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教育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树人。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来自家庭、学校和同学的种种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学生受到学校处分后,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加强教育管理和引导,把握好教育的度,提高教育的量。本文从一个典型案例入手,阐述对受处分学生的教育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处分 教育管理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63-02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往往会对一些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校级处分,以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但有时处分会诱发个别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不利于受处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人生发展。不能否认,在通常情况下,受到处分的学生往往属于“行为偏差生”,他们在自制力方面比较差,是班集体和学校中的消极因素。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也不是他们本人所希望的。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尊心和进取心,都有获得认可的需要,都不希望遭到冷漠和轻视,所以,他们也有自己的自尊和需要,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理解。中职生大部分属于未成年人,很多同学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来自父母的关爱不够,往往在成长期里会出现交友不慎,学习兴趣下降,误入歧途等现象,此时也处于危险的“心理断乳期”。作为教师应该帮助他们,使行为偏差的学生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在人生道路上健康地发展。笔者所带的是职业高考班,每一个同学来到这个班级里,都是带着要参加高考的目标而来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按理说这种班级应该比较好带,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有高考压力的情况下,班上仍然有学生做出违规违纪的行为。
一、个案基本情况
韦同学,17岁,家离学校较远,在学校住宿,从学前教育专业进入职考班学习。在校前两年中,学习成绩属于班级中等水平。学生本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上高考班初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方向,还处于适应新班级、新身份的阶段。在2014年9月,她参与宿舍的一起打架事件,违反学校宿舍管理制度,受到严重警告的校纪处分。在打架事件中,韦同学并没有动手打人,属于在旁边“观战”的人。在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她没有及时制止打架的双方,在旁边看热闹。虽然她不是这起打架事件的主要责任人,但就从她当时的表现来看,还是在思想上对学生中的这种打架事件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受到学校处分后,韦同学和其他两名同学做了深刻的反思,并在班会时间向全班同学做了检查,同时,学校也告知受处分的学生在处分考察期内要好好表现,争取早日撤销处分。
二、个案教育过程与措施
(一)及时了解当事人的心理状况,积极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
韦同学刚受到处分时,笔者明显感觉到韦同学的心理压力很大,没有多少学习兴趣,学习劲头不足,努力程度不够,每天总是低着头,默默地看书,也很少与他人说笑。除了性格内向外,被处分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通常受到违纪处分的学生内心往往会产生痛苦,压力很大,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的想法。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在其他同学面前抬起头来,然后才能融入集体,共同学习进步。所以,笔者及时与她进行了沟通,在交谈过程中尽量创设一种相对轻松的谈话氛围,逐步引导,仔细倾听她的诉说。在倾听过程中,对她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做出积极的反应,及时表现出关注、认可或是质疑,让她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说出自己的困惑与烦恼,把心中的压抑彻底释放出来,同时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理解和信任,让她感受到老师是设身处地地帮助她。从她的言语中得知,她之所以觉得很气馁,是因为在宿舍发生的打架事件中,她并没有动手参与打架,只是在旁边观看,结果受了校纪处分,让她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这让她觉得很委屈。
(二)帮助韦同学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犯错行为
听了她对这件事情的想法,笔者从学生打架的原因、后果、产生的影响入手,分析这件事情对学生所造成不良影响的严重性。虽然她是在旁边观看,但她没有去制止,对这个事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是一种变相的参与者。因此身处当时这样的环境中,其性质就是一种参与,只是参与的程度不同而已。让她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重要的不是停留在过去,而是要去展望未来,用自己加倍的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人不能永远在原地踏步,总是困扰在不利事件的阴影里。到了高考班,就要给自己制订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要化压力为动力,而高考成果就是对自己付出努力的最好证明。给予处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违纪学生进行跟踪教育,不仅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通过与违纪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三)与当事人共同制定摆脱现状的策略,帮助韦同学摆脱因受处分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
1.对韦同学进行精神上的安慰、支持、理解和疏导,使她在思想上认识到参与打架事件性质的严重性。作为同学之间应该互帮互爱,及时制止同学的不良行为并及时与宿管老师取得联系。在受到处分后,不应该逃避与同学们的交往,而当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学习与交往,调整自己,在班级大家庭中感受关怀。
2.对韦同学教育辅导过程中,帮其制订适当的目标和计划。通过鼓励、赞扬和肯定等方式给她信心。做到“五要五不要”:不要提过去,要看现在;不要揭短处,要看长处;不要冷落,要热情;不要训斥,要关怀;不要急躁,要耐心。使她在信任环境中减轻心理负担,逐步帮她树立信心和提升自尊心。
3.激发韦同学的学习斗志,从而把学习兴趣和动力转变为对学习对高考的强烈需要。制订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结合她所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不断督促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利用早读和自习时间抽查她对基础知识的背诵理解情况,对她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她在学习上能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然后逐步提高要求,使之不断进步。
4.老师和全班同学要给受处分的同学多一点关心和友爱。爱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亲其师,信其道”。通常情况下,学生受到处分后,自尊心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如果同学们和老师不给予他们适当的理解和信赖,这些学生要么就会出现自卑、缺乏信心,要么会表现出目无一切,不可一世的状态,这样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全班同学给她们多一点“爱与热情”。
三、教育辅导与反思
在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督导措施后,韦同学变得更加懂事了。每天能够按时到校,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待班级的事情积极参与,劳动值日也很认真负责,尤其在学习上更是加倍努力,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十分扎实。笔者抽查发现她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老师、同学也看到了她的不断进步,她已经从一个胆小内向的人逐步转变为阳光活泼的人。值得庆贺的是,在她的刻苦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下,韦同学在这次高考中取得了623分的好成绩,名列全班第一名。她收获了自己的硕果,也给学校、老师带来了至高的荣耀。
在对她一年的教育辅导中,笔者认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要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思考行为造成的后果,帮助她们解决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处分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她们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启发她们思考今后该怎样去做。这对受处分学生本人、班级中的其他同学,都有一个警示示范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学生一方面改变错误的行为习惯,一方面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使二者相得益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作者简介】李丽萍,(1977.3—),女,汉族,甘肃兰州人,现为兰州女子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中职德育教育。
(责编 卢建龙)
【关键词】处分 教育管理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63-02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往往会对一些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校级处分,以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但有时处分会诱发个别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不利于受处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人生发展。不能否认,在通常情况下,受到处分的学生往往属于“行为偏差生”,他们在自制力方面比较差,是班集体和学校中的消极因素。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也不是他们本人所希望的。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尊心和进取心,都有获得认可的需要,都不希望遭到冷漠和轻视,所以,他们也有自己的自尊和需要,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理解。中职生大部分属于未成年人,很多同学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来自父母的关爱不够,往往在成长期里会出现交友不慎,学习兴趣下降,误入歧途等现象,此时也处于危险的“心理断乳期”。作为教师应该帮助他们,使行为偏差的学生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在人生道路上健康地发展。笔者所带的是职业高考班,每一个同学来到这个班级里,都是带着要参加高考的目标而来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按理说这种班级应该比较好带,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有高考压力的情况下,班上仍然有学生做出违规违纪的行为。
一、个案基本情况
韦同学,17岁,家离学校较远,在学校住宿,从学前教育专业进入职考班学习。在校前两年中,学习成绩属于班级中等水平。学生本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上高考班初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方向,还处于适应新班级、新身份的阶段。在2014年9月,她参与宿舍的一起打架事件,违反学校宿舍管理制度,受到严重警告的校纪处分。在打架事件中,韦同学并没有动手打人,属于在旁边“观战”的人。在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她没有及时制止打架的双方,在旁边看热闹。虽然她不是这起打架事件的主要责任人,但就从她当时的表现来看,还是在思想上对学生中的这种打架事件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受到学校处分后,韦同学和其他两名同学做了深刻的反思,并在班会时间向全班同学做了检查,同时,学校也告知受处分的学生在处分考察期内要好好表现,争取早日撤销处分。
二、个案教育过程与措施
(一)及时了解当事人的心理状况,积极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
韦同学刚受到处分时,笔者明显感觉到韦同学的心理压力很大,没有多少学习兴趣,学习劲头不足,努力程度不够,每天总是低着头,默默地看书,也很少与他人说笑。除了性格内向外,被处分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通常受到违纪处分的学生内心往往会产生痛苦,压力很大,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的想法。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在其他同学面前抬起头来,然后才能融入集体,共同学习进步。所以,笔者及时与她进行了沟通,在交谈过程中尽量创设一种相对轻松的谈话氛围,逐步引导,仔细倾听她的诉说。在倾听过程中,对她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做出积极的反应,及时表现出关注、认可或是质疑,让她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说出自己的困惑与烦恼,把心中的压抑彻底释放出来,同时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理解和信任,让她感受到老师是设身处地地帮助她。从她的言语中得知,她之所以觉得很气馁,是因为在宿舍发生的打架事件中,她并没有动手参与打架,只是在旁边观看,结果受了校纪处分,让她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这让她觉得很委屈。
(二)帮助韦同学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犯错行为
听了她对这件事情的想法,笔者从学生打架的原因、后果、产生的影响入手,分析这件事情对学生所造成不良影响的严重性。虽然她是在旁边观看,但她没有去制止,对这个事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是一种变相的参与者。因此身处当时这样的环境中,其性质就是一种参与,只是参与的程度不同而已。让她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重要的不是停留在过去,而是要去展望未来,用自己加倍的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人不能永远在原地踏步,总是困扰在不利事件的阴影里。到了高考班,就要给自己制订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要化压力为动力,而高考成果就是对自己付出努力的最好证明。给予处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违纪学生进行跟踪教育,不仅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通过与违纪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三)与当事人共同制定摆脱现状的策略,帮助韦同学摆脱因受处分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
1.对韦同学进行精神上的安慰、支持、理解和疏导,使她在思想上认识到参与打架事件性质的严重性。作为同学之间应该互帮互爱,及时制止同学的不良行为并及时与宿管老师取得联系。在受到处分后,不应该逃避与同学们的交往,而当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学习与交往,调整自己,在班级大家庭中感受关怀。
2.对韦同学教育辅导过程中,帮其制订适当的目标和计划。通过鼓励、赞扬和肯定等方式给她信心。做到“五要五不要”:不要提过去,要看现在;不要揭短处,要看长处;不要冷落,要热情;不要训斥,要关怀;不要急躁,要耐心。使她在信任环境中减轻心理负担,逐步帮她树立信心和提升自尊心。
3.激发韦同学的学习斗志,从而把学习兴趣和动力转变为对学习对高考的强烈需要。制订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结合她所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不断督促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利用早读和自习时间抽查她对基础知识的背诵理解情况,对她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她在学习上能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然后逐步提高要求,使之不断进步。
4.老师和全班同学要给受处分的同学多一点关心和友爱。爱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亲其师,信其道”。通常情况下,学生受到处分后,自尊心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如果同学们和老师不给予他们适当的理解和信赖,这些学生要么就会出现自卑、缺乏信心,要么会表现出目无一切,不可一世的状态,这样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全班同学给她们多一点“爱与热情”。
三、教育辅导与反思
在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督导措施后,韦同学变得更加懂事了。每天能够按时到校,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待班级的事情积极参与,劳动值日也很认真负责,尤其在学习上更是加倍努力,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十分扎实。笔者抽查发现她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老师、同学也看到了她的不断进步,她已经从一个胆小内向的人逐步转变为阳光活泼的人。值得庆贺的是,在她的刻苦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下,韦同学在这次高考中取得了623分的好成绩,名列全班第一名。她收获了自己的硕果,也给学校、老师带来了至高的荣耀。
在对她一年的教育辅导中,笔者认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要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思考行为造成的后果,帮助她们解决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处分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她们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启发她们思考今后该怎样去做。这对受处分学生本人、班级中的其他同学,都有一个警示示范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学生一方面改变错误的行为习惯,一方面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使二者相得益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作者简介】李丽萍,(1977.3—),女,汉族,甘肃兰州人,现为兰州女子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中职德育教育。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