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育公平出发,利用功利主义伦理价值观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对我国当前教育公平问题的合理性及局限性。一方面,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功利主义思想重集体轻个人的理论缺陷使其在实践中不能彻底解决教育资源在个人层面公平分配的问题。
关键词:功利主义;教育公平;义务教育;效率最大化
一、功利主义的发展流变及概念界定
作为一种伦理思潮,国外功利主义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著名的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了“快乐主义学说”,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① 。17世纪英国学者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学说,以及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的公益理论都是功利主义思想的源泉。英国学者边沁继承发扬了功利主义伦理观,他继承英国经验论的传统,建立了系统的功利主义理论框架。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边沁认为社会利益就是各个社会成员利益的总和,一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积累。密尔是功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1861年密尔所著《功用主义》一书的发表标志着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最高点。在本书中,密尔的观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个人在行为上只要不对他人的利害产生影响就能拥有完全的自由,这种自由不必对社会负责,他人也无权干涉;当个人的行为危及他人的利害时,则必须接受来自他人、社会乃至法律的约束与制裁。所以,在保证他人的利益范围之内,密尔非常推崇个性的发展。
中国传统功利观的基本范畴就是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所以中国传统功利观也就是指人们对义和利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重义轻利”的观点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并成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孟子把义利关系彻底推向了对立,并成为“崇义贬利”的典型代表。此后,汉代的董仲舒、宋朝的朱熹等把“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发展到了顶峰,并使之成为封建社会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墨子主张“义利相兼”,既“贵义”,又“尚利”,强调“交相利”是“兼相爱”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墨子是我国古代功利主义的代表。
纵观国内外功利主义思想的发展流变可以看出,正是其理论的不断修正使其成为指导社会公共政策准则制定的思想之一。因而,我们既要客观分析功利主义理论的实质,也要看到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下的现实局限性。功利主义积极倡导公共幸福,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取舍,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即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
二、功利主义对教育公平的现实合理性
(一)以促进所有学生和社会的最大发展为教育宗旨
“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精髓,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追求幸福是一种内在需求,受教育是个人的一种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和政府的一项责任。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在获得知识和技能后,个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能通过交纳税款等形式,促进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正如密尔的观点,个人的充分发展促进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二)教育资源的分配以效率为首要原则
“效率通常分为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内部效率是指一个产品怎样有效的生产出来;外部效率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有价值,即是否收益大于成本。”② 功利主义伦理观重视行为的后果,也就是说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实现个人价值,进而反哺社会。在教育领域,追求效率具体体现在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充分满足不同学生和家长的需要。无疑,这对受教育者个体差异性需求的满足是有利的,同时这也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实现功利主义所倡导的“福利总量最大化”这一目标。
三、功利主义价值观在指导教育公平问题中的局限性
近10年来,在中国的义务教育领域,“择校热”现象渐渐浮出水面,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只要交一部分择校费,就可以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到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在客观上,这对一个孩子的升学和未来就業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择校费,学校则可以用来改善教学环境,更新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待遇,反过来能使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一系列的措施显然促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而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来说的确存在着不公平现象,由于他们很难支付这笔昂贵的费用,必然会使来自这种家庭背景的孩子享受到相对低一等的教育资源。
因此,教育系统总体上反映了整个社会中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平等结构。功利主义伦理观在强调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同时,忽视了少数人的权益,必然会使一部分人的权利和利益受到损害。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省时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才能追求效率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结果之一便是导致贫富分化的日益严重,经济上的不公平又导致了教育上的不公平,学校、家长、学生对教育资源的竞争和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便是具体表现。然而,关于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功利主义并没有较为明确的阐述,所以功利主义伦理价值取向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在认识与实践层面均面临困惑,无法避免急功近利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小结
教育家普鲁斯斯科特曾指出:“教育所拥有的特权,也说明教育是人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阶梯,它可以使人得以摆脱原始的依赖状态。”扩大受教育的人群,使实际接受教育的人口从少数特定阶层扩大到广大人民,并享受到相对均等的教育资源,符合功利主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思想,说明功利主义伦理观对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特定条件下的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其重视集体,轻视个人的指导思想,局限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这并不能泯灭功利主义伦理观对解决实践问题的巨大价值,在教育公平这一问题上,其理论局限的根本在于绝对的“保证公平”与“追求效率”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无法消除,只能做到“相对公平”。因此,必须承认功利主义伦理观的价值,更需要对其进行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不但有利于中国教育公平政策制定的客观性,还能为教育实践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2.
[2]边沁.政府片论[M].沈叔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2.
[3]牛京辉.英国公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马键生.公平与效率抉择: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07.
注释:
① 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2.
② 马键生.公平与效率抉择: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07.
关键词:功利主义;教育公平;义务教育;效率最大化
一、功利主义的发展流变及概念界定
作为一种伦理思潮,国外功利主义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著名的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了“快乐主义学说”,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① 。17世纪英国学者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学说,以及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的公益理论都是功利主义思想的源泉。英国学者边沁继承发扬了功利主义伦理观,他继承英国经验论的传统,建立了系统的功利主义理论框架。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边沁认为社会利益就是各个社会成员利益的总和,一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积累。密尔是功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1861年密尔所著《功用主义》一书的发表标志着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最高点。在本书中,密尔的观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个人在行为上只要不对他人的利害产生影响就能拥有完全的自由,这种自由不必对社会负责,他人也无权干涉;当个人的行为危及他人的利害时,则必须接受来自他人、社会乃至法律的约束与制裁。所以,在保证他人的利益范围之内,密尔非常推崇个性的发展。
中国传统功利观的基本范畴就是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所以中国传统功利观也就是指人们对义和利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重义轻利”的观点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并成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孟子把义利关系彻底推向了对立,并成为“崇义贬利”的典型代表。此后,汉代的董仲舒、宋朝的朱熹等把“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发展到了顶峰,并使之成为封建社会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墨子主张“义利相兼”,既“贵义”,又“尚利”,强调“交相利”是“兼相爱”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墨子是我国古代功利主义的代表。
纵观国内外功利主义思想的发展流变可以看出,正是其理论的不断修正使其成为指导社会公共政策准则制定的思想之一。因而,我们既要客观分析功利主义理论的实质,也要看到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下的现实局限性。功利主义积极倡导公共幸福,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取舍,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即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
二、功利主义对教育公平的现实合理性
(一)以促进所有学生和社会的最大发展为教育宗旨
“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精髓,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追求幸福是一种内在需求,受教育是个人的一种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和政府的一项责任。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在获得知识和技能后,个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能通过交纳税款等形式,促进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正如密尔的观点,个人的充分发展促进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二)教育资源的分配以效率为首要原则
“效率通常分为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内部效率是指一个产品怎样有效的生产出来;外部效率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有价值,即是否收益大于成本。”② 功利主义伦理观重视行为的后果,也就是说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实现个人价值,进而反哺社会。在教育领域,追求效率具体体现在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充分满足不同学生和家长的需要。无疑,这对受教育者个体差异性需求的满足是有利的,同时这也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实现功利主义所倡导的“福利总量最大化”这一目标。
三、功利主义价值观在指导教育公平问题中的局限性
近10年来,在中国的义务教育领域,“择校热”现象渐渐浮出水面,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只要交一部分择校费,就可以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到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在客观上,这对一个孩子的升学和未来就業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择校费,学校则可以用来改善教学环境,更新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待遇,反过来能使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一系列的措施显然促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而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来说的确存在着不公平现象,由于他们很难支付这笔昂贵的费用,必然会使来自这种家庭背景的孩子享受到相对低一等的教育资源。
因此,教育系统总体上反映了整个社会中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平等结构。功利主义伦理观在强调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同时,忽视了少数人的权益,必然会使一部分人的权利和利益受到损害。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省时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才能追求效率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结果之一便是导致贫富分化的日益严重,经济上的不公平又导致了教育上的不公平,学校、家长、学生对教育资源的竞争和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便是具体表现。然而,关于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功利主义并没有较为明确的阐述,所以功利主义伦理价值取向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在认识与实践层面均面临困惑,无法避免急功近利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小结
教育家普鲁斯斯科特曾指出:“教育所拥有的特权,也说明教育是人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阶梯,它可以使人得以摆脱原始的依赖状态。”扩大受教育的人群,使实际接受教育的人口从少数特定阶层扩大到广大人民,并享受到相对均等的教育资源,符合功利主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思想,说明功利主义伦理观对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特定条件下的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其重视集体,轻视个人的指导思想,局限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这并不能泯灭功利主义伦理观对解决实践问题的巨大价值,在教育公平这一问题上,其理论局限的根本在于绝对的“保证公平”与“追求效率”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无法消除,只能做到“相对公平”。因此,必须承认功利主义伦理观的价值,更需要对其进行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不但有利于中国教育公平政策制定的客观性,还能为教育实践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2.
[2]边沁.政府片论[M].沈叔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2.
[3]牛京辉.英国公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马键生.公平与效率抉择: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07.
注释:
① 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2.
② 马键生.公平与效率抉择: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