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最大径1~2 cm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338例的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肿瘤最大径1~2 cm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为其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运用美国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Stat 8.3.5软件从美国SEER数据库中提取1988年至2015年肿瘤最大径≤2 cm且病理诊断为r-NEN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术式分为局部切除术组和根治性切除术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患者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多元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肿瘤最大径<1 cm r-NEN患者1 831例,肿瘤最大径1~2 cm r-NEN患者338例,其肿瘤分级、肿瘤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20、144.728、86.296、133.096、42.842、52.048,P均<0.05),前者预后优于后者(χ2=11.590,P=0.001)。肿瘤最大径1~2 cm r-NEN患者中局部切除术组279例(82.5%),根治性手术组59例(17.5%)。对不同术式的肿瘤最大径1~2 cm r-NEN患者行倾向性匹配分析得到41对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级对肿瘤最大径1~2 cm r-NEN患者生存预后有影响(χ2=6.837、10.852,P=0.009、0.00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肿瘤最大径1~2 cm r-NEN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HR)值为1.110,95%CI 1.040~1.184,P=0.002]。在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亚组分析中,年龄(HR值为1.101,95%CI 1.042~1.162,P=0.001)和手术方式(HR值为3.128,95%CI 1.003~9.754,P=0.049)是影响该亚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年龄是影响肿瘤最大径1~2 cm r-NEN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在肿瘤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时,年轻、局部切除术患者预后更佳。

其他文献
对于直径约10 m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NET)可以采取内镜下治疗,但何种方法具有更高的病理完整切除率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行内镜下治疗的128例直肠NET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直肠NE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发现ESD组切除标本大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大于EMR组,两组病灶组织病理直径、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期刊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由于缺乏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许多共识来源于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证据级别不高,在外科治疗方面尚存在很多争议。现结合最新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和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指南,就近年来外科治疗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共识与争议进行梳理。
期刊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患者术前空腹血浆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40例胰岛素瘤患者,取其术前的空腹血浆标本。另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与胰岛素瘤患者年龄、性别和体质量相匹配的28例志愿者的血浆作为对照。将所有受试者按BMI分成体质量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浆瘦素水平。统计学方法为Mann-Whitney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伴肝转移的诊断,需明确肿瘤分级,充分评估其转移负荷,进而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于因肿瘤局部进展导致的梗阻或出血,应采取更积极的手术策略。本例pNEN伴肝转移患者,以上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表现,起病急,病情重,经多学科协作会诊,并行积极手术治疗,患者转危为安。本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可为今后处理类似重症患者作参考。
期刊
Mahvash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发生、发展与胰腺α细胞增生密切相关。现重点介绍胰腺α细胞增生与Mahvash病之间的联系,以及Mahvash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加深临床医师对Mahvash病的认识。
期刊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预后个体差异很大。正确判断pNEN患者预后,将影响患者的生存和健康,很多研究在探寻pNEN的预后分子标志物。这些分子标志物包括肿瘤组织中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甲基化、基因表达、miRNA等,以及患者外周血中激素、蛋白质、DNA和RNA等。目前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上结合功能性影像、临床特征,以及一组分子标志物,可能是未来判断pNEN预后的有效策
期刊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基因突变会影响多种内分泌和非内分泌细胞,从而使患者具有了对MEN1的易感性。使用基因打靶方法建立动物模型有助于观察MEN1失活后发生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由此揭示该疾病发展的具体机制。本文重点关注通过MEN1突变小鼠模型的研究所揭示的MEN1基因分子功能。
期刊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与散发性肿瘤相比有其特殊性。患者起病年龄较小,胰腺病灶常多发,可分泌多种激素,手术时机与术式的选择与散发性肿瘤有所不同,并且在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胃泌素瘤的手术时机上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由于肿瘤多发,很难达到手术治愈,并且术后复发率高。
期刊
目的评估CD患者应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8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IBD中心486例使用IFX治疗的CD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31.1个月(12.0个月,40.0个月),IFX中位疗程为13.0个月(7.0个月,21.0个月)。486例患者中,98例(20.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不典型CT表现及其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具有不典型影像学表现的29例PSIL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29例PSIL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23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6例。24例PSIL患者表现为不均匀肠壁增厚,5例表现为肠腔内外肿块。4例PSIL患者病灶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