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品读文本细节,把握人物形象,领悟典型意义。
2.解读人性内涵,体悟博爱情怀,提升精神境界。
3.赏析浪漫主义创作特色,学习“美丑对照”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人物形象的品析及刻画技法的鉴赏。
2.“一滴水”“一滴眼泪”丰富内涵的深度解读。
【课前预习】
1.书面完成下列思考题
(1)课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伽西莫多受笞刑,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
(2)如果理一理其他人物与伽西莫多之间的关系,他们大致可分成哪四类?(围观的群众是与伽西莫多关系不大的人;神甫是他最亲密、最尊敬的人;爱斯梅拉达是他伤害过的人;还有行刑的人,这是伤害伽西莫多肉体的人。)
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1)疑义相与析——课文难点解析(选取文中一两个疑难点作解析;也可再提二三个读不懂的问题求解)
(2)妙处亦可言——课文妙点揣摩(选取文中一两处精彩之笔加以赏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1885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国葬,200万人参加葬礼,人们哀悼的不是显赫的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元帅,而是一位文坛伟人,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2.阅读课本第31页注释①,明确《巴黎圣母院》故事梗概。
二、预习交流
1.讨论两个课前思考题;
2.就“难点解析”与“妙点揣摩”,各选三四个学生交流自读心得。
三、问题探讨(本堂课主要探讨三个话题)
话题1:伽西莫多是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1:为什么伽西莫多在刑场上不强烈反抗,而是任人打骂?当他看见克洛德(伽西莫多受笞刑就是受他唆使的结果)出现时又那样温和地“微笑”?
相关提示:伽西莫多是一个弃儿,生来就畸形、独眼、驼背、跛足。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收养了伽西莫多,在伽西莫多成年后让他在圣母院当敲钟人。伽西莫多忠于职守,对副主教极为崇敬,唯命是从。
师生交流:
(1)伽西莫多“认为一切反抗都是徒然的”;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被绑到这里,绑到这里来是要干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单纯,也说明他有极强的忍耐力。(对课文第41段的“在这些残酷的虫豸的刺激下却渐渐减弱甚至丧失,对西班牙斗牛士的打击向来不在意的阿斯杜里公牛,却被狗和枪刺激怒了”的理解——运用了比喻修辞,“公牛”指伽西莫多,“狗”和“枪刺”指群众的辱骂;表现伽西莫多由“忍耐”到被“激怒”了,群众的侮辱比身体上受到的鞭笞还要厉害,更令他痛苦和难以接受。)
(2)伽西莫多从小就是克洛德养大的,他的世界里只有克洛德一个人,克洛德就是他的上帝,克洛德的话就是真理,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劫持爱斯梅拉达是个错误。
进一步思考:文中是怎样表现伽西莫多见到克洛德后的心理变化的?
——第44~46段,运用细节描写(细腻的神态描写),展示了伽西莫多见到克洛德后的心理变化(当远远望见神甫走来时,他“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当“那神甫愈走近他”时,“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当神甫“急忙转身走开”,唯一的支柱、他的“救主”也舍弃了他时,“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要注意“阴云”这一比喻的前后关联(三处出现),其中“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以乐写悲,倍增其哀;以滑稽写绝望,不能不令人动容。
问题2:伽西莫多为什么会流他生平第一次泪?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探讨后形成共识:伽西莫多遭遇的种种不幸,如残酷的刑罚、群众的冷嘲热讽与打骂、克洛德的忘恩负义,都没有使他流泪。但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的“一滴水”唤醒了他已接近僵化的人性,所以“生平第一次流出”了眼泪,这充分体现了爱斯梅拉达的美好人性对伽西莫多的精神召唤。
语言品味:比较下面不同的译文,说说哪一种更为形象、传神。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这时候,他那一直干涸而焦炙的独眼里,涌出一大滴泪珠……(倪维中译,浙江少儿出版社2009年版)
示例:前者更加传神——“如焚”二字巧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伽西莫多的独眼干燥至极的状态,表现了他焦灼绝望、渴求真爱的内心世界;“滚”字较之“涌”字,则更准确地展示了泪珠晶莹圆润的特征。
问题3:为什么伽西莫多会“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学生探讨后形成共识:伽西莫多“责怪”爱斯梅拉达误解了他的好意,“悲哀”自己曾伤害过爱斯梅拉达,而让爱斯梅拉达对自己产生误解(总体而言,这里更多的是自责)。
探讨话题2:爱斯梅拉达是个什么样的人?
1.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思考:
(1)伽西莫多要水喝时没有人理他,为什么他的“仇人”爱斯梅拉达会送水给他?
(2)这个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爱斯梅拉达这个形象在小说里有何意义?
2.相关提示:爱斯梅拉达是个“超自然的生灵”,她从小在吉卜赛人中长大,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她粗犷热情、矫健活泼;不仅容貌美,心灵更美,是体态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是“纯洁而光辉”的人。
学生研读相关内容,探讨后形成共识:
(1)送水表现了她的善良、不计前仇、以德报怨,是个内外皆美的人。
(2)①与众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使情节波澜顿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从此伽西莫多对她产生了一种崇高的感情);②她的善行(“那刑台的可恶的石级被当做十分可耻和丑恶的东西,善人们是不愿意上去的”)感化了伽西莫多和众人,从而更好地塑造了爱斯梅拉达这一善与美的化身的形象。 (3)雨果塑造爱斯梅拉达这个光辉形象,是为了彰显美好人性的力量,唤醒人们沉睡的良知。
探讨话题3:围观群众是些什么样的人?
问题1:为什么作者在开头部分花大量笔墨写人们观看刑台?
学生探讨后形成共识:观看刑台的民众就像鲁迅笔下的看客一样,作者对他们的描写充分暴露了他们的无聊和庸俗。(“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习惯”一词道出中世纪人民扮演看客已是常态,而“等候观赏”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看客的心理本质:在鉴赏他人的痛苦时博取畸形的快乐。同时,对刑台进行工笔描绘,也展示了后面情节展开的环境。)
问题2:笞刑结束后为什么要给伽西莫多“涂上某种立刻治愈一切创伤的药膏”?
学生探讨后形成共识:不让伽西莫多因受伤而死去,他还要在刑台上挨完一个钟头的“私人报复”。
问题3:人们为什么“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前面为什么特别点出“群众大笑起来,小孩们和姑娘们笑得格外厉害”?
学生阅读、探讨后形成共识:
(1)“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主要不是因为伽西莫多劫走了爱斯美拉达,也是因为他“奸诈”“丑陋”(见第29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性——缺乏同情、宽容和怜悯之心的群众,把伽西莫多当成了发泄的玩具,所有的理由都只是一个借口。(课文第27段,是作者的议论。)
(2)小孩、姑娘原本应是社会中最富善心的群体,而他们笑得格外厉害,正是畸形、病态社会的集中体现。
教师顺势归纳:围观的群众在“看”刑台上的伽西莫多,其实,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雨果也在“看”围观的群众,以他冷峻的眼光审视着人性中的愚妄和冷酷。
四、布置作业
1.通读课文,加深体验;
2.请你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大写特写军警、观众与克洛德的表现?(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强化伽西莫多内心的绝望,为下文水到渠成地引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情节蓄势;二是反衬爱斯梅拉达的人性之美,突出是她的善唤醒了已被逼成“动物”的伽西莫多的美好人性。)
第二课时
一、继续探讨问题
探讨话题4:文末写“观众也都被感动了”,看客们的心态真的发生变化了吗?
师生交流:人性可以在某个人身上,因某一特殊情况而突然苏醒(如《巴黎圣母院》中隐居婆的母性),但这样的突变却不可能在一个群体身上突然出现。也就是说,尽管爱斯梅拉达漂亮、鲜艳、纯洁、迷人的外表和面对伽西莫多时善良、美好的人性光辉,让先前所有的鼓噪者一下子显露了丑陋、鄙俗的原形,但愚昧疯狂的他们,不可能瞬间就暴发出人性最柔软光明的一面。如此说来,“观众也都被感动了……”是不可信的,但这种不可信却是雨果艺术表现和精神立场上的可信——“好极了,好极了”并不是人群无聊的哄闹和人性丑恶的再现,而是雨果坚信人道的善、仁慈、光明普遍存在并且能够唤醒的体现。
雨果一生都在用爱、善良和光明的人道主义追求来表达作品。正是雨果的精神立场、创作追求和创作风格决定了伽西莫多受刑中公众前后态度的突然变化。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存在,但雨果要让这种童话发生,他要用人群的突变来诠释善,来彰显道德主题。因此,他才着急地跳将起来,迫不及待对人群和读者说“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于是,他笔下的观众被感动了,拍着手喊“好极了,好极了”。这些突变,实在只是因为寄寓了雨果美好的道德立场和道德关怀。(只有“善”才能唤醒“善”,群众由人性丑到人性美的转变,反衬出感化的力量、人性之美的力量。)
探讨话题5:题目中“一滴眼泪”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探讨后形成共识:雨果说:“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这滴泪的象征意义相当丰富。浅层而言,这是感激之泪、悔恨之泪;深层而言,这是伽西莫多受到救助和尊重时的人性复苏之泪。在一个真爱缺乏的冷酷世界里,伽西莫多的情感总是处于懵懂状态:对于抚养他的恩人克罗德,他卑屈得像奴隶;对于鄙视他的众人,他凶恶得如同魔鬼;他一直以来都是拾起别人伤害他的武器伤害别人。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激活了他对平等、尊重的渴望,这滴泪正是其灵魂震动和人性复苏的象征。
二、拓展提问
问题:如何理解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相关提示:雨果是1831年写作《巴黎圣母院》的,之前的1827年,他发表了《〈克伦威尔〉序言》,“序言”指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就是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其核心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美丑,不只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
学生阅读、探讨后形成共识:事实上,雨果所说的美丑决不单单是“我”与“他”的关系,“丑就在美的旁边”更多是一个人的内心,“恶与善并存”更多是一体共生的正反两面。比如对克洛德的评价,通常的结论是道貌岸然、心如蛇蝎;对伽西莫多的认识,我们也永远是外表丑怪、内心善良。但是,克洛德仅仅就是道貌岸然、心如蛇蝎吗?在《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克洛德是文明程度最高的一个人,他博学多才,在科学领域涉猎广泛,但同时他的人生状况却又是幽闭的,中世纪的黑暗扼杀了他作为人的全部情感体验和需要。然而,爱斯梅拉达天使一般地降落在圣母院广场,击中了克洛德心灵中最幽暗的角落。作为一个人,他苏醒了。悲剧也正在这里,长时间禁闭的欲望一旦被唤醒,是那么疯狂,克洛德采取一切手段要占有自己的爱,这种爱与理性的强烈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畸形的心态。他的恶是显而易见的,但他的善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作为一个从禁欲的纯理性世界里苏醒的人,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合理的合乎人性的判断。这就是雨果所说的“丑就在美的旁边”“恶与善并存”。(尽管克洛德爱的意识的回归是一场人性的悲剧,但悲剧的根源却是专制宗教的禁欲主义。)
如果我们能有这样一个认识,克洛德看到刑台上是伽西莫多后“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就应该有多样的理解。或许,伽西莫多受刑的场面让他内心的良知受到了谴责,内心的道德感让他受到了耻辱的批判、有罪的自我否定。同时,作为一个人,他也会产生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举动,他的匆忙走开似可理解成是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下的行为。我们很难判定克洛德这一举动只能是纯粹的“丑”与“恶”,人性的复杂就在这里。在雨果看来,正因为人性复杂,才应该把人性中“美与丑”的纠结真实地表现出来,让所有的人看到一个人内心的冲突,从而向光明的人性世界进发。
三、布置作业
请你思考:《巴黎圣母院》不同译本第六卷第四部分的标题各不相同。如陈敬容、程曾厚等人翻译的标题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李玉民翻译的标题是“一滴眼泪报一滴水”,陈筱卿的标题是“为一滴水流出的一滴眼泪”,管震湖的标题是“一滴水,一滴泪”,你认为哪个标题最好?为什么?如果让你来拟题,你会拟写什么标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1.品读文本细节,把握人物形象,领悟典型意义。
2.解读人性内涵,体悟博爱情怀,提升精神境界。
3.赏析浪漫主义创作特色,学习“美丑对照”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人物形象的品析及刻画技法的鉴赏。
2.“一滴水”“一滴眼泪”丰富内涵的深度解读。
【课前预习】
1.书面完成下列思考题
(1)课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伽西莫多受笞刑,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
(2)如果理一理其他人物与伽西莫多之间的关系,他们大致可分成哪四类?(围观的群众是与伽西莫多关系不大的人;神甫是他最亲密、最尊敬的人;爱斯梅拉达是他伤害过的人;还有行刑的人,这是伤害伽西莫多肉体的人。)
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1)疑义相与析——课文难点解析(选取文中一两个疑难点作解析;也可再提二三个读不懂的问题求解)
(2)妙处亦可言——课文妙点揣摩(选取文中一两处精彩之笔加以赏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1885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国葬,200万人参加葬礼,人们哀悼的不是显赫的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元帅,而是一位文坛伟人,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2.阅读课本第31页注释①,明确《巴黎圣母院》故事梗概。
二、预习交流
1.讨论两个课前思考题;
2.就“难点解析”与“妙点揣摩”,各选三四个学生交流自读心得。
三、问题探讨(本堂课主要探讨三个话题)
话题1:伽西莫多是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1:为什么伽西莫多在刑场上不强烈反抗,而是任人打骂?当他看见克洛德(伽西莫多受笞刑就是受他唆使的结果)出现时又那样温和地“微笑”?
相关提示:伽西莫多是一个弃儿,生来就畸形、独眼、驼背、跛足。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收养了伽西莫多,在伽西莫多成年后让他在圣母院当敲钟人。伽西莫多忠于职守,对副主教极为崇敬,唯命是从。
师生交流:
(1)伽西莫多“认为一切反抗都是徒然的”;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被绑到这里,绑到这里来是要干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单纯,也说明他有极强的忍耐力。(对课文第41段的“在这些残酷的虫豸的刺激下却渐渐减弱甚至丧失,对西班牙斗牛士的打击向来不在意的阿斯杜里公牛,却被狗和枪刺激怒了”的理解——运用了比喻修辞,“公牛”指伽西莫多,“狗”和“枪刺”指群众的辱骂;表现伽西莫多由“忍耐”到被“激怒”了,群众的侮辱比身体上受到的鞭笞还要厉害,更令他痛苦和难以接受。)
(2)伽西莫多从小就是克洛德养大的,他的世界里只有克洛德一个人,克洛德就是他的上帝,克洛德的话就是真理,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劫持爱斯梅拉达是个错误。
进一步思考:文中是怎样表现伽西莫多见到克洛德后的心理变化的?
——第44~46段,运用细节描写(细腻的神态描写),展示了伽西莫多见到克洛德后的心理变化(当远远望见神甫走来时,他“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当“那神甫愈走近他”时,“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当神甫“急忙转身走开”,唯一的支柱、他的“救主”也舍弃了他时,“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要注意“阴云”这一比喻的前后关联(三处出现),其中“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以乐写悲,倍增其哀;以滑稽写绝望,不能不令人动容。
问题2:伽西莫多为什么会流他生平第一次泪?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探讨后形成共识:伽西莫多遭遇的种种不幸,如残酷的刑罚、群众的冷嘲热讽与打骂、克洛德的忘恩负义,都没有使他流泪。但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的“一滴水”唤醒了他已接近僵化的人性,所以“生平第一次流出”了眼泪,这充分体现了爱斯梅拉达的美好人性对伽西莫多的精神召唤。
语言品味:比较下面不同的译文,说说哪一种更为形象、传神。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这时候,他那一直干涸而焦炙的独眼里,涌出一大滴泪珠……(倪维中译,浙江少儿出版社2009年版)
示例:前者更加传神——“如焚”二字巧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伽西莫多的独眼干燥至极的状态,表现了他焦灼绝望、渴求真爱的内心世界;“滚”字较之“涌”字,则更准确地展示了泪珠晶莹圆润的特征。
问题3:为什么伽西莫多会“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学生探讨后形成共识:伽西莫多“责怪”爱斯梅拉达误解了他的好意,“悲哀”自己曾伤害过爱斯梅拉达,而让爱斯梅拉达对自己产生误解(总体而言,这里更多的是自责)。
探讨话题2:爱斯梅拉达是个什么样的人?
1.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思考:
(1)伽西莫多要水喝时没有人理他,为什么他的“仇人”爱斯梅拉达会送水给他?
(2)这个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爱斯梅拉达这个形象在小说里有何意义?
2.相关提示:爱斯梅拉达是个“超自然的生灵”,她从小在吉卜赛人中长大,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她粗犷热情、矫健活泼;不仅容貌美,心灵更美,是体态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是“纯洁而光辉”的人。
学生研读相关内容,探讨后形成共识:
(1)送水表现了她的善良、不计前仇、以德报怨,是个内外皆美的人。
(2)①与众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使情节波澜顿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从此伽西莫多对她产生了一种崇高的感情);②她的善行(“那刑台的可恶的石级被当做十分可耻和丑恶的东西,善人们是不愿意上去的”)感化了伽西莫多和众人,从而更好地塑造了爱斯梅拉达这一善与美的化身的形象。 (3)雨果塑造爱斯梅拉达这个光辉形象,是为了彰显美好人性的力量,唤醒人们沉睡的良知。
探讨话题3:围观群众是些什么样的人?
问题1:为什么作者在开头部分花大量笔墨写人们观看刑台?
学生探讨后形成共识:观看刑台的民众就像鲁迅笔下的看客一样,作者对他们的描写充分暴露了他们的无聊和庸俗。(“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习惯”一词道出中世纪人民扮演看客已是常态,而“等候观赏”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看客的心理本质:在鉴赏他人的痛苦时博取畸形的快乐。同时,对刑台进行工笔描绘,也展示了后面情节展开的环境。)
问题2:笞刑结束后为什么要给伽西莫多“涂上某种立刻治愈一切创伤的药膏”?
学生探讨后形成共识:不让伽西莫多因受伤而死去,他还要在刑台上挨完一个钟头的“私人报复”。
问题3:人们为什么“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前面为什么特别点出“群众大笑起来,小孩们和姑娘们笑得格外厉害”?
学生阅读、探讨后形成共识:
(1)“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主要不是因为伽西莫多劫走了爱斯美拉达,也是因为他“奸诈”“丑陋”(见第29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性——缺乏同情、宽容和怜悯之心的群众,把伽西莫多当成了发泄的玩具,所有的理由都只是一个借口。(课文第27段,是作者的议论。)
(2)小孩、姑娘原本应是社会中最富善心的群体,而他们笑得格外厉害,正是畸形、病态社会的集中体现。
教师顺势归纳:围观的群众在“看”刑台上的伽西莫多,其实,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雨果也在“看”围观的群众,以他冷峻的眼光审视着人性中的愚妄和冷酷。
四、布置作业
1.通读课文,加深体验;
2.请你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大写特写军警、观众与克洛德的表现?(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强化伽西莫多内心的绝望,为下文水到渠成地引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情节蓄势;二是反衬爱斯梅拉达的人性之美,突出是她的善唤醒了已被逼成“动物”的伽西莫多的美好人性。)
第二课时
一、继续探讨问题
探讨话题4:文末写“观众也都被感动了”,看客们的心态真的发生变化了吗?
师生交流:人性可以在某个人身上,因某一特殊情况而突然苏醒(如《巴黎圣母院》中隐居婆的母性),但这样的突变却不可能在一个群体身上突然出现。也就是说,尽管爱斯梅拉达漂亮、鲜艳、纯洁、迷人的外表和面对伽西莫多时善良、美好的人性光辉,让先前所有的鼓噪者一下子显露了丑陋、鄙俗的原形,但愚昧疯狂的他们,不可能瞬间就暴发出人性最柔软光明的一面。如此说来,“观众也都被感动了……”是不可信的,但这种不可信却是雨果艺术表现和精神立场上的可信——“好极了,好极了”并不是人群无聊的哄闹和人性丑恶的再现,而是雨果坚信人道的善、仁慈、光明普遍存在并且能够唤醒的体现。
雨果一生都在用爱、善良和光明的人道主义追求来表达作品。正是雨果的精神立场、创作追求和创作风格决定了伽西莫多受刑中公众前后态度的突然变化。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存在,但雨果要让这种童话发生,他要用人群的突变来诠释善,来彰显道德主题。因此,他才着急地跳将起来,迫不及待对人群和读者说“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于是,他笔下的观众被感动了,拍着手喊“好极了,好极了”。这些突变,实在只是因为寄寓了雨果美好的道德立场和道德关怀。(只有“善”才能唤醒“善”,群众由人性丑到人性美的转变,反衬出感化的力量、人性之美的力量。)
探讨话题5:题目中“一滴眼泪”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探讨后形成共识:雨果说:“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这滴泪的象征意义相当丰富。浅层而言,这是感激之泪、悔恨之泪;深层而言,这是伽西莫多受到救助和尊重时的人性复苏之泪。在一个真爱缺乏的冷酷世界里,伽西莫多的情感总是处于懵懂状态:对于抚养他的恩人克罗德,他卑屈得像奴隶;对于鄙视他的众人,他凶恶得如同魔鬼;他一直以来都是拾起别人伤害他的武器伤害别人。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激活了他对平等、尊重的渴望,这滴泪正是其灵魂震动和人性复苏的象征。
二、拓展提问
问题:如何理解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相关提示:雨果是1831年写作《巴黎圣母院》的,之前的1827年,他发表了《〈克伦威尔〉序言》,“序言”指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就是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其核心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美丑,不只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
学生阅读、探讨后形成共识:事实上,雨果所说的美丑决不单单是“我”与“他”的关系,“丑就在美的旁边”更多是一个人的内心,“恶与善并存”更多是一体共生的正反两面。比如对克洛德的评价,通常的结论是道貌岸然、心如蛇蝎;对伽西莫多的认识,我们也永远是外表丑怪、内心善良。但是,克洛德仅仅就是道貌岸然、心如蛇蝎吗?在《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克洛德是文明程度最高的一个人,他博学多才,在科学领域涉猎广泛,但同时他的人生状况却又是幽闭的,中世纪的黑暗扼杀了他作为人的全部情感体验和需要。然而,爱斯梅拉达天使一般地降落在圣母院广场,击中了克洛德心灵中最幽暗的角落。作为一个人,他苏醒了。悲剧也正在这里,长时间禁闭的欲望一旦被唤醒,是那么疯狂,克洛德采取一切手段要占有自己的爱,这种爱与理性的强烈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畸形的心态。他的恶是显而易见的,但他的善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作为一个从禁欲的纯理性世界里苏醒的人,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合理的合乎人性的判断。这就是雨果所说的“丑就在美的旁边”“恶与善并存”。(尽管克洛德爱的意识的回归是一场人性的悲剧,但悲剧的根源却是专制宗教的禁欲主义。)
如果我们能有这样一个认识,克洛德看到刑台上是伽西莫多后“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就应该有多样的理解。或许,伽西莫多受刑的场面让他内心的良知受到了谴责,内心的道德感让他受到了耻辱的批判、有罪的自我否定。同时,作为一个人,他也会产生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举动,他的匆忙走开似可理解成是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下的行为。我们很难判定克洛德这一举动只能是纯粹的“丑”与“恶”,人性的复杂就在这里。在雨果看来,正因为人性复杂,才应该把人性中“美与丑”的纠结真实地表现出来,让所有的人看到一个人内心的冲突,从而向光明的人性世界进发。
三、布置作业
请你思考:《巴黎圣母院》不同译本第六卷第四部分的标题各不相同。如陈敬容、程曾厚等人翻译的标题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李玉民翻译的标题是“一滴眼泪报一滴水”,陈筱卿的标题是“为一滴水流出的一滴眼泪”,管震湖的标题是“一滴水,一滴泪”,你认为哪个标题最好?为什么?如果让你来拟题,你会拟写什么标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