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建设已然成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当前各电力企业以实现调控一体化为建设目标与原则,基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改变现有的配网管理模式,进而实现调控一体化管理。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经济发展
引言
如今,随着电网智能化改造的日益深入,以及供电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配网调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要求,并且成为制约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掌握现状和了解智能电网对配网管理的具体要求上,以一体化的思想,实现监控与调度合并的配网管理新模式。
1配网调控模式存在的问题
如下图1所示,配网自动化系统主要由配电主站、配电子站、配电终端和通信网络组成。配网调控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其一,人力调管方式。配网运行方式复杂,设备种类繁多,人力调管主要依赖图纸资料和设备台账,无法实现配网调度运行的精细化管理;其二,分散管理模式效率低下。配网单支线路的组成可能涉及了架空线路、电缆、开关站及配变等,这些各由不同的部门管理,极容易引发设备数据和台账管理混乱,给配网调度运行造成不便;其三,盲目调控的问题较为严重。由于上述两个问题的局限性,再加上相关工作人员不注重对配网设备的图纸、台账等资料的维护和整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习惯凭借经验做事,导致了当前“盲调”现象突出,无法合理有效地进行调度指挥。
2基于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特征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电调控具有以下特征:其一,系统性。基于智能电网下的配网调控系统,能够实现在线监测故障,进行故障评估与分析,进行信息分类与整理,给出故障处理策略,提高了配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其二,开放性。调控系统是基于开放平台,构建的开放性体系,第三方软件能够介入,进而能够实现信息交互;其三,实时性。配网调控系统利用了遥测技术与通信技术等,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快速整理,将其存入到数据库,供调控人员使用,信息的实时性较强。
3基于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
3.1促进调度系统性能的提升
主网是基于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实现的网络体系、它能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配网,是基于电力客户服务,能够根据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为其提供合理的应用网络。所以,要保证配电网调控系统性能的提升,促使其具备一定针对性,保证在调度运行系统使用中,能够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使用配网期间,要促进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如:使用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平台,能够在期间对存在的电网资源优化整合,尤其是线路、电缆、变电站以及用户信息等,都能全方位对其掌握,保证配网调度工作的准确性。
3.2接入分布式电源
基于智能电网,建设配网调控一体化,接入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能够促使电力生产实现节能环保。我国制定的发展清洁能源战略,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智能电网建设时,还需要提高电力生产的环保性以及绿色性,实现节能减排,进而有效保護环境。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的接入,能够实现变电站并网运行与检测等,同时能够实现调控一体化,促进智能电网发展。但是分布式储能的接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对电网系统运行有着较大的影响,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较高,而且储能的接入,可能会造成设备故障率增加,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
3.3注重多联络网架的研究
要实现调控一体化的目标,必须将加强网架结构作为前提。对配网管理而言,无论是线路接线还是分段,都会对供用电造成影响,如果接线模式合理,则可以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获得更好的效益。所以在前期规划阶段,除了要以现有负荷密度为基础,在宏观上增设电源点,如确保线路互联及分段模式的合理性,对电网自愈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研究不同的接线方案,提倡引入网格化特色联络方案,以此提高供电质量。
3.4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强对技术人才的积极培养,需要电力企业在期间树立创新性的人才管理理念,保证在人才培养措施下,加强对配网调控人员的有效培训,促使其专业性的提升,实现实际操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如:电力企业内部,可以实现职业岗位培训,引导智能电网的调控人员掌握新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保证自身专业性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可以为相关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掌握一定学习理念,促进其自身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的提升,熟练掌握配网调控工作的运用技巧,这样在各个岗位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结语
电能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在社会稳定进步下,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与改造,促进智能化的应用,需要实现配网调控的一体化,保证其在工作期间能够对其问题进行调节,维护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从而提升整体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盛明.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J].通讯世界,2017(20):192-193.
[2]苏健生.基于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究[J].通讯世界,2017(17):126-127.
[3]孙廷鑫.基于当前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365.
[4]文江洪.浅谈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J].通讯世界,2017(05):201-202.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经济发展
引言
如今,随着电网智能化改造的日益深入,以及供电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配网调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要求,并且成为制约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掌握现状和了解智能电网对配网管理的具体要求上,以一体化的思想,实现监控与调度合并的配网管理新模式。
1配网调控模式存在的问题
如下图1所示,配网自动化系统主要由配电主站、配电子站、配电终端和通信网络组成。配网调控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其一,人力调管方式。配网运行方式复杂,设备种类繁多,人力调管主要依赖图纸资料和设备台账,无法实现配网调度运行的精细化管理;其二,分散管理模式效率低下。配网单支线路的组成可能涉及了架空线路、电缆、开关站及配变等,这些各由不同的部门管理,极容易引发设备数据和台账管理混乱,给配网调度运行造成不便;其三,盲目调控的问题较为严重。由于上述两个问题的局限性,再加上相关工作人员不注重对配网设备的图纸、台账等资料的维护和整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习惯凭借经验做事,导致了当前“盲调”现象突出,无法合理有效地进行调度指挥。
2基于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特征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电调控具有以下特征:其一,系统性。基于智能电网下的配网调控系统,能够实现在线监测故障,进行故障评估与分析,进行信息分类与整理,给出故障处理策略,提高了配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其二,开放性。调控系统是基于开放平台,构建的开放性体系,第三方软件能够介入,进而能够实现信息交互;其三,实时性。配网调控系统利用了遥测技术与通信技术等,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快速整理,将其存入到数据库,供调控人员使用,信息的实时性较强。
3基于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
3.1促进调度系统性能的提升
主网是基于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实现的网络体系、它能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配网,是基于电力客户服务,能够根据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为其提供合理的应用网络。所以,要保证配电网调控系统性能的提升,促使其具备一定针对性,保证在调度运行系统使用中,能够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使用配网期间,要促进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如:使用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平台,能够在期间对存在的电网资源优化整合,尤其是线路、电缆、变电站以及用户信息等,都能全方位对其掌握,保证配网调度工作的准确性。
3.2接入分布式电源
基于智能电网,建设配网调控一体化,接入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能够促使电力生产实现节能环保。我国制定的发展清洁能源战略,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智能电网建设时,还需要提高电力生产的环保性以及绿色性,实现节能减排,进而有效保護环境。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的接入,能够实现变电站并网运行与检测等,同时能够实现调控一体化,促进智能电网发展。但是分布式储能的接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对电网系统运行有着较大的影响,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较高,而且储能的接入,可能会造成设备故障率增加,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
3.3注重多联络网架的研究
要实现调控一体化的目标,必须将加强网架结构作为前提。对配网管理而言,无论是线路接线还是分段,都会对供用电造成影响,如果接线模式合理,则可以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获得更好的效益。所以在前期规划阶段,除了要以现有负荷密度为基础,在宏观上增设电源点,如确保线路互联及分段模式的合理性,对电网自愈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研究不同的接线方案,提倡引入网格化特色联络方案,以此提高供电质量。
3.4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强对技术人才的积极培养,需要电力企业在期间树立创新性的人才管理理念,保证在人才培养措施下,加强对配网调控人员的有效培训,促使其专业性的提升,实现实际操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如:电力企业内部,可以实现职业岗位培训,引导智能电网的调控人员掌握新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保证自身专业性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可以为相关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掌握一定学习理念,促进其自身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的提升,熟练掌握配网调控工作的运用技巧,这样在各个岗位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结语
电能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在社会稳定进步下,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与改造,促进智能化的应用,需要实现配网调控的一体化,保证其在工作期间能够对其问题进行调节,维护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从而提升整体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盛明.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J].通讯世界,2017(20):192-193.
[2]苏健生.基于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究[J].通讯世界,2017(17):126-127.
[3]孙廷鑫.基于当前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365.
[4]文江洪.浅谈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J].通讯世界,2017(05):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