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与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z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悉苏州历史的人都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苏州地区只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据苏州市志记载,1971年至1976年,粮食总产量持续达到4000万公斤左右,年亩产650至700公斤。但苏州的工业基础却十分薄弱,在省内,一直列南京、无锡、常州、徐州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苏州改革、开放、发展的新纪元,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一跃成为全国地级市之首。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表明,在我国两岸四地2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苏州综合竞争力排名第8位,在内地仅次于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名列第5位。
  苏州的发展倍受关注。如果说,苏州经济有什么特色的话,那么苏州选择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乃是苏州经济的最大特色。外向型经济的崛起和腾飞,在整个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07年,苏州市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分别突破20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60.6%和58.4%;实际利用外资71.7亿美元,占全省的32.7%。全市涉外税收达到474.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6.2%,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占全市总量的1/3。苏州的实践证明,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为苏州率先科学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注入了崭新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两个率先”、加快富民强市,构建“和谐苏州”作出了重要贡献。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是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苏州特点的成功之路。
  苏州选择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并坚持一以贯之地走下去,这是历届苏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抓住机遇、务实拼搏的结果。外向型经济的成功实践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结出的丰硕成果。
  苏州发展外向型经济,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会聚的产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全国经济封闭、僵化的局面,提出了创办“经济特区”的思想;之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迅速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三个层面展开,苏州作为沿海开放地区而得风气之先:1990年,党中央关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的实施,使得作为上海近邻的苏州,一下子被推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从而为苏州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此同时,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州乡镇工业在高速发展之后,机制不活、效益滑坡、资源浪费、环境被损等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则为开辟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动力提供了最佳的路径。更为重要的是,在解放思想的引领下,大大激发了苏州干部、企业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首创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艰苦创业、敢于创新、争先创优”的昆山之路,“借鉴创新、和谐共赢”的“园区经验”成为苏州人勇往直前、先人一拍、快人一步的不竭的精神动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有些地区还在为外贸体制改革得失成败争论不休时,苏州已争取到了外贸“切块承包”和自营出口的直接经营权,市、市(县)、乡镇全部建立了外贸公司,真正使企业从“五湖四海”走向了“五洲四洋”,促进外向型经济迅速上了一个台阶。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有些地区还在对引进外资、举办外商独资企业“姓社还是姓资”、“会不会引狼入室”、“是不是丧权辱国”等问题争论不休时。苏州人甘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积极推动外商直接投资办企业,昆山市当时曾连续五年获得了五个县级“全省第一”,即第一家办成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家办成外商独资企业,第一家有偿出让土地,以及利用外资总量、有偿出让土地总量为全省之最。90年代初,当有些地区还在热衷于“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时,苏州已开始实施生产力布局的理性大调整,走上了集约式发展的新路子,开发区应运而生。1992年,苏州一年被批准5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已成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现代化新城的示范区。目前苏州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实现的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市的65.1%和49.1%。进入2l世纪,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当有些地区质疑外向型经济“只长骨头不长肉”、“叫好不叫座”时,苏州人一方面坚持不争论、不埋怨,另一方面,自觉转变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提高质量水平,实现了“量转质”的根本性提升,使开放型经济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快最好的时期。
  不同时期的解放思想有不同的内涵,不同时期的解放思想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如果说,以往的解放思想为苏州走上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腾飞之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那么,今后,我们必须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开放型经济的成功实践检验思想解放的成效。从苏州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再创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要坚持以下几点:一是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贸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出口品牌战略。优化出口市场布局,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二是依托已经形成的利用外资先发优势,优化引资结构,创新引资方式,坚持将引进资本与引进智力、引进技术结合起来。尤其要加大对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是优化开放型经济的载体和环境建设,切实强化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综合功能,放大优势,提升能级,着力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四是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外向型经济与其他经济的互动效应,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的新优势。
  (作者单位:中共苏州市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杭邦华
其他文献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事关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转型是一个求新求变的过程,但只有适应国情区情才有生命力,只有依托现有资源才有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栖霞区积累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南京市区县前列,形成了国家级开发区、国内一流的大学城、长江第一大内河港等一批优质资源。在“十二五”发展中,栖霞区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要在高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