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用来解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能够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大脑灵活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进行讲授,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学习氛围;兴趣特点;应用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总是用严肃的表情讲解联系紧密的逻辑演绎过程,使小学阶段的学生感觉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干涩的科目,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积极意义,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会使学生转变对数学学科的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在教学中将小学数学生活化做一番论述:
一、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人是环境的动物,要想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就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总是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创设生活情境能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起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这一节时,我们知道教材中是用学生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探讨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问题,因此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首先,我对学生说道:“在我们出门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在公路的两旁都有树木,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自由发言”学生纷纷说道:“优化环境,净化空气。”紧接着我说:“植树造林不仅有助于环境的改善,净化空气,还能降低噪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植树的问题。”于是我分别引导学生学习了两端都栽树、两端都不栽树、一端栽树一端不栽树的情况,通过利用线段图找规律带领学生认识了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这样,我通过引入公路上栽树的生活情境来营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借助树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兴趣特点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所以教学中的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生活中的认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数学的身影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所以我们要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特点,焕发出数学的生命力,打造良好的数学课堂。
比如,在学习《位置》这一节时,我们需要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还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针对本节教学内容,我们就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学生兴趣特点来进行教学。首先,我对学生说道:“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假如现在站着一排同学,其中有一位举手,但是你不知道他叫什么,你能描述出他坐在的位置吗?”学生们说:“从左往右数是第几个,从又往左数是第几个。”然后我说:“我们是不是只能用一个数来描述那位同学的具体位置呢?如果这排学生坐在了电影院里不同位置的话我们该怎么描述呢?”接下来我为学生引入了行和列的概念,并对学生说道:“现在你们能用行和列的概念来描述那位同学的位置了吗”,这时我展示了电影院中的座位图片,询问所坐之人的位置,学生很快就能用数对表达出来。这样,我通过捕捉学生爱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特点,有效进行了课堂导入,使学生产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
三、联系实际生活,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数学与生活之间息息相关,所以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学会搜集数学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这一节时,我们不但需要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还要学生能够根据所给的数据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体会到统计与实际生活中的密切联系。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了五一期间某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统计表,并根据数据做成了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总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在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比总结了条形统计图进而折现统计图各自的优势,并联系实际生活提出了问题:“针对游客数量和空气质量指数大家都想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呢?”虽然这两组数据的都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画,但是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得出,对于数量多少时选择统计图合适,而对于数量的变化趋势时选择折线图更为合适。这样,我通过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到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增强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理解数学学科对生活起到作用,体会到数学的学习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养成主动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解中红.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探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7):132-133.
[2] 慕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32-133.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学习氛围;兴趣特点;应用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总是用严肃的表情讲解联系紧密的逻辑演绎过程,使小学阶段的学生感觉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干涩的科目,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积极意义,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会使学生转变对数学学科的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在教学中将小学数学生活化做一番论述:
一、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人是环境的动物,要想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就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总是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创设生活情境能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起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这一节时,我们知道教材中是用学生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探讨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问题,因此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首先,我对学生说道:“在我们出门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在公路的两旁都有树木,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自由发言”学生纷纷说道:“优化环境,净化空气。”紧接着我说:“植树造林不仅有助于环境的改善,净化空气,还能降低噪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植树的问题。”于是我分别引导学生学习了两端都栽树、两端都不栽树、一端栽树一端不栽树的情况,通过利用线段图找规律带领学生认识了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这样,我通过引入公路上栽树的生活情境来营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借助树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兴趣特点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所以教学中的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生活中的认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数学的身影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所以我们要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特点,焕发出数学的生命力,打造良好的数学课堂。
比如,在学习《位置》这一节时,我们需要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还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针对本节教学内容,我们就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学生兴趣特点来进行教学。首先,我对学生说道:“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假如现在站着一排同学,其中有一位举手,但是你不知道他叫什么,你能描述出他坐在的位置吗?”学生们说:“从左往右数是第几个,从又往左数是第几个。”然后我说:“我们是不是只能用一个数来描述那位同学的具体位置呢?如果这排学生坐在了电影院里不同位置的话我们该怎么描述呢?”接下来我为学生引入了行和列的概念,并对学生说道:“现在你们能用行和列的概念来描述那位同学的位置了吗”,这时我展示了电影院中的座位图片,询问所坐之人的位置,学生很快就能用数对表达出来。这样,我通过捕捉学生爱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特点,有效进行了课堂导入,使学生产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
三、联系实际生活,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数学与生活之间息息相关,所以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学会搜集数学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这一节时,我们不但需要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还要学生能够根据所给的数据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体会到统计与实际生活中的密切联系。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了五一期间某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统计表,并根据数据做成了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总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在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比总结了条形统计图进而折现统计图各自的优势,并联系实际生活提出了问题:“针对游客数量和空气质量指数大家都想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呢?”虽然这两组数据的都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画,但是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得出,对于数量多少时选择统计图合适,而对于数量的变化趋势时选择折线图更为合适。这样,我通过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到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增强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理解数学学科对生活起到作用,体会到数学的学习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养成主动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解中红.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探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7):132-133.
[2] 慕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