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方法在金融、管理、证券、营销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运用统计方法和进行数量分析。《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为中职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统计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但从目前情况看,中职《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观念,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因此,在《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统计学原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偏重理论讲述,忽视实际运用。目前的统计学原理教学目标,仍然强调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教学内容局限在概念、原理、公式推导以及数据计算等方面,不能与实际工作、现实生活相结合,致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乏味且对统计中的概念含义不能正确理解和区分,更不知该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感觉统计学毫无用处。枯燥的内容、单调的形式,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看,这种统计教学模式下,学生一方面难以理解区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对统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的方法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和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简单化,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对统计学中的概念、方法难以理解,有些任课教师也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简单地按教材要求和顺序进行“填鸭式”的单一灌输,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不利于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统计学原理》教学对策
1、调整《统计学原理》教学内容和目标
《统计学原理》发展至今,其内容已基本趋于成熟,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统计调查方式和方法、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几部分。在内容上的调整主要是根据专业要求的不同进行局部的选择和删减。在教学目标上,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基本概念方面,应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概念的识别上来,不要停留在字面的分析理解上。如指标与标志,各种调查方法等,只要学生能识别即可。对于统计整理和分析方法,教学目标应放在讲述统计整理和分析步骤的基础上进行实际问题的整理和分析方面。
2、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由于中职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不足,教师就必须进行充分的课前消化和准备,因此,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知识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精通各种理论和方法,要求教师经常深入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和掌握实训材料,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上好导语课,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统计课不要急于讲解实质内容,要讲述统计学的体系、特点,讲解统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讲述学好《统计学原理》对学生今后工作的好处等,让学生对统计学有一个整体的基本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
4、适时采用实训教学法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在采用实训教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讲述基本概念时,可结合实例讲解各概念的含义和特点,让学生能熟练地识别不同概念,进而针对企业的现实情况,就企业的各方面或全部进行统计指标的设计,讲清楚为什么要用这些指标,每个指标在企业评价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调查方法、统计整理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方面,可采用实例讲清调查、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再通过一些较小的,学生短期内能完成的调查任务命题让学生完成,有些可采取单人独立完成,有些可采取几人一组完成。通过学生动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统原理和方法。
5、适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统计学原理》中的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部分,有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过程,板书量很大,影响教学质量和进度。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采用计算机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的使用方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重点是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EXCEL在统计工作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方法在金融、管理、证券、营销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运用统计方法和进行数量分析。《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为中职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统计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但从目前情况看,中职《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观念,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因此,在《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统计学原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偏重理论讲述,忽视实际运用。目前的统计学原理教学目标,仍然强调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教学内容局限在概念、原理、公式推导以及数据计算等方面,不能与实际工作、现实生活相结合,致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乏味且对统计中的概念含义不能正确理解和区分,更不知该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感觉统计学毫无用处。枯燥的内容、单调的形式,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看,这种统计教学模式下,学生一方面难以理解区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对统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的方法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和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简单化,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对统计学中的概念、方法难以理解,有些任课教师也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简单地按教材要求和顺序进行“填鸭式”的单一灌输,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不利于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统计学原理》教学对策
1、调整《统计学原理》教学内容和目标
《统计学原理》发展至今,其内容已基本趋于成熟,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统计调查方式和方法、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几部分。在内容上的调整主要是根据专业要求的不同进行局部的选择和删减。在教学目标上,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基本概念方面,应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概念的识别上来,不要停留在字面的分析理解上。如指标与标志,各种调查方法等,只要学生能识别即可。对于统计整理和分析方法,教学目标应放在讲述统计整理和分析步骤的基础上进行实际问题的整理和分析方面。
2、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由于中职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不足,教师就必须进行充分的课前消化和准备,因此,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知识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精通各种理论和方法,要求教师经常深入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和掌握实训材料,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上好导语课,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统计课不要急于讲解实质内容,要讲述统计学的体系、特点,讲解统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讲述学好《统计学原理》对学生今后工作的好处等,让学生对统计学有一个整体的基本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
4、适时采用实训教学法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在采用实训教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讲述基本概念时,可结合实例讲解各概念的含义和特点,让学生能熟练地识别不同概念,进而针对企业的现实情况,就企业的各方面或全部进行统计指标的设计,讲清楚为什么要用这些指标,每个指标在企业评价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调查方法、统计整理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方面,可采用实例讲清调查、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再通过一些较小的,学生短期内能完成的调查任务命题让学生完成,有些可采取单人独立完成,有些可采取几人一组完成。通过学生动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统原理和方法。
5、适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统计学原理》中的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部分,有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过程,板书量很大,影响教学质量和进度。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采用计算机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的使用方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重点是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EXCEL在统计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