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浓厚阅读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bz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因此,要潜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精心设计导语,一段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能抓住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如在讲授《雨》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所见过的刮风下雨时的情形,这一常见的情境使学生都能说出点东西,马上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此时再问同学们:“风是怎么形成的?雨是怎么形成的?”就能够激起学生了解课文进行阅读的兴趣;其次,要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提出恰当的阅读目标要求。如“课文讲了什么事?”“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是哪里?”等,使学生有目的阅读。但要注意到,提出的阅读要求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过浅容易引起学生浮躁;最后,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如可以结合学生年龄和教材特点,采用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为学习课文内容和养成阅读习惯奠定良好基础。
  一、分句段解读文章
  学生要想更好地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就要理解文章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对于文章中的精彩句段,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学生只有能够将文章中的句子用已经学过的词语组织起来,才能说明学生对这些句子做到了深入的理解。这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子,对以后的阅读和写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教师引导学生拆分词句是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重要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在小学生的词语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教导学生将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还要将“读”和理解文章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将一些经典的词句应用到作文中去,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运用能力。
  二、培养阅读好习惯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此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第一,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做到对课文的通篇理解;第二,结合课后问题思考文章中心;第三,结合教辅资料深度理解词句,进而深度理解文章。教师应用这三步教学方法让学生加强练习,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其次,在阅读课中教师要穿插安排精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阅读重点,以重点内容联系课外内容,扩展学生视野,有原则性地训练学生,注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文章的态度。面对一篇文章,教师应该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出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然后再让他们自由答辩。这样在锻炼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积极发言的自信心。
  三、引导学生探索性阅读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这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思考和学习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提出对文章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这样能使学生打开思路,带着兴趣阅读文章。教师在课文重点处设疑,既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又能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融入角色,真正地走进文本,这样会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无形中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应该帮助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但适合他们自己的阅读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主动提出来,然后要求他们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自己解决问题,等到学生实在无法理解时教师再帮学生解答。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养成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四、激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
  在目前的阅读实践中,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该拿出自己的见解跟教师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的阅读形式应该是互动式的,而互动式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同步参与。另外,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课本和师生互动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到课外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提醒学生及时记录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强烈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有时也难以作答。例如,在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时,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男孩明明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微弱为什么不求助海边的其他人呢?”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不受局限的,这时教师不应该急着给予否定,而是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地讨论,一步步地将学生的思考范围引入正轨。这样,不仅没有打消学生对文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自主思考、大胆提问的信心。由此可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探索性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作用,而且还能帮助小学生塑造人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就应该将学生放到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上来,以学生为本,明确教学环节和目标,每进行一步,都要让学生有所获。另外,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也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自由有活力的阅读环境更具有伸展性,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除此之外,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来自教师的鼓励以及引导。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亮点,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1月-2012年5月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摘 要】 职业教育要培养品质优良、纪律严明、懂技术、会生活、会做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根据中职生的现状,提出了“先做人,后做事”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感恩;良好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135-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当前社会民族发展和科学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小学科学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一、用活
渝阳煤矿阳地湾风井通风机已经运行25 a,针对其设备老化、故障多、效率低、电耗高、风量不能达到性能测试曲线的设计要求等问题,须提高矿井风网和通风机的运行效率,实现矿井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6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领域大范围的实施与普及,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互动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了众多思想品德教师所一直追求的优秀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合作学习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
[目的]研究0.5%苦参碱水剂的配方和田间药效。[方法]在室内生测验证具有明显增效的基础上,按照水剂的制备工艺和技术指标控制试验要求,进行配方筛选试验。[结果]确定了0.5%苦
目的:评估本地域内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度,制定诊疗计划。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筛查出的10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随访,观察其病情变化。结果:通过超声检查和细胞学细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得普利麻、瑞芬太尼复合得普利麻对腹腔镜手术的临场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实施腹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平均分为芬太尼组45例,瑞芬太尼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