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活动激出全部活力
学校走廊的一个专栏里贴满了照片,照片上,孩子们有的在跋山涉水,有的在相互 照顾,有的仿佛又在商量着什么秘密……但无论他们在做什么,从孩子们的笑颜里,我 们都能看出他们由衷的喜悦。
这情景和国内学校的春游活动很相像,却又有些不同——为什么孩子的服装显得那 么怪异?我们的春游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可为什么照片上却大孩子和小孩子混在一起呢 ?……
也许是看到了我们迷惑的神情,范思乐校长解释道,这是学校每年一次的由全体学 生参加的不同寻常的外出野营活动。
说它不同寻常,是因为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要被打乱班级不分年龄地分成6个队, 每个队的队员们都必须为自己的小队制作队旗和队服,还必须创作一首自己的队歌。我 们这才知道,那些奇装异服原来是孩子们自己的杰作。活动中,队与队之间要通过激烈 的竞争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为了争取胜利,年龄不同的孩子们必须互相帮助,互相照 顾。听到这里,我们大家不约而同地“噢”了一声,怪不得,孩子们的关系是那么融洽 ,在过河、爬沟的时候,孩子们相互搀扶,有的大孩子甚至背着小孩子……
在这个活动里,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每个人都认识了很多新朋 友,因此,虽然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但孩子们却告诉我们,他们还是最盼望 这个活动日的到来。
特长是找出来的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的特长教育,相当一部分家长会在孩子 的课余时间带他们去参加一两个特长班。让孩子有一两项特长本是一件好事。但不知为 什么,我们却很少在孩子和家长脸上看到发自内心的笑容,映入我们眼帘的,常常是前 面走着无可奈何的小家伙,后面跟着提着琴盒、挟着画夹的面带倦容的父亲或母亲……
范思乐校长告诉我们,外国家长让孩子学习一项艺术特长也是很普遍的事,但他们 更关注的话题是:孩子喜欢吗?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吗?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他们往往会在孩子五六岁时做一些试验——孩子弹钢琴不行,也许他更适合唱歌;孩子 不喜欢音乐,也许体育是他的专长……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喜欢并能获得成功的事情, 家长只是尽全力帮孩子找到他所擅长的技能,而并不强迫他们非得学完什么课程。
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范思乐校长给我们讲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有4个 孩子,他们的爱好都不一样。我的小女儿从4岁开始练习体操,但她不喜欢体操,每次 上课总是走神,从不认真听讲。后来按照她自己的建议改上芭蕾课后她却变得非常自觉 ,从不用别人督促,经常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最后,范思乐校长开玩笑说:“也许 她生下来就是为了跳舞的。”
也许,我们的特长教育更多地带有一些功利色彩,更多关注的是这项特长是否对升 学有利,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因而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这不能不说是某些特长教育 事倍功半的主要原因之一。
“谢谢”声不绝于耳
我们来到幼儿班时,孩子们正要午睡。班主任是一位和蔼的中年女教师,她对一个躺在地毯上的小男孩温和地说道:“请把你的头转到 这边来好吗?”小男孩照办了,老师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谢谢。”
在课堂上,老师为了向我们介绍一些情况,用班里的孩子做例子之后也对这个孩子 说了声“谢谢”。
校长的女儿也在这所学校里任教,当校长请她和我们作简短的交谈后,我们又听到 了一声熟悉的“谢谢”。“谢谢”这个词可能是我们在这里听到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在这里,随处可见教师在日常的小事上对孩子的尊重。
我们正聊着,几个小学生排着队走过来,范思乐校长忙礼貌地请大家为孩子们让路 ,并伸出自己的大手,每个路过的学生都笑嘻嘻地用自己的小手在上面用力地拍一下以 示友好。我们几次碰到孩子的队伍,发现每一位老师都自觉地侧身让孩子们先行,无论 队伍的空隙有多大,都没有人随便穿越。这情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参观中,我们常能看到老师把孩子搂在怀里、老师和孩子友好地拍手的镜头。课堂 气氛十分活跃,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每走进一个教室,范思乐校长都会用赞许的口吻 向我们介绍他的老师们。
参观快要结束时,我们禁不住问道:“这些老师是从哪里请来的?”范思乐校长回 答:“每年我都要回美国招聘最好的老师。”“那在您的心目中,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 什么?”“好老师要善于管理,能够控制班里的孩子,但不能太严厉,使孩子们恨他; 好老师要爱孩子但不能爱得过分,以至于根本就不管教孩子。每一位教师都应在管教孩 子和爱孩子中间寻找出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如果一名教师既充满爱心,又善于管理班级 ,却根本不能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好老师。因此,一名好老师必须同 时具备以下这三方面:1.管理控制能力。2.足够的爱心。3.良好的沟通能力。三者缺一不 可。”
看来,无论教育体制是否相同,教学方法是否一致,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却有着一 个共同的标准。
走出校门,我们的感受是,无论东西方教育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我们的目标 却是共同的,那就是,把下一代培养为有知识、品德高尚的人。
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客观存在的困难:
这个学校每班平均24名学生,而校方还不满意。他们理想的教学人数是20人;而我们 的每一位教师至少要面对50人;
中国的教育采取淘汰制,它就像一个正三角形,越往上越窄,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只 是极少数;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则更像平行线,上下一样宽。这所学校的学生只要自己愿 意,家里经济条件允许,无须经过狭窄的独木桥,都可以直接进入大学之门;
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孩子们,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就没有分数的压力,因此他们显 得更自主,更有活力。
……
做这些对比,令人不免有点沮丧,难道我们真的无法做点什么了吗?
北京某小学的张亚华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次,一位特级教师来讲公开课。 刚上课时,老师告诉学生,你们有问题可以随便问,但学生们都只是规规矩矩地坐着… …当40分钟过去,这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哪怕老师仅仅只有一个提问 的眼神,学生们都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地喊:“老师,我会。”“老师,我来说。”… …这气氛感染了教室后面听课的所有的老师。
说到这里,张亚华老师停顿了一下:“这个班的班主任就是我。这些学生我教了3年 ,而此刻,我却变得有些不认识他们了。在我的感觉里,这位特级教师就像一位魔术大 师。那一刻,我才觉得过去自己面前这些普普通通的学生,原来个个都是活生生的小精 灵……”
这时,我们也好像突然悟出了点儿什么: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机制下,同样一个孩 子,有时候可能是充满能动精神的人,有时候却只能是被动消极的机器。每一位父母都 是教育者,我们虽然不在课堂里教学,却面临同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把孩子作为“ 人”来教育。
学校走廊的一个专栏里贴满了照片,照片上,孩子们有的在跋山涉水,有的在相互 照顾,有的仿佛又在商量着什么秘密……但无论他们在做什么,从孩子们的笑颜里,我 们都能看出他们由衷的喜悦。
这情景和国内学校的春游活动很相像,却又有些不同——为什么孩子的服装显得那 么怪异?我们的春游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可为什么照片上却大孩子和小孩子混在一起呢 ?……
也许是看到了我们迷惑的神情,范思乐校长解释道,这是学校每年一次的由全体学 生参加的不同寻常的外出野营活动。
说它不同寻常,是因为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要被打乱班级不分年龄地分成6个队, 每个队的队员们都必须为自己的小队制作队旗和队服,还必须创作一首自己的队歌。我 们这才知道,那些奇装异服原来是孩子们自己的杰作。活动中,队与队之间要通过激烈 的竞争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为了争取胜利,年龄不同的孩子们必须互相帮助,互相照 顾。听到这里,我们大家不约而同地“噢”了一声,怪不得,孩子们的关系是那么融洽 ,在过河、爬沟的时候,孩子们相互搀扶,有的大孩子甚至背着小孩子……
在这个活动里,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每个人都认识了很多新朋 友,因此,虽然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但孩子们却告诉我们,他们还是最盼望 这个活动日的到来。
特长是找出来的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的特长教育,相当一部分家长会在孩子 的课余时间带他们去参加一两个特长班。让孩子有一两项特长本是一件好事。但不知为 什么,我们却很少在孩子和家长脸上看到发自内心的笑容,映入我们眼帘的,常常是前 面走着无可奈何的小家伙,后面跟着提着琴盒、挟着画夹的面带倦容的父亲或母亲……
范思乐校长告诉我们,外国家长让孩子学习一项艺术特长也是很普遍的事,但他们 更关注的话题是:孩子喜欢吗?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吗?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他们往往会在孩子五六岁时做一些试验——孩子弹钢琴不行,也许他更适合唱歌;孩子 不喜欢音乐,也许体育是他的专长……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喜欢并能获得成功的事情, 家长只是尽全力帮孩子找到他所擅长的技能,而并不强迫他们非得学完什么课程。
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范思乐校长给我们讲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有4个 孩子,他们的爱好都不一样。我的小女儿从4岁开始练习体操,但她不喜欢体操,每次 上课总是走神,从不认真听讲。后来按照她自己的建议改上芭蕾课后她却变得非常自觉 ,从不用别人督促,经常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最后,范思乐校长开玩笑说:“也许 她生下来就是为了跳舞的。”
也许,我们的特长教育更多地带有一些功利色彩,更多关注的是这项特长是否对升 学有利,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因而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这不能不说是某些特长教育 事倍功半的主要原因之一。
“谢谢”声不绝于耳
我们来到幼儿班时,孩子们正要午睡。班主任是一位和蔼的中年女教师,她对一个躺在地毯上的小男孩温和地说道:“请把你的头转到 这边来好吗?”小男孩照办了,老师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谢谢。”
在课堂上,老师为了向我们介绍一些情况,用班里的孩子做例子之后也对这个孩子 说了声“谢谢”。
校长的女儿也在这所学校里任教,当校长请她和我们作简短的交谈后,我们又听到 了一声熟悉的“谢谢”。“谢谢”这个词可能是我们在这里听到的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在这里,随处可见教师在日常的小事上对孩子的尊重。
我们正聊着,几个小学生排着队走过来,范思乐校长忙礼貌地请大家为孩子们让路 ,并伸出自己的大手,每个路过的学生都笑嘻嘻地用自己的小手在上面用力地拍一下以 示友好。我们几次碰到孩子的队伍,发现每一位老师都自觉地侧身让孩子们先行,无论 队伍的空隙有多大,都没有人随便穿越。这情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参观中,我们常能看到老师把孩子搂在怀里、老师和孩子友好地拍手的镜头。课堂 气氛十分活跃,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每走进一个教室,范思乐校长都会用赞许的口吻 向我们介绍他的老师们。
参观快要结束时,我们禁不住问道:“这些老师是从哪里请来的?”范思乐校长回 答:“每年我都要回美国招聘最好的老师。”“那在您的心目中,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 什么?”“好老师要善于管理,能够控制班里的孩子,但不能太严厉,使孩子们恨他; 好老师要爱孩子但不能爱得过分,以至于根本就不管教孩子。每一位教师都应在管教孩 子和爱孩子中间寻找出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如果一名教师既充满爱心,又善于管理班级 ,却根本不能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好老师。因此,一名好老师必须同 时具备以下这三方面:1.管理控制能力。2.足够的爱心。3.良好的沟通能力。三者缺一不 可。”
看来,无论教育体制是否相同,教学方法是否一致,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却有着一 个共同的标准。
走出校门,我们的感受是,无论东西方教育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我们的目标 却是共同的,那就是,把下一代培养为有知识、品德高尚的人。
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客观存在的困难:
这个学校每班平均24名学生,而校方还不满意。他们理想的教学人数是20人;而我们 的每一位教师至少要面对50人;
中国的教育采取淘汰制,它就像一个正三角形,越往上越窄,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只 是极少数;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则更像平行线,上下一样宽。这所学校的学生只要自己愿 意,家里经济条件允许,无须经过狭窄的独木桥,都可以直接进入大学之门;
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孩子们,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就没有分数的压力,因此他们显 得更自主,更有活力。
……
做这些对比,令人不免有点沮丧,难道我们真的无法做点什么了吗?
北京某小学的张亚华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次,一位特级教师来讲公开课。 刚上课时,老师告诉学生,你们有问题可以随便问,但学生们都只是规规矩矩地坐着… …当40分钟过去,这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哪怕老师仅仅只有一个提问 的眼神,学生们都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地喊:“老师,我会。”“老师,我来说。”… …这气氛感染了教室后面听课的所有的老师。
说到这里,张亚华老师停顿了一下:“这个班的班主任就是我。这些学生我教了3年 ,而此刻,我却变得有些不认识他们了。在我的感觉里,这位特级教师就像一位魔术大 师。那一刻,我才觉得过去自己面前这些普普通通的学生,原来个个都是活生生的小精 灵……”
这时,我们也好像突然悟出了点儿什么: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机制下,同样一个孩 子,有时候可能是充满能动精神的人,有时候却只能是被动消极的机器。每一位父母都 是教育者,我们虽然不在课堂里教学,却面临同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把孩子作为“ 人”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