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现实诗歌赏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ov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人们在提及徐志摩时,总是会想到他的爱、美、自由,并论及他的爱情诗和爱情故事,研究其诗歌当中的性灵与飘渺美妙的音乐性特征,或是看其翻译作品的成就,却很少有人提及徐志摩的现实诗歌。本文主要通过对徐志摩诗集《志摩的诗》中关于描写现实的诗歌进行赏析,来探求徐志摩在爱情与理想之外的现实视角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渴求,从不同角度揭示徐志摩的诗歌表意。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现实诗歌;现代社会
  提到徐志摩的诗,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那首优美动人的《再别康桥》,美丽的回忆和想象引人入胜;而对于徐志摩诗歌的研究中,人们较多关注的也都是其美妙的爱情诗,以及彰显在诗中的“爱、美、自由”。的确,徐志摩的爱情诗造诣实在很高,其飞动的灵感与无限柔情,加以美好的意象和富有音乐性的节奏律动让人能够切身体会到爱情的美好、理想的自由以及对美的欣赏。同时,徐志摩也是一个翻译家,他的诗歌翻译及其种种特点也是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但徐志摩其实也对现实非常关注,他也通过几首诗歌表达着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诗意的揭示和讽刺,这些诗歌也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
  在徐志摩诗集《志摩的诗》中,就有八篇诗歌抒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分别是《一条金色的光痕(硖石土白)》、《太平景象》、《叫化活该》、《先生!先生!》、《盖上几张油纸》、《大帅(战歌之一)》、《车上》、《一小幅的穷乐图》[1]。这些诗歌中不仅讲述了作者在街头所见,还描写了在军队、在火车上的所闻,其中《车上》更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希望。而《一条金色的光痕》、《太平景象》、《叫化活该》、《先生!先生!》、《一小幅的穷乐图》几篇诗歌则揭示了丑陋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进行讽刺。
  陆耀东先生在其论文《评徐志摩的诗》中也提到了徐志摩的现实诗歌:“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人们的生活图景不时扑入他的眼帘。”[2]“诗人或同情于下层人民的贫困痛苦的生活和处境,或痛感现实的黑暗。”[3]但作者认为他的作品仅仅是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人道主义的同情,却没有人们对社会的愤怒和反抗,也缺少革命诗歌的感染力和鼓动力。但其实这与徐志摩本身的性格不无关系,徐志摩的诗风就不同于革命诗歌那样孔武有力,也不如郭沫若的诗那般激昂澎湃,其性格与诗风决定了他的现实诗歌不会像革命诗歌那般充满热血和奔腾的感情,而诗人所描写的残酷的现实生活更多的时候是无力和无法进行反抗的,所以作者只能以揭示和讽刺的方法来表现他对社会现实的态度。
  《太平景象》一诗由八段对话组成,两个士兵的对话以及与车站商贩的对话揭示出了战争的残酷。全诗没有一句描述性的话语,却直接表现出了战争带给下层士兵对自身命运的清醒认识,让人悲哀却又感到无奈。
  “你不见李二哥回来,烂了半个脸,全青?
  他说前边稻田里的尸体,简直像牛粪,
  全的,残的;死透的,半死的;烂臭、难闻。”
  比不得我们——可不是火车已经开行?——
  天生是稻田里的牛粪——唉,稻田里的牛粪!
  “喂,卖油条的,赶上来,快,我还要六根。”[4]
  士兵的对话间已经讲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稻田里的尸体多如牛毛,死了的没死的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惨绝人寰的场面。而士兵们自己也明白属于底层人的自己“天生就是稻田里的牛粪”,注定要成为众多尸体中的一个。即使明知道自己终将成为炮灰,也只能探口气,又要买六根油条,服从于命运。最后一句话与开头的买油条的话形成了首尾呼应,更形成了一种对人生的无奈。诗中横尸遍野的景象又与题目“太平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讽刺意味。
  同样类型的诗歌还有《大帅》,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两个士兵按照大帅的命令把战死的人全都挖一个大坑埋起来,让牺牲的士兵就这么被随意地像处理垃圾一样被处理掉,甚至发现了还未死去的士兵也直接活埋的景象:
  “嘿,三哥,有没有死的,
  还开着眼流着泪哩!
  我说三哥这怎么来,
  总不能拿人活着埋!”——
  “吁,老五,别言语,听大帅的话没有错:
  见个儿就给铲,
  见个儿就给埋,
  躲开,瞧我的,欧,去你的,谁跟你啰嗦!”[5]
  文章说是战歌,其实形象地写出了下层士兵盲目听信上层军官的话,连没死的士兵也一起活埋,可见这“三哥”已经对生命感到麻木,以至于活埋人的时候还要说一句“去你的,谁跟你啰嗦!”战争已经使人变得残酷而冷漠,即使杀人也毫无愧疚。而旁边的老五一句“总不能拿人活着埋”代表着尚有基本良知的士兵,也与三哥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深了讽刺的意义,也是作者在默默传达着对战争带来的悲凉现实的愤怒和不满。
  《叫化活该》《先生!先生!》《一小幅的穷乐图》则着力描写了乞丐、流浪汉的生活。不论是《叫化活该》还是《先生!先生!》都写出了行乞者生活的困窘和绝望,《一小幅的穷乐图》则是以乐写悲,在描绘乞丐們争相捡拾别人垃圾中的残羹剩饭中的收获时也将他们的可悲与可怜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这垃圾堆还比是个金山,
  山上满偻着寻求的黄金者,
  一对的褴褛,破烂的布裤蓝袄,
  一个两个数不清高掬的臀腰。”
  ……
  “老婆婆捡了一块布条,上好的一块布条!
  有人专捡煤渣,满地多的煤渣,
  妈呀,一个女孩叫道,我捡了一块鲜肉骨头,
  回头熬老豆腐吃,好不好?”[6]
  大户人家的“红漆门”中倒出来的垃圾,在贫苦人眼中甚至于变成了黄金山,在其中捡拾人家吃剩的用剩的东西竟然变成了寻宝!捡来的东西在旁人眼中都是废物,在这些底层人民的眼中却成了不可多得的好物,实在是让人心生同情,同时也感到了浓浓的悲哀。
  同《叫化活该》一样,《先生!先生!》也写出了乞讨者的卑微乃至于被人们远远躲避。小女孩向坐车的先生乞讨时被拒绝,只留下微弱的声音不住地呼喊着:“先生……先生……”这番情景让人十分不忍。而《叫化活该》则表现出极其悬殊的贫富差距:一群乞丐在不停地说着讨好的话,想要获得一点点的施舍,来度过这寒冷的没有食物的冬夜;而大门内则有着温暖的火炉,有着丰富的盛宴,也有着对于这些人不尽的鄙夷和冷漠。而作者也认为自己同这些行乞者一样,是被隔绝在大门之外的人们之一,然而只是得到冷风的讥笑与嘲讽:“叫化活该!”作者对生活的绝望,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却无奈的情绪达到了顶峰。
  实际上在作者看来,最可怕的不是社会的不公,而是在这种不公的现实之下,底层人民已经默默接受了这种命运,他们无力反抗,于是只能妥协。作者的民主意识已经让他不单单是对这些人民感到同情,更是为这样的社会感到愤懑和痛苦,于是要将这种不幸的现实揭发出来,讲述出来。而不采用奔走呼号的形式,而是用讽刺和揭露丑恶的社会伤疤的方法,更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
  总而言之,徐志摩不仅用爱情诗歌表现出了他性格中柔情似水的一面,也在用现实诗歌表现出他的社会正义、民主平等的坚定的社会政治理念。在分析徐志摩的诗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不同的诗歌和不同的角度,来多方面揣摩其性格,了解诗人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注释:
  [1]徐志摩.志摩的诗.[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7.
  [2]陆耀东.评徐志摩的诗.[M].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02期.P105.
  [3]陆耀东.评徐志摩的诗.[M].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02期.P106.
  [4]徐志摩.志摩的诗.[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7.P33.
  [5]徐志摩.志摩的诗.[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7.P100.
  [6]徐志摩.志摩的诗.[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7.P294.
  参考文献:
  [1] 徐志摩.志摩的诗.[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7.
  [2] 陆耀东.评徐志摩的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02期.
  [3] 冯肖华.真灵性与逝水情的诗化律动——徐志摩爱情诗的情感脉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第37卷.第1期.
其他文献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戏剧史上继奥尼尔之后的又一知名剧作家,《欲望号街车》被公认为其代表作。剧中,威廉斯把女主人公布兰奇放入一个梦幻世界。她不满现实,把自己掩盖在幻想中自欺欺人。斯坦利是北方工业文明的典型代表,直面现实、杜绝欺骗。现实的斯坦利和充满幻想的布兰奇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最终以布兰奇的精神失常告终。本文从布兰奇和斯坦利的人物形象入手,旨在分析其代表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继而剖析
期刊
“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石楼的台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这是《人面桃花》的开篇,格非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晚清末年、民国初年的江南官宦小姐秀米的故事,就像是她父亲一步步,徐徐走来。小说取材于清末民初的反清革命历史,讲述陆秀米从一个乡村女子到革命党人的传奇人生。父亲的突然失踪使她開始正视世界,革命党人张季元就是这个神秘世界的象征,两人滋生了情
期刊
【摘要】:人本主义是古希腊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本文从古希腊文学创作的高峰——《荷马史诗》为研究内容,重点关注荷马史诗中塑造的英雄形象,通过其分析古希腊文化所彰显的人本主义。  【关键词】:《荷马史诗》;古希腊文化;人本主义;英雄形象;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文学巨著,它反映了古希腊史前时代的生活面貌,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荷马史诗》并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保留在全体希腊人记
期刊
【摘要】: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他最后的作品。这部作品系受匿名资助人的委托而作的。这部作品莫扎特并没有完成,成了为他自己而作的安魂曲。最终由他的学生苏斯迈根据他留下的手稿续完。这是一部真挚动人的安魂曲,莫扎特直到穷困潦倒之时,在他的音乐中都没有痛苦,只有纯净的欢乐。  【关键词】:合唱指挥;合唱分析;指挥手势  一、莫扎特《安魂曲》作品总体分析  序曲  I. 《安魂曲》开始使用了阴郁的d小调,沉重
期刊
【摘要】: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公认的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现代逻辑的产生与发展,对当代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弗雷格的《论涵义和意谓》一文为线索,分析弗雷格的逻辑学思想,讨论弗雷格思想中涵义和意谓的概念,进一步说明其思想的重要性。  【关键词】:弗雷格;涵义;意谓  一、符号的涵义和意谓  首先,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中利用“相
期刊
【摘要】: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深受西方的影响,在与西方的碰撞下诞生的,并在“五四”启蒙运动中迅猛崛起,发展成壮观的大潮。现代浪漫主义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重要的一脉,虽然屡受压制,处于边缘,但始终或隐或显地存在,没有断流。与之同步的浪漫主义小说理论批评,虽然还未形成概念明晰、逻辑严密的体系,但也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美学留下了丰富而又芜杂的“理论碎片”。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与理
期刊
【摘要】:今年年初网络上流行的“我可能X了假X”的句式让人们对于“假”有了新的用法。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探究“假”的语义,主要从“假”的形容词属性,模糊性和等级性这三个方面具体解释这句话会有出其不意、难以言状、又随处可用的神奇效果的原因。本文研究发现,“假”是典型的非交际性形容词,且“假”具有的形容词的模糊性使得表达“我可能X了假X”这种复杂的心情非常合适。再者,“假”是只有下限、沒有上限的等级性形
期刊
【摘要】:《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正面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在侠义精神的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侠义的总体特征和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特殊特征。  【关键词】:《水浒》;侠;侠义精神  中国自古就有着浓厚的侠义崇拜意识,自春秋战国以来,侠义之气一直绵延不绝。《水浒》在表现侠义精神的作品中很具代表性。  侠义,见义勇为,为国为民,舍死忘生。广义来讲,从王侯卿相到文弱书生,只要他们的
期刊
【摘要】:《熊猫史诗》是国内外第一部以文学形式讲述人类与熊猫关系史的作品,作者方敏综合了多种文体,展现大熊猫300万年的物种演化史,深入发掘人与熊猫之间关系演变的真实历程,并且以此剖析人类介入大熊猫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的种种矛盾。通过对《熊猫史诗》生态文学探析,可观照出人与熊猫乃至自然的相处模式,以及探寻人类在自然界真正所处的位置。  【关键词】:《熊猫史诗》;生态文学;矛盾  《熊猫史诗》为生态文
期刊
【摘要】: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同胞》立意在题,顾名见意,以“同胞”主题为小说 的构筑,直奔世界视野下的民族认同主题,作为一部移民小说,《同胞》的政治哲学体现在其所包含的三个主题:一、移民,华人家庭与美国纽约这一共同体之间产生冲突,不同的共同体来源始终是相互抵触的;二、身份主题和时空记忆的凝滞,华人 具有“根”的情结,为维持对远方家乡的记忆,不断重复过去、传统的追忆;三、 家族,一辈人与代代先人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