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周而不比》为例,在充分調查学情的基础上,分“背一背,写一写”“纠一纠,记一记”“读一读,译一译”“说一说,理一理”“议一议,破一破”五个环节,从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对《<论语>选读》进行立体化地复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论语>选读》;复习方案;实践探索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必学的一门选修课,也是浙江高考必考的一本文化经典。作为文化经典,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起来本身就较有难度。那么,在复习备考时,怎样更有效地复习这门功课呢?笔者认为依然要“依纲据本”。
所谓“依纲据本”,就是紧扣纲领性文件(学科指导意见、高考考试说明和高考真题)的要求,紧抓文本内容,并根据学情筛选重要知识点作为复习重点,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下面,笔者就以《周而不比》为例,分五个环节实践探索《<论语>选读》的复习方案。
第一个环节:背一背,写一写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本课要求“背诵2.14、16.4、15.23、12.24章”。[1]本环节旨在复习和巩固要求背诵的章句。具体操作如下:
先请学生一起背诵这四章,再抽取个别学生背诵。当然,会背诵只是第一步,毕竟考试时是要求正确书写的。所以第二步用课件投影默写试题,随机抽取学生把答案写到黑板上,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及时评价并订正。
投影试题如下:
子曰:“ ,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 , ,益矣。 , , ,损矣。”
子曰:“ ,不以人废言。”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
这一环节中,通过背诵、默写、订正,多次强化学生对这四章内容的记忆,突破本课要求默写的基础知识目标。
第二环节:纠一纠,记一记
文言字词的积累不仅是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也是解读《<论语>选读》这本文化经典思想内涵的基础,同时,还是突破考点的基础。
比如: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第21题“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就是对文中字词的直接考查。
所以,本环节主要复习本课重要的字词。什么是重要的字词?就是“学科指导意见”上要求掌握的、有助于理解章句内容的、承载文化内涵的字词。就本课而言,需要掌握的重点字词有“周而不比、矜而不争、各于其党、小慧、友谅、薄责于人、举、忠告而善道之、数”等。
第三环节:读一读,译一译
作为文化经典,对其文化内涵的解读必不可少,而要理解章句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就必须理解其中关键的句子。
本课预习学案上学生反映以下几个句子较难翻译: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3]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就远离怨恨了。)[4]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侍奉君主繁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繁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平仲善于跟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尊敬他。)
课上带领学生分别朗读这几个句子,分析各个句子的特点,再找学生翻译,然后教师引导指正,最后学生连同翻译一起再读。其中,教师引导指正时首先要纠正学生翻译句子的不良习惯——只了解大概意思而不注意字字落实,同时要引导学生有采分点意识,即准确翻译实词的词义(关系到整个句子的大意)、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关系到词句间的联系和表情达意)、句式特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固定句式)和句子语气(体现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
第四环节:说一说,理一理
《<论语>选读》这本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围绕一个主题(或称话题),从《论语》中选择一些相关的章句组成篇章。作为篇章,要让学生明白本课所选的章句之间有何联系,分别是从哪些方面阐述主题的。
第五环节:议一议,破一破
学习这门文化经典,不仅要理解儒家的思想文化,还要能对儒家的思想文化做出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正如《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这对学生来说较有难度。所以这一环节旨在针对学生在预习学案上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突破,进而指向本课涉及的思想文化内涵。
学生在预习学案上较多地提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那么,孔子为什么不主张强劝、一直劝呢?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有何意义?
孔子为什么不同意“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疑难问题,结合本课涉及的儒家的思想文化以及与其他课中内容的联系,将学生的这些问题做了以下调整: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是否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相矛盾呢?
(参考答案:不矛盾,“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体现了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方面,孔子从仁德出发,强调自主平等真诚的独立人格,侧重的是与朋友相处的方法;“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的是孔子的政治品格,强调的是执着的人生追求和处事态度,侧重的是积极入世的社会责任感,两者针对不同的问题而言,所以不矛盾。)
孔子主张的“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在“重竞争讲合作”的当今时代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是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是一心追名逐利。他认为君子在集体生活中,应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团结一致,而不是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孔子这种人格期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启迪意义的。)
孔子主张做仁者,却不同意“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你是否赞同孔子“以直报怨”的观点?
(参考答案:赞同孔子的观点。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是一种美德,但不应当用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别人的过失,而应该以公正、正直的原则正确对待有负于你的人和事。
不赞同孔子的观点。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善”的心理。[)
复习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互相启发,加深对儒家交友观的理解,突破难点,解决学生的疑惑。
以上便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论语>选读》复习方案所做的探索,分五个环节,从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进行立体化地复习,旨在针对性地提高复习效率。现将其付诸笔端,以期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语文)[S].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2]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制订.浙江考试[S].2018(增刊2):6.
关键词:《<论语>选读》;复习方案;实践探索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必学的一门选修课,也是浙江高考必考的一本文化经典。作为文化经典,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起来本身就较有难度。那么,在复习备考时,怎样更有效地复习这门功课呢?笔者认为依然要“依纲据本”。
所谓“依纲据本”,就是紧扣纲领性文件(学科指导意见、高考考试说明和高考真题)的要求,紧抓文本内容,并根据学情筛选重要知识点作为复习重点,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下面,笔者就以《周而不比》为例,分五个环节实践探索《<论语>选读》的复习方案。
第一个环节:背一背,写一写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本课要求“背诵2.14、16.4、15.23、12.24章”。[1]本环节旨在复习和巩固要求背诵的章句。具体操作如下:
先请学生一起背诵这四章,再抽取个别学生背诵。当然,会背诵只是第一步,毕竟考试时是要求正确书写的。所以第二步用课件投影默写试题,随机抽取学生把答案写到黑板上,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及时评价并订正。
投影试题如下:
子曰:“ ,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 , ,益矣。 , , ,损矣。”
子曰:“ ,不以人废言。”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
这一环节中,通过背诵、默写、订正,多次强化学生对这四章内容的记忆,突破本课要求默写的基础知识目标。
第二环节:纠一纠,记一记
文言字词的积累不仅是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也是解读《<论语>选读》这本文化经典思想内涵的基础,同时,还是突破考点的基础。
比如: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第21题“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就是对文中字词的直接考查。
所以,本环节主要复习本课重要的字词。什么是重要的字词?就是“学科指导意见”上要求掌握的、有助于理解章句内容的、承载文化内涵的字词。就本课而言,需要掌握的重点字词有“周而不比、矜而不争、各于其党、小慧、友谅、薄责于人、举、忠告而善道之、数”等。
第三环节:读一读,译一译
作为文化经典,对其文化内涵的解读必不可少,而要理解章句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就必须理解其中关键的句子。
本课预习学案上学生反映以下几个句子较难翻译: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3]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就远离怨恨了。)[4]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侍奉君主繁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繁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平仲善于跟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尊敬他。)
课上带领学生分别朗读这几个句子,分析各个句子的特点,再找学生翻译,然后教师引导指正,最后学生连同翻译一起再读。其中,教师引导指正时首先要纠正学生翻译句子的不良习惯——只了解大概意思而不注意字字落实,同时要引导学生有采分点意识,即准确翻译实词的词义(关系到整个句子的大意)、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关系到词句间的联系和表情达意)、句式特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固定句式)和句子语气(体现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
第四环节:说一说,理一理
《<论语>选读》这本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围绕一个主题(或称话题),从《论语》中选择一些相关的章句组成篇章。作为篇章,要让学生明白本课所选的章句之间有何联系,分别是从哪些方面阐述主题的。
第五环节:议一议,破一破
学习这门文化经典,不仅要理解儒家的思想文化,还要能对儒家的思想文化做出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正如《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这对学生来说较有难度。所以这一环节旨在针对学生在预习学案上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突破,进而指向本课涉及的思想文化内涵。
学生在预习学案上较多地提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那么,孔子为什么不主张强劝、一直劝呢?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有何意义?
孔子为什么不同意“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疑难问题,结合本课涉及的儒家的思想文化以及与其他课中内容的联系,将学生的这些问题做了以下调整: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是否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相矛盾呢?
(参考答案:不矛盾,“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体现了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方面,孔子从仁德出发,强调自主平等真诚的独立人格,侧重的是与朋友相处的方法;“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的是孔子的政治品格,强调的是执着的人生追求和处事态度,侧重的是积极入世的社会责任感,两者针对不同的问题而言,所以不矛盾。)
孔子主张的“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在“重竞争讲合作”的当今时代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是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是一心追名逐利。他认为君子在集体生活中,应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团结一致,而不是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孔子这种人格期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启迪意义的。)
孔子主张做仁者,却不同意“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你是否赞同孔子“以直报怨”的观点?
(参考答案:赞同孔子的观点。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是一种美德,但不应当用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别人的过失,而应该以公正、正直的原则正确对待有负于你的人和事。
不赞同孔子的观点。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善”的心理。[)
复习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互相启发,加深对儒家交友观的理解,突破难点,解决学生的疑惑。
以上便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论语>选读》复习方案所做的探索,分五个环节,从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进行立体化地复习,旨在针对性地提高复习效率。现将其付诸笔端,以期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语文)[S].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2]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制订.浙江考试[S].2018(增刊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