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六千年前先民的足迹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1958年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建馆最早的史前遗址博物馆。该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境内,它西靠风光秀丽的浐河,东依著名的白鹿原,占地面积约有4万多平方米。是西安市十大景点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从雕刻着巨型人面鱼纹图案的古色古香的大门走进去,扑入眼帘的是古朴的建筑物、参天的松柏和碧绿整洁的草坪。
  绿草坪上一丛丛迎春花开的金黄金黄的,就像好客的主人迎接我们的笑脸一样灿烂。风儿轻轻的,春日和煦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洒在博物馆静穆的院子里,暖融融的。看着绿草坪上一棵棵宝塔型的枝叶婆娑的冬青树,望着展馆前一株株郁郁苍苍的高大的古柏、雪松,感受着春日阳光温柔的抚慰,我顿时觉得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博物馆的正中央有一个圆形喷泉(遗憾的是那天喷泉没有喷水),喷水池里是清清的长有水草的池水,碧绿的池水恰似一池翡翠,红红的游鱼在几片枯败的荷叶下游来游去,水池中间有一尊雕塑:一位清秀的远古少女半蹲着身子,面带微笑,用双手倾斜着一只尖底瓶,正仪态娴雅地从尖底瓶里往外倒水,尖底瓶里的水一直往下流淌着,恰好流到了下面的喷水池里。据导游说这就是博物馆里的著名雕塑——半坡姑娘。
  呵,半坡姑娘,你带着永恒的微笑,你是从遥远的河边刚刚汲水回来吗?你的裙裾边还带着青草上的晨露;呵,半坡姑娘,你也爱美吗?你的手腕上带着用贝壳做成的精致的手链;呵,美丽娴雅的半坡姑娘,你是负责氏族公社的用水吗?你辛勤劳作的身影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美德啊!望着这尊古朴而生动的雕塑,我的思绪飞到了遥远的6000年前,飞到了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
  博物馆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展室。右边的一个展室门上写着“守望永远的半坡”,走进去,原来这里陈列着半坡遗址的发现、发掘过程的大量资料照片。另一个展室是“世界原始部落风清实录”,也是资料照片和图片,它讲的不仅仅是我国的原始部落,还有非洲、拉丁美洲的原始部落情况。
  
  
  
  左边的两座展室是两座半坡遗址出土文物陈列室,分别陈列着新石器时代的各种磨制的工具,有精巧细致的钻孔石斧、石刀、石铲、石锄、石镰等;有造型别致、符合力学原理的尖底瓶、细颈瓶、葫芦瓶;有古朴生动富于美学原理的彩色陶盆、陶杯、陶碗;有用于狩猎、捕鱼、纺织的弓箭、长矛、飞球索、骨针、鱼叉、鱼钩,但这些都是用石头或者兽骨精心磨制而成的;还有粟种(一种粮食作物)和扑朔迷离的用于记事的刻画符号等。那些简单的刻画符号据说是我们汉字的雏形。
  6000多年前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浐河之畔,他们的文明属于仰韶文化的一部分。虽然他们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但从半坡遗址的出土文物来看,半坡人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也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由于粮食生产不足以维持先民的生存,他们还进行着原始的渔猎活动。还有,聪明的半坡人已经具备了制造彩陶的工艺和初步的纺织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半坡人制造的用于汲水的尖底瓶符合力学原理,尖底瓶口小腹大,存水多,当水灌满后,瓶子就直立起来,而且瓶身上有可以穿绳索的双耳子,这样一来,用它汲水和提水就会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
  半坡人爱美,这从他们烧制的彩陶上可见一斑。半坡人制造的彩陶上刻画着鱼纹、网纹、鹿纹、席纹等。看起来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当我看到一个彩陶盆的底部刻画着优美的“人面鱼纹”图案时,我惊呆了!这真的是6000多年前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遗物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它和今天的美术作品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啊!
  这是一个由简单的圆形、三角形和鱼纹形组成的精美的图案。打眼一看,好像一个戴着帽子和饰物的可爱的小娃娃,娃娃的脸上带着最纯朴的微笑。仔细观察和研究,就会发现它的构图竟是那么的简单: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娃娃的脸;娃娃的头顶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两边是鱼纹形;用两条小鱼代表娃娃的耳朵;娃娃的腮帮上也各有两条小鱼;娃娃的鼻子、眼睛是用粗线条勾勒成的,看起来好像在眯着眼睛笑。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的形象在半坡人的艺术作品中呼之欲出!
  忽然间我悟出了一点东西,那就是:从6000多年前半坡人对美的追求来看,不正有力地印证了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著名论断吗?“人是用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不是吗?这一著名的论断在半坡博物馆大量的史实面前变得不再抽象和费解了。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博物馆后面的原始部落,这是根据对半坡遗址的考古资料模拟复制的母系氏族公社部落。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先民住的圆形房屋、半地穴式房屋,用于储藏东西的窖穴,以及先民的制陶区、渔猎区、聚餐区、议事区、墓葬区等等,进一步加深了对半坡人生活全貌的了解和认识。
  要走了。别急,朋友们,让我再看一眼那汲水归来的美丽的半坡姑娘吧,让我再看一眼那古朴的原始部落吧,再感受一下我们祖先的勤劳、纯朴和智慧的光芒吧。
其他文献
(1)  真是一个很奇怪的感觉,一直觉得和这“三圣像”熟悉,熟悉到无需将它留在记忆里,闭着眼睛就知道它在那里。可这几年去寻它,竟三番五次的碰壁,找不到。  对它最清晰的记忆,是9年前,去杭州凤凰山宋城遗址的后花园圣果寺,在像被神灵用刀猛砍直劈而下的峭壁上,依崖雕琢着3尊高近10米的佛陀造像,中间巍立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分坐左右,我们杭州人简称为三圣像。虽然当时它已经残缺不全,但依稀
期刊
记得我们在小的时候,在抗日战争年代,我们是看着苏联的小说,听着苏联的音乐参加革命的,我从11岁就参加了新四军,做一个文工团的小战士,一直能够梦想到俄罗斯,后来到苏联去学习油画,更感到高兴,我们当时说是第二故乡。  我记得得知苏联解体的那天晚上,我们当时的学生和梅尔尼科夫老师一起聚会,正好喝茶、吃饭,他流着眼泪非常感动,我们一起唱着俄罗斯的民歌《卡秋莎》,他说我们回想卫国战争的时期,我们保卫祖国的日
期刊
佛教雕塑艺术起源于古代印度,是传播佛教、实现佛门普渡众生理想的重要方式。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是伴随印度佛教及其艺术在中国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容纳百川的中华文明吸收了印度犍陀罗、马土腊和笈多风格佛教雕刻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富有本土特色的佛教雕刻艺术。  中国佛教雕刻崇高庄严,淳厚质朴,浪漫飘逸,积淀着中华民族坚定沉郁、勤劳忍耐、豁达和平的精神,凝聚着历代匠师的聪明智慧和虔诚敬重,
期刊
冬宫的埃尔米塔日剧院,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3年下令兴建的,担当设计的是宫廷建筑师克瓦连吉。这座皇家剧院规模不大,只能容纳两百多人。观众席不是正对着舞台,而是由中央的一条通道给分成左右两部分。座椅呈圆弧形,所以从远处看,它就像一个裂成两瓣的红石榴。  这颗红石榴诱惑着我们,谁不想品尝它内里洋溢的汁液呢!更何况即将在此上演的,是柴可夫斯基的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所以尽管票价高达三千卢布,折合人民
期刊
我记得曾有一个时候,我们很少能够从本国的刊物上,知道一点苏联的情形。虽是文艺罢,有些可敬的作家和学者们,也如千金小姐遇到柏油一样,不但决不沾手,离得还远呢,却已经皱起了鼻子。近一两年可不同了,自然间或还看见几幅从外国刊物上取来的讽刺画,但更多的是真心的介绍着建设的成绩,令人抬起头来,看见飞机,水闸,工人住宅,集体农场,不再专门两眼看地,惦记着破皮鞋摇头叹气了。这些介绍者,都并非有所谓可怕的政治倾向
期刊
为了寻觅绵亘千余年的石窟造像艺术,我们开始了图记石窟造像之旅。作为中国石窟艺术变革“里程碑”的洛阳龙门石窟便成了我们的第一站。  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魏孝文帝以前的石窟造像面相丰盈,神态温和宁静,突出了佛的伟岸和庄严。北魏造像多为削瘦的“秀骨清像”,宽袍大袖,衣裙层层垂悬,形成疏密间杂、通体流畅的衣饰线条,传承了印度马图拉艺术风格的特征,这个时期的造像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
期刊
一代画坛泰斗、艺术大师潘天寿与我同是浙江宁海人,是我从小就尊敬的乡贤。  他1897年出生于宁海冠庄,离城不到10里路。1910年春,入县城正学小学读书,接受西式学校教育,课余喜爱书法、绘画、刻印。他在县城纸铺购得《芥子园画谱》及数本名人法帖,成为他自学中国画和书法的启蒙教材,从此他立志毕生从事中国画。  潘天寿家乡村子旁,有一座不高的山叫雷婆头山(峰)。因此潘天寿就以“雷婆头峰”作为自己的名号。
期刊
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建德市岭后村洋田山自然村,有一间小屋。小屋在海拔约200米的一块向阳的小坡上,这在杭嘉湖平原上也算是有些高度了。相对而言,这要比火炉之夏的杭州凉爽了许多。千岛湖,新安江的精灵让我的小屋成了白云歇脚的地方,尤其是山雨霏霏的前前后后。眼见云气由山谷间慢慢向上升腾,在黛青色的山峦上亲昵地缠绵,风情万种,我曾拍摄到一张龙首接龙尾的吉祥白云。这里是白云的生处,这里是白云的家,我的小屋
期刊
俄罗斯,这个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国家,饱受沧桑,却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俄罗斯的博物馆就是这个民族千年的历史缩影,今天它共有1700多个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超过7500万。博物馆里美轮美奂的壁画,精美别致的瓷器,完美高超的雕像所散发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世界的目光也都聚焦在这里的各个博物馆。  到圣彼得堡,不能不去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
期刊
西安古城墙,是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作为都城,西安容纳了中国历史的哭与笑,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与衰。西安的表情,几乎就是中华文明的原始图谱,有三千年文字记录的文明史,几乎一半年代都围绕着西安。当地球上大多数城市还处于蛮荒之时,西安已经是一个熙熙攘攘的繁茂都市,腥风血雨,培植了西安无与伦比的顽强与执著。在中国历代许多城墙遇到人为拆毁,唯有这西安古城墙屡经劫难,历经战事沧桑,一任风雨的剥蚀,却安然无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