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教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52-53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分别确认或辨认由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形状。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观察物体看到的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物体,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能借助简单物体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推理,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几何体的不同面的兴趣,愿意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几何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产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能克服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和交流的活动过程,探索不同的摆法,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难点:
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0多个正方体教具和教学图片,学生每人准备10多个正方体学具和操作纸。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玩过搭积木游戏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几组已经搭好的积木(出示几组立体图形),你能说出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吗?先在练习纸上把你的答案写下来。
问:谁来说说这些立体图形是用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
同学们观察物体的眼光真厉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教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观察物体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唤起学生已有的关于观察物体的学习经验,便于下面学习观察更多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
2 教学例题
搭积木游戏真好玩,我们也来玩一玩吧。
(1)(师生玩搭积木游戏)出示例题中的4块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让学生摆。问:你们能说出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吗?请你画在练习纸上。
问:(教师拿出图贴在黑板上)是这样的吗?如果老师请你在这个立体图形中再摆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但要求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们有办法吗?
老师相信你一定有办法,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你一边摆一边想,可以找到几种不同的摆法?摆好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摆法和想法。
学生尝试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
展示学生不同的作品,教师相机进行评价,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来验证。
摆得位置不同,但看到的形状都相同,这正是立体图形的神奇之处。
摆的方法有很多种,你能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说一说吗?
摆法很多,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摆的窍门吗?(前面和后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自主思考,亲身经历实际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探索解决这个问题,接着同桌交流不同的摆法,然后全班交流,在学生对物体的直接操作、观察、辨认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条理地推理、想象、验证,数学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刚才我们用怎样的方法研究“在图中添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怎样摆?”这个问题?
师生归纳:摆一摆、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得出规律。
师:(手指着立体图)我们再来观察这个立体图形的侧面,请画在练习纸上。
师:(手拿反的图)是这样吗?
哦,应该是这样,对吗?
如果老师请你在这个立体图形中也摆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求从侧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们怎么摆?你能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吗?学生摆一摆
大家摆的方法真多,谁能概括地说出这个小正方体应摆在哪儿?(左面和右面)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第一次摆正方形是进行直观操作,无序地找出几种不同的摆法,第二次摆正方体是有了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指导,思维从无序变为有序,所以学生能意识到答案的开放性和有序性问题,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尤其是获得对物体与其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猜猜接下来我们要研究什么呢?(上面)
谁来说说,这个小正方体应摆在哪儿?还有不同的摆法吗?请你到电脑上来操作。其他同学看看与你摆的相同吗。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操作,发现了这个小正方体应放在哪儿,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它的形状不变。平时,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合作,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好多有趣的知识。
3 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1,2,3题。
(2)解决问题(补充一题)
(3)开放题
用若干个小正方体拼搭,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可以怎样摆?动手试一试。
(4)拓展题
有一个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侧面看到的是,你会摆一摆吗?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开放性、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到立体图形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进一步获得观察物体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
4 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想对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呢?
(1)你获得了什么学习方法?
(2)积累了什么学习的经验?
(3)你觉得最难忘的是什么?
(4)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举例说明。
总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注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抓住学生喜欢搭积木,喜欢显示自己电脑操作技术的心理特点,让教学内容贯穿于电脑动画之中。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脑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形成。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分别确认或辨认由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形状。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观察物体看到的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物体,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能借助简单物体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推理,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几何体的不同面的兴趣,愿意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几何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产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能克服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和交流的活动过程,探索不同的摆法,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难点:
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0多个正方体教具和教学图片,学生每人准备10多个正方体学具和操作纸。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玩过搭积木游戏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几组已经搭好的积木(出示几组立体图形),你能说出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吗?先在练习纸上把你的答案写下来。
问:谁来说说这些立体图形是用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
同学们观察物体的眼光真厉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教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观察物体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唤起学生已有的关于观察物体的学习经验,便于下面学习观察更多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
2 教学例题
搭积木游戏真好玩,我们也来玩一玩吧。
(1)(师生玩搭积木游戏)出示例题中的4块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让学生摆。问:你们能说出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吗?请你画在练习纸上。
问:(教师拿出图贴在黑板上)是这样的吗?如果老师请你在这个立体图形中再摆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但要求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们有办法吗?
老师相信你一定有办法,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你一边摆一边想,可以找到几种不同的摆法?摆好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摆法和想法。
学生尝试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
展示学生不同的作品,教师相机进行评价,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来验证。
摆得位置不同,但看到的形状都相同,这正是立体图形的神奇之处。
摆的方法有很多种,你能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说一说吗?
摆法很多,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摆的窍门吗?(前面和后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自主思考,亲身经历实际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探索解决这个问题,接着同桌交流不同的摆法,然后全班交流,在学生对物体的直接操作、观察、辨认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条理地推理、想象、验证,数学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刚才我们用怎样的方法研究“在图中添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怎样摆?”这个问题?
师生归纳:摆一摆、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得出规律。
师:(手指着立体图)我们再来观察这个立体图形的侧面,请画在练习纸上。
师:(手拿反的图)是这样吗?
哦,应该是这样,对吗?
如果老师请你在这个立体图形中也摆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求从侧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们怎么摆?你能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吗?学生摆一摆
大家摆的方法真多,谁能概括地说出这个小正方体应摆在哪儿?(左面和右面)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第一次摆正方形是进行直观操作,无序地找出几种不同的摆法,第二次摆正方体是有了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指导,思维从无序变为有序,所以学生能意识到答案的开放性和有序性问题,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尤其是获得对物体与其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猜猜接下来我们要研究什么呢?(上面)
谁来说说,这个小正方体应摆在哪儿?还有不同的摆法吗?请你到电脑上来操作。其他同学看看与你摆的相同吗。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操作,发现了这个小正方体应放在哪儿,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它的形状不变。平时,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合作,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好多有趣的知识。
3 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1,2,3题。
(2)解决问题(补充一题)
(3)开放题
用若干个小正方体拼搭,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可以怎样摆?动手试一试。
(4)拓展题
有一个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侧面看到的是,你会摆一摆吗?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开放性、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到立体图形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进一步获得观察物体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
4 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想对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呢?
(1)你获得了什么学习方法?
(2)积累了什么学习的经验?
(3)你觉得最难忘的是什么?
(4)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举例说明。
总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注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抓住学生喜欢搭积木,喜欢显示自己电脑操作技术的心理特点,让教学内容贯穿于电脑动画之中。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脑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