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熠熠生辉千古不朽的美丽篇章。《过秦论》就是其中的一篇。怎么让学生在文字上更增些品味增些风采,在思想内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华,在形象上多些感动多些向往,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
我尝试着打破这一固定模式。
(1)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课旨”(教学目标)。解读这样的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不应该停留在一个点或者一个层面上,更不应该教条化。我们应该多角度地、继承性地分析学习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文势充畅,波澜层叠,形成步步进逼的情势,最后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雷霆震空般有力,不容辩驳。这正是前面作者运用铺陈手法所产生的效果。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了解本文的艺术魅力;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的铺陈的作用。课后作业的布置,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在课后自我的空间里,更深地品味这篇文章的魅力,揣摩这种手法的妙处;二是继承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妙处,真正地做到,古文与作文的结合;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我把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作为重要的目标。
(2)有一个统摄全局的“课眼”(“突破口”)。我以李商隐的《贾生》导入课文。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汉文帝史称有道明君,尚且如此,其他君主自然更勿论。《过秦论》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以2/3的篇幅来渲染秦的强盛。叙述的篇幅很长而评论部分很短,这与一般的议论文特色不一样。所以学习本文描写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的写作特色,正确区分史论与一般议论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是这一堂课教学的难点。
(3)有一个清晰合理的“课序”。如何让观点来统率材料?我提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直指的对象应该是秦始皇,那么文章为什么不直接从秦始皇开始写,而是从秦孝公写起,历经惠文、武王、昭襄王,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及至始皇?就秦王朝的这一历史史实,按贾谊的观点,你会怎样选取材料来论证?同样不施仁义,作者又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秦攻时所向披靡,守时溃不成军?在第四部分“了解贾谊写《过秦论》的用意,进一步体会如何让观点来统率材料”时,我提问:贾谊写《过秦论》的用意何在?为表达文章的这一主旨,作者在内容上做了怎样的安排?在此,稍作点拨,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到第五部分“了解史论的特点,能正确处理叙与议的关系”,就水到渠成了。清晰合理的“课序”正是教者清晰思路的反映。
同时,我有几处思考如下:
(1)如何让学生在主动的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在教学中,把准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那才是真正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个中三昧。《过秦论》的遣词造句特别灵巧而富有神韵,语句简短,多四字句或四字短语,多对称,整散相间长短错落,节奏明快,音韵谐调,朗朗上口,容易记诵。欣赏古代散文语言,当然要以了解语义为前提,在欣赏之前,先要下一点苦工夫去“啃”,有如登名山赏无限风光,登山是吃力的,但是不花力气就谈不上欣赏。最好的方法还是诵读。一遍一遍诵读,就是一遍一遍欣赏。语言的妙处,有许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再好的赏析文章,也不能把所有的妙处都讲个透彻。自己诵读,有自己的联想,自己的想象,诵读者的神思在自己参与创造的艺术天地里翱翔,这才会感到亲切,感到会心的愉悦。《过秦论》兼及辞赋的文采辉耀、语势腾纵和政论的见解精辟、雄辩有力,以汪洋恣肆之文表拯世救民之意,成为别具一格的辞赋家的政论。当然,这种美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的主动的阅读,即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去走进作品,去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更进一步。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产生共鸣,产生向往,浸润其中,涵泳体味。
(2)如何让学生在主动的问中发展他们的思维。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自由的体验空间,并期望通过讨论这一形式,能在学生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但是,为什么不再解放一点,让学生在主动的问中发展他们的思维?比如“同类举例”,新旧联系,以李白的《越中览古》为例,让学生更深地感悟、理解“铺陈”这一手法。阅读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一节诗,让学生理解“铺陈”的作用。又为什么不让学生在主动的问中理解呢?学生提出的问题,恐怕有许多是教师意想不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得到了解放,学生也得到了解放。而且,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老师要做的是针对学生的疑问,共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提升高度,引发更深入的思考。但它确实又是有难度的,故而在教学中,如何降低难度,自然带入艺术的境界,是需要多考虑一些的。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活动,必须是主动的,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活动,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采用哪些方法,就必须在这个前提下去选择。诚如《过秦论》的作者“铺陈、渲染”,作者充分发挥赋体“铺采摛文”的特长,不径言秦之过而先以奔放之言历举秦之功,不直言秦之衰而先以豪迈之语详述秦之兴,不先写秦之亡而先以昂扬之笔书秦之盛,犹如长河入海直奔尾闾之窟。……使人不仅理性上可以得到启迪,感情上也能够得到震撼。我想,学生也许会深深地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语言。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可以发问的自由,不仅孩子们可以从畏难情绪转折到快乐的、跃跃欲试的状态,我们也定然会在他们的问题里,有更新的“发现”,所以让他们在我们的惠风中自由的飞吧。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我尝试着打破这一固定模式。
(1)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课旨”(教学目标)。解读这样的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不应该停留在一个点或者一个层面上,更不应该教条化。我们应该多角度地、继承性地分析学习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文势充畅,波澜层叠,形成步步进逼的情势,最后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雷霆震空般有力,不容辩驳。这正是前面作者运用铺陈手法所产生的效果。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了解本文的艺术魅力;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的铺陈的作用。课后作业的布置,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在课后自我的空间里,更深地品味这篇文章的魅力,揣摩这种手法的妙处;二是继承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妙处,真正地做到,古文与作文的结合;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我把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作为重要的目标。
(2)有一个统摄全局的“课眼”(“突破口”)。我以李商隐的《贾生》导入课文。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汉文帝史称有道明君,尚且如此,其他君主自然更勿论。《过秦论》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以2/3的篇幅来渲染秦的强盛。叙述的篇幅很长而评论部分很短,这与一般的议论文特色不一样。所以学习本文描写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的写作特色,正确区分史论与一般议论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是这一堂课教学的难点。
(3)有一个清晰合理的“课序”。如何让观点来统率材料?我提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直指的对象应该是秦始皇,那么文章为什么不直接从秦始皇开始写,而是从秦孝公写起,历经惠文、武王、昭襄王,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及至始皇?就秦王朝的这一历史史实,按贾谊的观点,你会怎样选取材料来论证?同样不施仁义,作者又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秦攻时所向披靡,守时溃不成军?在第四部分“了解贾谊写《过秦论》的用意,进一步体会如何让观点来统率材料”时,我提问:贾谊写《过秦论》的用意何在?为表达文章的这一主旨,作者在内容上做了怎样的安排?在此,稍作点拨,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到第五部分“了解史论的特点,能正确处理叙与议的关系”,就水到渠成了。清晰合理的“课序”正是教者清晰思路的反映。
同时,我有几处思考如下:
(1)如何让学生在主动的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在教学中,把准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那才是真正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个中三昧。《过秦论》的遣词造句特别灵巧而富有神韵,语句简短,多四字句或四字短语,多对称,整散相间长短错落,节奏明快,音韵谐调,朗朗上口,容易记诵。欣赏古代散文语言,当然要以了解语义为前提,在欣赏之前,先要下一点苦工夫去“啃”,有如登名山赏无限风光,登山是吃力的,但是不花力气就谈不上欣赏。最好的方法还是诵读。一遍一遍诵读,就是一遍一遍欣赏。语言的妙处,有许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再好的赏析文章,也不能把所有的妙处都讲个透彻。自己诵读,有自己的联想,自己的想象,诵读者的神思在自己参与创造的艺术天地里翱翔,这才会感到亲切,感到会心的愉悦。《过秦论》兼及辞赋的文采辉耀、语势腾纵和政论的见解精辟、雄辩有力,以汪洋恣肆之文表拯世救民之意,成为别具一格的辞赋家的政论。当然,这种美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的主动的阅读,即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去走进作品,去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更进一步。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产生共鸣,产生向往,浸润其中,涵泳体味。
(2)如何让学生在主动的问中发展他们的思维。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自由的体验空间,并期望通过讨论这一形式,能在学生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但是,为什么不再解放一点,让学生在主动的问中发展他们的思维?比如“同类举例”,新旧联系,以李白的《越中览古》为例,让学生更深地感悟、理解“铺陈”这一手法。阅读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一节诗,让学生理解“铺陈”的作用。又为什么不让学生在主动的问中理解呢?学生提出的问题,恐怕有许多是教师意想不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得到了解放,学生也得到了解放。而且,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老师要做的是针对学生的疑问,共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提升高度,引发更深入的思考。但它确实又是有难度的,故而在教学中,如何降低难度,自然带入艺术的境界,是需要多考虑一些的。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活动,必须是主动的,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活动,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采用哪些方法,就必须在这个前提下去选择。诚如《过秦论》的作者“铺陈、渲染”,作者充分发挥赋体“铺采摛文”的特长,不径言秦之过而先以奔放之言历举秦之功,不直言秦之衰而先以豪迈之语详述秦之兴,不先写秦之亡而先以昂扬之笔书秦之盛,犹如长河入海直奔尾闾之窟。……使人不仅理性上可以得到启迪,感情上也能够得到震撼。我想,学生也许会深深地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语言。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可以发问的自由,不仅孩子们可以从畏难情绪转折到快乐的、跃跃欲试的状态,我们也定然会在他们的问题里,有更新的“发现”,所以让他们在我们的惠风中自由的飞吧。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