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提到毛概,好多大学生都有同感,都认为是大学的必逃课之一,枯燥的理论,填鸭式的灌输使其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如何使理论课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享受,如何调动学生热情和积极性,使其能够自主学习,如何将历史与当下,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自身紧密融合,诸多问题给思政授课老师提出挑战,也是本课程的最大难点。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力求使这门课程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关键词:模块 兴趣切入 生活切入 自身切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知识的主渠道,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把握我国国情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课程的理论高度与学生实际的距离相差甚远是本门课程的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是选择和运用何种教学方法能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标。本课程学时为60学时;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现以陕西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2013年修订版)为例,对本课程进行设计与创新。
一、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教学需要,按照总分形式,把全书十三章265页内容做主题划分整合为三大模块。模块一:中国理论武器与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整合教材第一到二章内容),主要知识点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等理论内容。知识点可以延伸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指导我的生涯规划的方法。模块二:中国革命史与奋斗的青春(整合教材第三到四章内容)。主要知识点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等内容。知识点延伸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革命先烈为理想奋斗的历史对学生本人确定奋斗目标而为之努力的启示。模块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挖掘自我特色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以整合第五章到十三章)。内容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等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点延伸到改革与竞争的关系,强调只有改革才能发展、才能提高竞争力、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个人只有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才能增强时代精神,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教学方法设计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要是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的求知、探索、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和钻研的动力,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理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准确解释生活,生活事件的背后总有相应的理论支持,离开生活的理论将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所有的理论如果能够切切实实地和本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并发挥指导作用将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鉴于这三个方面的考虑,我授课的教学方法分为这三个切入:
1.兴趣切入:利用我院是航空院校,学生中男生占绝对的优势,对历史、军事、战争等题材有强烈的天然的兴趣爱好,切入点找到了,课堂上通过“历史故事我来讲”,“历史人物我来谈”,“历史事件我来评”等小栏目,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比如讲近代中国革命,国共合作如何打倒军阀这一段历史,通过脉络联系,理清清政府、国民党、共产党、各派军阀等各种关联,从而得出重要结论,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正是因为有革命的实践,才能概括总结出实践的经验。或者讲一些有趣的名人故事,使得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等大人物从书本里走出来,生活化了很多,同学们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他们的理论知识,这样更容易接受知识。
2.生活切入:充分利用时下热播综艺节目,老梁观世界,一周立波秀,非你莫属等大型生活类节目,理论与当下热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余额宝了不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富二代”的崛起与“共同富裕”理论;“疆独”与民族政策等等,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进一步学习领会相关理论,进一步深挖理论的实质和精髓,而不是断章取义的片面引用和理解。大家在热烈的讨论与交换意见后,可以更进一步的逼近事件的真相和本质,也在讨论的同时掌握了不少的政治理论知识。
3.自身切入。“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结合自己学生的身份,对自己做一番实事求是的评价,思考如何做自强不息的西航学生。如今大学连年扩招,导致人才的富余,21世纪的大学生最难的就是就业问题,同时这也成为了我国目前的一个难题,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国情,我们要想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上立足就必须适应它的变化,所以要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工作岗位中努力地去磨练自己,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结合所学专业,在本专业相关企业进行企业文化调研,“改革自己”“向外开放”,不断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要在众多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获得良好的师生评价,学生就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从而锻炼了能力,学到了知识,拓展了素质。教学目标这块,想通过教学达到这三个方面的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由低到高分一下层次:第一层次的目标是思考与表达能力,以后依次是策划与组织、分析与研讨、调查与研究,通过这些能力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目标就是要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规律和精髓、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改革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存在问题;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历史责任。素质目标有两个方向,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讲真话、办实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人文素养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感,关心社会发展、关爱他人的情操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课程设计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整合,逻辑线索清晰,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的奋斗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块内容,三块内容下有自己专有的训练项目,从而克服了理论内容教学与项目训练载体相脱节现象。2、运用“兴趣”、“生活”“自身”三个切入,使课堂活跃起来,克服了理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姜秀英,劉振清.浅谈创新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方法[J].世纪桥.2010(21).
[2]于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2) .
作者简介:李欢欢(198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模块 兴趣切入 生活切入 自身切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知识的主渠道,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把握我国国情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课程的理论高度与学生实际的距离相差甚远是本门课程的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是选择和运用何种教学方法能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标。本课程学时为60学时;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现以陕西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2013年修订版)为例,对本课程进行设计与创新。
一、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教学需要,按照总分形式,把全书十三章265页内容做主题划分整合为三大模块。模块一:中国理论武器与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整合教材第一到二章内容),主要知识点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等理论内容。知识点可以延伸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指导我的生涯规划的方法。模块二:中国革命史与奋斗的青春(整合教材第三到四章内容)。主要知识点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等内容。知识点延伸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革命先烈为理想奋斗的历史对学生本人确定奋斗目标而为之努力的启示。模块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挖掘自我特色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以整合第五章到十三章)。内容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等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点延伸到改革与竞争的关系,强调只有改革才能发展、才能提高竞争力、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个人只有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才能增强时代精神,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教学方法设计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要是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的求知、探索、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和钻研的动力,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理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准确解释生活,生活事件的背后总有相应的理论支持,离开生活的理论将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所有的理论如果能够切切实实地和本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并发挥指导作用将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鉴于这三个方面的考虑,我授课的教学方法分为这三个切入:
1.兴趣切入:利用我院是航空院校,学生中男生占绝对的优势,对历史、军事、战争等题材有强烈的天然的兴趣爱好,切入点找到了,课堂上通过“历史故事我来讲”,“历史人物我来谈”,“历史事件我来评”等小栏目,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比如讲近代中国革命,国共合作如何打倒军阀这一段历史,通过脉络联系,理清清政府、国民党、共产党、各派军阀等各种关联,从而得出重要结论,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正是因为有革命的实践,才能概括总结出实践的经验。或者讲一些有趣的名人故事,使得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等大人物从书本里走出来,生活化了很多,同学们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他们的理论知识,这样更容易接受知识。
2.生活切入:充分利用时下热播综艺节目,老梁观世界,一周立波秀,非你莫属等大型生活类节目,理论与当下热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余额宝了不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富二代”的崛起与“共同富裕”理论;“疆独”与民族政策等等,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进一步学习领会相关理论,进一步深挖理论的实质和精髓,而不是断章取义的片面引用和理解。大家在热烈的讨论与交换意见后,可以更进一步的逼近事件的真相和本质,也在讨论的同时掌握了不少的政治理论知识。
3.自身切入。“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结合自己学生的身份,对自己做一番实事求是的评价,思考如何做自强不息的西航学生。如今大学连年扩招,导致人才的富余,21世纪的大学生最难的就是就业问题,同时这也成为了我国目前的一个难题,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国情,我们要想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上立足就必须适应它的变化,所以要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工作岗位中努力地去磨练自己,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结合所学专业,在本专业相关企业进行企业文化调研,“改革自己”“向外开放”,不断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要在众多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获得良好的师生评价,学生就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从而锻炼了能力,学到了知识,拓展了素质。教学目标这块,想通过教学达到这三个方面的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由低到高分一下层次:第一层次的目标是思考与表达能力,以后依次是策划与组织、分析与研讨、调查与研究,通过这些能力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目标就是要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规律和精髓、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改革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存在问题;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历史责任。素质目标有两个方向,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讲真话、办实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人文素养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感,关心社会发展、关爱他人的情操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课程设计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整合,逻辑线索清晰,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的奋斗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块内容,三块内容下有自己专有的训练项目,从而克服了理论内容教学与项目训练载体相脱节现象。2、运用“兴趣”、“生活”“自身”三个切入,使课堂活跃起来,克服了理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姜秀英,劉振清.浅谈创新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方法[J].世纪桥.2010(21).
[2]于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2) .
作者简介:李欢欢(198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