资产使用记账制度,建立完备的责任制度,管理网络体系不断升级,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在资产处置方面,综合运用市场和计划的互补优势,建立有效的资产内部调剂、设置交易与租赁、报废制度在内的资产处置机制,提高剩余资产的处置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却也面临不少问题,透过层层问题的解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资产管理现状的认识,不断构建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步步做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通过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断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作者简介:李楠(1982— ),女,汉族,辽宁锦州人,本科,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工作方向:财务会计。
参考文献:
[1]许凌艳.论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利益化及其法治化[J].前沿.1997,11.
[2]龚文才.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会计之友.2005,04.
[3]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已启动[J].国有资产管理.19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