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酒是黎族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在婚丧嫁娶、重大节日、养育、乔迁、社交以及宗教礼仪等各类活动中都会饮酒。黎族人热情、好客,接待客人都会以酒相待。目前,黎族有很多类型的酒,已经形成当地独有的酒文化,biang酒就是其中之一。基于此,文章就biang酒的酿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biang酒;酒文化;酿造
1 引言
biang酒是黎族人运用居住地区的旱糯稻,同时使用当地独有的植物,采取自然发酵的形式酿制而成。biang酒是黎家人常饮用的“滋补、健身”酒,用biang酒与鸡蛋蒸,对产妇来说是很好的补品。对黎族人而言,biang酒就如同外国的香槟那般,通常在重要节日或者贵客登门时才会痛饮biang酒。
2 biang酒的发展
biang酒,又可称作“山兰酒”,主要是由山兰米制作而成,因其原料而得此名。山兰稻是海南五指山独有的旱糯稻,主要在半山坡地生长,依靠自然雨水生长,无须施加肥料,产量非常低。相关数据显示,山兰稻共计有60多个不同的品种,然而原始品类的产量相对较低,种植经济收益偏低。再加上山兰稻属于加工产品用品种,很少将其直接当作米饭食用,种植较少。近几年内,在现代化育种手段的支持下,出现了“品质佳、产量高”的山兰稻优质品种,种植经济收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覆盖面积快速增加,特别是在比较穷困的山区,其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产业之一。虽然biang酒在民间备受人们的欢迎,但是其大都采取家庭作坊式的酿制形式,规模较小、零散分布,产品市场地区性极强。
3 biang酒的文化内涵
3.1 喜事方面
在家里有喜事的时候,黎族人会置办好酒好菜来招待亲朋好友,“拉biang”(指喝酒)必不可少。黎族人家生孩子,通常会给孩子“挂红”,主人拿出珍藏多年的biang酒招待好友,同样会用筷子蘸点喂给新生儿,祈求健康发育。结婚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刻,biang酒同样是主角。黎族小伙在上门提亲时,女方首先就会邀请男方与家中的长辈吃饭,席间讲的话并不是很多,只是“拉biang”而已。男方若比较豪爽,一饮而尽,那么女方的长辈则会非常高兴,婚事就会变得很容易;若男方表现得扭扭捏捏,酒相较差,则婚事就会变得异常困难,此即“观酒品知人品”。最后,在新娘进门的时候还需饮“福酒”,住到男方家中后,男方亲戚则会与新娘的娘家人相对而坐,先吃饭、再饮酒,在此过程中,人们会轮流用竹管去吸饮biang酒。
3.2 白事方面
黎族人到了垂暮时期,同样会去酿造biang酒,同时将它们埋藏到地底比较深的地方,此时的biang酒又被称作“地藏酒”。黎族老人在生前通常会告知家里人他将biang酒藏于何处,还会告诫自己的家人,在其去世后将biang酒拿出来,用它来待招参加吊唁的人们,借此传递自己对于亲朋好友的敬意。有时,由于biang酒埋藏很长时间,发酵过度,酒就会呈现出褐色,酒精浓度大幅度提高,过量饮用则会导致人们的身体感觉到不舒服,更有甚者还会引起人们“耍酒疯”,黎族人将其看作是“死者附体”,所以对于此类biang酒应该做到适量饮用,此是出于对逝者的敬畏,同样寄托了黎族人的哀思,此恰是“地藏酒”的深意所在。
3.3 会友传情
当有亲朋好友登门时,biang酒必定是用于款待他人的优质饮品。到黎族人家做客,吃饭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拉biang”,此时黎族姑娘就会热情地拉着你的手并且唱道:“亲爱的哥哥你坐下,黎家的biang酒你要喝,能喝多少是多少,莫把己当外来客。”歌曲有着明快的节奏,感情浓厚,正常情况下人们都是难以回绝的,此同样体现出黎族群众的热情、好客。如果想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对黎族人来说,应该先置办好酒席,菜品无所谓,而biang酒却是不可少的,在饮酒过程中可先放下寻求帮助的事情,在酒喝高兴了以后,再讲寻求帮助的事情,黎族人则会全力帮助,且不会索要任何报酬,因为他们的感情都寄托在biang酒中。biang酒是黎族人传递情感、加强友谊的主要途径。
3.4 节日庆典
黎族有大量不同的传统节日,其中“三月三”是最关键的,其具有交友婚恋、祭祀祈祷以及亲朋相聚等诸多作用。“三月三”,人们身穿传统的服装、挑着biang酒、拿着竹筒饭相聚而坐,期间还会表演“打柴舞”,整个节日的气氛异常热烈、欢快。黎族人有句俗语:“酒是血,饭是力。”由此可知biang酒在黎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其在重要节日时是传递情感的纽带,更加是该民族的符号及特征,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
4 黎族biang酒的酿造技艺
4.1 biang酒酒饼的制作
运用各式各样的植物,如黑藤、扁叶刺、山桔叶以及甜桃叶等,部分区域只采用单一的植物来加工酒饼。将植物晒干、剁碎以后,置于水中浸泡几个小时,而后将水中的杂质捞出。接着,将山兰糯稻浸泡于植物的汁水中,持续1~2天,将早稻舂碎从汁水中捞出,揉团、做饼,将饼摆放于在姜叶上,再用麻包将饼包裹好,确保酒饼能够储藏在相应的温度环境下,几日以后如果出现绒毛则代表发酵良好,酒饼还会散发出阵阵香味(生姜叶)。在黎族的不同区域,人们通常会使用不同的植物去加工酒饼。比如在五指山区域,采用当地盛产的淀粉含量比较高的红米,再搭配以甘蔗、姜叶以及香皮等其他原料。在原材料全部配好以后,以木臼将其舂成粉末,制作成饼块,同时蘸上黑色的稻草灰。将做好的酒饼置于火灶竹架上用火将其熏干,时间愈长,酒的浓度愈高。有的地区采取菠萝蜜叶、甘蔗叶等制作酒饼。此类技术将旱稻作为原材料,同时添加各式各样的植物制作而成。在制曲环节,添加部分植物,植物中包含大量的维生素,并且能够为发酵创造独特的环境,有利于根霉与酵母的快速繁衍。
4.2 biang酒的酿制
以往biang酒的原材料是山兰糯稻。将米置于水中浸泡半天,清洗干净倒入蒸锅中,蒸成干饭,晾晒。接着,将干饭倒入酿酒竹箩中(竹箩架呈锥形,架口直径大约为80厘米,底部呈尖形,在酿酒的时候,以芭蕉叶遮盖)。根据酒料的数量放入酒饼,将酒饼捣碎以后置于陶盆中,再以温水将其完全冲调开,接着把酒饼水盛入酒料当中,同时经过箩底部的桷孔将水分排出,以芭蕉叶将箩口完全封闭。酒料经过3天的发酵以后,通常会散发出很香的酒味。这个时候,用筷子在箩架底部捅个小孔,浓厚、酣醇的biang汁就会滴入到下方的盆中,即“酒滴”,黎族人稱作“南滴”。酒酿到7天时,以陶罐装biang汁,用大坛装biang蜜。最初的时候,biang蜜与biang汁的浓度比较低,封存的时间越长,浓度也就越高。黎家人还热衷于封酿,将酒蜜与酒滴中的酒糟通过过滤后储藏于陶瓮中,用经过火烤的芭蕉叶将其封盖,并且用麻绳系牢。又或是以黏性比较强的红泥和螺灰相混合将口瓮封牢,埋藏于地底,数年以后取出,酒质醇厚。在乐东哈方言区域,当前仍然有埋酒的传统习俗。
biang酒的酿制还有其他方式,即将糯米煮成干饭,待其晾凉以后装入到陶盆中且添加酒饼,以芭蕉叶将盆口封住,3天以后能够闻到阵阵酒香,7天就能够饮用。在酿酒过程中,门口应当挂上树叶,外人不得进入室内,否则就会导致酒酿不成功。在黎族部分区域,还将薯类或者稻米用作原材料,蒸熟或者煮熟,添加自己制作的酒饼,经过多日发酵以后,成为酒料,再通过熬蒸、冷却、导出蒸馏酒。除此以外,酒蜜、酒滴残留的酒糟还能够用于做蒸馏酒,然而其出酒量比较少。此类酿酒形式已经存在很长时间,黎族人的酿酒方式是对汉族人酿酒方式的发展。biang酒有着特殊的香味,享有“黎家美酒”的美誉。
5 结论
综上所述,biang酒在我们国家的酒领域内并无多大的名气,与其文化浓厚、历史悠久的背景严重不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黎族酒文化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iang酒深根于黎族的传统农耕文化,存在于黎族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中,彰显出极其浓厚的民族风情。积极保护、传承黎族的酒文化,有助于开发旅游产品,推动当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朝晖,钟文智,王云红.山兰酒酿造工艺研究[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3(2):22-24.
[2]郭雷鸣.黎族山兰酒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6(17):172.
[3]周菁葆.海南黎族酒文化考略[J].中国酿造,2009(5):183-185.
关键词:biang酒;酒文化;酿造
1 引言
biang酒是黎族人运用居住地区的旱糯稻,同时使用当地独有的植物,采取自然发酵的形式酿制而成。biang酒是黎家人常饮用的“滋补、健身”酒,用biang酒与鸡蛋蒸,对产妇来说是很好的补品。对黎族人而言,biang酒就如同外国的香槟那般,通常在重要节日或者贵客登门时才会痛饮biang酒。
2 biang酒的发展
biang酒,又可称作“山兰酒”,主要是由山兰米制作而成,因其原料而得此名。山兰稻是海南五指山独有的旱糯稻,主要在半山坡地生长,依靠自然雨水生长,无须施加肥料,产量非常低。相关数据显示,山兰稻共计有60多个不同的品种,然而原始品类的产量相对较低,种植经济收益偏低。再加上山兰稻属于加工产品用品种,很少将其直接当作米饭食用,种植较少。近几年内,在现代化育种手段的支持下,出现了“品质佳、产量高”的山兰稻优质品种,种植经济收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覆盖面积快速增加,特别是在比较穷困的山区,其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产业之一。虽然biang酒在民间备受人们的欢迎,但是其大都采取家庭作坊式的酿制形式,规模较小、零散分布,产品市场地区性极强。
3 biang酒的文化内涵
3.1 喜事方面
在家里有喜事的时候,黎族人会置办好酒好菜来招待亲朋好友,“拉biang”(指喝酒)必不可少。黎族人家生孩子,通常会给孩子“挂红”,主人拿出珍藏多年的biang酒招待好友,同样会用筷子蘸点喂给新生儿,祈求健康发育。结婚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刻,biang酒同样是主角。黎族小伙在上门提亲时,女方首先就会邀请男方与家中的长辈吃饭,席间讲的话并不是很多,只是“拉biang”而已。男方若比较豪爽,一饮而尽,那么女方的长辈则会非常高兴,婚事就会变得很容易;若男方表现得扭扭捏捏,酒相较差,则婚事就会变得异常困难,此即“观酒品知人品”。最后,在新娘进门的时候还需饮“福酒”,住到男方家中后,男方亲戚则会与新娘的娘家人相对而坐,先吃饭、再饮酒,在此过程中,人们会轮流用竹管去吸饮biang酒。
3.2 白事方面
黎族人到了垂暮时期,同样会去酿造biang酒,同时将它们埋藏到地底比较深的地方,此时的biang酒又被称作“地藏酒”。黎族老人在生前通常会告知家里人他将biang酒藏于何处,还会告诫自己的家人,在其去世后将biang酒拿出来,用它来待招参加吊唁的人们,借此传递自己对于亲朋好友的敬意。有时,由于biang酒埋藏很长时间,发酵过度,酒就会呈现出褐色,酒精浓度大幅度提高,过量饮用则会导致人们的身体感觉到不舒服,更有甚者还会引起人们“耍酒疯”,黎族人将其看作是“死者附体”,所以对于此类biang酒应该做到适量饮用,此是出于对逝者的敬畏,同样寄托了黎族人的哀思,此恰是“地藏酒”的深意所在。
3.3 会友传情
当有亲朋好友登门时,biang酒必定是用于款待他人的优质饮品。到黎族人家做客,吃饭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拉biang”,此时黎族姑娘就会热情地拉着你的手并且唱道:“亲爱的哥哥你坐下,黎家的biang酒你要喝,能喝多少是多少,莫把己当外来客。”歌曲有着明快的节奏,感情浓厚,正常情况下人们都是难以回绝的,此同样体现出黎族群众的热情、好客。如果想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对黎族人来说,应该先置办好酒席,菜品无所谓,而biang酒却是不可少的,在饮酒过程中可先放下寻求帮助的事情,在酒喝高兴了以后,再讲寻求帮助的事情,黎族人则会全力帮助,且不会索要任何报酬,因为他们的感情都寄托在biang酒中。biang酒是黎族人传递情感、加强友谊的主要途径。
3.4 节日庆典
黎族有大量不同的传统节日,其中“三月三”是最关键的,其具有交友婚恋、祭祀祈祷以及亲朋相聚等诸多作用。“三月三”,人们身穿传统的服装、挑着biang酒、拿着竹筒饭相聚而坐,期间还会表演“打柴舞”,整个节日的气氛异常热烈、欢快。黎族人有句俗语:“酒是血,饭是力。”由此可知biang酒在黎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其在重要节日时是传递情感的纽带,更加是该民族的符号及特征,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
4 黎族biang酒的酿造技艺
4.1 biang酒酒饼的制作
运用各式各样的植物,如黑藤、扁叶刺、山桔叶以及甜桃叶等,部分区域只采用单一的植物来加工酒饼。将植物晒干、剁碎以后,置于水中浸泡几个小时,而后将水中的杂质捞出。接着,将山兰糯稻浸泡于植物的汁水中,持续1~2天,将早稻舂碎从汁水中捞出,揉团、做饼,将饼摆放于在姜叶上,再用麻包将饼包裹好,确保酒饼能够储藏在相应的温度环境下,几日以后如果出现绒毛则代表发酵良好,酒饼还会散发出阵阵香味(生姜叶)。在黎族的不同区域,人们通常会使用不同的植物去加工酒饼。比如在五指山区域,采用当地盛产的淀粉含量比较高的红米,再搭配以甘蔗、姜叶以及香皮等其他原料。在原材料全部配好以后,以木臼将其舂成粉末,制作成饼块,同时蘸上黑色的稻草灰。将做好的酒饼置于火灶竹架上用火将其熏干,时间愈长,酒的浓度愈高。有的地区采取菠萝蜜叶、甘蔗叶等制作酒饼。此类技术将旱稻作为原材料,同时添加各式各样的植物制作而成。在制曲环节,添加部分植物,植物中包含大量的维生素,并且能够为发酵创造独特的环境,有利于根霉与酵母的快速繁衍。
4.2 biang酒的酿制
以往biang酒的原材料是山兰糯稻。将米置于水中浸泡半天,清洗干净倒入蒸锅中,蒸成干饭,晾晒。接着,将干饭倒入酿酒竹箩中(竹箩架呈锥形,架口直径大约为80厘米,底部呈尖形,在酿酒的时候,以芭蕉叶遮盖)。根据酒料的数量放入酒饼,将酒饼捣碎以后置于陶盆中,再以温水将其完全冲调开,接着把酒饼水盛入酒料当中,同时经过箩底部的桷孔将水分排出,以芭蕉叶将箩口完全封闭。酒料经过3天的发酵以后,通常会散发出很香的酒味。这个时候,用筷子在箩架底部捅个小孔,浓厚、酣醇的biang汁就会滴入到下方的盆中,即“酒滴”,黎族人稱作“南滴”。酒酿到7天时,以陶罐装biang汁,用大坛装biang蜜。最初的时候,biang蜜与biang汁的浓度比较低,封存的时间越长,浓度也就越高。黎家人还热衷于封酿,将酒蜜与酒滴中的酒糟通过过滤后储藏于陶瓮中,用经过火烤的芭蕉叶将其封盖,并且用麻绳系牢。又或是以黏性比较强的红泥和螺灰相混合将口瓮封牢,埋藏于地底,数年以后取出,酒质醇厚。在乐东哈方言区域,当前仍然有埋酒的传统习俗。
biang酒的酿制还有其他方式,即将糯米煮成干饭,待其晾凉以后装入到陶盆中且添加酒饼,以芭蕉叶将盆口封住,3天以后能够闻到阵阵酒香,7天就能够饮用。在酿酒过程中,门口应当挂上树叶,外人不得进入室内,否则就会导致酒酿不成功。在黎族部分区域,还将薯类或者稻米用作原材料,蒸熟或者煮熟,添加自己制作的酒饼,经过多日发酵以后,成为酒料,再通过熬蒸、冷却、导出蒸馏酒。除此以外,酒蜜、酒滴残留的酒糟还能够用于做蒸馏酒,然而其出酒量比较少。此类酿酒形式已经存在很长时间,黎族人的酿酒方式是对汉族人酿酒方式的发展。biang酒有着特殊的香味,享有“黎家美酒”的美誉。
5 结论
综上所述,biang酒在我们国家的酒领域内并无多大的名气,与其文化浓厚、历史悠久的背景严重不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黎族酒文化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iang酒深根于黎族的传统农耕文化,存在于黎族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中,彰显出极其浓厚的民族风情。积极保护、传承黎族的酒文化,有助于开发旅游产品,推动当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朝晖,钟文智,王云红.山兰酒酿造工艺研究[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3(2):22-24.
[2]郭雷鸣.黎族山兰酒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6(17):172.
[3]周菁葆.海南黎族酒文化考略[J].中国酿造,2009(5):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