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五大以来,城乡基层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文化设施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基层文化建设从总体上看还是严重滞后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滞后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滞后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仍然存在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文化设施简陋,群众文化生活贫乏、单调等问题。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山区半山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十分枯燥,连看戏、看电影、看书报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山区农民很少或根本看不到党报、党刊,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对基层组织不支持,对基层干部不信任,法制意识谈薄,精神文化生活空虚。致使一些落后、不健康的,甚至腐朽的文化乘虚而入。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目前,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短缺,严重妨碍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农村基层文化与现阶段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不适应,解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需要的问题,这将会严重地影响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妨碍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条件艰苦,工作难度大,文化站干部地位较低,待遇较差。一些地方乡镇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对文化站的设立没有明确,有的乡镇文化站归属乡镇社会事务发展管理办公室,一些基层领导误认为要撤销文化站。例如鹿城区22个文化站,现有文化员编制43人,实际从事文化工作26人,专职不专用,工作精力难以集中。同时,文化员变动随意,在变动时地方政府事先大多没有征求文化主管部门意见。
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薄弱,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急于求成,不顾长远利益忽视农村文化建设,无论在工作计划上,还是在经费投入上,与经济工作相比,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排不上号,就是与其他相类似的工作相比也排不上号。
农村文化是一种多层次、多视角、多文化的复合型文化。是一种以乡镇为区域,以国办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以文化网络为布局,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队伍为主体,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宗旨,以推进农村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文化形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认真分析农村基层文化格局。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搞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核心问题是最快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此当前地方党政领导要把握三个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对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一定要协调发展,不能重视经济而轻视文化。二是农村文化建设要确立大文化的观念。大文化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所以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是各个部门共同的任务,这就需要党政领导统筹安排,搞好协调。三是富要办文化,穷也要办文化,富有富办法,穷有穷办法,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要支持和创造条件办文化,不办就更穷。各级政府要有计划地逐步增加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站、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乡村图书室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其次,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队伍教育培训等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予以重点扶持。
继续深化农村“双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阵地设施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丰富农村业余生活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党委、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民心工程。当前,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基层阵地,是新世纪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新潮流,广大农村干部和文化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目前,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短缺,严重妨碍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农村基层文化与现阶段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不适应,解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需要的问题,这将会严重地影响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妨碍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条件艰苦,工作难度大,文化站干部地位较低,待遇较差。一些地方乡镇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对文化站的设立没有明确,有的乡镇文化站归属乡镇社会事务发展管理办公室,一些基层领导误认为要撤销文化站。例如鹿城区22个文化站,现有文化员编制43人,实际从事文化工作26人,专职不专用,工作精力难以集中。同时,文化员变动随意,在变动时地方政府事先大多没有征求文化主管部门意见。
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薄弱,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急于求成,不顾长远利益忽视农村文化建设,无论在工作计划上,还是在经费投入上,与经济工作相比,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排不上号,就是与其他相类似的工作相比也排不上号。
农村文化是一种多层次、多视角、多文化的复合型文化。是一种以乡镇为区域,以国办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以文化网络为布局,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队伍为主体,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宗旨,以推进农村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文化形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认真分析农村基层文化格局。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搞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核心问题是最快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此当前地方党政领导要把握三个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对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一定要协调发展,不能重视经济而轻视文化。二是农村文化建设要确立大文化的观念。大文化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所以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是各个部门共同的任务,这就需要党政领导统筹安排,搞好协调。三是富要办文化,穷也要办文化,富有富办法,穷有穷办法,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要支持和创造条件办文化,不办就更穷。各级政府要有计划地逐步增加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站、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乡村图书室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其次,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队伍教育培训等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予以重点扶持。
继续深化农村“双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阵地设施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丰富农村业余生活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党委、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民心工程。当前,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基层阵地,是新世纪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新潮流,广大农村干部和文化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