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糖葫芦
新年去北京旅游,清晨赶早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白天逛故宫、爬长城。晚上,来到后海,那是文艺青年的天堂,赏着月色,品着美酒,听着歌曲。在北京,人活得充实,每天都活出点儿新鲜的滋味,而旅游的惬意和享受,常常和当地的特色小吃有关。
王府井小吃街,熙熙攘攘的人群,绝对让你有大快朵颐的食欲。伴隨着京剧的婉转,闻香寻美食,这才是生活最新鲜的味道。
在小吃街,当你一边有说有笑走着的时候,忽听不远处传来一位老人悠长的叫卖声“冰糖葫芦……”传说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很多贵重药品,皆不见病情好转。皇上见爱妃日渐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方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宋光宗自然大喜,展开愁眉。后来,这种做法流传到民间,老百姓把山楂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那沧桑的声音喊出了冰糖葫芦的酸酸甜,让我忍不住慢下脚步张望。待老人走过来,我和朋友笑着上前。老人麦秸耙子上插满了各式各样的冰糖葫芦,有山楂、苹果、草莓等。我们正准备拿出钱包,老人冲我们仁慈一笑,你们不用拿现金,我草垛上有二维码,你们扫一下就行了。我们相视一笑,老人可真与时俱进啊!
我们买了几串冰糖葫芦,红彤彤的果子脆脆的糖,再加上几粒芝麻,咬到嘴里“咔嚓咔嚓”,满口醇香,带着一股酸劲儿,一下子就沁到了心里,有一种非常爽的感觉。冰糖葫芦富含维生素C、果胶和绿原酸等多种有机酸和营养元素。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它消食积、养颜、开胃、降低血清胆固醇。《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看来,老人已将传统小吃手艺做到极致。
老人告诉我们,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是我国传统小吃。它是将水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老人哈着热气说,冰糖葫芦糖要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做生意也讲究“万年牢”,对吧。
这位天津老人来北京卖冰糖葫芦已二十多年,靠着祖传的冰糖葫芦小吃手艺和生意诚信,每年收入达六位数,为两个子女在京城买了两套房,可谓子女们风采在前,老人沧桑在后。
一串冰糖葫芦,晶莹剔透,诱惑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老北京最传统的糖葫芦是用山里红串起来。北京西山产山里红,对山里红而言,借助于冰糖的外力作用,是一次链接,一次整容,一次华丽的转身。冬天在北京吃冰糖葫芦,甜脆冰凉,满口醇香,带着一股酸劲儿,有一种非常爽的感觉。
冰糖葫芦是大街小巷一道流动的风景,是那么难以忘怀。“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酸。吃了它治病又解馋,你就年轻二十年。 ”
烤 红 薯
北京的冬天是一个满溢着烤红薯香甜味道的城市,烤红薯永远是一道难忘的街景。
路边的小摊溢出熟悉的烤红薯味道。几位蹬着三轮车或推着手推车的奶奶、大妈在呼啸的寒风中竭尽全力发出一声声叫卖:“卖烤红薯,香甜美味的烤红薯……”吆喝声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一样,在人来车往与城市的喧嚣中如此微弱。
红薯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硝酸等,保持血管弹性。《本草纲目拾遗》说,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美国生物学家发现,甘薯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叫脱氢表雄酮(DHEA),可以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料病、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其貌不扬的红薯送来的不仅是美味,还有健康。
这次来北京玩,自然是想尝尝北方的烤红薯味道。来到一位卖烤红薯的大妈面前,我含笑从炉口边上挑了一个大红薯,拿在手里又热又软。大妈呼出一口热气,用那双粗糙、皲裂的手,上称、包好,递到我手里。
我撕开有点儿黑糊的红薯皮,里面橙里透黄的红薯瓤散发着甜丝丝的香气,顿时觉得冬天很温暖。这熟悉而又亲切的味道,唤起我儿时的幸福记忆。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大街小巷时常看到卖红薯的小贩,他们蹬着三轮车或推着手推车,车上放着一个用油桶制作的大烤炉,炉口边摆放着一排排红薯。炉里钢筋圈上放上白色或红色的红薯,下面燃烧的木碳烘烤着,袅袅升起的青烟给人带来寒冬里的一丝丝暖意;而守候在炉边卖烤红薯的人,时不时哈出一口热气,靠着这仅有的一点儿热度取暖。只要一有人走上前,他们立刻打起精神,笑脸相迎。
红薯虽其貌不扬,却内有乾坤,热乎乎的烤红薯捧在手里,先已将寒意驱散了一小半,轻轻一掰,一股热气升腾,橘红色的瓜瓤仿佛一团小火苗,跳跃在眼前,虽然还未吃,心里已经暖洋洋的了。咬下一口,软糯的红薯,既填饱了肚子,又使严寒跑得一干二净。那时,牵着妈妈的手,捧着热乎乎的烤红薯,走在回家的路上,对我来说,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烤红薯的暖意从我的指间流向心房,在拷问灵魂,这些蜷缩着在繁华城市的一角卖烤红薯的小贩,用适者生存的道理诠释着平凡的人生。
寒冷的北京,那些载着铁桶炉的三轮车,将这寒冷的冬日,依旧烤得喷香。
这充满着爱的味道,在我的心中,将永不消散。
糖炒板栗
板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十几倍,栗子中的矿物质有钾、锌、铁等。板栗边缘有刺毛状齿,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有浅薄腊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肉质细腻,糯性黏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
糖炒板栗是京津一带别具地方风味的著名小吃。我读过汪曾祺先生写的《栗子》:“说起栗子,以北京‘良乡板栗’最为著名,据说良乡栗子原是进贡的,是西太后吃的……”看了大师写的文章,我一直想去北京尝尝“良乡板栗”。
新年去北京旅游,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什么美食最能温暖肠胃,吃起来简单方便,那就是糖炒板栗。寒冬里,那一颗颗褐色的小家伙俏皮地爆着脸,散发着一股栗香,引诱着路人。
在北京西城区有一家店面不起眼的炒货店,名曰“乡巴佬栗子”,生意非常火爆,真是店小名气大。在寒冷的冬天,前来买“糖炒板栗”的顾客排成了长龙,人们哈着热气,搓着手,还执着地等着一大锅正在炒制的栗子。顾客等得急,老板一点儿也不急。老板表情严肃又认真地看着火候,板栗机和着黑色的炒栗石不停地炒。板栗炒熟后,外壳、内膜、栗肉三者分离,栗肉干中带润、粉、沙,栗香浓而甜。他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他眼疾手快地挑出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看得出,他在用心经营着自己产品的品质。
我们买了几袋“乡巴佬栗子”,里面的板栗个头均匀,粒粒饱满。从纸袋里取出板栗,随着指甲划开栗壳“啪”的一声,一小股热气随着板栗的香气钻入鼻腔,脱壳而出的板栗吃起来,味道嫩嫩的,入口香甜沙面,一个接一个的让人欲罢不能。
板栗有“千果之王”的美称,气味芳香,是一种健胃补肾的上等果品。《本草纲目》中也有“补肾之王、美容……”许多功效记载。中医学认为,栗性甘温,五毒,有健脾补肝,身壮骨的医疗作用。
北京的糖炒板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吃起来清香满口,甘美如饴,“中实充满,壳极柔脆,手微剥之,壳肉易离而皮膜不粘”。难怪现炒现卖热乎乎的糖炒板栗受到这么多人的青睐。
|孙燕超|
孙燕超 1996年11月生于江苏盱眙。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青年作家》、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