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棵树间延伸人生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ejo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11日,北京理工大学,“青年自强圆梦中国”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分享会暨2013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启动仪式在礼堂里举行。手捧获奖证书的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张大奎百感交集,32年的人生旅程历历在目。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为他颁奖时说,当一个人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时候,生命就有了无限的延伸。张大奎的别样人生,就是从他家乡的两棵树之间延伸出来的。
  2岁时,一场意外的高烧导致张大奎得了核黄疸后遗症。那是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看到别家同龄的孩子如小鹿般灵巧地跳跃追逐,而小小的大奎却如一摊肉泥,瘫倒在床上,父母心如刀绞。然而,只要有一点点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他们教儿子学着一点点向前爬。4年,小大奎学会了爬行。
  6岁那年的一天,父亲把张大奎抱到家门口的两棵杨树下,说:“奎,从今天开始,你在这里学走路。”两根平行的竹竿被绑在树上,他站在两根竹竿中间,有了竹竿的支撑,他可以掌握好身体的平衡。几个月后,他扶着竹竿可以行走自如,父母就把竹竿换成粗绳。他已习惯将两根结实的竹竿充当自己的左膀右臂,突然从竹竿换成了软绳,张大奎刚一迈步就跌倒在地。父母看着,并不上前扶他,只是说:“自己想办法站起来!”他爬到树边,攀着树身爬起来,抓住绳子再次迈开步。无数次摔倒,无数次爬起,有时,他望着父母,希望他们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然而父母只是平静地用目光鼓励他站起来。好几次,他恨父母的狠心,赌气躺在地上不起来,望着头上湛蓝的天。天空澄净如洗,有云雀欢快地啾啾叫著飞过去。看着、想着,小小少年的心渐渐明朗起来,他用力扬起手臂抓住绳子,努力站了起来。
  寒来暑往、雨雪风霜,数不清他在两棵树间走了多少个来回,树皮被绳子磨出了两道光溜溜的痕迹,3年后,他终于能拄着拐杖行走了。
  接着,张大奎走进了学校。漫漫求学路,他付出的努力是别人的百倍千倍,从小学、中学、大专、本科、硕士,他以坚韧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011年,硕士毕业的他决定继续考博,并发出了几百封邮件,在信中,他诚恳地讲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大部分教授选择了沉默或是委婉地拒绝,就在张大奎几乎绝望时,北京理工大学的樊孝忠教授给他发来了邮件,“你可以考我的博士,但是我不会给你任何特殊的优待,不会透露任何关于考试的信息,能不能考上,完全要靠你自己。”那一刻,张大奎的眼睛湿润了,他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几个月挥汗奋战,用自己的实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面试那天,樊孝忠教授第一次在考场走廊上见到了张大奎。彼时,张大奎在上楼时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但他未求助于任何人,只是默默地扶着墙壁爬起来,然后拄着拐杖走上一级级台阶。拐杖声声,清晰地在走廊回响,也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在北京理工大学宿舍的墙上,贴着张大奎精心制作的一张时间表,上面写着:
  10000个小时≈8﹡365﹡3.5年
  ≈9﹡365﹡3.1年
  ≈10﹡365﹡2.8年
  ≈11﹡365﹡2.5年
  ≈12﹡365﹡2.3年
  他认为,一个人要在某领域成为合格人才的学习周期是1万个小时,如果每天分别学习8、9、10、11、12个小时,那么分别要用3.5年、3.1年、2.8年、2.5年和2.3年完成。张大奎要求自己每天学习12个小时,如此,他才能用更短的时间实现自己的目标。他说,每天学习12个小时并不是件难事。
  考上博士后,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大奎参加了一次慈善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那些脑瘫患者和他们父母绝望的表情,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往昔的记忆潮水般扑面而来,他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他当即决定要为这些患者做点什么。从此,张大奎热心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向那些患者及他们的亲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握着那些脑瘫患者的手,将坚毅与顽强传递给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境遇和苦难,都请相信信念的力量!坚守一份对未来的美好情怀,最终会将一切都变成幸福和美好!”
  和大多数残疾人一样,张大奎也曾自卑过、绝望过,但他最终走出了困境。32年的人生中,他常会用父亲说过的一句话来鼓励自己:血骨熬汤为理想!
  “熬不是懈怠,是不急不躁地前进,是坚持。”张大奎说道,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
其他文献
在美国的西南部山区,生活着一种牧蚁。在这个蚁群中,并不是由红色的大个子牧蚁来完成工作在这里。当牛做马的是一种体型较小、腹部发黑的红尼卡蚂蚁,它们是这里的奴隶,不过,它们如此辛苦地劳作,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中了牧蚁的“木马计”,被拐骗到这里来卖身为奴的。  当奴隶数量减少的时候,牧蚁就做好了外出寻找新雇工的各种准备,它们往各个方向派遣侦查员,以寻找红尼卡蚂蚁,侦查员在附近的一根圆木下,找到了一群红尼卡
连日阴雨,心境也暗了。好容易盼到一个晴朗的日子,便携小儿,去乡下放风筝。站在高坡上看油菜花地,一望无际的金黄,晃眼的灿烂。  我的心思都在放风筝上,忽闻菜花地里儿子在唤我:“老爸,快来听,花在开。”花开有声,果真能听得见?我凝神屏息,效仿儿子闭上眼睛,侧耳去听。花丛里有蜜蜂嘤嘤嗡嗡,蝴蝶飞舞。和风拂面之处,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我并没有听到花开的声音,却触及到一份前所未有的宁静。  又一
聪明一世的诸葛亮其实是死在司马懿的谍战之中的。  司马懿出生在东汉一个官宦家庭,自小就博览群书,文韬武略出众。公元208年,司马懿当了曹操的文学掾,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部长。后来,司马懿再由文学掾到太子中庶子、丞相军司马、抚军大将军、大将军,逐步成为曹氏集团中的重臣。  公元234年,诸葛亮联合东吴,开始了第五次北伐。司马懿率军与诸葛亮在五丈原交战。诸葛亮兵多将广,司马懿当然不是他的对手。但是,司马
相传古代有一个书生进京赶考,逢大雨便在一农家借宿,那晚他蹲厕所时发现鞋尖上有一粒米饭,因思一粥一饭之不易,因对物力维艰的尊重,便捡起来放进了嘴里。后来,他的考卷上,一个“主”字漏写了上面一点,写成了“王”字,这在当时不仅不能考上,而且还有杀头之罪。阅卷考官再定睛一看,上面那一点又分明在,是一群螞蚁搬着一粒米饭堆挤于斯。考官将之拂掉,不一会儿,蚂蚁又聚拢来。如此反复多次,考官心里也存下了敬畏之意。唤
当看到一身白裙的清雅和满身大红的央金手牵手走在学府路时,让人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她们就像是身着一身欧洲贵族晚礼服站在唐朝的长安街头,明知会招致围观却还是泰然自若。其实,围观者是惊叹大于好奇,毕竟红与白的冲击,温婉水乡与高原雪山的碰撞,奇异的光彩早已流转出这个时空。  而在这次戏剧性的场面之前,关于她们的故事也早已流传。从入校那一刻起,她们就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清雅是水乡里出众的女子,人如其名,清
《水浒传》梁山众多好汉的姓名与绰号语义相悖,作者妙用曲笔,内藏深意,旨在烘托铺垫梁山起义军最终被招安的悲剧命运。试举数例——   前寨主“托塔天王”晁盖,任他托塔天王的本事再大,但已被“朝”廷“盖”住,动弹不得,难有大作为。   起义军领袖人物“及时雨”宋江,这“及时雨”不下到田里滋润禾苗,却白白“送”到“江”里,岂不口惠而实不至?   军师吴用,绰号“智多星”。智谋虽多,但最终也是白忙乎!“无用
心理学家认为,快乐需要外向的性格,而内向则容易产生精神压抑。然而,全世界有25%的人是内向的,他们也许天生如此,也许由于幼年的环境和教育影响。有时,活泼的天性在幼年受到了压抑,孩子便退缩到了自己的世界里。假若外向的文化成了绝对的主流,内向的孩子便会发现自己与周围的多数人格格不入,仿佛生活在一个“外向的海洋”里。事实上,内向的人在今天的社会上的确遇到了很多问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伯纳多·卡尔杜齐说:
我的家乡在浙北山区。小时候,每到清明时节,燕子成群结队在天空中翻飞,电线上、杨树上、屋檐上,燕子挤在一起,轻声呢喃或是互相打闹,好不热闹。但是这些年来,燕子越来越少,斜风细雨中,也不见燕子在雨中欢快地飞行。  这个发现是从五年前开始的。当时我家还是土屋,楼板下筑着一个燕窝,原先总有三只燕子宿在我家。后来,变成两只,再后来只剩下一只。翻造土屋时,燕巢也破坏了,门前的杨树也砍了,这一年,那只燕子就没有
前阵子,某娱乐周刊在微博上推选起了“知女”:新闻“知女”柴静、微博“知女”姚晨、文艺“知女”汤唯、财经“知女”曾子墨……一时间,“公知”一词再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何为“公知”?从字面上我们可认为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缩略词,最初,他们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有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是占有话语权的知名人士。后来,“公知”一词似乎逐渐变了味
弗洛伊德说:“力比多,即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杨过通过多种途径谙熟了“力比多”这个词语,他把“力比多”挂在嘴边,以至于被宿舍四兄弟推举为“力比多大师”。  这天晚上,看着武修文又在床上潜心修炼“亭亭如盖” 功(俯卧撑),杨过不禁感叹:“性本能终究是人类繁衍的本能,武兄这一招一式明显是为繁衍做准备的……”武修文边流汗边数数,腾不出嘴来与杨过争辩——杨过不是《神雕》里的杨过,武修文也不是《神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