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地权分配基尼系数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来源 :近代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6s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由利用阶级占地比例转向利用基尼系数研究近代乡村地权分配,其中存在较大问题.根据基尼系数计算原理,各分组内户数所占比例不宜超过20%,而依照土改划分阶级成分的原则,贫雇农、中农所占的户数比例均超过了40%,忽略组内各户地权分配的差异,利用这些数据计算的基尼系数很可能严重偏低.对于计算单位,一种观点认为,按人比按户计算的基尼系数更能精确反映地权分配集中程度,长期以来,在缺乏以人为单位的土地分配数据的情况下,研究者简单把户地对应关系转换为人地对应关系,存在统计学上的重大错误.按照某一标准系数统一折算户、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亦不可取.相对而言,按户计算的地权分配基尼系数是精确的.新的资料显示,户、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超过0.5、0.4的村庄占60%以上,过去的一些研究低估了近代乡村地权分配的集中程度.
其他文献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黄遵宪所著《日本国志》终于正式刊行.与此同时,汇集《日本国志》31篇“外史氏曰”的单行本《日本国志序》同步问世.“外史氏曰”因浓缩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