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竹器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箩筐
  竹编的箩筐,人们总是把它编得大大的,一对箩筐可以装上一百斤左右的粮食。
  小时候的我,曾模仿大人想挑起满满一对箩筐的东西,但它纹丝不动。大人轻而易举就挑起了,我羡慕不已。其实大人们除了个大、力大,也要憋着股劲儿的,可我没看清他们憋着劲儿时筋腱鼓胀的样子,只看见他们脸上挂着笑,有时还看似轻松地和旁人聊几句,愉悦地打几声招呼。
  那时是20世纪80年代初,刚分田到户,村民们喜笑颜开,侍弄属于自家的田地,种稻子、玉米、荞麦、黄豆、红薯、花生、木薯……想吃什么就种什么,有使不完的劲。
  有一天,在村头松树林通往乡里的小道上,村里的阿宁妈挑着一对空箩筐从乡里街上回来,遇到从田垌往家赶的我和几个村民,喜笑颜开地说:“我家里的木薯全卖完了,得了70块钱!”我们都发出“啧啧”的羡慕声。在那个年代,70块钱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簸箕
  簸箕是用竹子削成细条编成的。簸箕可以用来装菜拿去池塘边洗,洗好了的菜放在簸箕里,提起来,一会儿水分就被滤干了。
  小时候,邻居阿田姐经常挎着簸箕去池塘边洗菜,一边洗一边唱歌,自言自语——也许她在跟鱼儿说话,跟水草说话,跟浮满池塘水面的野菱角花说话;也许,在跟自己的梦中情人说话。反正,一洗就是半天。
  我做事慢时,母亲就会说我比阿田姐洗菜还慢。可我感觉不到母亲怪我。也许,母亲也不认为阿田姐在池塘边洗菜是浪费光阴。因为,母亲也曾年少过。
  簸箕还可以用来阴晒食物,有生的,如花生、红薯、芋头;有熟的,如粽子、糍粑、米糕、炒米花……阴晒可以防腐坏,挂在堂屋横梁、屋檐下晾晒,还可以防老鼠。
  以前,簸箕是我们的冰箱。
  竹匾
  圆圆的竹匾,可以晒五谷杂粮:糯米、绿豆、黄豆、黑豆、花生、芝麻……太阳越大,晒得越香,那种植物的香,是塑料器物不能比的。
  小时候,母亲做的很多美食,就是在竹匾上呈现的。
  竹匾宽大,做美食时给人提供了不少方便。母亲把磨细了的糯米粉放在盆里加水搅拌,和匀,捏成型,加芝麻、花生等馅料,捻成汤圆,捏成糍粑。端午和除夕时,母亲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在盆里,用粽叶或芭蕉叶子,加脱皮绿豆、五花肉、板栗、五香粉等馅料,包成粽子。做好的汤圆、糍粑、粽子都是码在竹匾上,等待下锅。
  煮好了的糯米美食,还没吃完的也放在竹匾上留着,用一个大竹罩罩上,每天吃一点。食物放在竹匾上,竹罩通风透气,这样食物不容易坏。
  竹匾上的美食,有竹子的芳香,也有母亲的馨香。家有母亲,就有竹匾,就有美食。
  斗笠
  斗笠,用竹篾夹竹叶编织而成,一戴上就闻到竹丛的芳香,便想到老家,想到兒时在竹丛下玩耍、挖笋子、捡蝉衣……
  斗笠透气,戴着它在烈日下干活、放牛,累得头冒汗,它能帮你遮挡太阳的暴烈脾气,同时又帮你把汗吸了,挥发给太阳。
  斗笠不用修饰得油光粉面,干枯竹子的颜色就是它最好的本色,如老家长辈的朴实无华。犹如老子以愚人自诩,而他所坚持的古朴自然的理想,如《道德经》般与天地永恒。斗笠戴在博学多闻的姜太公头上,充满了神秘与神圣。
  编结斗笠的农人心中的纹理,像宇宙星系,像麦田圈,像天理,从来不会走形,不会杂乱无章。一个斗笠就是一个小宇宙。
  竹扁担
  竹扁担是扁的、光滑的,有韧性,有耐性,是心疼人的,能弯曲的。它承载着沉重。
  圆木扁担也有,那是一根硬、直的木棍,不能弯,是会压疼人肩膀的。它没有弹性,脆弱易断,不能承载重物。圆木扁担不是与农人长久相处的朋友。
  小时候我家里有几根竹扁担。有一根比别的扁担长,而且略宽大。它很强悍,不知用了多少年,中间部分的表面被肩膀磨得油光锃亮。有个地方有点裂了,父亲用铁线紧紧箍上,还能用。母亲用它挑着一担百来斤玉米棒子的时候,它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仿佛和母亲一路唠叨、讲古。瘦弱的母亲一路冒汗,却一路笑着,甜滋滋地听老扁担说:以前在生产队挣工分累死累活还是分不到粮,如今种得多少都归自家。
  那年哥哥12岁,我9岁。父亲叫我们抬一箩筐西瓜到街上去卖。那时我家果园种的西瓜个大、瓤红、肉沙、味甜。我们用一根竹扁担抬着一箩筐西瓜走出果园,越过小溪,再上一个坡,就到了公路上,离街就不远了。
  哥哥让我走在前,他在后。他总是把扁担上箩筐的绳子往后移,绳子离我很远,离他很近。他满脸是汗,我一滴汗也没有……
  竹席
  竹席,有凉席,有晒席。
  凉席是用带皮的竹篾编成,用来垫在床上睡觉的。
  夏天,天气很热时,躺在滑滑凉凉的凉席上,仿佛在竹荫下一样凉爽。凉席吸热,又散发竹香。晚上睡在凉席上,美梦飘飘忽忽。
  晒席,用不带皮的竹篾编成,是用来晒粮食的。以前我们村没有水泥晒场,都是泥土晒场,得把玉米、稻谷、花生、黄豆等铺在晒席上晒。
  夏天,常常正在晒粮食时,忽然天上乌云滚滚,雨说来就来。每次我们慌忙把粮食铲起装在箩筐里,用晒席盖上,可一会儿太阳又出来了,只能重新铺出来晒。老天爷仿佛戏弄人一般。我们这些贪玩的小孩子觉得麻烦极了。
  有一天,还是哥哥想出了办法,他把竹席一半翻过来,盖住粮食。一会儿,雨果真很快就停了,阳光灿烂,我们又打开竹席,继续铺开晒粮食。
  在夏天和深秋收获的季节,村里到处铺开竹席晒粮食。傍晚,听到的都是木铲在竹席上铲粮食的“哗哗”声,很悦耳,那是收获的歌声。
  如今,每每在集市上看到这些乡村竹器,我总会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的生活,虽然清贫简单,但却质朴单纯,干净得如同那时候湛蓝的天空……
其他文献
壮族霜降节是壮族的民俗活动,主要流行于广西的天等、大新、德保、靖西、那坡等地,尤其以天等县的壮族霜降节最为典型。天等县居住着壮、瑶、苗等少数民族,人口总数44.7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98.83%。  霜降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霜降节期间,广西天等县向都镇都举办舞龙等民族体育以及文艺晚会多项活动,吸引了数万名群众前来观看和参与。祈福大典是霜降节的重头戏,有祈福仪式、舞龙舞狮等活动。舞龙队员步履
期刊
大雁高飞靠头领,大海航行靠指针;  十九大来变化大,全靠主席习近平。  一带一路大手笔,领头就是习主席;  我国富路通世界,各国联动创奇迹。  好田种来出好米,好布裁来得好衣;  全靠党的政策好,精准扶贫富广西。  我国是个大花园,阳光普照百花鲜;  我国人才大发展,迈向强国走向前。  十九大来变化快,喜满神州情满怀;  雨露滋润肥沃地,幸福花儿遍地开。  “四个全面”齐抓紧,从严治党得民心;  
期刊
范西姆 男,壮族,1939年11月出生,广西凭祥市人。著名壮族音乐家。先后进入湖北艺术学院音乐附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习,196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民族音乐学家、作曲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  范西姆从小生长在花山脚下一个偏僻的山村,那里的男女老少都极爱唱山歌,范西姆小时候随父母亲在田间劳动或者一起去赶歌圩时,经常听到父母亲唱山
期刊
乐业壮族卜隆古歌是产生于广西西北部部分壮族聚居地的一种叙事民歌载体,主要流行于乐业县新化镇磨里村、甘田镇、同乐镇以及邻近的凌云县加尤乡、玉洪乡,天峨县的更新乡、六排乡和凤山县的更沙乡、金牙乡等壮族村寨。其特点是以山歌的形式叙述大自然的形成、人类的存在、生活生产劳作过程、谈婚论嫁、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等。  卜隆古歌有“欢搂”和“欢对”之分,“欢搂”主要出现在人们办喜事的场合。“欢对”主要是青年男女对
期刊
清迈在泰国的地位相当于西安之于中国,这个只有17万人口的古城是泰国的第二大城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在1296年成为古代兰那泰王国的首都,离南边的曼谷700多公里,靠近中国的云南,是名副其实的边城,7个世纪以来一直偏居一隅,自给自足。直到1932年最后一位国王辞世才归顺泰国中央政府。  如果说有200年历史的曼谷是一个漂亮热闹的万花筒,清迈则是盛开在泰北高原的一朵清丽的玫瑰。作为泰国版图上
期刊
田东县义圩镇民间称“七里山区”。  义圩镇地处田东县北部,全镇有11个行政村98个自然屯,居住着壮、汉、瑶等民族群众。“七里香猪”是闻名区内外的珍贵香猪品种。  每年农历三月最后一个圩日,是七里歌圩。这天,田东、田阳、巴马、平果等县的歌手和民众会集中到义圩街唱排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義圩歌圩。义圩地处田东、田阳、巴马三县交界处,是旧时“七里”的中心地带,历来街市繁荣,经贸活跃。七里山区民众擅长唱歌
期刊
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家属院里,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位银白短发、精神矍铄而身材略显消瘦的老学者傍晚在散步;在校园里,学生们不时能偶遇他骑着自行车来参加座谈会和处理各类工作事务;在全国各地的一些重要学术会议上,大家还能听到他精彩而有深度的发言。他鹤发童颜,看着好像才步入古稀之年,其实早在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就已为他举办过“从教50年座谈会”;在2016年11月6日召开的“骆越方国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他的学
期刊
花婆,又称“婆王”“花王圣母”等。传说花婆掌管着一座极大的花山,日日忙碌着料理花山上的花。人是花婆花山上的花,她把花的生魂送给谁家,谁家就生小孩。送红花是女孩,叫“金花”;送白花是男孩,叫“银花”。花山上的花长得茂盛,开得鲜艳,人间的小孩就平安成长,身体健壮。如果花山上的花生了虫,小孩就会生病,或有灾难。花婆给花除了虫,小孩的病就会好。花婆在花山上淋花,花湿了水,人间的小孩睡觉也跟着全身冒汗,甚至
期刊
虽然很久没有听到马儿在乡间小路上“嘚嘚”的马蹄声,很久没有看到马儿在山坡上悠闲吃草、打滚的身影,更难欣赏到马儿在田野上咴咴嘶鸣的震撼之音,但是,当“马到成功、车马盈门、金马玉堂、万马奔腾、一马平川、兵强马壮、千军万马”等一大堆抒马、写马、颂马的成语出现在我的眼前时,不免又勾起我对马的思念与柔情。  我生长在广西巴马一个偏僻的乡村,在过去,在“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的穷乡僻壤里,马儿不仅是人们唯一
期刊
“月也”是侗音,意为“吃乡食”或“吃相思”,即集体游乡做客,是侗族的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侗族某一村寨的男女青年按约定到另一个侗寨做客,期间要举行赛芦笙、对歌等活动。“月也”规模不定,男女老幼均可參加。去做客时,每个人都要身着节日盛装,歌队、芦笙队和戏班子一同前往。主寨以酒肉来款待,宾主白天唱侗戏或赛芦笙,晚上对唱侗歌,共同欢度三至五日。离别时,主寨还要以猪羊馈赠。视收成情况,次年或若干年后,此寨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