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键词
傩戏爱社形态 传承
二、摘抄
寿阳“爱社”较晋南锣鼓杂戏、晋北赛戏、上党队戏都呈现出一种较古朴简单的低级的状态。是一种保留了更多古代傩俗,从傩舞向傩戏转变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寿阳“爱社”,于2006年12月,进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对于傩文化发展的不同层次和阶段的研究,对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存、传承,对于我国戏剧戏曲的起源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正文
1、“爱社”简介
“爱社”也称“耍鬼”,是流传于我省晋中寿阳县平头沟北一带的极为古老而又稀有的傩舞形式。据说是表现“黄帝战蚩尤”的传说故事:黄帝为了战胜蚩尤部落,命令将士打扮成24家“魂头鬼”迷惑蚩尤,果然取得了胜利,为了表彰将士爱社稷的英勇行为,就把这种傩舞称之为“爱社”。
“爱社”傩舞表演时由24人组成,6名大鬼戴鬼脸面具主要表演,18名小鬼站成马蹄形面向中央作为城廓形两边助阵,表演程序分武势、倒上墙、直墙、小场、过关、耍桌等,整个演出约50分钟。表演时,全体演员都站在庙院中,18个“小鬼”每人手拿小锣敲击,时而发出“嗷嗷”的叫声。锣鼓一响,站在中间的6个“大鬼”开始表演,其舞蹈有软势、猴势、抱势、推门等动作以及珍珠倒卷帘等组合。整个表演节奏平稳,气氛沉闷,呈现一种古朴、单调、森严的神秘色彩。
2、“爱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2004年开始起步。2005年正式成立机构,领导组由分管副书记、宣传部长、分管副县长及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文化馆长等组成,专家组由文化中心、文化馆、站专业人员组成。领导组成立后,按照国家级非遗保护有关条例,首先出台了《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保护条例》和《寿阳县爱社傩舞保护细则》,规定对全县范围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建档,重点项目实行专业部门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办法,逐年发掘逐年整理逐年申报。确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3、“爱社”的现状及传承情况
1985年以后,沟北村失传,只剩下韩沟村有十多人能够表演。但是,如今传承人年长者已逾75岁,年少者也已近50岁,囿于对传统文化中鬼神信仰风俗的误解和其他原因,近年来后继无人。其鬼傩面具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是古代民间傩舞道具工艺技术的绝活,只有韩富林(现年63岁)一人掌握制作工艺,目前尚无人愿意学习传承,其工艺濒临失传。
4、“爱社”的未来及研究意义
根据王国维先生的“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的定义,以及张庚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序》中指出的“戏曲是综合艺术”,具有“虚拟性”和“程式性”的提法。
(1)、“爱社”表演者共24位,6位为“大鬼”18位为“小鬼”,人装扮成了"鬼",以“鬼"的身份进行各种动作表演,说明表演者即演员,具有了代言体性质。
(2)、“爱社”表演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虽无唱词和念白,但有舞的成份,符合"谓以歌舞演故事”的定义.
(3)、“爱社”表演地点无论是在轩辕庙、泰山庙的神庙院内,还是在村中空地,都可称之为剧场,有一定的表演场所。4、表演的虚拟性与程式性。“爱社”对于黄帝、蚩尤两军对垒的内容,是通过虚拟的动作来再现打斗的。另外,“爱社”表演的十七个基本动作已形成一定的程式,至于队形变化,皆基于此。可见,寿阳“爱社”已蕴含了一些戏剧因素。是傩舞-傩戏-戏剧三者之间过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与晋南锣鼓杂戏、晋北赛戏、上党队戏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
从表演组织上看,“爱社”无班社组织,且只活动于两个村子,而锣鼓杂戏、晋北赛戏、上党队戏都有班社组织,且班社数量不等。
(4)、从演出内容上看,“爱社”的表演内容单一,只表演“黄帝战蚩尤”一个的故事,且是开荒之初人类始祖的故事,内容简单,出现时间早。而另三者则都有很多剧目,内容涉及历史故事、政治斗争、神话传说等,如上党队戏有《霸王别姬》、《过五关》、《唐僧西天取经》等,甚至还有对“黄帝战蚩尤”的故事的翻版剧目《关公战蚩尤》、《破蚩尤》。
(5)、从表演方式上看,“爱社”为全体表演者集体表演,无说白也无唱词,而另三者则由剧目和剧情来定表演人数,都有曲词、说白甚至小曲等。后者显示出更加灵活的特点,
“爱社”的表演则更像雏形,集体表演,一起祭神酬神似乎“观众”不明显,很古朴。
(6)、从流传地域上看,“爱社”只活动于寿阳县平头镇沟北和韩沟两村,是以“点”的状态呈现于历史和现状中,而另三者流传和活动地域较广,是以“面”的状态呈现于历史和现状中。由“点”到“面”的流传,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总之,从各个方面来看,寿阳“爱社”较晋南锣鼓杂戏、晋北赛戏、上党队戏都呈现出一种较古朴简单的低级的状态。是一种保留了更多古代傩俗,从傩舞向傩戏转变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寿阳“爱社”,于2006年12月,进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对于傩文化发展的不同层次和阶段的研究,对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存、传承,对于我国戏剧戏曲的起源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寿阳“爱社”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珍惜唯一仅存的古老傩舞,目前濒临失传,保护和传承工作极其重要。本论文对民间祭祀仪式、民间文化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对中国古老的戏曲文化及“皇帝大战蚩尤”的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对复杂傩舞面具制作工艺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爱社”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寿阳县志》
《浅谈寿阳“爱社”与戏剧渊源关系》 王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阳爱社>保护工作总结》
路晓婷 山西大学科研训练项目资助
傩戏爱社形态 传承
二、摘抄
寿阳“爱社”较晋南锣鼓杂戏、晋北赛戏、上党队戏都呈现出一种较古朴简单的低级的状态。是一种保留了更多古代傩俗,从傩舞向傩戏转变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寿阳“爱社”,于2006年12月,进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对于傩文化发展的不同层次和阶段的研究,对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存、传承,对于我国戏剧戏曲的起源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正文
1、“爱社”简介
“爱社”也称“耍鬼”,是流传于我省晋中寿阳县平头沟北一带的极为古老而又稀有的傩舞形式。据说是表现“黄帝战蚩尤”的传说故事:黄帝为了战胜蚩尤部落,命令将士打扮成24家“魂头鬼”迷惑蚩尤,果然取得了胜利,为了表彰将士爱社稷的英勇行为,就把这种傩舞称之为“爱社”。
“爱社”傩舞表演时由24人组成,6名大鬼戴鬼脸面具主要表演,18名小鬼站成马蹄形面向中央作为城廓形两边助阵,表演程序分武势、倒上墙、直墙、小场、过关、耍桌等,整个演出约50分钟。表演时,全体演员都站在庙院中,18个“小鬼”每人手拿小锣敲击,时而发出“嗷嗷”的叫声。锣鼓一响,站在中间的6个“大鬼”开始表演,其舞蹈有软势、猴势、抱势、推门等动作以及珍珠倒卷帘等组合。整个表演节奏平稳,气氛沉闷,呈现一种古朴、单调、森严的神秘色彩。
2、“爱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2004年开始起步。2005年正式成立机构,领导组由分管副书记、宣传部长、分管副县长及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文化馆长等组成,专家组由文化中心、文化馆、站专业人员组成。领导组成立后,按照国家级非遗保护有关条例,首先出台了《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保护条例》和《寿阳县爱社傩舞保护细则》,规定对全县范围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建档,重点项目实行专业部门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办法,逐年发掘逐年整理逐年申报。确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3、“爱社”的现状及传承情况
1985年以后,沟北村失传,只剩下韩沟村有十多人能够表演。但是,如今传承人年长者已逾75岁,年少者也已近50岁,囿于对传统文化中鬼神信仰风俗的误解和其他原因,近年来后继无人。其鬼傩面具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是古代民间傩舞道具工艺技术的绝活,只有韩富林(现年63岁)一人掌握制作工艺,目前尚无人愿意学习传承,其工艺濒临失传。
4、“爱社”的未来及研究意义
根据王国维先生的“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的定义,以及张庚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序》中指出的“戏曲是综合艺术”,具有“虚拟性”和“程式性”的提法。
(1)、“爱社”表演者共24位,6位为“大鬼”18位为“小鬼”,人装扮成了"鬼",以“鬼"的身份进行各种动作表演,说明表演者即演员,具有了代言体性质。
(2)、“爱社”表演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虽无唱词和念白,但有舞的成份,符合"谓以歌舞演故事”的定义.
(3)、“爱社”表演地点无论是在轩辕庙、泰山庙的神庙院内,还是在村中空地,都可称之为剧场,有一定的表演场所。4、表演的虚拟性与程式性。“爱社”对于黄帝、蚩尤两军对垒的内容,是通过虚拟的动作来再现打斗的。另外,“爱社”表演的十七个基本动作已形成一定的程式,至于队形变化,皆基于此。可见,寿阳“爱社”已蕴含了一些戏剧因素。是傩舞-傩戏-戏剧三者之间过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与晋南锣鼓杂戏、晋北赛戏、上党队戏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
从表演组织上看,“爱社”无班社组织,且只活动于两个村子,而锣鼓杂戏、晋北赛戏、上党队戏都有班社组织,且班社数量不等。
(4)、从演出内容上看,“爱社”的表演内容单一,只表演“黄帝战蚩尤”一个的故事,且是开荒之初人类始祖的故事,内容简单,出现时间早。而另三者则都有很多剧目,内容涉及历史故事、政治斗争、神话传说等,如上党队戏有《霸王别姬》、《过五关》、《唐僧西天取经》等,甚至还有对“黄帝战蚩尤”的故事的翻版剧目《关公战蚩尤》、《破蚩尤》。
(5)、从表演方式上看,“爱社”为全体表演者集体表演,无说白也无唱词,而另三者则由剧目和剧情来定表演人数,都有曲词、说白甚至小曲等。后者显示出更加灵活的特点,
“爱社”的表演则更像雏形,集体表演,一起祭神酬神似乎“观众”不明显,很古朴。
(6)、从流传地域上看,“爱社”只活动于寿阳县平头镇沟北和韩沟两村,是以“点”的状态呈现于历史和现状中,而另三者流传和活动地域较广,是以“面”的状态呈现于历史和现状中。由“点”到“面”的流传,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总之,从各个方面来看,寿阳“爱社”较晋南锣鼓杂戏、晋北赛戏、上党队戏都呈现出一种较古朴简单的低级的状态。是一种保留了更多古代傩俗,从傩舞向傩戏转变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寿阳“爱社”,于2006年12月,进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对于傩文化发展的不同层次和阶段的研究,对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存、传承,对于我国戏剧戏曲的起源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寿阳“爱社”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珍惜唯一仅存的古老傩舞,目前濒临失传,保护和传承工作极其重要。本论文对民间祭祀仪式、民间文化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对中国古老的戏曲文化及“皇帝大战蚩尤”的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对复杂傩舞面具制作工艺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爱社”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寿阳县志》
《浅谈寿阳“爱社”与戏剧渊源关系》 王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阳爱社>保护工作总结》
路晓婷 山西大学科研训练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