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新考题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必答题——语文课堂,生命必须鲜活。观当今的语文教学,课堂已悄然改变,学生自主思考着,细细地品味语言,咀嚼文字,寻找语文的诗意,感受语文的魅力;学生合作探究着,一起走向语言,一起走近文字,一起追寻语文的本源,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
  但是,课堂中师生的“快乐指数”如何?繁华的课堂表面是否也具有丰厚的内涵?这样的课堂能否禁得起细细推敲?走进语文课堂,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与新课改不太和谐的音符:文本的生命化还很粗糙,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文本表面的意义,对于其与社会、与生活有机交融仍较少;教学的生命力仍不强,课堂较多的是在语言文字上打转转,表面理解感悟多,联系生活的体验少;学生的生命感较缺乏,更多的是虚拟的主体地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并未形成,全面发展还仅仅局限于条块状的“三维”;教师的使命在于成就学生,也在于成全自己,但语文教师的生命价值的实现还不够……
  种种问题的存在与缺失,昭示着语文改革路途仍任重道远。是什么造成了诸多问题的存在,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可以探讨的呢?是语文,是生命,是生命的语文,是语文的生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是语文的生命本真……总之,一句话,让生命鲜活——语文教学面临的新考题。
  选择题——生命、语文,谁才是课堂的主角。要实现具有生命意义课堂的建构,就必须对语文课堂中的“主角”进行追问,追问语文的本义,追问语文的价值,追问语文的灵魂……通过追问,了解语文的外延,明晰语文的内涵,并以此为出发点增强语文的生命活力,在追问中实现有效地解答。
  语文,它姓语,字、词、句、段是它的肌体,语、修、逻、文是它的血脉,而工具性则是它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这种工具性,是由其工具性决定的。语言,是人类自身具有的工具,是适应全民交际的工具,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工具,是表达交流思想感情、传递继承科学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要学会使用语言,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牢牢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为高效率的生产和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但语文也姓文,生活予以它灵气,生命予以它灵魂。“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语文教育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确实,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过程,成就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可以说,语文是生命的语文,是教师、学生生命成长历程的语文。
  填空题——生命语文,本质是什么。生命语文,联通生活。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家园,语文教育是生命化的教育。所谓的人文性,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生活,无异于“空中楼阁”。语文所表达的是对人间生活的肯定,同时语文又是对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抛弃和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发现和创造,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学生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向往着生命的辉煌。
  生命语文,聚集生命。聚集学生生命,生命语文的教育目标不再是单单指向知识技能的获得,而更强调生命性的感悟与表达,具有个体丰富生命的内涵,为师生展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聚集教师生命,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爱心与奉献去引导学生,而必须用自己整个的生命去教育与影响学生,让教学过程成为是师生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相融,充满生命活力和生命光彩的教育旅程。
  思考题——让生命鲜活,从哪里开始让生命鲜活,从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开始。只有和谐相融,生命才有不竭之源。首先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师生关系是伙伴型的关系。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把握学生知识的生成点,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其次是生生关系的和谐。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互动中学习,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让生命鲜活,从挖掘语文中的生命素材开始。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充分利用人文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利用社会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社会基础;利用自然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利用环境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与环境的互动与丰富的可能性,通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要让学生将这样的态度转而对待他人,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且被人尊重的。要教会学生欣赏生命、体验生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始终保持着坚毅的心情、旷达的气度和庄严的胸襟,超越自我,将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
  让生命鲜活,从关注学生生命意义开始。在语文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生成,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价值的提升。要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关注学生生命存在的意义,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要用语文丰富生命内涵,让学生接触各种情感体验,启迪心智,形成健全人格和拥有丰富情感的内心世界。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把学习当成自己生命的一段历程;在活动中体验,通过参与活动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体验,在拓展现实生活空间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学生在多彩的生命体验中提升生命内涵。
  让生命鲜活,从提升教师生命品质开始。教师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生命。让教师真正回归人,关注对他们的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要拓展教师生命的宽度,让教师的生命既有长度,更有宽度,让教师有生命的灵感和冲动,洋溢生命的激情;要锻造教师生命的厚度,让教师的生命增加分量,经得起现实的撞击与敲打;要发掘教师生命的深度,引领教师确立人生坐标,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空间,并以此实现德行的和谐共长。这样,教师才能充满生命活力,体验为人师表的快乐,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绝对使命。让我们借助语文这一载体,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阶段加强朗读教学的力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朗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和加强朗读教学。   【关键词】语文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74-02      目前高中“新课标”的教育
期刊
【摘 要】作文,诚如鲁迅所说:“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这里的“怎么写”就包括语言的运用,也包括华丽和朴实的语言的运用。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心所在。在文学评论中,语言问题属于形式的范畴,是由内容来决定的。评判一篇文章也应从内容和形式入手,讲究“文质兼美”;华丽的语言和朴实的语言又属于语言风格的范畴,语言风格自有其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就其本身而言是不能比较它们的优劣和高
期刊
一、困惑主要集中的几个方面      1.观念的更新   一些地方领导对新课程的重要意义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在相当一部分教师、教研员中还存在着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更是较为普遍,这些都需要认真的加以研究解决。决不可因循守旧,消极对待,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是新课改推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2.教师自身方面   “为了每位学
期刊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多将学生置于被教育者的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德育把一些具体的、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传统灌输给学生,这种模式因其系统性、强制性的特点决定其有长久的生命力,但很明显这种德育模式魅力不够,实效性不强,亲和力较差。因此如何构建一种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魅力德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魅力德育模式,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多种德育活动,进行学科渗透,以及教师人
期刊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1.培养学生敏感的新视觉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学生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人物没写之处。去年冬天的雾天特别多,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一个雾色朦胧的早晨,我问同学们:“今天你们感到天气与往日有什么不同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今天下雾了”。“你们喜欢吗?”
期刊
江泽民主席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笔者初步认识到,在教学中利用心理学原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此,笔者通过四个方面来分析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可行性及重要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最近发现区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62-01      从心理学角度讲,思维品质是思维产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
期刊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凌源市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改实验工作正在扎实、有效、稳步地推进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近半年的实验进程中,理念在冲击,思维在碰撞,观念在更新,方式在变化,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加强师资培训,明确课改理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实验是否能按计划扎实有效地推进,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否到位。结合我
期刊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近年来所实施的新教材,识字课程占语文教学的比例就更大了。确实,识字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阅读水平,因此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识字,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使学生可以马上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
期刊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下面本人就培养孩子识字兴趣和识字方法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以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