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小学校园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FIF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传统文化要走进校园的要求,走进课堂的文化强国的战略发展思想,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把民俗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民俗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生根课堂,成为义务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补充。
  【关键词】 民俗文化;爱国主义;民族自信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传统文化要走进校园的要求,走进课堂的文化强国的战略发展思想,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把民俗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民俗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生根课堂,成为义务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补充。
  一、借势完善民俗知识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次学生调查,从中了解他们知识上的短板以及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熟悉的知识。通过问卷调查,得知他们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强烈的需求,尤其是对我国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更是一往情深。再则,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愈教愈感觉自己知识的浅薄和狭窄,有的知识点还没有能够更深的探讨和挖掘,真正感觉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紧迫感。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学生对这门课从新奇到非常感兴趣,更增加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借史增强民族自信
  我国传统节日,贯穿着一年的始终,我们就随着季节时令的更替变化,当某个节日临近时,就去积极认真准备、仔细谋划。
  老師们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时间顺序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民俗知识。当讲到这个节日的定义时,学生先是好奇,再讲到这个节日的来历时,他们又转而兴奋,感到大开眼界。关于这个节日流传下来的一些风俗习惯,他们都很踊跃地发言,争取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起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当我们说要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民俗文化,实际上就是尊重、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生存空间和优良的生活方式,珍惜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中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精神文化。
  三、借时扬弃民俗文化
  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古代文明的奥秘,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每个节日的形成,都有其当时赖以形成和生存的时代环境。由于历史的长久性、包容性和局限性,传统节日既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些消极因素和迷信糟粕。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对学生表明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一定要坚持“扬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培养他们良好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讲“孝道文化”时,在倡导学生孝顺、孝敬的同时,要避免“愚忠”、“愚孝”等错误的观念和做法。
  近几年来,我们注重过程研究,注重反思提升,力求课题研究扎实有效,使民俗文化扎根课堂,生根校园,走到家庭,走向社会,充分发挥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培养和弘扬师生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盛暑寒. 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推广与中小学课外阅读研究报告[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5).
其他文献
<正>水稻虽多是在淹水条件下栽培,但并不是用水越多越好,种稻节省用水的潜力很大,这是有依据的:一是从稻属植物的分布上看,全球稻属植物估计有220多个品种。有的生长于沼泽地
【摘 要】 执行力是一个学校良好运行的保证,是每一位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学习和思考,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解决学校管理所产生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何提高执行力问题。提升执行力,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讲,是一个基本的、长期的要求;对于学校来讲,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对于管理干部来讲,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效能的有效举措,也是值得我们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与任务。  【关 键 词】
语言教学和游戏教学都是幼儿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二者之间的融合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基于此,
【摘 要】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主要机构,如何培养幼儿从小就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幼儿;品德教育;共性特性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主要机构,如何培养幼儿从小就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热爱每个孩子是做好品德教育的基础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在初中教育中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认识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究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展开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
在现当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是学生品行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而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组织者又是班级领导
当今社会是一个各种危机爆发呈现出偶然性和频繁性的时代,对于高校而言,未来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危机。这就要求高校应当提高危机的预防、处理能力。本文从高校危机的内涵界
观察表明,幼儿的创造性游戏需要成人的指导。创造情境,尊重幼儿的实践,肯定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在活动中知识得以充实,情感得以陶冶,意志受到磨练,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发展。
曹禺把他细腻的笔触伸向人物最隐秘、最丰富的心灵世界。其戏剧从人物深陷的困境和生存状态方面来关注他们的灵魂世界;从伦理与情感的角度,揭示人物灵魂沉沦与冲突的因由。
摘要:故事教学是当前数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其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虽然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数学故事进行教学,但仍有部分教师在讲解故事时为学生预留的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时间不足,且多为照本宣科,不能引人深思,学生数学素养未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可以用数学故事导入课程、演绎教学并应用数学故事进行练习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