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高考,人们就想到应试,谈到应试,教师就想到专题复习,这是常人的心理反映。然而,当辛辛苦苦地教学却未能分享到学生学业进步的喜悦时,人们又陷入苦恼。高三的学生个个都怀着美好的憧憬,也表现出超常的勤奋与刻苦,显然学生已尽心尽力,无可厚非。这样,对教师自身的教学的反思,也就显得更有意义。
教师常对学生这样说:高三了,你应该好好学习,不应再玩了。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因为高三好比赛跑过程中的冲刺阶段,前面已付出那么多的努力,为了最后的目标再怎么也得冲刺一下。但是是否可以接受这个观点:高一高二就是高三,高三就是高一高二。这是什么意思呢?学习是个持久的过程,永恒的话题,贵在坚持,如果将高一高二的大好时光浪费掉,在短暂的高三才努力用功学习,那么为时已晚。学生一进入高一,就踏踏实实地学习,那么在高三才能做到从从容容,尤其是对英语这个综合学科。
常常说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这个观点在新时代应被赋于新的意义。首先,当今的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严竣的挑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才是有出路的,这需要教师去做而不是要求学生。其二,教师必须在授课之前吃透教材,然后才能正确地乃至于随心所欲地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手段中不只是点一下就了事。
对客观存在的群体差异性的反思。谈到学情,自然而然地想到尖子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也就想到立足中间促两头的教学指导思想。然而由于对不同群体的学生需求的不了解,最终导致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于是出现尖子不尖,差生更差的遗憾。尖子生具有较强的理解接受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对教师的满堂灌肯定感到不满意,他们希望教师点拨指导,多给他们一些发问和练习的机会,多给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精讲多练。中等生具有一定的学业基础,但他们缺少对知识的对比归纳和总结,即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对教师满堂灌多持欢迎的态度,并希望教师多讲语法,详细讲评练习。学生喜欢做单项选择题,而不愿意去多看文章,多做阅读理解题。在做完形填空题时,他们多考虑选项内容,而忽视对语境和篇章大意的理解,其实,教师在点拨篇章大意时,让他们再看一遍,效果会更好,所以先导再练,对中等生很有效果。后进生基础薄弱,词汇量少,又缺少语法知识,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只喜欢听老师讲,却不愿意自己多读,多背。其实,他们最大的学习障碍是词汇较少,最致命的弱点是不肯多读。对这一群体,学单词、学造句、学翻译是很有效的提高办法。
总之,了解学情,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学生需要的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分层次布置练习,分层次要求和面批作业是让不同群体学生学有所得的关键。
对语法专题教学的反思
首先,高中英语语法复习,不等于语法研究。学语法,只是为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服务的。所以了解语法是必要的,但研究语法那是语言学家的事。现行的高中语法复习有点语法研究之嫌。一个语法要点多则20多个,又有多种特殊情况。如果面面俱到,一则浪费时间精力,二则学生也记不住。
其次,应该重视语法的实用性研究。每年高考语法题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考核,所以研究各个语法项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才是语法复习的重点。教师在复习归纳时不宜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更不应该把时间精力浪费在偏题、怪题上。
最后,教师应注意讲、读、练、评的关系。教师讲解再认真,如果学生读不够或练习不够,教学效果未必很好。复习课上的讲应该注意知识的对比与归纳,而不是知识的机械重复。评讲练习或试卷时,重点应放在评讲语境、篇章结构和篇章大意上,然后让学生自己感悟答案。所以在评讲完形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时,评讲的实质应该是一种“点拨”作用。总之,讲和评都不能取代学生的练与读,否则上课时会觉得很累。其实理应是感觉备课很累,上课很轻松。
有关复习课作业的看法
首先,有关作业量的问题。针对时间紧、内容多、节奏快的复习现状,年段对各科应该有统一的作业限量,否则不利于打团体战,不利于学生总分的提高。作业量过多,学生疲于应付,没有自主消化时间,甚至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动笔的才算作业,读的不是作业。这样就无法做到统筹时间、学科平衡。作业量偏多,有些学生就变成抄作业,应付教师的检查。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复习消化时间。
其次,有关作业批改问题。教师不能不批改作业,但也不能疲于批改作业。英语科作业往往是翻译题或书面表达题,教师要批改这类作业,要花大量的时间,甚至达到几乎帮学生重做作业程度;而且作业发下去,学生不一定会去认真对待老师的付出,这样收效甚微。笔者认为,作业收上来改5次可能不如走下去利用晚督修每人面批作业一次。一则能更有效地落实作业,二则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补缺补漏,三则可以通过谈话增强学生学业信心。英语作文批改常成为教学中盲点,但它也可能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突破点。
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关系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语言知识的传授不能代替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为交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应在教学中将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言语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习外语与情意的关系
外语课堂教学既是一个掌握外语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激励情意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学生在学习、掌握外语的过程中伴随传递情意的活动,学习外语和交流情意相互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组成一个整体。情意的产生受学习外语认知活动的影响,学习外语的认知活动能促进情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低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学生初学外语时,会产生一种好奇心,好奇心不断获得满足,从而又产生求知欲;求知欲不断获得满足,进而树立自信心;自信心不断增强,并与崇高远大的理想相联系和强化,可使兴趣发展得更丰富,从而形成认知兴趣。因此,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目标的完成,又要重视情意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有些外语课堂教学还未把情意目标提到教学议事日程上来,或者有意无意地把它忽视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木井高中)
教师常对学生这样说:高三了,你应该好好学习,不应再玩了。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因为高三好比赛跑过程中的冲刺阶段,前面已付出那么多的努力,为了最后的目标再怎么也得冲刺一下。但是是否可以接受这个观点:高一高二就是高三,高三就是高一高二。这是什么意思呢?学习是个持久的过程,永恒的话题,贵在坚持,如果将高一高二的大好时光浪费掉,在短暂的高三才努力用功学习,那么为时已晚。学生一进入高一,就踏踏实实地学习,那么在高三才能做到从从容容,尤其是对英语这个综合学科。
常常说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这个观点在新时代应被赋于新的意义。首先,当今的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严竣的挑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才是有出路的,这需要教师去做而不是要求学生。其二,教师必须在授课之前吃透教材,然后才能正确地乃至于随心所欲地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手段中不只是点一下就了事。
对客观存在的群体差异性的反思。谈到学情,自然而然地想到尖子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也就想到立足中间促两头的教学指导思想。然而由于对不同群体的学生需求的不了解,最终导致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于是出现尖子不尖,差生更差的遗憾。尖子生具有较强的理解接受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对教师的满堂灌肯定感到不满意,他们希望教师点拨指导,多给他们一些发问和练习的机会,多给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精讲多练。中等生具有一定的学业基础,但他们缺少对知识的对比归纳和总结,即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对教师满堂灌多持欢迎的态度,并希望教师多讲语法,详细讲评练习。学生喜欢做单项选择题,而不愿意去多看文章,多做阅读理解题。在做完形填空题时,他们多考虑选项内容,而忽视对语境和篇章大意的理解,其实,教师在点拨篇章大意时,让他们再看一遍,效果会更好,所以先导再练,对中等生很有效果。后进生基础薄弱,词汇量少,又缺少语法知识,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只喜欢听老师讲,却不愿意自己多读,多背。其实,他们最大的学习障碍是词汇较少,最致命的弱点是不肯多读。对这一群体,学单词、学造句、学翻译是很有效的提高办法。
总之,了解学情,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学生需要的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分层次布置练习,分层次要求和面批作业是让不同群体学生学有所得的关键。
对语法专题教学的反思
首先,高中英语语法复习,不等于语法研究。学语法,只是为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服务的。所以了解语法是必要的,但研究语法那是语言学家的事。现行的高中语法复习有点语法研究之嫌。一个语法要点多则20多个,又有多种特殊情况。如果面面俱到,一则浪费时间精力,二则学生也记不住。
其次,应该重视语法的实用性研究。每年高考语法题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考核,所以研究各个语法项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才是语法复习的重点。教师在复习归纳时不宜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更不应该把时间精力浪费在偏题、怪题上。
最后,教师应注意讲、读、练、评的关系。教师讲解再认真,如果学生读不够或练习不够,教学效果未必很好。复习课上的讲应该注意知识的对比与归纳,而不是知识的机械重复。评讲练习或试卷时,重点应放在评讲语境、篇章结构和篇章大意上,然后让学生自己感悟答案。所以在评讲完形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时,评讲的实质应该是一种“点拨”作用。总之,讲和评都不能取代学生的练与读,否则上课时会觉得很累。其实理应是感觉备课很累,上课很轻松。
有关复习课作业的看法
首先,有关作业量的问题。针对时间紧、内容多、节奏快的复习现状,年段对各科应该有统一的作业限量,否则不利于打团体战,不利于学生总分的提高。作业量过多,学生疲于应付,没有自主消化时间,甚至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动笔的才算作业,读的不是作业。这样就无法做到统筹时间、学科平衡。作业量偏多,有些学生就变成抄作业,应付教师的检查。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复习消化时间。
其次,有关作业批改问题。教师不能不批改作业,但也不能疲于批改作业。英语科作业往往是翻译题或书面表达题,教师要批改这类作业,要花大量的时间,甚至达到几乎帮学生重做作业程度;而且作业发下去,学生不一定会去认真对待老师的付出,这样收效甚微。笔者认为,作业收上来改5次可能不如走下去利用晚督修每人面批作业一次。一则能更有效地落实作业,二则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补缺补漏,三则可以通过谈话增强学生学业信心。英语作文批改常成为教学中盲点,但它也可能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突破点。
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关系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语言知识的传授不能代替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为交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应在教学中将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言语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习外语与情意的关系
外语课堂教学既是一个掌握外语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激励情意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学生在学习、掌握外语的过程中伴随传递情意的活动,学习外语和交流情意相互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组成一个整体。情意的产生受学习外语认知活动的影响,学习外语的认知活动能促进情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低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学生初学外语时,会产生一种好奇心,好奇心不断获得满足,从而又产生求知欲;求知欲不断获得满足,进而树立自信心;自信心不断增强,并与崇高远大的理想相联系和强化,可使兴趣发展得更丰富,从而形成认知兴趣。因此,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目标的完成,又要重视情意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有些外语课堂教学还未把情意目标提到教学议事日程上来,或者有意无意地把它忽视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木井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