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没什么好做的,只有一个字——“等”。
尽管金融海啸尚未杀到香港地区,但身处金融行业的中产人士却已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海啸的威力。
以前在某欧洲投行工作的李先生在经历了去年的繁荣后,今年年中高薪跳槽到了另一家投行,不过因为发觉新工作不适合发挥所长,一个月前决定另觅新职,不曾想正好遇上金融海啸,业内职位空缺明显收缩,目前仍然待业在家。
“上次找工作很容易,这次再找,是完全不同了,满街都没有工作!你知道什么叫满街都没有工作吗?你投出去的求职信石沉大海,完全没有回音。即使有公司登广告聘人手,但也能想象到招聘过程会很长,公司最少要考虑3-4个月才会决定请一个人。如果是以前,年初、年中去找,都有大把职位等着你。”
这次失业使李先生的生活发生了彻底改变。“现在真的是要缩衣节食了,以前吃一餐饭可能四五百元钱,现在一顿只能用20元,什么都要省。原来打算搬出去自己住,租屋、买房子,现在想都不用想了,出去旅游也不用想了,很多事都停顿下来,不能做了。”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李先生表示,“非典”的时候也没这么严重。“我听说周围人都在缩减成本,什么类型的公司都在降成本,这还不是‘严冬’是什么?”好在去年好景时,李先生拿到了公司发的大笔分红,“这笔钱慢慢用还可以,但不能有任何要求了。”他说。
西蒙是香港本地一家大银行的销售经理,他称自己是“单身中产”。
“银行业务简直大受冲击,现在香港金融管理局、证监会开始关注银行销售员的操守,未来的生意一定会很难做,要重拾市场信心以及投资者对银行销售员的信心,都需要一段时间。”
西蒙说,现在银行销售人员的收入都已经全面划一,由基本工资加奖金组成。金融危机发生后,基本工资方面突然出现减薪空间;奖金方面,中产人士都预计起码要等两三个季度才可能再有奖金。据他预计,收入可能会减少两成,但暂时不会对他的消费造成影响。
“我做银行,不会很容易被人炒,只要工作没有影响,消费是不会有太大改变的。”他表示,“一般单身中产在消费上都较为阔绰,中产都很忙,每天要晚上八九点才下班,消费时间本来就少,因而消费时基本都不用看价钱。实际上,香港的消费不算太高,我们对消费的价钱都习惯了,所以不会有什么影响。”
不过西蒙表示,他的理财模式确实做出了调整。“置业的意愿大大减低,因为基于资产萎缩的原因。我以前看了几十次房,原先想买好一些的,现在要退而求其次,现在没什么好做的,只有一个字——‘等’。”
他表示,通过这次危机,在财富管理上开始明白长期储蓄的好处。“之前也通过保险公司买了少量年金保险产品,这次危机让我感觉到年金的重要性,因为这次金融海啸让很多退休人士一夜间退休保障大幅缩水。现在已经很明显,连债券也有违约的风险,让你觉得真是要有一份退休的储蓄。”
“我以前的储蓄模式是,超过八成以上会用来投资,通常是一次性投资。现在我会选择用月供的方式进行,资金四成用来投资,四成用来买年金保险,希望供到退休之后,通过保险派息,资金上有两三倍的增长。”
在许多中产家庭中,黎小姐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在资产方面并未因金融危机而受到太大损失。“我和老公都在投行工作,由于买卖股票要申报的原因,身边的同事都很少买股票,主要是炒楼,不过我和老公的收入全都放在银行做定存,所以在这次危机中可以算是比较幸运的。”
不过,由于最近出现过东亚银行受谣言冲击,出现了短暂的挤兑事件,因而出于谨慎,黎小姐正在考虑将原来只存在一家银行的定存,转为分散存放在不同银行。“在香港的存款保障制度下,每家银行的存户存款保障上限只有10万港元,所以即使心里不希望有银行出现倒闭,但也还是要小心风险,加上现在银行间又出现高息吸引新的大额存款,所以我们两口子也正在比较各银行间的定存息率,考虑将钱分散存放在多家银行。”
她说,“还记得‘非典’时,许多人都在股市和楼市买到了便宜货。如果股市跌到很低时,我也会考虑动用这笔钱做一些长线投资。”
虽然在资产上没有太大影响,但是黎小姐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的收入不可避免会减少,因而在消费时也会有所收敛。“身边的很多朋友去年在股市里赚了许多钱,一天内就可以在股市里赚回几只名牌手袋,现在资产大萎缩,一定不会像去年那么开心,消费时会想清楚。”
她说,“金融界气氛很差,比非典时还差。因为非典时,他们只是觉得再过几个月终究有好转的一天,现在好像深不见底。骨牌效应下,一家公司有事,其他公司也会受拖累。许多中小企业本来没事,但也被银行催着还贷款,最终可能要被迫清盘破产,相信越来越多这样的公司出现,越来越多人失业,所以还是多储蓄一些钱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