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26日,纪念著名相声名家王长友诞辰100周年——相声名家新春晚会在中山音乐堂举行。当天,由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姚振声编纂的《一代相声名师王长友》正式发行。侯宝林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是不是大师,不看他著名不著名,要看他的艺术创造、传承、贡献,对艺术的扩展……我想按照侯先生对大师的定论,说一声:相声界的老前辈王长友(1912-1984)先生作为相声行当中的一代大师,是当之无愧的。
王长友幼年学的是裱糊匠手艺。他的手艺还真是好手艺,后来他常给曲艺界的朋友们义务糊棚。那年月谁家的房都是瓦房糊顶棚。他不但给人家白糊,还自带材料。王长友糊的顶棚可称是一级手艺,一日透亮,二日角子活仔密,无可挑剔。相声《夸住宅》有句台词:四个犄角找云子,当中间糊大个的五福捧寿……王长友在说这段节目时,他的那个动作手势最为准确。怎么?他就是糊顶棚的行家嘛!
王长友由糊棚又跳了一行,改了勤行,学起厨艺。他可不是一般的手艺。相声《造厨》里说的“红案、白案、下手活、杂活……”王先生全干过。他的红烧海参尤其好。现今各饭馆海参这道菜做得地道、有味的没有几家,可论起王长友的烧海参技术,由干发、拾掇、清洗到烧制,那可以说是一绝。相声界有几位品尝家,像老前辈高德明、刘宝瑞、赵佩如,更老的像张寿臣、侯一尘,等等,都尝过王长友做的烧海参,都称他做绝啦!
王长友两门手艺都学得不错,挣钱养家不成问题,但他从小酷爱艺术,又有这方面的天资,最终还是投到“口”的行业——相声。
年轻的王长友有一副好嗓子,他的嗓音不但嘹亮,还宽,音准、音色、音量都是不错的。他和孙宝才是京城子弟莲花落的高手。王、孙二位都是全活,生、丑两行全好,他们还能兼唱包头——旦角。王长友演出的《马思远开茶馆》、《赴善会》、《花园相会》、《打寇珠》、《大头和尚斗柳翠》,据说顿受看者的欢迎。
为了生存养家,也因为自己爱好,王长友又投入相声行当。他的艺友相当广泛,可以说艺人中交友最多、最讲义气的要算王长友了。他投名师访高友,结识了相声前辈名家刘德志。王长友敏而好学,相声一学就会,一使就对,一说就响。靠着口传心授,他学了许多节目,单口、对口、群活、太平歌词,等等。到了20岁,王长友正式入道,拜赵霭如老先生为师,重新加工,把赵家门的绝活学到手,无所不精,成为当时一名相声人才。
王长友的艺术,得到同行高德明、常连安等的赞誉。他学唱苟慧生《金玉奴》,唱得那样有味道,惟妙惟肖。他的双黄后身学唱莲花落《王二姐思夫》,气口、腔调是那么俏和准。他在《八大改行》中学刘宝全的京韵大鼓是那么好听、板准、与众不同,他是这样唱的:
吊炉烧饼扁又圆,
油炸的焦圈脆又成,
米粥不贵俩子一碗,
煎饼个儿大使劲地摊,
贱卖三天绝不把钱赚,
别忘传名(用手一指招牌)——
我的牌匾叫刘宝全啊!
在当时堪比侯宝林。1946年,他编了一个相声节目加《说外语》,“kiss,kiss!”红极一时,后来这段传给了他的朋友赵佩如和常宝堃。常、赵二人在哈尔飞剧院的台上表演,有一个包袱响了半分钟。
当时北京启明茶社的负责人常连安,请王长友当教官传艺给苏文茂、常宝霆、于世德等人,每两天教一块活。比如学《文章会》,教完了问:学会了吗?学会啦!那好,交学费吧,一盒粉包牌香烟,快买去!后辈和王长友学的活,瓷实,细致,包袱口准确,叫人听出有功夫,有艺术性。因此,他教过课的人都成了大将,像常宝霆、苏文茂、赵振铎、李金斗、王谦祥和李增瑞,等等,都成了了不起的相声演员,学到了真本事。
中年以后,一场大病让王长友嗓音失润,几经调治不见起色,最终成了哑嗓。嘶哑程度和叫街的一样,没有一丝亮音啦。作为一个靠嗓音吃张口饭的艺人没了嗓子,那就是祖师爷不赏给你这口饭啦!王长友没有气馁,下决心把自己的活路子改成说功为主,把柳活教给自己的徒弟和愿意跟他学习的艺友们。他的说功活细致、可听、规矩、文雅,也就是说文明相声,不要俗、荤。他的《托妻献子》刻画口是心非的人入木三分;他的《哭论》说得你含着眼泪大笑;他的《朱夫子》学小孩童声童语稚气十足,惟妙惟肖,听他这段相声叫你对假教书的私塾老师更加同情、理解。听他的相声达到听其事忘其情、当时不笑、回家想着那么可笑的程度。因为他技艺纯熟,他创造的人物内心活动达到了一种化境。他的《梦中婚》能叫你听着听着随他进入故事情节当中,随他一起入梦,真有恨梦早醒的愉快感。一般说来,哑嗓上台,观众会觉得这种嗓子也说相声。但是,一听聒噪刺耳,二听字清入耳,三听不能离开,四听你走不了啦,他用话把你扣住啦——这种艺术水平,一般相声演员是做不到的。
20世纪50年代初,老舍先生参与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他提出相声要净化语言,要多写新段子来投入新社会的建设。参加了北京市曲艺三团的王长友,在相声创作上也达到了高峰。他与刘司昌、陈涌泉、张善增等创作、排演了很多大型化妆相声。最有名的就是《福寿全》,那是真念经、真敲打器乐、真穿大孝,真是热闹啊!还有《百丑图》,这个戏是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宣传党的政策,为相声的发展推出了新形式。1962年,还有一个名段《魔椅》,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而成,是王长友等三团演员呕心沥血之作,把相声发展到一种中外幽默结合的极致。多少年之后,牛群、冯巩又把《魔椅》的表演形式带到了春节联欢晚会。50年代末60年代初,王长友的相声创作达到最高峰,经他手参与创作的新相声,也可以叫做红色相声有很多,有名的如《牵牛记》、《岸信介降神会》、《不离婚》、《到处碰壁》、《刘巧养猪》、双黄《约翰逊自叹》,等等。
1962年,领导要求相声创新再创新,不能光是两人对口表演,要想办法跃进、跃进、再跃进!王长友与刘司昌、陈涌泉等三次南下上海,向上海滑稽界同行学习,借用南方手法结合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创出一种相声的新形式,定名“化妆相声”。现在电视上看到的黄宏、赵本山、蔡明、郭达等人的小品,在我看来和30多年前的化妆相声如出一辙。这一批经过王长友等人创作的化妆相声有:《拔牙》、《两个理发员》、《资本家与洋车夫》、《耍猴》、《如此恋爱》、《坐电车》、《看电影》、《跳大神》等。化妆相声一出炉,火爆了京城剧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曲艺三团把最逗乐的化妆相声送到了怀仁堂给中央首长观看。直到1965年文革前夕,相声势微,化妆相声也寿终正寝了。
十年浩劫中,王长友并未放弃相声。他曾在文革后期,大约是1974年,与陈涌泉、刘司昌合写了一段相声《中国西红柿科学走向》,是歌颂体的相声,由赵振铎、赵世忠演出。那时,正处在审查期间的王长友也曾接受中央广播说唱团马季同志的问艺。马季、唐杰忠拿着中央广播电台的介绍信到曲艺三团团部登门求教王长友,那时二人正表演歌颂坦赞铁路的《友谊颂》,询问包袱该怎么丰富。军宣队在场监督,王长友对马季进行了业务性的艺术辅导,马季受益匪浅。这些历史在案,有据可查。
1960年,北京市曲艺团第一届学习班毕业时,招未了下一届的学员。当时我们宿舍所在的四合院,也是师弟们开课的地方。8点钟我们被一阵清脆的童音吵醒,“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那是李金斗、王文友、王谦祥、李增瑞等几位师弟在上晨课。曲艺三团最能育才的两位,王长友、谭伯如夜以继日为他们上课。他们很快取得了成绩,十来岁的孩子也进入人民大会堂为中央演出。从艺术上说,王长友等前辈给他们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这些科班出身的相声大才,正应了那句话:镟的要比砍的圆!
我曾向他询问您究竟会多少块活啊?他一笑:少爷!我也数不过来,有这么一点,我每天到和平门西河沿老朋友家去串门下棋。这老朋友就是中医名家也是爱好蛐蛐的名家金针李。在那里有很多朋友在等我,我每天给他们说一段话啊,这已经有两年多啦!我没有翻头,没有重复过……可见,王长友先生艺术积淀多么深厚。
王长友对于相声事业的贡献,一是他对于育教育人有方有法:二是他的舞台表现力无比精湛:三是他创作的相声源于生活,非常有现实立意,绝对沿袭传统相声的语言技巧,充分利用讽刺和歌颂两大艺术手法,因此他的创作之源汩汩流动,经久不衰。要不是“文革”浩劫,王长友也不会过早地被恶疾夺去生命。他留下的影像资料不多,也没怎么在电视台播放过。录音资料也少得可怜。王长友没有赶上今天的伟大时代,他的相声财富多数存在肚子中带走啦!文化人有三恨的说法:一恨海棠花有艳无香,,限鲥鱼美味多刺,三恨红楼梦无尾而结,我还要加上一恨,恨王大师怀相声甚多而悲屈早去。
(作者系曲艺世家、著名评书演员)
王长友幼年学的是裱糊匠手艺。他的手艺还真是好手艺,后来他常给曲艺界的朋友们义务糊棚。那年月谁家的房都是瓦房糊顶棚。他不但给人家白糊,还自带材料。王长友糊的顶棚可称是一级手艺,一日透亮,二日角子活仔密,无可挑剔。相声《夸住宅》有句台词:四个犄角找云子,当中间糊大个的五福捧寿……王长友在说这段节目时,他的那个动作手势最为准确。怎么?他就是糊顶棚的行家嘛!
王长友由糊棚又跳了一行,改了勤行,学起厨艺。他可不是一般的手艺。相声《造厨》里说的“红案、白案、下手活、杂活……”王先生全干过。他的红烧海参尤其好。现今各饭馆海参这道菜做得地道、有味的没有几家,可论起王长友的烧海参技术,由干发、拾掇、清洗到烧制,那可以说是一绝。相声界有几位品尝家,像老前辈高德明、刘宝瑞、赵佩如,更老的像张寿臣、侯一尘,等等,都尝过王长友做的烧海参,都称他做绝啦!
王长友两门手艺都学得不错,挣钱养家不成问题,但他从小酷爱艺术,又有这方面的天资,最终还是投到“口”的行业——相声。
年轻的王长友有一副好嗓子,他的嗓音不但嘹亮,还宽,音准、音色、音量都是不错的。他和孙宝才是京城子弟莲花落的高手。王、孙二位都是全活,生、丑两行全好,他们还能兼唱包头——旦角。王长友演出的《马思远开茶馆》、《赴善会》、《花园相会》、《打寇珠》、《大头和尚斗柳翠》,据说顿受看者的欢迎。
为了生存养家,也因为自己爱好,王长友又投入相声行当。他的艺友相当广泛,可以说艺人中交友最多、最讲义气的要算王长友了。他投名师访高友,结识了相声前辈名家刘德志。王长友敏而好学,相声一学就会,一使就对,一说就响。靠着口传心授,他学了许多节目,单口、对口、群活、太平歌词,等等。到了20岁,王长友正式入道,拜赵霭如老先生为师,重新加工,把赵家门的绝活学到手,无所不精,成为当时一名相声人才。
王长友的艺术,得到同行高德明、常连安等的赞誉。他学唱苟慧生《金玉奴》,唱得那样有味道,惟妙惟肖。他的双黄后身学唱莲花落《王二姐思夫》,气口、腔调是那么俏和准。他在《八大改行》中学刘宝全的京韵大鼓是那么好听、板准、与众不同,他是这样唱的:
吊炉烧饼扁又圆,
油炸的焦圈脆又成,
米粥不贵俩子一碗,
煎饼个儿大使劲地摊,
贱卖三天绝不把钱赚,
别忘传名(用手一指招牌)——
我的牌匾叫刘宝全啊!
在当时堪比侯宝林。1946年,他编了一个相声节目加《说外语》,“kiss,kiss!”红极一时,后来这段传给了他的朋友赵佩如和常宝堃。常、赵二人在哈尔飞剧院的台上表演,有一个包袱响了半分钟。
当时北京启明茶社的负责人常连安,请王长友当教官传艺给苏文茂、常宝霆、于世德等人,每两天教一块活。比如学《文章会》,教完了问:学会了吗?学会啦!那好,交学费吧,一盒粉包牌香烟,快买去!后辈和王长友学的活,瓷实,细致,包袱口准确,叫人听出有功夫,有艺术性。因此,他教过课的人都成了大将,像常宝霆、苏文茂、赵振铎、李金斗、王谦祥和李增瑞,等等,都成了了不起的相声演员,学到了真本事。
中年以后,一场大病让王长友嗓音失润,几经调治不见起色,最终成了哑嗓。嘶哑程度和叫街的一样,没有一丝亮音啦。作为一个靠嗓音吃张口饭的艺人没了嗓子,那就是祖师爷不赏给你这口饭啦!王长友没有气馁,下决心把自己的活路子改成说功为主,把柳活教给自己的徒弟和愿意跟他学习的艺友们。他的说功活细致、可听、规矩、文雅,也就是说文明相声,不要俗、荤。他的《托妻献子》刻画口是心非的人入木三分;他的《哭论》说得你含着眼泪大笑;他的《朱夫子》学小孩童声童语稚气十足,惟妙惟肖,听他这段相声叫你对假教书的私塾老师更加同情、理解。听他的相声达到听其事忘其情、当时不笑、回家想着那么可笑的程度。因为他技艺纯熟,他创造的人物内心活动达到了一种化境。他的《梦中婚》能叫你听着听着随他进入故事情节当中,随他一起入梦,真有恨梦早醒的愉快感。一般说来,哑嗓上台,观众会觉得这种嗓子也说相声。但是,一听聒噪刺耳,二听字清入耳,三听不能离开,四听你走不了啦,他用话把你扣住啦——这种艺术水平,一般相声演员是做不到的。
20世纪50年代初,老舍先生参与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他提出相声要净化语言,要多写新段子来投入新社会的建设。参加了北京市曲艺三团的王长友,在相声创作上也达到了高峰。他与刘司昌、陈涌泉、张善增等创作、排演了很多大型化妆相声。最有名的就是《福寿全》,那是真念经、真敲打器乐、真穿大孝,真是热闹啊!还有《百丑图》,这个戏是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宣传党的政策,为相声的发展推出了新形式。1962年,还有一个名段《魔椅》,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而成,是王长友等三团演员呕心沥血之作,把相声发展到一种中外幽默结合的极致。多少年之后,牛群、冯巩又把《魔椅》的表演形式带到了春节联欢晚会。50年代末60年代初,王长友的相声创作达到最高峰,经他手参与创作的新相声,也可以叫做红色相声有很多,有名的如《牵牛记》、《岸信介降神会》、《不离婚》、《到处碰壁》、《刘巧养猪》、双黄《约翰逊自叹》,等等。
1962年,领导要求相声创新再创新,不能光是两人对口表演,要想办法跃进、跃进、再跃进!王长友与刘司昌、陈涌泉等三次南下上海,向上海滑稽界同行学习,借用南方手法结合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创出一种相声的新形式,定名“化妆相声”。现在电视上看到的黄宏、赵本山、蔡明、郭达等人的小品,在我看来和30多年前的化妆相声如出一辙。这一批经过王长友等人创作的化妆相声有:《拔牙》、《两个理发员》、《资本家与洋车夫》、《耍猴》、《如此恋爱》、《坐电车》、《看电影》、《跳大神》等。化妆相声一出炉,火爆了京城剧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曲艺三团把最逗乐的化妆相声送到了怀仁堂给中央首长观看。直到1965年文革前夕,相声势微,化妆相声也寿终正寝了。
十年浩劫中,王长友并未放弃相声。他曾在文革后期,大约是1974年,与陈涌泉、刘司昌合写了一段相声《中国西红柿科学走向》,是歌颂体的相声,由赵振铎、赵世忠演出。那时,正处在审查期间的王长友也曾接受中央广播说唱团马季同志的问艺。马季、唐杰忠拿着中央广播电台的介绍信到曲艺三团团部登门求教王长友,那时二人正表演歌颂坦赞铁路的《友谊颂》,询问包袱该怎么丰富。军宣队在场监督,王长友对马季进行了业务性的艺术辅导,马季受益匪浅。这些历史在案,有据可查。
1960年,北京市曲艺团第一届学习班毕业时,招未了下一届的学员。当时我们宿舍所在的四合院,也是师弟们开课的地方。8点钟我们被一阵清脆的童音吵醒,“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那是李金斗、王文友、王谦祥、李增瑞等几位师弟在上晨课。曲艺三团最能育才的两位,王长友、谭伯如夜以继日为他们上课。他们很快取得了成绩,十来岁的孩子也进入人民大会堂为中央演出。从艺术上说,王长友等前辈给他们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这些科班出身的相声大才,正应了那句话:镟的要比砍的圆!
我曾向他询问您究竟会多少块活啊?他一笑:少爷!我也数不过来,有这么一点,我每天到和平门西河沿老朋友家去串门下棋。这老朋友就是中医名家也是爱好蛐蛐的名家金针李。在那里有很多朋友在等我,我每天给他们说一段话啊,这已经有两年多啦!我没有翻头,没有重复过……可见,王长友先生艺术积淀多么深厚。
王长友对于相声事业的贡献,一是他对于育教育人有方有法:二是他的舞台表现力无比精湛:三是他创作的相声源于生活,非常有现实立意,绝对沿袭传统相声的语言技巧,充分利用讽刺和歌颂两大艺术手法,因此他的创作之源汩汩流动,经久不衰。要不是“文革”浩劫,王长友也不会过早地被恶疾夺去生命。他留下的影像资料不多,也没怎么在电视台播放过。录音资料也少得可怜。王长友没有赶上今天的伟大时代,他的相声财富多数存在肚子中带走啦!文化人有三恨的说法:一恨海棠花有艳无香,,限鲥鱼美味多刺,三恨红楼梦无尾而结,我还要加上一恨,恨王大师怀相声甚多而悲屈早去。
(作者系曲艺世家、著名评书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