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龙岩市江山镇铜砵村某猪场共存栏550头生猪,其中繁殖母猪83头。2011年4月3日至5月25日期间共有23头母猪产仔,共产下210头仔猪,而先后有80头发病并陆续出现急性死亡,发病率为38.1%。发病猪皆为30~50日龄的膘壮仔猪,哺乳期未见发病。笔者应约前往诊治,经治疗,死亡45头,死亡率占发病率的56.25%,其余都康复好转。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于断奶后10天左右和断奶后30天左右两个阶段,即从乳猪料转换到过渡料、从过渡料转换到小猪料两阶段。主要原因是仔猪胃肠道尚未健全,微生物区系容易受到干扰,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产生的水肿毒素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并引起毒血症,导致发病。猪突然发病,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个别个体病初体温升高至40℃后恢复正常),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绝食,脸部、眼睑水肿并发蓝或黑,独自伏卧一角呈嗜睡状。病后期部分猪只的头顶部、颊部、眼睑等处皮肤高度肿胀,呼吸困难,叫声哑或尖。病初一肢先出现跛行,而后发展到四肢麻痹卧地不起,体表各部感觉钝弱。有的横卧、抽搐,即接近濒死期。
二、剖检变化
剖检7头病死猪,最明显的症状是:胃壁、大肠系膜胶胨样水肿,切面明显外翻,肠系膜和肠系膜淋巴结普遍充血、水肿,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变化。严重者腹内侧皮下可见明显水肿,部分猪只伴有腹腔、心包积液等症状,肝、心、脾、肾等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三、实验室诊断
①无菌取病死猪的肝、脾等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平板上。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后出现直径2~3毫米、边缘整齐光滑的浅灰色菌落;在麦康凯平板上,长出红色菌落。分别挑取以上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无芽孢菌。在血平板上培养为β-溶血。②药敏试验。高敏的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头孢拉定;中敏的有复方新诺明(SMZ TMP)、红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低敏的有强力霉素、甲砜霉素、痢菌净。
四、治疗与体会
1. 治疗方法
①方案一,每10千克体重用链霉素0.5万国际单位、地塞米松2.5毫克,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天。方案二,每10千克体重用头孢拉定0.2克、50%葡萄糖40~60毫升、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4~6毫升、地塞米松2.5毫克,混合腹腔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天。在采用方案一或方案二的同时,另外每头肌注速尿2毫升与亚硒酸钠注射液2毫升。②每10千克体重用庆大霉素8万国际单位、复合维生素B片2片,一次灌服。每天两次,连用3天。③未发病同窝猪只,每10千克体重用头孢拉定0.2克、地塞米松2.5毫克,肌注,2次/天,用药1天。④全群仔猪每10千克体重用庆大霉素4万国际单位,连用5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100克/250千克。⑤及时调整配方,降低日粮粗蛋白含量,减少不易消化的蛋白饲料用量。如减少常规豆粕用量,或用膨化豆粕替代30%~40%的常规豆粕。
2. 治疗体会
①治疗要及早,提倡采用综合防治方法。一旦发现该病,要整窝、全群用药,特别对感染但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猪只,以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②要增加饲料中多种维生素、硒等的含量,以提高抗应激水平。③要进行药敏试验,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用地塞米松、高渗葡萄糖等加强抗炎与解毒治疗。④以静注、腹腔注射效果较好于肌注效果,并降低日粮蛋白,有利于控制疾病。
五、预防措施
1. 做好饲料的更换过渡工作。从外地调来的仔猪,尽量保持用原产地的饲料和饲喂方法1周以上,然后逐渐改喂本场饲料,使仔猪逐渐适应。
2. 注意日粮中蛋白质的比例,应用全价料饲养。避免日粮单一或蛋白质偏高,要适量供给青绿饲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3. 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仔猪应适当运动,以增强抗病力。
4. 新进圈仔猪每头应于饮水中投喂复合酸制剂,连服7天,即可达到预防目的。
5. 断奶前做好补料工作,加强仔猪的胃肠锻炼。断奶不要太突然,使饲养条件逐渐改变。断奶前降低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1%~2%(或加粗饲料到仔猪料中),断奶后采取限制饲喂3~5天,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对疑似水肿病的仔猪,在饲料中按预防量添加氟哌酸或磺胺嘧啶1周,可有效地控制水肿病的发生。
6. 哺乳期加强补硒与补铁,补硒采用在仔猪3~5日龄肌注0.1%亚硒酸钠溶液0.5毫升,60日龄再注射1毫升;补铁采用在仔猪3~4日龄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酐铁剂等,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兽医站 邮编:364017)
一、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于断奶后10天左右和断奶后30天左右两个阶段,即从乳猪料转换到过渡料、从过渡料转换到小猪料两阶段。主要原因是仔猪胃肠道尚未健全,微生物区系容易受到干扰,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产生的水肿毒素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并引起毒血症,导致发病。猪突然发病,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个别个体病初体温升高至40℃后恢复正常),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绝食,脸部、眼睑水肿并发蓝或黑,独自伏卧一角呈嗜睡状。病后期部分猪只的头顶部、颊部、眼睑等处皮肤高度肿胀,呼吸困难,叫声哑或尖。病初一肢先出现跛行,而后发展到四肢麻痹卧地不起,体表各部感觉钝弱。有的横卧、抽搐,即接近濒死期。
二、剖检变化
剖检7头病死猪,最明显的症状是:胃壁、大肠系膜胶胨样水肿,切面明显外翻,肠系膜和肠系膜淋巴结普遍充血、水肿,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变化。严重者腹内侧皮下可见明显水肿,部分猪只伴有腹腔、心包积液等症状,肝、心、脾、肾等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三、实验室诊断
①无菌取病死猪的肝、脾等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平板上。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后出现直径2~3毫米、边缘整齐光滑的浅灰色菌落;在麦康凯平板上,长出红色菌落。分别挑取以上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无芽孢菌。在血平板上培养为β-溶血。②药敏试验。高敏的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头孢拉定;中敏的有复方新诺明(SMZ TMP)、红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低敏的有强力霉素、甲砜霉素、痢菌净。
四、治疗与体会
1. 治疗方法
①方案一,每10千克体重用链霉素0.5万国际单位、地塞米松2.5毫克,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天。方案二,每10千克体重用头孢拉定0.2克、50%葡萄糖40~60毫升、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4~6毫升、地塞米松2.5毫克,混合腹腔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天。在采用方案一或方案二的同时,另外每头肌注速尿2毫升与亚硒酸钠注射液2毫升。②每10千克体重用庆大霉素8万国际单位、复合维生素B片2片,一次灌服。每天两次,连用3天。③未发病同窝猪只,每10千克体重用头孢拉定0.2克、地塞米松2.5毫克,肌注,2次/天,用药1天。④全群仔猪每10千克体重用庆大霉素4万国际单位,连用5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100克/250千克。⑤及时调整配方,降低日粮粗蛋白含量,减少不易消化的蛋白饲料用量。如减少常规豆粕用量,或用膨化豆粕替代30%~40%的常规豆粕。
2. 治疗体会
①治疗要及早,提倡采用综合防治方法。一旦发现该病,要整窝、全群用药,特别对感染但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猪只,以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②要增加饲料中多种维生素、硒等的含量,以提高抗应激水平。③要进行药敏试验,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用地塞米松、高渗葡萄糖等加强抗炎与解毒治疗。④以静注、腹腔注射效果较好于肌注效果,并降低日粮蛋白,有利于控制疾病。
五、预防措施
1. 做好饲料的更换过渡工作。从外地调来的仔猪,尽量保持用原产地的饲料和饲喂方法1周以上,然后逐渐改喂本场饲料,使仔猪逐渐适应。
2. 注意日粮中蛋白质的比例,应用全价料饲养。避免日粮单一或蛋白质偏高,要适量供给青绿饲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3. 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仔猪应适当运动,以增强抗病力。
4. 新进圈仔猪每头应于饮水中投喂复合酸制剂,连服7天,即可达到预防目的。
5. 断奶前做好补料工作,加强仔猪的胃肠锻炼。断奶不要太突然,使饲养条件逐渐改变。断奶前降低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1%~2%(或加粗饲料到仔猪料中),断奶后采取限制饲喂3~5天,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对疑似水肿病的仔猪,在饲料中按预防量添加氟哌酸或磺胺嘧啶1周,可有效地控制水肿病的发生。
6. 哺乳期加强补硒与补铁,补硒采用在仔猪3~5日龄肌注0.1%亚硒酸钠溶液0.5毫升,60日龄再注射1毫升;补铁采用在仔猪3~4日龄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酐铁剂等,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兽医站 邮编:36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