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国当店艺术领域面对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讨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陕西省是我国历史文化大省,其当地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内涵。今年,随着陕西省加大文化产业的建设步伐,出现了以舞剧《长恨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性
所谓舞蹈文化的历史性,是指舞蹈内容以历史年代为背景,展现人物活动的特性。历史上,陕西省曾有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流传了大量的历史故事、积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为陕西的舞蹈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现代舞蹈创作者们可以从历史留存大量的舞蹈形式和历史故事中选取形式与素材,进行舞蹈的创作,以此来体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满足现代观众审美的需求。
(二)民族性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会受到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慣与文化特点,这就构成了文化的地域性。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文化特点会有会从小开始影响生活在当地的每一个人,并且一代代流传下去。例如,由于陕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激发了人们强烈的生存意愿,所以陕北的文化形式中存在着大量以生存为主题的元素,同时,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当地的人民选择了半牧半农的生存方式,形成了豪放、粗犷的民族性格。相比之下,地处巴山、秦岭之间陕西南部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这里水系丰富,气候宜人,具有“小江南”的美称。因此,这里的艺术形式较为温婉、柔美。而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地区,因其四周存在天然的地理屏障,成为了理想的建都之地,所以这里的文化具有大量的古代宫廷气息。
(三)传承性
古典文化的出路在于传承和发展,而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在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肩负着沉重的使命。高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的义务,同时还有文化研究责任,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本营。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舞蹈工作者对于我国各地的民间舞蹈进行了考察挖掘和整理,同时培养、教育出一大批优秀的舞蹈演员和舞蹈编导,为我国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西安音乐学院历时一年多,多次到民间采风,创作了具有浓厚陕西地域特色的舞蹈《面》。为了使舞蹈能够真实的反映陕西的文化特点,体现当地群众的真实生活,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来到当农民家中,学习面的制作工艺,体验农民质朴的生活习惯,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体会到了当地民众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深刻领会了这种只属于陕西的美食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底蕴。《面》的创作过程不仅是一次简单艺术创作,同时是一次陕西民间文化的发掘与整理,同时也是采用舞蹈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创新性
古典文化的出路不仅在于传承,更需要创新。近年来,我国已经加大了对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鼓励文艺工作者进行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传统文化与创新看似是两个矛盾的概念,但是从唯物主义历史角度来看,实物的发展是其不走向衰亡的唯一方法。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形式与内涵两个角度来看,形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内涵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创新的过程不仅是对于艺术外在形式的现代化改造,以此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更重要的是深入发掘艺术的内在本质,其实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为人们思想的升华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古为今用,让古人思想中永恒的光辉继续为现代的人们照亮思想前进的道路。
陕西旅游集团下大力气打造的大型现代舞剧《长恨歌》就是古典文化创新的优秀典范,他使用先进的现代舞台技术,将一千多年前的故事重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们在现代科技和艺术形式的带领下,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回到了盛唐时期。《长恨歌》的推出不仅为当地旅游事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在传承传统文明、创新古典艺术、展现地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长恨歌》的文化特点
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基本理念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二十世纪初期,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当时市场的需求,提出了一些文化市场建设和完善的基本策略。在当时文化部门下达的有关指示中,较为明确的指出了建设文化产业的几项基本理念,其大致内容是:增加文化产业建设的通入力度,改革文化产业体制形式、以市场为主导因素、改善文化服务质量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部门大力提倡建设以地域性文化特点为基础、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对于民间流传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形式进行挖掘和保护。近年来,我国更是加大了对于文化产业建设的推进力度,陕西省文化部门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对国家的号召积极响应,以国家整体文化战略为基础,制定了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规划。
西安地区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所在地,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流传了大量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为陕西省的文艺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素材。近年来,陕西省各文化相关单位依托这一有利的资源优势,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文艺作品,其中以陕西旅游集团打造的大型舞剧《长恨歌》是这些作品中优秀作品的代表。
《长恨歌》的题材来自于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白居易用华丽的辞藻、恢弘的篇幅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于世人面前,使其成为千古佳话。舞剧《长恨歌》的创作者将这个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进行深度的发掘和整理,使用盛唐时期宫廷舞蹈的表现形式和现代高科技的舞台灯管和布景技术,结合华清池的秀美的风光和瑰丽的古典建筑,将一个沉睡千年的爱情故事展现于现代观众眼前,世人感觉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回到了开元盛世。舞剧《长恨歌》于2007年推出之后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提升了华清池最为旅游景点的人气和知名度。 (二)《长恨歌》的创作特点
1.民族性
当前,我国的原创戏剧经历了长期的沉寂后已经渐渐醒来,处在一个重新起步,但是凭借着我国艺术工作者常年积累的经验和深厚的艺术涵养,依旧能保持作品的活力与内涵,同时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相对于西方国家注重于搭建人工场景的表演形式,我国的戏剧表演通常结合实景,通过真实的场景来体现作品的地域特色和历史风貌。舞剧《长恨歌》为陕西西安的旅游胜地华清池量身定做,以旅游景观为硬件基础,实现了对其从旅游观赏价值到演出布景功能转变。这样的转变不仅是对于经管的重新利用,更是对其历史文化價值的深度开发,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充分利用。舞剧《长恨歌》的推出是对全盛时期的唐朝的一次集中展现,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特质。
2.地域性
通常来说,人们在对待历史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发展、运用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如何使历史文化遗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问题上也都有着各自的见解。一些人在看待历史遗留文化时,认为只要将其继承与保护,并且对于其形式适当的加以利用便足够。这种具有典型保守性的原则,不符合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科学规律。
一些具有优秀历史资源的地区,由于受到保守性原则的对待,没有能够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进行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以至于游客无法真正体会到当地历史文化的魅力,同时旅游行业也无法获取更加丰厚的利润,长此以往不能形成历史文化资源的会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过去,陕西省在对待地域性历史遗留文化的方面上采取保守性原则,随着今年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凭借优厚的历史文化条件,陕西旅游部门加大了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产生了以舞剧《长恨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文化作品。舞剧《长恨歌》依托华清池秀美的风光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创作者将戏剧元素与真实场景进行了有机结合,利用高科技手段,完美的为游客奉献了具有鲜明地域和历史特色的舞蹈戏剧演出,使当地的旅游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利用。
3.市场性
舞剧《长恨歌》在弘扬民族文化、深度发展、利用地域性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制作单位充分利用市场引导作用,以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为价值导向,以展现地域、民族、历史文化为创作目标,以传承、发展中国传统艺术为理想,进行舞剧《长恨歌》的策划与创作。在积极为游客展示盛唐时期宫廷盛况的同时,使人们获得美好的观赏体验,同时,还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带来了客观的收入。据当地旅游部门统计,2007年《长恨歌》面后,来西安市的旅游人数上升了将近15%,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住宿、交通、餐饮行业的发展,为整个西安市甚至陕西省的旅游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陕西省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离地位置和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形成了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内涵。特别是在舞蹈,这个原始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上,陕西本地的创作者和表演艺术家们充分吸收了当地的人文特点和历史遗产,创作了大量具有现代风的和历史、地域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艺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段亚明.长恨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调查与思考[N].陕西日报,2008(05).
[2]章青.陕西旅游文化的大胆创造[D].西安: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200.6.
[3]胡文龙.弃旧创新的成功尝试[D].西安: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2006.
(作者单位: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
一、陕西舞蹈作品的本土文化特性
(一)历史性
所谓舞蹈文化的历史性,是指舞蹈内容以历史年代为背景,展现人物活动的特性。历史上,陕西省曾有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流传了大量的历史故事、积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为陕西的舞蹈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现代舞蹈创作者们可以从历史留存大量的舞蹈形式和历史故事中选取形式与素材,进行舞蹈的创作,以此来体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满足现代观众审美的需求。
(二)民族性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会受到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慣与文化特点,这就构成了文化的地域性。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文化特点会有会从小开始影响生活在当地的每一个人,并且一代代流传下去。例如,由于陕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激发了人们强烈的生存意愿,所以陕北的文化形式中存在着大量以生存为主题的元素,同时,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当地的人民选择了半牧半农的生存方式,形成了豪放、粗犷的民族性格。相比之下,地处巴山、秦岭之间陕西南部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这里水系丰富,气候宜人,具有“小江南”的美称。因此,这里的艺术形式较为温婉、柔美。而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地区,因其四周存在天然的地理屏障,成为了理想的建都之地,所以这里的文化具有大量的古代宫廷气息。
(三)传承性
古典文化的出路在于传承和发展,而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在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肩负着沉重的使命。高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的义务,同时还有文化研究责任,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本营。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舞蹈工作者对于我国各地的民间舞蹈进行了考察挖掘和整理,同时培养、教育出一大批优秀的舞蹈演员和舞蹈编导,为我国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西安音乐学院历时一年多,多次到民间采风,创作了具有浓厚陕西地域特色的舞蹈《面》。为了使舞蹈能够真实的反映陕西的文化特点,体现当地群众的真实生活,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来到当农民家中,学习面的制作工艺,体验农民质朴的生活习惯,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体会到了当地民众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深刻领会了这种只属于陕西的美食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底蕴。《面》的创作过程不仅是一次简单艺术创作,同时是一次陕西民间文化的发掘与整理,同时也是采用舞蹈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创新性
古典文化的出路不仅在于传承,更需要创新。近年来,我国已经加大了对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鼓励文艺工作者进行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传统文化与创新看似是两个矛盾的概念,但是从唯物主义历史角度来看,实物的发展是其不走向衰亡的唯一方法。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形式与内涵两个角度来看,形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内涵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创新的过程不仅是对于艺术外在形式的现代化改造,以此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更重要的是深入发掘艺术的内在本质,其实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为人们思想的升华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古为今用,让古人思想中永恒的光辉继续为现代的人们照亮思想前进的道路。
陕西旅游集团下大力气打造的大型现代舞剧《长恨歌》就是古典文化创新的优秀典范,他使用先进的现代舞台技术,将一千多年前的故事重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们在现代科技和艺术形式的带领下,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回到了盛唐时期。《长恨歌》的推出不仅为当地旅游事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在传承传统文明、创新古典艺术、展现地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舞剧《长恨歌》的创作特点
(一)《长恨歌》的文化特点
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基本理念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二十世纪初期,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当时市场的需求,提出了一些文化市场建设和完善的基本策略。在当时文化部门下达的有关指示中,较为明确的指出了建设文化产业的几项基本理念,其大致内容是:增加文化产业建设的通入力度,改革文化产业体制形式、以市场为主导因素、改善文化服务质量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部门大力提倡建设以地域性文化特点为基础、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对于民间流传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形式进行挖掘和保护。近年来,我国更是加大了对于文化产业建设的推进力度,陕西省文化部门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对国家的号召积极响应,以国家整体文化战略为基础,制定了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规划。
西安地区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所在地,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流传了大量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为陕西省的文艺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素材。近年来,陕西省各文化相关单位依托这一有利的资源优势,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文艺作品,其中以陕西旅游集团打造的大型舞剧《长恨歌》是这些作品中优秀作品的代表。
《长恨歌》的题材来自于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白居易用华丽的辞藻、恢弘的篇幅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于世人面前,使其成为千古佳话。舞剧《长恨歌》的创作者将这个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进行深度的发掘和整理,使用盛唐时期宫廷舞蹈的表现形式和现代高科技的舞台灯管和布景技术,结合华清池的秀美的风光和瑰丽的古典建筑,将一个沉睡千年的爱情故事展现于现代观众眼前,世人感觉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回到了开元盛世。舞剧《长恨歌》于2007年推出之后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提升了华清池最为旅游景点的人气和知名度。 (二)《长恨歌》的创作特点
1.民族性
当前,我国的原创戏剧经历了长期的沉寂后已经渐渐醒来,处在一个重新起步,但是凭借着我国艺术工作者常年积累的经验和深厚的艺术涵养,依旧能保持作品的活力与内涵,同时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相对于西方国家注重于搭建人工场景的表演形式,我国的戏剧表演通常结合实景,通过真实的场景来体现作品的地域特色和历史风貌。舞剧《长恨歌》为陕西西安的旅游胜地华清池量身定做,以旅游景观为硬件基础,实现了对其从旅游观赏价值到演出布景功能转变。这样的转变不仅是对于经管的重新利用,更是对其历史文化價值的深度开发,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充分利用。舞剧《长恨歌》的推出是对全盛时期的唐朝的一次集中展现,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特质。
2.地域性
通常来说,人们在对待历史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发展、运用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如何使历史文化遗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问题上也都有着各自的见解。一些人在看待历史遗留文化时,认为只要将其继承与保护,并且对于其形式适当的加以利用便足够。这种具有典型保守性的原则,不符合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科学规律。
一些具有优秀历史资源的地区,由于受到保守性原则的对待,没有能够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进行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以至于游客无法真正体会到当地历史文化的魅力,同时旅游行业也无法获取更加丰厚的利润,长此以往不能形成历史文化资源的会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过去,陕西省在对待地域性历史遗留文化的方面上采取保守性原则,随着今年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凭借优厚的历史文化条件,陕西旅游部门加大了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产生了以舞剧《长恨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文化作品。舞剧《长恨歌》依托华清池秀美的风光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创作者将戏剧元素与真实场景进行了有机结合,利用高科技手段,完美的为游客奉献了具有鲜明地域和历史特色的舞蹈戏剧演出,使当地的旅游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利用。
3.市场性
舞剧《长恨歌》在弘扬民族文化、深度发展、利用地域性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制作单位充分利用市场引导作用,以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为价值导向,以展现地域、民族、历史文化为创作目标,以传承、发展中国传统艺术为理想,进行舞剧《长恨歌》的策划与创作。在积极为游客展示盛唐时期宫廷盛况的同时,使人们获得美好的观赏体验,同时,还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带来了客观的收入。据当地旅游部门统计,2007年《长恨歌》面后,来西安市的旅游人数上升了将近15%,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住宿、交通、餐饮行业的发展,为整个西安市甚至陕西省的旅游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陕西省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离地位置和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形成了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内涵。特别是在舞蹈,这个原始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上,陕西本地的创作者和表演艺术家们充分吸收了当地的人文特点和历史遗产,创作了大量具有现代风的和历史、地域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艺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段亚明.长恨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调查与思考[N].陕西日报,2008(05).
[2]章青.陕西旅游文化的大胆创造[D].西安: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200.6.
[3]胡文龙.弃旧创新的成功尝试[D].西安: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2006.
(作者单位: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