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基础教育课程是确定的: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相差无几,这造成了教学的机械,教师也较多地依赖于教科书和参考书,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思想教育的針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只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家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变革,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并制定各学科课程标准。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
一、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1.有助于学生掌握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用的知识。
在日益频繁的商业活动、经济交流、生产实践和生活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成功发展自我、成功创造价值和高质量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
2.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基本知识。
地理课程传授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内容:自然科学知识有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以及地球的运动规律,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人文知识有人口、种族、民族、宗教、产业布局,以及全球人口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文化知识。缺乏地理知识将无法与世界潮流相适应,无法科学合理地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地理课程的设置为国民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地理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课程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的功能不言而喻。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动手,许多地理知识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或在实践中验证,地理教学的大量课内与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使用处理地图、图表的能力,操作地理仪器设备、野外考察、环境调查、社会访问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时代里,国民应具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能够应用信息提供决策、建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课程能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提高读图、绘图、用图方面的技能;搜集信息资料,运用与分析信息的能力;用地理信息技术来探究地理问题,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在地理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地理信息手段进行交流的能力。
4.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空间想象能力是地理课程培养的重点,地理学强调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分布、区位特征,判断空间方位,确定事物之间空间联系和结构,对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理课程中学生学习山脉、气候、植被、河流分布特征,城市布局、产业布局等空间分布内容,以及野外实践,等等,都有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5.地理新课程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研究的五个圈层系统都呈开放、综合的状态,每时每刻都与外界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这种开放与综合的特点使得地理学科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自然、社会学科相互联系,地理课程在传授地理知识内容的同时,必然对学生在形成开放的思维意识、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极强的综合能力产生强大的作用。
6.地理新课程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当今社会,一个人单有知识能力还不行,还应该善于与人合作,对社会和自然负有伦理义务,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地理课程按照人才综合素质特征的要求,确立合理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新课标对新时期人才的素质作出了规定和要求
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将新课标中所蕴涵的全新理念和要求落实到教学改革之中,真正达到和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目标。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因此对广大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应具有教育理想。
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将是课程的组成者,将有更多的自主权,将是一个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每一位地理教师必须树立教育理想,为社会和高一级的学校培养地理人才,输送地理人才。地理教师也应该对地理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地理教师只有树立自己的学科教育理想,才更能体现教师的个性,更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教育和教学中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成就感,体现主动性、自主性。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新课程和新的专业知识。
很多优秀的教师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地付出,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传授给学生新的理念。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的教案用了一年又一年,而这个教案也没有过旧,其实一本教案使用多年在以前是毫不为奇的事情,因为那时的教育要求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可是现在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特别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幅度是相当大的,目标、内容甚至评价都有改变,地理教师只有不断进行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才能真正适应这次课程改革。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自觉地学习新课程,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同时因为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在内容上也有很大变化,地理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已经显得不够,所以教师要主动自觉地补充专业认识,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产生出来的。我国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确立与“新课标”要求相适应的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因此加强学习,开展反思,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学习,教师能够站在关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为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负责的高度上,努力使基础教育体现出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等功能。
3.转变教师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的过程以教为基础和中心,学围绕教转,因此传统教师的角色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素质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而要贯彻新课标,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
(1)转变知识的传授者角色。具体而言:①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②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化教育转变;③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⑤由单向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⑥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⑦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2)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而言:①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②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設丰富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等。
(3)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
4.改进地理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做到:①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②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③重视地理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④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②在教学中,通过讨论、研究、观察、调查、信息收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③重视“探究式”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优化学习内容。
精选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它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价值的正确认识,对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重大价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应当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地理学习中“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如国际形势,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鼓励并组织学生调查、收集、处理来自生活实践、新闻媒体、书籍网络等方面的地理信息,让他们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理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价值,如天气预报、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旅游等。
7.倡导发展性评价。
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建立学习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实施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创设激励性评价机制也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倡导发展性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新课标为此也提出了具体建议,如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时,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为地理问题,能否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时,重点是评价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时,关注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价值,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等等。
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既是国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又是当前减轻学生学业的迫切要求,地理教师任重而道远。
一、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1.有助于学生掌握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用的知识。
在日益频繁的商业活动、经济交流、生产实践和生活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成功发展自我、成功创造价值和高质量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
2.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基本知识。
地理课程传授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内容:自然科学知识有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以及地球的运动规律,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人文知识有人口、种族、民族、宗教、产业布局,以及全球人口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文化知识。缺乏地理知识将无法与世界潮流相适应,无法科学合理地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地理课程的设置为国民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地理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课程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的功能不言而喻。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动手,许多地理知识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或在实践中验证,地理教学的大量课内与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使用处理地图、图表的能力,操作地理仪器设备、野外考察、环境调查、社会访问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时代里,国民应具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能够应用信息提供决策、建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课程能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提高读图、绘图、用图方面的技能;搜集信息资料,运用与分析信息的能力;用地理信息技术来探究地理问题,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在地理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地理信息手段进行交流的能力。
4.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空间想象能力是地理课程培养的重点,地理学强调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分布、区位特征,判断空间方位,确定事物之间空间联系和结构,对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理课程中学生学习山脉、气候、植被、河流分布特征,城市布局、产业布局等空间分布内容,以及野外实践,等等,都有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5.地理新课程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研究的五个圈层系统都呈开放、综合的状态,每时每刻都与外界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这种开放与综合的特点使得地理学科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自然、社会学科相互联系,地理课程在传授地理知识内容的同时,必然对学生在形成开放的思维意识、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极强的综合能力产生强大的作用。
6.地理新课程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当今社会,一个人单有知识能力还不行,还应该善于与人合作,对社会和自然负有伦理义务,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地理课程按照人才综合素质特征的要求,确立合理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新课标对新时期人才的素质作出了规定和要求
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将新课标中所蕴涵的全新理念和要求落实到教学改革之中,真正达到和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目标。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因此对广大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应具有教育理想。
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将是课程的组成者,将有更多的自主权,将是一个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每一位地理教师必须树立教育理想,为社会和高一级的学校培养地理人才,输送地理人才。地理教师也应该对地理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地理教师只有树立自己的学科教育理想,才更能体现教师的个性,更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教育和教学中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成就感,体现主动性、自主性。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新课程和新的专业知识。
很多优秀的教师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地付出,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传授给学生新的理念。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的教案用了一年又一年,而这个教案也没有过旧,其实一本教案使用多年在以前是毫不为奇的事情,因为那时的教育要求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可是现在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特别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幅度是相当大的,目标、内容甚至评价都有改变,地理教师只有不断进行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才能真正适应这次课程改革。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自觉地学习新课程,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同时因为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在内容上也有很大变化,地理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已经显得不够,所以教师要主动自觉地补充专业认识,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产生出来的。我国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确立与“新课标”要求相适应的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因此加强学习,开展反思,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学习,教师能够站在关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为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负责的高度上,努力使基础教育体现出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等功能。
3.转变教师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的过程以教为基础和中心,学围绕教转,因此传统教师的角色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素质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而要贯彻新课标,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
(1)转变知识的传授者角色。具体而言:①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②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化教育转变;③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⑤由单向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⑥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⑦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2)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而言:①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②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設丰富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等。
(3)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
4.改进地理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做到:①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②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③重视地理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④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②在教学中,通过讨论、研究、观察、调查、信息收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③重视“探究式”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优化学习内容。
精选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它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价值的正确认识,对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重大价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应当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地理学习中“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如国际形势,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鼓励并组织学生调查、收集、处理来自生活实践、新闻媒体、书籍网络等方面的地理信息,让他们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理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价值,如天气预报、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旅游等。
7.倡导发展性评价。
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建立学习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实施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创设激励性评价机制也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倡导发展性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新课标为此也提出了具体建议,如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时,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为地理问题,能否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时,重点是评价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时,关注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价值,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等等。
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既是国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又是当前减轻学生学业的迫切要求,地理教师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