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的平底靴掉了一只鞋跟,那靴子她挺喜欢,不舍得丢弃,叮嘱我拿去修。不用她说,我一定会送去老市区那个修鞋摊,尽管离新居很远。
那个修鞋摊就在路边茂密的金凤树下,母亲退休前几年就有这个修鞋摊了,摆了近十年吧。修鞋的中年夫妇衣着整洁,男人瘦小苍白,沉默寡言,偶尔一两句话也是用方言低声跟妻子商量什么,很少和顾客搭讪。女人倒是高大壮实,脸色红扑扑的,总是笑呵呵地接过顾客的鞋,琢磨一下怎么修,就快手快脚干起来。男人埋头干下手活,价钱由女人说了算,夫妇俩配合得很默契。因为价格公道,手艺好,许多附近的街坊都愿意帮衬,生意不错。
以前,我和母亲一起去修鞋,总会遇上三五个人轮候着,便把鞋放在摊位上叮嘱夫妇俩几句,过一会再去拿。趁这个空档,母亲常会带我去广场边的牛肉档,美美地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牛肉丸米果条,或在隔壁买甜豆腐花,那是我们的“老地方”,父亲和弟弟从未去过,成为母女间小小的秘密,幸福的回忆。每次心满意足地吃完回去,鞋准能修好,还擦得亮亮的。被日子磨熨得柔软的鞋总比新鞋来得合脚,有了感情吧,心底便有一种重拾旧情的欣喜。修鞋夫妇再忙碌,也总是笑吟吟地跟你道别,像很陶醉于这小小营生,使人不由得羡慕。
去年,我的藤包带子断了。那是我去泰国时一眼看中的,咖啡色和浅麦色的藤条交叉编织,桃木扣子,大大的很拙朴,夏天用时显得很清爽,因了喜欢,所以千里迢迢带回来。可惜藤条太脆,带子不耐用。好心疼,不知如何补救,忽然想到修鞋夫妇也许有办法。送去后,女人让我留下藤包,她琢磨个好法子尽量弄牢固,叫我隔天去拿。
忙碌几天后我才想起这事。见到我,女人笑着说:“阿姐,前几天我就把藤包修好了,你没来,今天却忘了带来,等我回家去取。”拉把小布凳让我坐,匆匆走了。
等着无聊,我跟她男人拉起家常。她男人边补鞋,边用蹩脚的普通话告诉我,他们是杭州人,他原是鞋厂的行政干部,她是生产班长,前些年同时下岗。当时两个男孩还在读大学,经济拮据,一咬牙南下。人到中年工作难找,凭老手艺摆起修鞋摊。每天从清晨摆到日落才收工,晚上带上还没修完的鞋回出租屋继续做,一针一线地忙碌,生意日见红火。现在,大孩子已大学毕业,分配到当地海事局工作,刚结婚;小孩子今年将毕业,生活正慢慢好起来呢。
说着,女人满头大汗取了包回来。看着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夫妇俩,我说:“孩子都毕业了,也该松口气,回家享享福了!”女人叹息道:“老大结婚买房我们拿出所有的积蓄,他工资低还要付按揭,生活挺紧张。小的只是大专学历,在杭州找工不易,去上海更竞争不过人家,还想继续考本科呢。再说以后小的成家不也得花钱吗?趁现在我们还干得动就多攒点钱,等有了孙子再回家帮着带吧。这里太热,我们不适应,终归是要回家乡的。”
男人欲言又止,看着疲惫的妻子,眼里满是怜惜。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的心一酸,眼前浮现母亲鬓角的白发。退休后再返聘,母亲这两年苍老多了,我婚后也没再和她去“老地方”吃过点心。儿女多么粗心,总是看不见父母的辛劳和他们眼中的寂寞!我的眼睛有些湿润,赶紧低头佯装看藤包。藤包的带子已用咖啡色皮料精致地包着,在包身接口处牢牢缝好,颜色那么和谐,平添了一丝洋气。多整齐的针线啊,如父母细密的心思,我喜爱地摩挲着。
昨天,当我拎着母亲的鞋赶到那里,原来的修鞋摊空荡荡的,夫妇俩不见了。我的心也空荡荡的。他们搬走了吗?还是终于回老家了?但愿被儿子们接回家享福去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 图:李敏学
那个修鞋摊就在路边茂密的金凤树下,母亲退休前几年就有这个修鞋摊了,摆了近十年吧。修鞋的中年夫妇衣着整洁,男人瘦小苍白,沉默寡言,偶尔一两句话也是用方言低声跟妻子商量什么,很少和顾客搭讪。女人倒是高大壮实,脸色红扑扑的,总是笑呵呵地接过顾客的鞋,琢磨一下怎么修,就快手快脚干起来。男人埋头干下手活,价钱由女人说了算,夫妇俩配合得很默契。因为价格公道,手艺好,许多附近的街坊都愿意帮衬,生意不错。
以前,我和母亲一起去修鞋,总会遇上三五个人轮候着,便把鞋放在摊位上叮嘱夫妇俩几句,过一会再去拿。趁这个空档,母亲常会带我去广场边的牛肉档,美美地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牛肉丸米果条,或在隔壁买甜豆腐花,那是我们的“老地方”,父亲和弟弟从未去过,成为母女间小小的秘密,幸福的回忆。每次心满意足地吃完回去,鞋准能修好,还擦得亮亮的。被日子磨熨得柔软的鞋总比新鞋来得合脚,有了感情吧,心底便有一种重拾旧情的欣喜。修鞋夫妇再忙碌,也总是笑吟吟地跟你道别,像很陶醉于这小小营生,使人不由得羡慕。
去年,我的藤包带子断了。那是我去泰国时一眼看中的,咖啡色和浅麦色的藤条交叉编织,桃木扣子,大大的很拙朴,夏天用时显得很清爽,因了喜欢,所以千里迢迢带回来。可惜藤条太脆,带子不耐用。好心疼,不知如何补救,忽然想到修鞋夫妇也许有办法。送去后,女人让我留下藤包,她琢磨个好法子尽量弄牢固,叫我隔天去拿。
忙碌几天后我才想起这事。见到我,女人笑着说:“阿姐,前几天我就把藤包修好了,你没来,今天却忘了带来,等我回家去取。”拉把小布凳让我坐,匆匆走了。
等着无聊,我跟她男人拉起家常。她男人边补鞋,边用蹩脚的普通话告诉我,他们是杭州人,他原是鞋厂的行政干部,她是生产班长,前些年同时下岗。当时两个男孩还在读大学,经济拮据,一咬牙南下。人到中年工作难找,凭老手艺摆起修鞋摊。每天从清晨摆到日落才收工,晚上带上还没修完的鞋回出租屋继续做,一针一线地忙碌,生意日见红火。现在,大孩子已大学毕业,分配到当地海事局工作,刚结婚;小孩子今年将毕业,生活正慢慢好起来呢。
说着,女人满头大汗取了包回来。看着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夫妇俩,我说:“孩子都毕业了,也该松口气,回家享享福了!”女人叹息道:“老大结婚买房我们拿出所有的积蓄,他工资低还要付按揭,生活挺紧张。小的只是大专学历,在杭州找工不易,去上海更竞争不过人家,还想继续考本科呢。再说以后小的成家不也得花钱吗?趁现在我们还干得动就多攒点钱,等有了孙子再回家帮着带吧。这里太热,我们不适应,终归是要回家乡的。”
男人欲言又止,看着疲惫的妻子,眼里满是怜惜。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的心一酸,眼前浮现母亲鬓角的白发。退休后再返聘,母亲这两年苍老多了,我婚后也没再和她去“老地方”吃过点心。儿女多么粗心,总是看不见父母的辛劳和他们眼中的寂寞!我的眼睛有些湿润,赶紧低头佯装看藤包。藤包的带子已用咖啡色皮料精致地包着,在包身接口处牢牢缝好,颜色那么和谐,平添了一丝洋气。多整齐的针线啊,如父母细密的心思,我喜爱地摩挲着。
昨天,当我拎着母亲的鞋赶到那里,原来的修鞋摊空荡荡的,夫妇俩不见了。我的心也空荡荡的。他们搬走了吗?还是终于回老家了?但愿被儿子们接回家享福去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 图:李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