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视自诞生之初就与文学有着渊源关系。影视来自文学,并对文学语言表述抽象概念与凌乱而不相接的心理流程通过视听而形象化,从感官的角度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影视和文学同样是对时代生活探求,对人物心灵历程进行深刻剖析,使得在艺术情感意味的表达、在对人的精神境界进行升华的层面上殊途同归。本文试着对外国影视与文学之间的承传与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影视 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电影为了捕获观众确立高尚地位,从诞生之初就与文学作品建立了渊源关系,大量文学名著被搬上荧屏。所以法国电影导演阿培尔·冈斯在1927年就热情满怀地说:“莎士比亚、伦勃朗、贝多芬将拍成电影……所有的传说、所有的神话和志怪故事、所有创立宗教的人和各种宗教本身……都期待着在水银灯下的复活,而主人公们在墓门前你推我搡。”影视是文学视听化的诠释。
同时,影视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是文学语言描述的形象化,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文字语言抽象化的概念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冲击和启迪着人们的心灵。
从法国电影发明家路易·卢米埃尔成功的制成“活动电影机”起,一些活动的物像就能通过放映机投射到银幕上,从而形成了电影。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化制作的转变过程。二战后,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欧洲、亚洲出现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电影。美国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都属于高科技的科幻片,而《泰坦尼克号》中悲壮的爱情成为全球传颂的经典。众所周知的《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她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是英语专业师生必读的一部小说,更有大量研究人员以此撰写论文。《傲慢与偏见》也是最受欢迎的改编题材,自小说于1813年诞生以来,曾分别在1938、1952、1967、1980、1995和2005年被搬上银屏。经过筛选我们认为95年版和05年版最具代表性。为了能感触两个版本对原著的不同阐释,我们准备以原著为基准对比95版和05版两部电影做深入的研究。目前常见的关于影视与文学的对比研究是从形态上来研究的。尤其是美国当代电影很多都采用了文学上的意识流手法,还有黑色幽默,后现代结构主义,或者唯美主义等等,甚至某些电影采用了文学上的超验主义和宿命论。
简·奥斯汀(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汀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也译《艾玛》)(1815)。《诺桑觉寺》(又名《诺桑觉修道院》)和《劝导》(1818)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并署上了作者真名。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奥斯汀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威肯、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同时,奥斯汀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从语言、人物形象、场景的选择、服饰的搭配等方面来看95版比较忠于原著,该版主要人物表演方面非常到位,尤其是达西先生神形兼备使得95版的《傲慢与偏见》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伊丽莎白的演绎也恰到好处,不过角色定位尚嫌尖锐外露,温柔风趣不足,但是总体而言比较能迎合现代人的性格审美取向。主角之间的眼神交流、信息传递到位,爱情发展得层层递进又不动声色,令人信服且沉醉,符合18、19世纪含蓄、理性的爱情观。片子中室内场景宏伟、风景优美、连群众演员的举止眼神都比较注重,服装道具出色,整部片子的精良程度几乎可以媲美电影。改编功力深厚,达到了书本到电视剧的完美过渡。其结尾却是有些缺陷,达西求婚成功后与伊丽莎白的交流以及其前后情节的跌宕起伏完全被删除。而05版编剧将书中的一条主线整理了出来,再稍加自己的想象,拍得比较现代,看完后能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男主角达西先生对女主角伊丽莎白的爱,感动而又幸福着。然而05版在场景的布置与选择上,可能有些差强人意,班内特家在当时是英国的乡绅居士,也是上流阶层,只是属于上流阶层的下层而已,所以家里的庄园虽然无法与澎伯利、罗辛斯的庄园相比,但还是应该比较宽敞和舒适的。但05版一开头就将班内特家里乡下的情况表露无疑:屋子又小又破,还有猪在其中穿来穿去,可能这点并不符合简·奥斯汀描写当时中产阶级的本意。再者就是衣着,除了那次在尼菲尔庄园的舞会上穿得比较符合那个时代,其他的衣着就有些过于朴素了,完全体现不出中产阶级的风貌。
一般说来,影视是通过画面与音响作用于大众感官的视听艺术,它必须把所要表现的内容一概化为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而文学则是经由文字的传达作用于读者头脑的想像艺术,它可以毫不费力地表述抽象概念与凌乱而不相接的心理流程。在画面思维与想像思维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视觉、听觉艺术直接诉诸人的官能,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却不直接诉诸官能,但在深入探索和表现人物细致入微的思想感情上,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视觉不过是一个始发点,它所传导的符号信息只有通过读者中枢神经的再造想像,在脑海里破译出一幅符合文字描绘的艺术图景,才能读出凝结在书中的意思或意味——这是心智性的;而荧屏则是全息性的,音、像、语俱全,它们在同一瞬间撞击着人的整体机能,其间无需任何语符的转译,人们很容易就被激活。也就是说:文学作品里充满了文字构成的抽象概念,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无数抽象概念的终极指向,读者必须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全过程之后,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加以分解、类比、想象等综合才能获得审美享受,才能得出一幅符合文字描绘的艺术图景;而电影则通过画面凸现鲜明视觉形象,通过音响作用影响着人的听觉,观众所得到的是导演强加的、先声夺人的视听印象。所以说影视中的文学特质是不言而喻的,其无时无刻的蕴涵着一种鲜明的文学精神,包括对比、冲突、展开和结局等,都是在遵循文学发展的规律性。
文学是语言的升华和载体,他来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是对生活语言的锤炼和升华。影视作品是文学的一种立体形式。由于影视作品的受众是普通大众,所以更加注重生活性,可以说它是文学的生活化体现。换句话说影视是文学与生活的桥梁。曾有人做过细致的统计,自有电影以来,大约70%以上的中外故事片都改编自文学名著(主要是小说),而且文学名著一改再改,像法国文豪雨果的《悲惨世界》,曾被改编高达17次。难怪前苏联的电影理论家波高热娃感慨道:“没有莱蒙托夫和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作品的改编,那么电影的历史也是不堪设想的。”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也认为电影永远离不开文学这根拐杖。他说:“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都不会存在。”
影视无法替代文学。在影视对于文学名著的改编过程中,作为文学作品的原作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影响着人们对于影视作品改编成败的评判。我们知道,电影受到时长、摄制技术和观众的生理要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对于作品复杂人物关系和社会状况的表现往往力不从心,而无法与文学作品中那种运用文字以持续不断地铺陈、描写、刻画而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同日而语。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以自己的心灵去体会文学。
影视与文学文本作为对生活的两种观照方式,还是有各自不同的特质的。客观点讲,文学创作和电影艺术创作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因对时代生活的孜孜探求,对人的心灵历程进行深刻剖析的共同愿望,使得在艺术情感意味的表达、在对人的精神境界进行升华的层面上却是殊途同归。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于人的认识活动是一种巨大的动力,符合人们兴趣的活动才能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使人集中注意力,长时间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通过影视手段学习语言,能够调动多感官系统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选择具有文学色彩的电影不仅可以接近文学名著,还可以帮助人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民族的文化,包括对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理解。同时也使电影更直接更省时的融入到文学中去。
参考文献:
[1] Paivio,A.Mental representations:a dual-coding approach[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1986.
[2] 高荣:《英语教学激趣谈》,《内蒙古教育》,1996年。
[3] 李晋生:《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4] 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
[5] 赵纯钧:《电影的读解》,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6]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
刘亚楼,男,1975—,河北张家口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育研究,工作单位: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顾锡涛,男,1975—,河北清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听力教学,工作单位:河北邢台学院。
关键词:影视 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电影为了捕获观众确立高尚地位,从诞生之初就与文学作品建立了渊源关系,大量文学名著被搬上荧屏。所以法国电影导演阿培尔·冈斯在1927年就热情满怀地说:“莎士比亚、伦勃朗、贝多芬将拍成电影……所有的传说、所有的神话和志怪故事、所有创立宗教的人和各种宗教本身……都期待着在水银灯下的复活,而主人公们在墓门前你推我搡。”影视是文学视听化的诠释。
同时,影视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是文学语言描述的形象化,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文字语言抽象化的概念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冲击和启迪着人们的心灵。
从法国电影发明家路易·卢米埃尔成功的制成“活动电影机”起,一些活动的物像就能通过放映机投射到银幕上,从而形成了电影。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化制作的转变过程。二战后,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欧洲、亚洲出现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电影。美国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都属于高科技的科幻片,而《泰坦尼克号》中悲壮的爱情成为全球传颂的经典。众所周知的《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她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是英语专业师生必读的一部小说,更有大量研究人员以此撰写论文。《傲慢与偏见》也是最受欢迎的改编题材,自小说于1813年诞生以来,曾分别在1938、1952、1967、1980、1995和2005年被搬上银屏。经过筛选我们认为95年版和05年版最具代表性。为了能感触两个版本对原著的不同阐释,我们准备以原著为基准对比95版和05版两部电影做深入的研究。目前常见的关于影视与文学的对比研究是从形态上来研究的。尤其是美国当代电影很多都采用了文学上的意识流手法,还有黑色幽默,后现代结构主义,或者唯美主义等等,甚至某些电影采用了文学上的超验主义和宿命论。
简·奥斯汀(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汀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也译《艾玛》)(1815)。《诺桑觉寺》(又名《诺桑觉修道院》)和《劝导》(1818)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并署上了作者真名。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奥斯汀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威肯、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同时,奥斯汀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从语言、人物形象、场景的选择、服饰的搭配等方面来看95版比较忠于原著,该版主要人物表演方面非常到位,尤其是达西先生神形兼备使得95版的《傲慢与偏见》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伊丽莎白的演绎也恰到好处,不过角色定位尚嫌尖锐外露,温柔风趣不足,但是总体而言比较能迎合现代人的性格审美取向。主角之间的眼神交流、信息传递到位,爱情发展得层层递进又不动声色,令人信服且沉醉,符合18、19世纪含蓄、理性的爱情观。片子中室内场景宏伟、风景优美、连群众演员的举止眼神都比较注重,服装道具出色,整部片子的精良程度几乎可以媲美电影。改编功力深厚,达到了书本到电视剧的完美过渡。其结尾却是有些缺陷,达西求婚成功后与伊丽莎白的交流以及其前后情节的跌宕起伏完全被删除。而05版编剧将书中的一条主线整理了出来,再稍加自己的想象,拍得比较现代,看完后能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男主角达西先生对女主角伊丽莎白的爱,感动而又幸福着。然而05版在场景的布置与选择上,可能有些差强人意,班内特家在当时是英国的乡绅居士,也是上流阶层,只是属于上流阶层的下层而已,所以家里的庄园虽然无法与澎伯利、罗辛斯的庄园相比,但还是应该比较宽敞和舒适的。但05版一开头就将班内特家里乡下的情况表露无疑:屋子又小又破,还有猪在其中穿来穿去,可能这点并不符合简·奥斯汀描写当时中产阶级的本意。再者就是衣着,除了那次在尼菲尔庄园的舞会上穿得比较符合那个时代,其他的衣着就有些过于朴素了,完全体现不出中产阶级的风貌。
一般说来,影视是通过画面与音响作用于大众感官的视听艺术,它必须把所要表现的内容一概化为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而文学则是经由文字的传达作用于读者头脑的想像艺术,它可以毫不费力地表述抽象概念与凌乱而不相接的心理流程。在画面思维与想像思维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视觉、听觉艺术直接诉诸人的官能,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却不直接诉诸官能,但在深入探索和表现人物细致入微的思想感情上,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视觉不过是一个始发点,它所传导的符号信息只有通过读者中枢神经的再造想像,在脑海里破译出一幅符合文字描绘的艺术图景,才能读出凝结在书中的意思或意味——这是心智性的;而荧屏则是全息性的,音、像、语俱全,它们在同一瞬间撞击着人的整体机能,其间无需任何语符的转译,人们很容易就被激活。也就是说:文学作品里充满了文字构成的抽象概念,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无数抽象概念的终极指向,读者必须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全过程之后,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加以分解、类比、想象等综合才能获得审美享受,才能得出一幅符合文字描绘的艺术图景;而电影则通过画面凸现鲜明视觉形象,通过音响作用影响着人的听觉,观众所得到的是导演强加的、先声夺人的视听印象。所以说影视中的文学特质是不言而喻的,其无时无刻的蕴涵着一种鲜明的文学精神,包括对比、冲突、展开和结局等,都是在遵循文学发展的规律性。
文学是语言的升华和载体,他来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是对生活语言的锤炼和升华。影视作品是文学的一种立体形式。由于影视作品的受众是普通大众,所以更加注重生活性,可以说它是文学的生活化体现。换句话说影视是文学与生活的桥梁。曾有人做过细致的统计,自有电影以来,大约70%以上的中外故事片都改编自文学名著(主要是小说),而且文学名著一改再改,像法国文豪雨果的《悲惨世界》,曾被改编高达17次。难怪前苏联的电影理论家波高热娃感慨道:“没有莱蒙托夫和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作品的改编,那么电影的历史也是不堪设想的。”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也认为电影永远离不开文学这根拐杖。他说:“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都不会存在。”
影视无法替代文学。在影视对于文学名著的改编过程中,作为文学作品的原作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影响着人们对于影视作品改编成败的评判。我们知道,电影受到时长、摄制技术和观众的生理要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对于作品复杂人物关系和社会状况的表现往往力不从心,而无法与文学作品中那种运用文字以持续不断地铺陈、描写、刻画而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同日而语。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以自己的心灵去体会文学。
影视与文学文本作为对生活的两种观照方式,还是有各自不同的特质的。客观点讲,文学创作和电影艺术创作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因对时代生活的孜孜探求,对人的心灵历程进行深刻剖析的共同愿望,使得在艺术情感意味的表达、在对人的精神境界进行升华的层面上却是殊途同归。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于人的认识活动是一种巨大的动力,符合人们兴趣的活动才能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使人集中注意力,长时间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通过影视手段学习语言,能够调动多感官系统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选择具有文学色彩的电影不仅可以接近文学名著,还可以帮助人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民族的文化,包括对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理解。同时也使电影更直接更省时的融入到文学中去。
参考文献:
[1] Paivio,A.Mental representations:a dual-coding approach[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1986.
[2] 高荣:《英语教学激趣谈》,《内蒙古教育》,1996年。
[3] 李晋生:《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4] 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
[5] 赵纯钧:《电影的读解》,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6]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
刘亚楼,男,1975—,河北张家口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育研究,工作单位: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顾锡涛,男,1975—,河北清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听力教学,工作单位:河北邢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