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人做事情,要不然关注事情抽象或宏观的一面,要不然关注事情具体或微观的一面,而袁岳的兴趣则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袁岳的说法是:“这跟想象力有关系,而想象力又跟生活实践有关系,一个人有丰富的生活实践又有想象,便既可能会有突破,同时又能得到享受。”
由于有着这样的兴趣和习惯,袁岳也就有了他所说的突破——成立了零点调查公司并成为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公司;有了他所说的享受——虽不大富大贵,但生活过得不错。
6岁写成长计划
小时候的袁岳就与众不同。
袁岳从小的理想是当记者或文学家,于是,6岁的袁岳就为自己做了人生成长计划:几年之内写小说,几年之内写剧本,12岁开始红起来,15岁成为中国著名作家。
袁岳的梦想并不是只停留在纸上。10岁时,袁岳在物理课上开始了他的第一个剧本的创作。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向同学们念“袁岳同学的成才计划”,并羞辱地说“这个同学物理连60分都达不到,还要做著名作家。”
但老师的羞辱并没有影响袁岳的作家理想。袁岳还记得考大学那年的作文题是“白杨树要修剪,不然会乱长。根据这个写一篇议论文。”袁岳写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成长要选择一个目标,不能想太多否则成不了大器。老师听了立刻说“你跑题了,别想上新闻系了。”当时的袁岳非常想上复旦大学新闻系。
没办法,袁岳选择了法律系。其实,后来结果出来了,袁岳并没跑题,语文分数还挺高。
“五年机关”理论
袁岳说,曾经读书和写书都是为了当官。“可能是因为生在农村,学而优则仕。”于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硕士毕业的袁岳由于自己发表论文多,遇到了司法部领导选文秘的一个机会
年纪轻轻的袁岳在机关是个“另类”,“别人总是想怎么升职,我却总想帮着领导成长。”由于有这样的想法,袁岳为领导写稿子总想讲些新的东西出来,结果越是这样越遭领导批评,还总得到“就你想法多”的评价。
虽然没有实现“帮着领导成长”的“理想”,袁岳并不失落,还是找到了工作的乐趣,袁岳开始研究周围的人和事,并写工作日志。
袁岳很早就喜欢研究,尤其是在读硕士的时候,“我那时非常喜欢做社会调查,每个暑假都做,比如,人为什么自杀呢?自杀到底是怎么回事等等,后来就养成了习惯。”
当时,袁岳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是,在机关最多只能呆5年。
“在机关里呆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五年之后一个人就没锐气了,不想变动了,而且还会被房子吊上。”
袁岳认为,一个人再干5年,房子是可以挣来的,青春和理想是挣不来的。在资源分析时,要分析哪些资源是可塑的,哪些资源是不可塑的。如果你非要挣那个不可塑的东西你的代价太大。
袁岳离开司法部时刚好干了四年半。
创意饭馆之后零点公司
袁岳平生有两大快事:吃与研究。于是,袁岳离开司法部后的两个方向是,留学和开饭馆。“两件事我都做了,结果由于司法部不放人都没做成。”
1991年,袁岳在京城军事博物馆附近寻到了一处开餐馆的所在。当时,袁岳的构思是这样的:该餐馆将汇集全国各地便于携带的风味小吃56种,每样品尝一点只需花15元钱。当时有人出地方,有人出资金,而袁岳出管理,甚至连商标都设计好了。大家觉得此举定能赚钱,但众人却为股份多少的事争执不下,于是餐馆最终仅仅成了袁岳的一个构思。
后来,袁岳在与朋友的接触和自己的工作中都感觉到,在中国真正做研究,很重要的是信息的来源。正在他有这种想法的时候,美国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计划在中国开办合资公司。袁岳想,不错啊,做这种研究的公司还能挣钱。既吻合了做研究的心愿,又可以挣钱, “很理想,我是要吃好菜的”。
于是,1992年,袁岳离开司法部,成立了自己的“零点调查公司”。
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公司
开公司前,袁岳为公司勾勒了“一九计划”,第一个三年,通过赔本和调动一切资源创立自己的品牌,第二个三年,挣点小钱,到第三个三年实现盈利。袁岳认为,没有计划很难聚精会神的把事情做好,而钱也不是最重要的,“挣点就够了”。
虽然公司原计划前三年亏损,实际上并没有亏。“原因在于我们做的事情把一些人感动了。”袁岳举例说,他们做中国民营企业状况调查,这个5年项目一年需要的费用3万到4万,当袁岳到福建厦门做调查时,这个义务调查的举动感动了荣滨集团的总裁吴国荣。吴国荣出了32.5万元人民币赞助这个项目。 “我对公司的定位是做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公司,或最受尊敬的中小公司。”
“中国民营企业状况调查项目办了5年,以致后来有的私营企业以为‘你们这个公司是国务院办的吧?’很多大的私营企业老板和我们很熟,因为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是我们的调查对象,提到做调查都会说,‘除了零点还有其他的吗,我只知道这家,我只和他们合作’”。
袁岳说,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公司零点已经做到了,而之所以能实现,在于他对做正当事业的信心,“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做规划;自我管理就是自我做规划。”袁岳说。
由于有着这样的兴趣和习惯,袁岳也就有了他所说的突破——成立了零点调查公司并成为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公司;有了他所说的享受——虽不大富大贵,但生活过得不错。
6岁写成长计划
小时候的袁岳就与众不同。
袁岳从小的理想是当记者或文学家,于是,6岁的袁岳就为自己做了人生成长计划:几年之内写小说,几年之内写剧本,12岁开始红起来,15岁成为中国著名作家。
袁岳的梦想并不是只停留在纸上。10岁时,袁岳在物理课上开始了他的第一个剧本的创作。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向同学们念“袁岳同学的成才计划”,并羞辱地说“这个同学物理连60分都达不到,还要做著名作家。”
但老师的羞辱并没有影响袁岳的作家理想。袁岳还记得考大学那年的作文题是“白杨树要修剪,不然会乱长。根据这个写一篇议论文。”袁岳写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成长要选择一个目标,不能想太多否则成不了大器。老师听了立刻说“你跑题了,别想上新闻系了。”当时的袁岳非常想上复旦大学新闻系。
没办法,袁岳选择了法律系。其实,后来结果出来了,袁岳并没跑题,语文分数还挺高。
“五年机关”理论
袁岳说,曾经读书和写书都是为了当官。“可能是因为生在农村,学而优则仕。”于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硕士毕业的袁岳由于自己发表论文多,遇到了司法部领导选文秘的一个机会
年纪轻轻的袁岳在机关是个“另类”,“别人总是想怎么升职,我却总想帮着领导成长。”由于有这样的想法,袁岳为领导写稿子总想讲些新的东西出来,结果越是这样越遭领导批评,还总得到“就你想法多”的评价。
虽然没有实现“帮着领导成长”的“理想”,袁岳并不失落,还是找到了工作的乐趣,袁岳开始研究周围的人和事,并写工作日志。
袁岳很早就喜欢研究,尤其是在读硕士的时候,“我那时非常喜欢做社会调查,每个暑假都做,比如,人为什么自杀呢?自杀到底是怎么回事等等,后来就养成了习惯。”
当时,袁岳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是,在机关最多只能呆5年。
“在机关里呆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五年之后一个人就没锐气了,不想变动了,而且还会被房子吊上。”
袁岳认为,一个人再干5年,房子是可以挣来的,青春和理想是挣不来的。在资源分析时,要分析哪些资源是可塑的,哪些资源是不可塑的。如果你非要挣那个不可塑的东西你的代价太大。
袁岳离开司法部时刚好干了四年半。
创意饭馆之后零点公司
袁岳平生有两大快事:吃与研究。于是,袁岳离开司法部后的两个方向是,留学和开饭馆。“两件事我都做了,结果由于司法部不放人都没做成。”
1991年,袁岳在京城军事博物馆附近寻到了一处开餐馆的所在。当时,袁岳的构思是这样的:该餐馆将汇集全国各地便于携带的风味小吃56种,每样品尝一点只需花15元钱。当时有人出地方,有人出资金,而袁岳出管理,甚至连商标都设计好了。大家觉得此举定能赚钱,但众人却为股份多少的事争执不下,于是餐馆最终仅仅成了袁岳的一个构思。
后来,袁岳在与朋友的接触和自己的工作中都感觉到,在中国真正做研究,很重要的是信息的来源。正在他有这种想法的时候,美国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计划在中国开办合资公司。袁岳想,不错啊,做这种研究的公司还能挣钱。既吻合了做研究的心愿,又可以挣钱, “很理想,我是要吃好菜的”。
于是,1992年,袁岳离开司法部,成立了自己的“零点调查公司”。
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公司
开公司前,袁岳为公司勾勒了“一九计划”,第一个三年,通过赔本和调动一切资源创立自己的品牌,第二个三年,挣点小钱,到第三个三年实现盈利。袁岳认为,没有计划很难聚精会神的把事情做好,而钱也不是最重要的,“挣点就够了”。
虽然公司原计划前三年亏损,实际上并没有亏。“原因在于我们做的事情把一些人感动了。”袁岳举例说,他们做中国民营企业状况调查,这个5年项目一年需要的费用3万到4万,当袁岳到福建厦门做调查时,这个义务调查的举动感动了荣滨集团的总裁吴国荣。吴国荣出了32.5万元人民币赞助这个项目。 “我对公司的定位是做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公司,或最受尊敬的中小公司。”
“中国民营企业状况调查项目办了5年,以致后来有的私营企业以为‘你们这个公司是国务院办的吧?’很多大的私营企业老板和我们很熟,因为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是我们的调查对象,提到做调查都会说,‘除了零点还有其他的吗,我只知道这家,我只和他们合作’”。
袁岳说,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中小公司零点已经做到了,而之所以能实现,在于他对做正当事业的信心,“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做规划;自我管理就是自我做规划。”袁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