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中曲》和《梦亡妻》诗歌的比较看中西悼亡诗之异同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ke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情是美妙的,它是人类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然而,如果这种美妙的爱情以一方先期离世,另一方独活于世告终的话,总是会给人予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古今中外,很多文人都通过诗篇来描述那种幸福却短暂的爱情。但是,由于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中外悼亡诗存在异同之处。其中,尤以李商隐的《房中曲》和弥尔顿的《梦亡妻》让人印象深刻。本文试图通过这两首诗歌的对比来找出中西方诗歌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悼亡诗;李商隐;《房中曲》;弥尔顿;《梦亡妻》
  引言
  李商隐的《房中曲》和弥尔顿的《梦亡妻》都是对死去的妻子的悼念,虽然他们生活年代间隔将近八百年,但是在他们的悼亡诗里怀念妻子所运用的手法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由于他们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宗教信仰差异以及文化背景不同,在他们的悼亡诗里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本文试图从两首诗歌在表达方式、作者感想、语言风格、意象选择等方面的比较来挖掘中西悼亡诗的异同之处。
  一.相似之处
  1.巧用典故来表达思念
  李商隐和弥尔顿两位诗人知识广博,对典故信手拈来,擅长应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服务于诗歌主题。在《梦亡妻》这短短的诗篇中,弥尔顿两次使用典故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通过希伯来法典中的“洁净礼”的典故来描述妻子的圣洁,为诗歌后面描述的天国相见打下了基础。也通过希腊典故阿尔凯斯和阿德墨托斯的故事来验证诗人在梦境中仿佛依稀看到妻子的身影,如同妻子就在身边喃喃细语。而在《房中曲》中,诗人以“涧底松”来自喻自己德才高尚却在官场上不得重视,“山头蘖”暗指诗人生活的不如意,心里愁苦,而妻子在这种生活窘迫时期对诗人的不离不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妻子离世的念念不舍。
  2. 收尾画龙点睛
  这两首诗在前面部分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房中曲》这首诗从一开始就让人感受到那种悲伤的气氛,房间用品还在,人已过世,这种悲伤是贯彻全诗的。而《梦亡妻》更多的是通过梦境的描述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诗人觉得好像妻子还在身边,并没离开。但两首诗的结尾句的“I waked,she fled, and day brought back my night”和“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却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无论是“我醒了,人空了”还是“相看不相识”同样表达斯人已逝、不可复得的惆怅,都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不同之处
  1.“哀思”和“乐思”
  古代的中国文人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鬼神敬而远之,基本上都保持“子不语怪力乱神” 的态度。因此,从《房中曲》读者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诗人对于来世再见不抱希望,认为哪怕是到天翻地覆之时能够相见,彼此已经不再认识了。苏轼也在《江城子》通过“即使相逢犹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来表达这种哀思之情。正是基于这种再也不能相见的意识,让诗人深陷痛苦之中。从诗中“泣”、“悲”、“愁”等词可以感受诗人在归家时妻子已经过世的撕心裂肺;而弥尔顿因为受到西方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坚信像妻子那么善良的人死后是可以到天国去的。虽然结婚时诗人眼睛已经瞎了,看不清妻子的长相,但并不妨碍他用Purification(纯净)、Love(亲热), sweetness(淑善), goodness(温纯)来对妻子人格的赞美。 所以,在《梦亡妻》这首诗里,虽然我们也感受到诗人对于爱人的逝去极端不舍,然而却对两人未来在天国见面充满期待,并没有那么的悲凉、凄切的感情在里面,反而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他在梦中见到妻子那种欢快的心情,只是在清醒时发现梦境消失有那么一点失落。
  2.表达方式
  由于受到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对于女性更多的是德行方面的要求,男子崇尚“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姑且不论“纳妾纳色”这一说法是否合理,女性的美首在德行这是普遍被接收的社会观念,因此文学作品关于女性美的描述都较为含蓄,较少直观地对女性的美进行描述。即使《陌上桑》这样描写美人的诗句,也更多通过“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类似的表达来间接描述罗敷的美。因此,在李商隐这首诗中,更多是通过间接的手法来描述对亡妻的思念,通过以物喻人来衬托出诗人的睹物思人。同时,也应用了对比的方法来体现诗人这种深深怀念已逝的妻子,通过“娇娘”的懵懂无知来反衬诗人内心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而西方文学表达更加直接,虽然弥尔顿因为眼睛失明,从没见过妻子长相,但并不妨碍他直述梦境中妻子的面部表情以及行为特征。虽是盲人,其作品却给人予更加直观的感受。
  3.意象应用
  虽然意象群会带上个人色彩(田向阳,1996),但是古代中国诗歌意象丰富,含义深远,意象也比较固定,有丰富的意象群。如边塞诗歌多采用“大漠”、“黄沙”、“铁衣”、“羌笛”等意象,离别诗歌多用“长亭”、“落日”、“浮云”、“孤山”等意象,而人格赞美诗歌则多与“松”、“菊”“竹”等有关。西方诗歌没有固定的意象群,诗人有时会根据自身的想法来应用意象。因此,《房中曲》比《梦亡妻》应用更多的意象,意象也更加丰富多彩。它透过蔷薇、玉簟、枕、锦瑟、蒙罗碧等旧物,很容易让人陷入“物是人非、物在人亡”这样一种悲伤的氛围里。而西方诗歌里并不像古代中文詩歌有那么固定的意象群,意象相对比较没那么固定,诗人在应用意象上会比较灵活多变,也没有那么频繁。
  结语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相忘于江湖只能是一句戏言,雁过尚且留声,何况是相濡以沫、琴瑟和鸣的夫妻,要选择遗忘是非常困难的。情投意合的夫妻最好的结局莫过于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生活总是不完美的,如何去怀念逝去的另一方,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借笔抒情不失为一个最好的选择,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房中曲》和《梦亡妻》这种动人心弦作品的原因。但是,两首诗歌在悼念亡妻这个共同主题下,诗歌基调、描写手法等方面有所不同,弥尔顿的《梦亡妻》并不像《房中曲》那么的悲凉,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弥尔顿再婚而李商隐再也未娶的原因所在吧。
  参考文献:
  [1]刘骥.弥尔顿《梦亡妻》审美空间的生成[J].学术交流,2012(02):176-178.
  [2]于海利.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从互文性视角解读中西悼亡诗《梦亡妻》和《江城子》[J].海外英语,2013(12):206-207+220.
  [3]田向阳.中国古代诗人的意象群及其构建模式[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02):58-64.
  [4]赵兰玉.中外悼亡诗名篇比较研究——读苏轼《江城子》和约翰·弥尔顿《梦亡妻》[J].作家,2011(22):137-138.
  [5]中西悼亡诗的差异和文化根源——比较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J]. 刘蓉.考试周刊.2009(04)
  作者简介:林颖(1981.10),男,汉族 ,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芝加哥》是一部经典的百老汇音乐剧作品,这部音乐剧无论是从演唱方面还是舞蹈方面都深入人心。剧中不同的人物都有不同的故事,它们通过各自的故事共同交叉成为剧中的主要情节线。这部剧拥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剧中的主要人物维尔玛·凯利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剧情、人物、音乐、舞蹈为出发点来分析维尔玛的主要人物形象,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此部经典的音乐剧作品。  关键词:芝加哥;维尔玛·凯利
期刊
摘要:《月亮和六便士》中,受作品叙述视角的限定,勃朗什“出走”行为的心理变化过程没有得到正面的刻画。但在人质情结视角下,勃朗什“出走”的心理活动轨迹得到清晰展现。她在面临“劫持”时,心理变化过程经历了抗拒-妥协-爱恋三个阶段,在英雄崇拜情结的影响下罹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最终选择与思特里克兰德“出走”。  关键词:勃朗什“出走”;心理轨迹;人质情结;英雄崇拜情结  毛姆小说创作向来以对真实人性的描述
期刊
摘要:本文从婚姻“围城”中的矛盾人生来解读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透过小说中主人公的爱情和生活,来展示婚姻“围城”中的矛盾人生,婚姻就像是筑起一座“围城”,娶了“白玫瑰”,白的最终被现实击溃后变成了“一粒饭粘子”,娶了“红玫瑰”,红的历经沧桑最后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交替时期人们的生活困境,通过对主人公的感情纠葛揭示了婚姻的真谛,其现实意义对于今天
期刊
我36岁,女儿6岁。我们相差30岁,我们在一起谈论生活,也谈论文学。准确地说,是文学美感背后的想象力,让时间缩短在同一个原点。想象的空间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快乐不因年龄而有代沟,想象力和年龄从来不成几何的比例关系。对于少年们而言,初识文学,就是与想象力结缘。丰富的想象力是文学创作用之不尽的源泉。  一个秋日的午后,36岁和6岁在谈论:云彩像什么?  云彩像一匹奔跑的白色的小马  云彩像新娘穿的婚纱  
期刊
华美是一枚美女。岁月也拿她无奈,她就那么一如既往地美着,一直都没有贫乏过追求者。即使年近六旬仍是风韵夺目,她所飘过的街街道道都牵惹着无限的回头率。赞美于她,家常便饭;她于嫉妒,不屑一顾。她的世界很美丽,她热爱著这个美丽的世界。  可今天,她太狼狈了。因为避让一只瘸腿的流浪狗,她连人带车都摔倒了绿道旁的深沟里。  她认为自己死了,有一种杂乱无章的神志,随着身体在飘飞,飘得无影无踪,然后又从一个黑洞飘
期刊
摘要:乌拉圭的作家奥拉西奥·基罗加(HoracioQuiroga,1878-1937)被称为“拉美短篇小说之王”,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多数是日常生活中关于死亡与恐怖的故事,这与他一直被死神纠缠的人生经历脱不开干系。这次笔者选取了短篇小说集《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中的一篇《死去的人》,并对此从创伤理论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来展示作者的经历对他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奥拉西奥·基罗
期刊
摘要: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香港文学不可忽视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香港社会涌现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主题多元、个性鲜明的文学作品,也投射出了香港城市的新兴与人文社会的变迁,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1948与1975为始末年份,聚焦香港文学作品中以及文本背后“城与人”的演变,以求对该时期内香港文学的发展脉络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香港;香港文学;城市;人文  张英进先生曾说过,城
期刊
摘要: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家风建设的论述,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有其内在逻辑。《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经典,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基因。《论语》蕴含的丰富思想是习近平家风建设论述的“丰富营养”,为其逻辑建构提供历史与文化支撑。  关键词:家庭 家教 家风 论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己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期刊
摘要:民國《音乐教育》杂志,对促进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四个部分展开分析,一是从近代儿童歌曲诞生的背景。在符合时代的背景下音乐家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二是杂志的主要概况。三是对杂志中274首刊载儿童歌曲的分析,。四是研究该杂志对音乐教育的贡献以及对现代儿童歌曲发展的影响。最后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音乐教育》的出现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其作为音乐评论的载体和音乐理论交流的平
期刊
摘要: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宏儿”这个人物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是叙事中的重要符码,串联起了故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说在闰土和杨二嫂身上呈现出的落后、保守是鲁迅所要批判的国民性,那么鲁迅想要建构的理想的国民性则在宏儿身上有所体现,在宏儿身上寄寓了新国民的希望。《故乡》中宏儿这个人物,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是理想中的新国民,代表了民族的希望,是理解《故乡》主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故乡》宏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