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到来,三代同住、年轻父母赡养老人、老人协助年轻父母照顾孩子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类家庭中,“新型隔代教育”应运而生。有别于传统的隔代教育,“新型隔代教育”是指年轻父母不再完全将孩子交由老人撫养,而是共同参与到孩子的养育活动中,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大多集中在下班之后。
关于“新型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一直存在很多争论。一方面,老人帮忙分担家务,能使年轻父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而有子女和孙辈在身边陪伴,也能消解老人内心的孤独感。同时,两代人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又能够充分满足孩子成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不少人也担心,“新型隔代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例如,有观点认为,老人过度纵容孩子会导致孩子贪玩,有碍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提高。不过,笔者研究发现,三代家庭中,无论老人作为主要抚养者,还是父母作为主要抚养者,儿童在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及心理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均与核心家庭中的儿童没有差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吴愈晓的研究也发现,在孩子的学习发展上,因为有了老人的共同参与,家庭和学校间沟通更多,反而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不仅如此,在与老人同住的家庭中,孩子的同辈群体质量、人际关系和集体融入度更高。
事实上,在诸多现实条件的约束下,我们需要思考的不应该是老人是否适合参与孙辈教育,而是如何更好地参与,如何将三代同住的优势最大化,为“新型隔代教育”寻找“最优解”,实现三代人的共赢。
“新型隔代教育”之所以会引发一些年轻父母的担忧,带来家庭冲突,主要原因可归纳为:担心老人不能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和老人共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责任不清,出现推诿或争抢主导权的现象;长期同住导致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的矛盾凸显;担心参与孩子教育会对老人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这些可能的原因,依托相关科学理论和研究结果,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可以参考的策略——
根据孩子发展需求确定老人参与程度
无论是“新型隔代教育”还是父母独立教育,根本落脚点都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评判二者优劣的标准不在于抚养者是谁,而在于抚养者是否能够满足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关键需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指出,个体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和成熟期,且每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的核心任务。只有掌握不同阶段孩子的发展需求,才能合理判断老人在抚养过程中是否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进而决定老人的参与程度。
婴儿期(0—1.5岁)的核心任务在于解决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对周围人和世界的信任感。这就需要抚养者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有充分的耐心及时满足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让孩子感到温暖和舒适。在这一阶段,让老人参与进来,可以弥补年轻父母由于工作压力导致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对孩子造成的消极影响。
儿童期(1.5—3岁)的孩子则需要解决自主与害羞的冲突。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核心任务是发展自主性。此时,抚养者需要允许孩子进行独立探索,按自己的方式去超越环境的限制。在这一阶段,老人依然可以协助看护孩子,保障孩子的基本安全,但需要避免老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学龄初期(3—6岁)的核心任务在于解决主动与内疚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发展主动性。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表现出主动探究行为,抚养者需要及时鼓励,这有利于孩子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发展。相反,如果抚养者不赞成甚至嘲笑孩子则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渐渐失去创新的勇气。通常,老人对孩子的行为都抱有支持的态度,但老人往往更希望孩子“乖巧”和“循规蹈矩”,对孩子创造行为的辨别能力和鼓励意愿会低于年轻父母,父母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在这一阶段更多地投入孩子的教育过程。
从学龄期(6—12岁)开始,孩子需要解决勤奋与自卑的冲突。此时的他们通常都在接受学校教育,抚养者既要帮助孩子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引导孩子找到积极健康的爱好。到了青春期(12—18岁),孩子将面临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抚养者需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正确位置,并对自己和他人眼中的形象形成统一认识。在这两个阶段,大多数老人很难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需要年轻父母完全接手。
因此,孩子3岁前,老人可以充分参与孩子的养育过程,3—6岁可以部分参与,而6岁之后,父母应更多“接棒”和承担孩子的养育任务,尽量减少老人的参与。
将老人视为育儿合作伙伴
老人与年轻父母之间的冲突增加是“新型隔代教育”引起的直接问题之一。这往往是由于两代人教育观念不一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推诿等原因造成的。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养育孩子是整个家庭共同承担的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年轻父母与老人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而非上下级。因此,年轻父母作为“项目负责人”,需要率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和老人一起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商定一套育儿基本原则,并达成共识。除此之外,老人和年轻父母还需要随时交流,在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整个家庭团队的育儿策略。
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总结提炼出了一套可以帮助团队建立合作和信任的语言法则——
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最重要的七个字是:您干了一件好事;
最重要的六个字是:您的看法如何;
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年轻父母在合作育儿过程中,遵循以上语言运用法则与老人进行沟通,可以有效减少冲突、避免矛盾。此外,出现问题时不能一味责怪老人,而忽略自身存在的不足,应该先反思自身,并且在老人表现出色时给予真心的赞扬和鼓励,让老人感受到尊重和支持。 创造独立空间,保持一定距离
老人与子女由于经验和阅历的不同,在生活观念上往往存在一些差異,而三代同住的现实情况让这些差异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被不断放大,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冲突也在日常琐事的积累中酝酿和爆发。
刺猬理论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寒冷冬天里,两只需要相互取暖的刺猬,适当拉开距离,不但可以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一样,距离产生美。
在三代同住的家庭里,为了减少冲突,子女应该在现实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给自己和老人创造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比如各自拥有单独的卧室。也要主动地给双方创造独处时间,比如可以在周末带着孩子外出游玩,或选一个相对轻松的晚上主动承担育儿任务,给老人放松的机会。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年轻父母也要和老人明确边界,不要太多干涉对方的生活。
重视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老人参与孙辈的教育,本质上是他们对子女的一种付出,需要牺牲自己的时间,耗费心力,年轻父母不能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请求老人帮助之前以及在接受老人帮助的过程中应考虑他们的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分为五种: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从生理需要的角度来看,在老人参与孙辈教育时,年轻父母需要考虑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下班回来之后多分担些家务,晚上尽可能自己带孩子,保证老人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日常多注意老人的身体状态,定期带他们体检。
从其他心理需要的角度出发,年轻父母不仅要经营好自己和老人的关系,还可以帮助他们融入周围的社区。在与老人日常的相处中多聆听他们的感受,和他们耐心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尊重老人。处理问题时要多称赞和鼓励老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被子女依赖和需要。
“新型隔代教育”是时代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趋势,需要老人和年轻父母共同努力,积极化解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挖掘和发挥新型隔代教育的优势,寻找一个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最优解”。
(作者郭筱琳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谢佳佳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丽
关于“新型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一直存在很多争论。一方面,老人帮忙分担家务,能使年轻父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而有子女和孙辈在身边陪伴,也能消解老人内心的孤独感。同时,两代人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又能够充分满足孩子成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不少人也担心,“新型隔代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例如,有观点认为,老人过度纵容孩子会导致孩子贪玩,有碍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提高。不过,笔者研究发现,三代家庭中,无论老人作为主要抚养者,还是父母作为主要抚养者,儿童在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及心理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均与核心家庭中的儿童没有差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吴愈晓的研究也发现,在孩子的学习发展上,因为有了老人的共同参与,家庭和学校间沟通更多,反而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不仅如此,在与老人同住的家庭中,孩子的同辈群体质量、人际关系和集体融入度更高。
事实上,在诸多现实条件的约束下,我们需要思考的不应该是老人是否适合参与孙辈教育,而是如何更好地参与,如何将三代同住的优势最大化,为“新型隔代教育”寻找“最优解”,实现三代人的共赢。
“新型隔代教育”之所以会引发一些年轻父母的担忧,带来家庭冲突,主要原因可归纳为:担心老人不能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和老人共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责任不清,出现推诿或争抢主导权的现象;长期同住导致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的矛盾凸显;担心参与孩子教育会对老人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这些可能的原因,依托相关科学理论和研究结果,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可以参考的策略——
根据孩子发展需求确定老人参与程度
无论是“新型隔代教育”还是父母独立教育,根本落脚点都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评判二者优劣的标准不在于抚养者是谁,而在于抚养者是否能够满足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关键需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指出,个体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和成熟期,且每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的核心任务。只有掌握不同阶段孩子的发展需求,才能合理判断老人在抚养过程中是否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进而决定老人的参与程度。
婴儿期(0—1.5岁)的核心任务在于解决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对周围人和世界的信任感。这就需要抚养者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有充分的耐心及时满足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让孩子感到温暖和舒适。在这一阶段,让老人参与进来,可以弥补年轻父母由于工作压力导致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对孩子造成的消极影响。
儿童期(1.5—3岁)的孩子则需要解决自主与害羞的冲突。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核心任务是发展自主性。此时,抚养者需要允许孩子进行独立探索,按自己的方式去超越环境的限制。在这一阶段,老人依然可以协助看护孩子,保障孩子的基本安全,但需要避免老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学龄初期(3—6岁)的核心任务在于解决主动与内疚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发展主动性。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表现出主动探究行为,抚养者需要及时鼓励,这有利于孩子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发展。相反,如果抚养者不赞成甚至嘲笑孩子则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渐渐失去创新的勇气。通常,老人对孩子的行为都抱有支持的态度,但老人往往更希望孩子“乖巧”和“循规蹈矩”,对孩子创造行为的辨别能力和鼓励意愿会低于年轻父母,父母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在这一阶段更多地投入孩子的教育过程。
从学龄期(6—12岁)开始,孩子需要解决勤奋与自卑的冲突。此时的他们通常都在接受学校教育,抚养者既要帮助孩子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引导孩子找到积极健康的爱好。到了青春期(12—18岁),孩子将面临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抚养者需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正确位置,并对自己和他人眼中的形象形成统一认识。在这两个阶段,大多数老人很难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需要年轻父母完全接手。
因此,孩子3岁前,老人可以充分参与孩子的养育过程,3—6岁可以部分参与,而6岁之后,父母应更多“接棒”和承担孩子的养育任务,尽量减少老人的参与。
将老人视为育儿合作伙伴
老人与年轻父母之间的冲突增加是“新型隔代教育”引起的直接问题之一。这往往是由于两代人教育观念不一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推诿等原因造成的。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养育孩子是整个家庭共同承担的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年轻父母与老人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而非上下级。因此,年轻父母作为“项目负责人”,需要率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和老人一起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商定一套育儿基本原则,并达成共识。除此之外,老人和年轻父母还需要随时交流,在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整个家庭团队的育儿策略。
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总结提炼出了一套可以帮助团队建立合作和信任的语言法则——
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最重要的七个字是:您干了一件好事;
最重要的六个字是:您的看法如何;
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年轻父母在合作育儿过程中,遵循以上语言运用法则与老人进行沟通,可以有效减少冲突、避免矛盾。此外,出现问题时不能一味责怪老人,而忽略自身存在的不足,应该先反思自身,并且在老人表现出色时给予真心的赞扬和鼓励,让老人感受到尊重和支持。 创造独立空间,保持一定距离
老人与子女由于经验和阅历的不同,在生活观念上往往存在一些差異,而三代同住的现实情况让这些差异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被不断放大,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冲突也在日常琐事的积累中酝酿和爆发。
刺猬理论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寒冷冬天里,两只需要相互取暖的刺猬,适当拉开距离,不但可以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一样,距离产生美。
在三代同住的家庭里,为了减少冲突,子女应该在现实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给自己和老人创造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比如各自拥有单独的卧室。也要主动地给双方创造独处时间,比如可以在周末带着孩子外出游玩,或选一个相对轻松的晚上主动承担育儿任务,给老人放松的机会。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年轻父母也要和老人明确边界,不要太多干涉对方的生活。
重视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老人参与孙辈的教育,本质上是他们对子女的一种付出,需要牺牲自己的时间,耗费心力,年轻父母不能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请求老人帮助之前以及在接受老人帮助的过程中应考虑他们的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分为五种: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从生理需要的角度来看,在老人参与孙辈教育时,年轻父母需要考虑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下班回来之后多分担些家务,晚上尽可能自己带孩子,保证老人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日常多注意老人的身体状态,定期带他们体检。
从其他心理需要的角度出发,年轻父母不仅要经营好自己和老人的关系,还可以帮助他们融入周围的社区。在与老人日常的相处中多聆听他们的感受,和他们耐心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尊重老人。处理问题时要多称赞和鼓励老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被子女依赖和需要。
“新型隔代教育”是时代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趋势,需要老人和年轻父母共同努力,积极化解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挖掘和发挥新型隔代教育的优势,寻找一个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最优解”。
(作者郭筱琳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谢佳佳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