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评价是通过量化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教学完善,它既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带动教师的自我完善。而且基于评价产生的数据能让教师进行判断与反思,实现教师的二次成长。文章从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三点五心”教学评价模式的特点。“三点五心”教学评价从“导学、自学、研学、固学、展学”五个维度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进行多元化交互评价,提升课堂效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CIPP评价模式;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三点五心”教学评价;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7-0011-02
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IBSTPI)将优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分为五个维度:专业基础、计划与准备、教学方法与策略、评估与评价、教学管理,其中评估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维度[1]。本文将从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三点五心”教学评价模式的特点。
一、明确评价目的,有的放矢
桑代克在其《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提出:“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教学评价通过量化过程和结果进行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而当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当教师不能确定什么会在考试中被评价,认为提升学生考试分数的唯一途径就是在类似考试的练习上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过度的考试准备就发生了[2]。因此,评价的目的很重要。如果我们以考试作为唯一评价目的,那么应试教育就充斥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科核心素养也无从落实。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3月18日全国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有着与其他学科更为明显的特点——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因此,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在教学评价上的落实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教学评价体现价值引领。
斯塔弗尔比姆曾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IPP评价模式,分别是: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结果(Product)评价[3]。
参考CIPP评价模式,“三点五心”教学评价有背景评价,分析在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所教学生的学情、教材的特点、本堂课内容在整本书中所起的作用,即瞄准三点中的“学生”和“教材”,将这些背景资料的收集从宏观上去分析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和具有针对性。
进行输入评价,分析教师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开发和利用哪些资源,基于资源和条件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高效。比如,学校侧重希沃教学手段,实现学科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上课时,通过“导学·时政引入、自学·翻转反馈、研学·问题探究”等环节的实施,构建合理情境,基于情境提出问题,通过过程性评价观察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应用问题的能力,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最后,我们通过“固学·在线测试”的实施结果评价,通过当堂测验或学生总结,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效,考查本堂课的目标达成程度;通过“展学·拓展践行”来考查学生的公共参与以及对自身公民身份的认同和责任的履行。
二、优化评价标准,有理有据
教学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是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师要立住讲台,就需要教师对自身课堂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实现二次成长。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客观分析,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提高教师自评能力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虽然每位教師有教学风格的差异,但优秀评价标准的制定能做到“求同存异”。当教师将自己评价教学的数据记录下来,并经常进行回顾与分析,会清晰地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改进策略,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效也会不断提升。
公正的智能评价,关键在于关注学生的多样性,评价学生表现的标准至关重要,缺乏评价标准的评价仍将是孤立的、片段性的活动[4]。
“三点五心”教学评价把整堂课细化成“课程性质、导学、自学、研学、固学、展学、课程主体”七个部分,通过不同分值的评价标准落实侧重点。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呈现“多元、开放、包容”的“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5],也让教师有依据、有反思、有收获、有成长。
“三点五心”评价标准把课堂教学过程分成“导学、自学、研学、固学、展学”五个部分。上课伊始通过“导学”由外入内,从课堂外引入课堂内,教师在每堂新授课前设置了“时政演讲”这一环节,通过不到3分钟的“时政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通过课堂活动评价引导学生弘扬正能量,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科核心素养能力与知识的学习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知识基础的夯实是学生内化知识,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教师通过自学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会自我赏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夯实学科知识基础。
在情境基础上设置问题,教师通过“研学”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互助评析,培养学生面对新颖复杂情境时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把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学生的反馈中可知很多学生把知识独立于情境之外,当考试的情境和课堂情境出现偏差时,学生就无所适从。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固学”检测任务与即时反馈,了解本堂课的学习效果,让学生通过练习使自己的知识学以致用,强调在真实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展学”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三、落实评价结果,有始有终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评价目的的确定、评价标准的制定最终还是为了收集信息,根据评价的结果改进和落实教学。我们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能从三个方面发挥其作用。
(一)汇集评价,发挥导向作用
良好的形成性评价肯定有导向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浏览教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引导并帮助学生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及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初三教师衡量核心素养水平与衡量学业质量水平的评价标准并不冲突,学科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业质量水平是“根与叶,源与水”的关系,“三点五心”评价标准对于情境创设、目标明确、学生参与等要求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契合,引导教师在基于生活创建情境、基于情境提出問题、基于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下功夫。
在“三点五心”评价模式下,笔者构建过一个“长沙老城区改造修旧如旧”的情境,让学生去回答长沙老城区改造的意义,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回答老城区的改造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有幸福感、满足感,保护了文化遗产,传承了优秀中华文化,笔者通过学生与情境契合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在2020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就通过湘雅医院的修旧如旧从文化角度来考查其意义,可见课堂情境与考试情境有其一致性,教师通过平时的评价标准能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知识的可迁移能力。
(二)形成评价,衡量教学效果
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过程不仅要教师预设,也要学生生成,不仅是注重教师在课堂的完成情况,也要注重学生在课堂的提升情况。只有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是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三点五心”评价通过“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热情高,合作意识强,学习效果好”等评价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为同一目标努力工作的效果,强调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与反思,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可以在“展学”环节让学生去写关于“脱贫攻坚”的小文章,秉承着多元开放包容的原则让学生从各个层面去拓展延伸,学生交上来的文章中就阐述到了“地摊经济”“扶贫车间”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甚至也阐述到在新形势和国际市场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内循环,实现消费拉动经济。这样,通过课外的调查研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三)分析评价,改进教学不足
教学设计的实施会因为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参与意愿、教学环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呈现的结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教师可以从教学评价的反馈中找到其原因和依据,从而改进。
“三点五心”教学评价在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对学生参与度、合作形式、评价语言、现场生成都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数据突显出本堂课的亮点、爆点、突破点,对教师和学生在改进课堂教学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通过评价分析学情,诊断学生达成预期目标的程度,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优势,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才能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有效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Janes D.Klein,等.教师能力标准:面对面、在线及混合情境[M].顾小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少非,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赵德成.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美)Ellen Weber.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促进学习的多元化评价策略[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5]朱雪梅.“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课题项目:此文系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青年课题“智慧课堂环境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研究”(1743400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 亮(1982— ),女,湖南益阳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
关键词:CIPP评价模式;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三点五心”教学评价;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7-0011-02
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IBSTPI)将优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分为五个维度:专业基础、计划与准备、教学方法与策略、评估与评价、教学管理,其中评估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维度[1]。本文将从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三点五心”教学评价模式的特点。
一、明确评价目的,有的放矢
桑代克在其《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提出:“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教学评价通过量化过程和结果进行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而当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当教师不能确定什么会在考试中被评价,认为提升学生考试分数的唯一途径就是在类似考试的练习上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过度的考试准备就发生了[2]。因此,评价的目的很重要。如果我们以考试作为唯一评价目的,那么应试教育就充斥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科核心素养也无从落实。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3月18日全国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有着与其他学科更为明显的特点——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因此,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在教学评价上的落实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教学评价体现价值引领。
斯塔弗尔比姆曾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IPP评价模式,分别是: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结果(Product)评价[3]。
参考CIPP评价模式,“三点五心”教学评价有背景评价,分析在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所教学生的学情、教材的特点、本堂课内容在整本书中所起的作用,即瞄准三点中的“学生”和“教材”,将这些背景资料的收集从宏观上去分析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和具有针对性。
进行输入评价,分析教师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开发和利用哪些资源,基于资源和条件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高效。比如,学校侧重希沃教学手段,实现学科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上课时,通过“导学·时政引入、自学·翻转反馈、研学·问题探究”等环节的实施,构建合理情境,基于情境提出问题,通过过程性评价观察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应用问题的能力,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最后,我们通过“固学·在线测试”的实施结果评价,通过当堂测验或学生总结,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效,考查本堂课的目标达成程度;通过“展学·拓展践行”来考查学生的公共参与以及对自身公民身份的认同和责任的履行。
二、优化评价标准,有理有据
教学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是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师要立住讲台,就需要教师对自身课堂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实现二次成长。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客观分析,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提高教师自评能力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虽然每位教師有教学风格的差异,但优秀评价标准的制定能做到“求同存异”。当教师将自己评价教学的数据记录下来,并经常进行回顾与分析,会清晰地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改进策略,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效也会不断提升。
公正的智能评价,关键在于关注学生的多样性,评价学生表现的标准至关重要,缺乏评价标准的评价仍将是孤立的、片段性的活动[4]。
“三点五心”教学评价把整堂课细化成“课程性质、导学、自学、研学、固学、展学、课程主体”七个部分,通过不同分值的评价标准落实侧重点。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呈现“多元、开放、包容”的“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5],也让教师有依据、有反思、有收获、有成长。
“三点五心”评价标准把课堂教学过程分成“导学、自学、研学、固学、展学”五个部分。上课伊始通过“导学”由外入内,从课堂外引入课堂内,教师在每堂新授课前设置了“时政演讲”这一环节,通过不到3分钟的“时政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通过课堂活动评价引导学生弘扬正能量,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科核心素养能力与知识的学习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知识基础的夯实是学生内化知识,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教师通过自学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会自我赏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夯实学科知识基础。
在情境基础上设置问题,教师通过“研学”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互助评析,培养学生面对新颖复杂情境时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把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学生的反馈中可知很多学生把知识独立于情境之外,当考试的情境和课堂情境出现偏差时,学生就无所适从。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固学”检测任务与即时反馈,了解本堂课的学习效果,让学生通过练习使自己的知识学以致用,强调在真实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展学”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三、落实评价结果,有始有终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评价目的的确定、评价标准的制定最终还是为了收集信息,根据评价的结果改进和落实教学。我们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能从三个方面发挥其作用。
(一)汇集评价,发挥导向作用
良好的形成性评价肯定有导向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浏览教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引导并帮助学生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及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初三教师衡量核心素养水平与衡量学业质量水平的评价标准并不冲突,学科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业质量水平是“根与叶,源与水”的关系,“三点五心”评价标准对于情境创设、目标明确、学生参与等要求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契合,引导教师在基于生活创建情境、基于情境提出問题、基于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下功夫。
在“三点五心”评价模式下,笔者构建过一个“长沙老城区改造修旧如旧”的情境,让学生去回答长沙老城区改造的意义,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回答老城区的改造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有幸福感、满足感,保护了文化遗产,传承了优秀中华文化,笔者通过学生与情境契合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在2020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就通过湘雅医院的修旧如旧从文化角度来考查其意义,可见课堂情境与考试情境有其一致性,教师通过平时的评价标准能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知识的可迁移能力。
(二)形成评价,衡量教学效果
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过程不仅要教师预设,也要学生生成,不仅是注重教师在课堂的完成情况,也要注重学生在课堂的提升情况。只有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是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三点五心”评价通过“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热情高,合作意识强,学习效果好”等评价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为同一目标努力工作的效果,强调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与反思,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可以在“展学”环节让学生去写关于“脱贫攻坚”的小文章,秉承着多元开放包容的原则让学生从各个层面去拓展延伸,学生交上来的文章中就阐述到了“地摊经济”“扶贫车间”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甚至也阐述到在新形势和国际市场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内循环,实现消费拉动经济。这样,通过课外的调查研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三)分析评价,改进教学不足
教学设计的实施会因为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参与意愿、教学环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呈现的结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教师可以从教学评价的反馈中找到其原因和依据,从而改进。
“三点五心”教学评价在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对学生参与度、合作形式、评价语言、现场生成都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数据突显出本堂课的亮点、爆点、突破点,对教师和学生在改进课堂教学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通过评价分析学情,诊断学生达成预期目标的程度,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优势,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才能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有效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Janes D.Klein,等.教师能力标准:面对面、在线及混合情境[M].顾小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少非,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赵德成.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美)Ellen Weber.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促进学习的多元化评价策略[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5]朱雪梅.“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课题项目:此文系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青年课题“智慧课堂环境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研究”(1743400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 亮(1982— ),女,湖南益阳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