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从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技能是前人总结和积累的,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却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有创造性与想像力。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就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自己独特性的看法,会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想问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否则难以取得教学改革的突破。教师由原来的指挥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增加学生活动的几率,激励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在观念上有问题教学意识。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不可能体会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也不可能会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好方法,并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师的职能不应只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上,还要使学生从被动者变为主动的接受者。因此设计教学课堂结束环节应留几分钟给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应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下适当的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让学生互相提问,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教师还应告诉学生: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要经常教育学生学习数学,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应持抵制和审慎的质疑态度。
创新是从怀疑和提出问题开始的,善于提出问题是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表现和前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问”好像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只重视如何巧妙地问学生,而很少去思考如何使学生提出问题。忽视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长期如此会导致学生无问题可问,不知怎么问或懒得问。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善于引导,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
二、创设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敢问
教师提供心理安全环境,是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发现有问题可问,努力营造安全平等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灵感。开放自由的教育氛围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适宜气候与土壤”。另外,由于学生客观存在个别差异,所以在提问时,有些往往不能提到点子上。教师应多多鼓励,逐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
为了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的,或不敢在大庭广众下提问的学生,允许他们在课后再向老师提。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渐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创设认知冲突情境,让学生要问
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就是要求教师精心创设一定的环境条件,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引起学生概念上的冲突,造成认知的不协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兴趣。
学生学习每个知识点,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创设问题情境,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些“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进行了思维训练,对问题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了。
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情形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主动提问。
1.认知矛盾。有时学生试图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当理论与事实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认知冲突,即有了问题。
2.认知疑惑。当学生处于用已有的知识难以解决新问题,但又迫切希望解决新问题的疑惑状态时,学生的问题也就产生了。
3.认知空缺。有时学生试图去探索和解决新问题,但通常已有的知识又不够用,于是便形成了认知空白,也就有了问题。
四、创设贴近生活情境,让学生善问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教师只有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才能提出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观察、解释和探究。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应及时提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进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较感兴趣。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趣味激励情境,让学生会问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才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思考。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趣的问题设置,给学生创设悬念,当学生跃跃欲试时,教师再启发学生质疑问题,从而掌握新知。
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充满好奇,教师要牢牢抓住他们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课前围绕本节课的内容创设一些有价值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尊重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从呈现问题到发现问题,再到创造问题,进行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就会得到充分体现。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想问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否则难以取得教学改革的突破。教师由原来的指挥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增加学生活动的几率,激励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在观念上有问题教学意识。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不可能体会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也不可能会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好方法,并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师的职能不应只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上,还要使学生从被动者变为主动的接受者。因此设计教学课堂结束环节应留几分钟给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应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下适当的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让学生互相提问,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教师还应告诉学生: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要经常教育学生学习数学,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应持抵制和审慎的质疑态度。
创新是从怀疑和提出问题开始的,善于提出问题是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表现和前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问”好像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只重视如何巧妙地问学生,而很少去思考如何使学生提出问题。忽视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长期如此会导致学生无问题可问,不知怎么问或懒得问。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善于引导,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
二、创设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敢问
教师提供心理安全环境,是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发现有问题可问,努力营造安全平等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灵感。开放自由的教育氛围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适宜气候与土壤”。另外,由于学生客观存在个别差异,所以在提问时,有些往往不能提到点子上。教师应多多鼓励,逐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
为了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的,或不敢在大庭广众下提问的学生,允许他们在课后再向老师提。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渐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创设认知冲突情境,让学生要问
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就是要求教师精心创设一定的环境条件,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引起学生概念上的冲突,造成认知的不协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兴趣。
学生学习每个知识点,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创设问题情境,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些“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进行了思维训练,对问题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了。
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情形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主动提问。
1.认知矛盾。有时学生试图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当理论与事实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认知冲突,即有了问题。
2.认知疑惑。当学生处于用已有的知识难以解决新问题,但又迫切希望解决新问题的疑惑状态时,学生的问题也就产生了。
3.认知空缺。有时学生试图去探索和解决新问题,但通常已有的知识又不够用,于是便形成了认知空白,也就有了问题。
四、创设贴近生活情境,让学生善问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教师只有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才能提出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观察、解释和探究。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应及时提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进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较感兴趣。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趣味激励情境,让学生会问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才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思考。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趣的问题设置,给学生创设悬念,当学生跃跃欲试时,教师再启发学生质疑问题,从而掌握新知。
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充满好奇,教师要牢牢抓住他们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课前围绕本节课的内容创设一些有价值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尊重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从呈现问题到发现问题,再到创造问题,进行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就会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