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许多时候不是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习惯,并通过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紧张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习惯;思维
数学知识源自生活,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在于能够应用到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巧妙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孩子能够形成学习、解决问题、感悟进而更加积极地学习的良性循环。
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孩子的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解决问题只是灵活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已有的技能而已,但是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则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而创造性的想象则彰显着真正的进步。比如在复习百分数的时候,我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在学校进行的绘画比赛中,参赛作品145幅,一等奖15幅,二等奖占15%,三等奖比二等奖多百分之35%。那么能设计出哪些可以用百分数来解决的问题?并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孩子们围绕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积极的讨论,最终提出以下一些问题:一等奖的作品占据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几?二等奖的作品有多少?三等奖又有多少?三等奖的作品比二等奖作品多多少幅?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总计多少幅?获奖的比没有获奖的作品多百分之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动脑,充分结合问题情境,对所知道的条件进行整合,经过积极思考,最终顺利解决问题。所谓思起于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促进孩子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生活问题,有助于孩子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孩子的习惯
好的习惯能够形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能够改变命运。因此好习惯能够让人受益终身。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忘却,但是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却能够伴随孩子一生,从而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多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例如一个长20米,宽15米的鱼池,如果一组对边增加8米,那么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要进行认真的审题,一组对边增加8米,这个8米增加在长的一边面积增加多少?增加在宽的一边面积增加多少?不同的增加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不少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得出增加在长的一边则(20+8)×15-20×15=120平方米;增加在宽的一边则20×(15+8)-20×15=160平方米。之所以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因为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审题习惯,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性的生活思维习惯,从而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生活的能力。
其次要帮助孩子养成观察的习惯。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图形题,比如:某地2012年五月的降水量是75毫米,五月的降水量比四月多15毫米,六月的降水量是四月和五月降水量总和的两倍。先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再画出折线统计图。在解决这类图文结合的问题时,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认真读题,学生就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好的解题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更多的成功,对于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孩子的终身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孩子的意志
古人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强的意志有利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培养孩子的意志,比如让孩子有耐心,有坚强的毅力。在平时的练习中有这么一道数学题:一个等腰三角形,腰和底的长度比都是整厘米数,两者之和是30厘米,腰和底,这个三角形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至多是多少厘米?孩子们在完成这个问题的时候,正确率不高。经过和孩子们交流,他们也知道要完成这道题需要用列图表的方法进行解决,不过很少有孩子这样去做,因为他们嫌麻烦。而要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遵循三角形的两条边大于第三条边的基础上运用列举的方法,逐一有顺序地列举出来。比如腰是11厘米,底是19厘米,周长就是41厘米;腰是12厘米,底是18厘米,周长就是42厘米;腰是13厘米,底是17厘米,周长就是43厘米……腰是29厘米,底是1厘米,,周长就是59厘米。经过如此详尽的列举,就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孩子们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在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为需要列举的情形很多,所以孩子们必须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解题的思路正确的基础上,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才可以正确的解决此类问题。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从而提升孩子的意志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念,从而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以及引导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力,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红星.转换视角,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学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6年23期
[2]陈刚.深度体验 完整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6年23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习惯;思维
数学知识源自生活,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在于能够应用到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巧妙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孩子能够形成学习、解决问题、感悟进而更加积极地学习的良性循环。
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孩子的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解决问题只是灵活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已有的技能而已,但是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则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而创造性的想象则彰显着真正的进步。比如在复习百分数的时候,我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在学校进行的绘画比赛中,参赛作品145幅,一等奖15幅,二等奖占15%,三等奖比二等奖多百分之35%。那么能设计出哪些可以用百分数来解决的问题?并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孩子们围绕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积极的讨论,最终提出以下一些问题:一等奖的作品占据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几?二等奖的作品有多少?三等奖又有多少?三等奖的作品比二等奖作品多多少幅?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总计多少幅?获奖的比没有获奖的作品多百分之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动脑,充分结合问题情境,对所知道的条件进行整合,经过积极思考,最终顺利解决问题。所谓思起于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促进孩子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生活问题,有助于孩子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孩子的习惯
好的习惯能够形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能够改变命运。因此好习惯能够让人受益终身。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忘却,但是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却能够伴随孩子一生,从而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多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例如一个长20米,宽15米的鱼池,如果一组对边增加8米,那么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要进行认真的审题,一组对边增加8米,这个8米增加在长的一边面积增加多少?增加在宽的一边面积增加多少?不同的增加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不少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得出增加在长的一边则(20+8)×15-20×15=120平方米;增加在宽的一边则20×(15+8)-20×15=160平方米。之所以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因为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审题习惯,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性的生活思维习惯,从而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生活的能力。
其次要帮助孩子养成观察的习惯。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图形题,比如:某地2012年五月的降水量是75毫米,五月的降水量比四月多15毫米,六月的降水量是四月和五月降水量总和的两倍。先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再画出折线统计图。在解决这类图文结合的问题时,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认真读题,学生就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好的解题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更多的成功,对于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孩子的终身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孩子的意志
古人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强的意志有利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培养孩子的意志,比如让孩子有耐心,有坚强的毅力。在平时的练习中有这么一道数学题:一个等腰三角形,腰和底的长度比都是整厘米数,两者之和是30厘米,腰和底,这个三角形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至多是多少厘米?孩子们在完成这个问题的时候,正确率不高。经过和孩子们交流,他们也知道要完成这道题需要用列图表的方法进行解决,不过很少有孩子这样去做,因为他们嫌麻烦。而要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遵循三角形的两条边大于第三条边的基础上运用列举的方法,逐一有顺序地列举出来。比如腰是11厘米,底是19厘米,周长就是41厘米;腰是12厘米,底是18厘米,周长就是42厘米;腰是13厘米,底是17厘米,周长就是43厘米……腰是29厘米,底是1厘米,,周长就是59厘米。经过如此详尽的列举,就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孩子们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在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为需要列举的情形很多,所以孩子们必须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解题的思路正确的基础上,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才可以正确的解决此类问题。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从而提升孩子的意志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念,从而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以及引导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力,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红星.转换视角,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学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6年23期
[2]陈刚.深度体验 完整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6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