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岁那年,我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那时,我在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一则征文启事。我忍住狂乱的心跳,在一个无人的夜晚,写了篇题目为“我的理想”的作文。第二天,又像做贼一样把信投进邮筒。
在稿子寄出后的好长时间里,我一直都沉浸在幸福和忐忑中。然而,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太阳依然东升西落,每天还依然是上学,放学。
一日,当我吃完午饭到教室时,看到有好多同学正围着班长狂笑不已。看到我进来,笑声更是像决堤的洪水。他们用手指着我大声说:“看,咱班的大作家来了!”我一惊,顿时愣住了。正不知所措之时,班长兴冲冲地走到我跟前:“作家同志,我们班因你而骄傲!”他的话刚说完,笑声再次轰然而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默默守候在教室的角落里,有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我的名字,现在猛地被推到风头浪尖之上,一时变得手忙脚乱。“怎,怎么了?”“怎么了?”班长脸一扬,“你的文章发表了!”“啊!”我忽然有一种被抛到半空的感觉,一下子跳了起来,然后抓住班长的肩膀使劲晃着,“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哈哈,教室里再一次响起哄堂的笑声,还有的干脆使劲敲起桌子。“真的!”班长说着把一封已经开口的信扔到我的身上。我匆匆打开,里面就是我的那篇文章,只是第一页多了几个字:“退回,继续努力!”
时间顿時凝固了,我的心一下子跌到失望的深渊,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你的理想不是当作家吗,我看你干脆当‘家作’得了,在‘家’里‘作’!”他的话就如鞭炮的捻子,再一次引爆了全班。我就像孔乙己,给教室内外带来了快活的空气。
那个中午我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回到家,妈妈正在厨房里做饭,我不觉哭起来。妈妈慌了,问发生了什么。我抽泣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她听后,什么也没有说。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她拿出一盒火柴,抽出一根轻轻一划,顿时一个如豆的火苗燃烧起来。她说:“孩子,吹灭它!”我不明白妈妈究竟要干什么,只是对着火苗,噗的一声,火熄了,剩下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和一截烧焦的木棒。母亲又用火棍挑起锅底正在燃烧的柴火,对我说:“对这里面吹。”我使劲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着锅底狠狠地吹了过去。那火如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一般挤出了灶膛。母亲随手往锅底又加了一把柴禾,对我说,“继续吹,吹灭它。”我茫然地摇了摇头,说:“火太大了,吹不灭。”
好久后,母亲语重心长地说,“火柴一口气就轻易吹灭了,而锅底下的火越吹越旺,你愿意做火柴还是愿做柴火啊?”“我要做柴火。”我重重地说。
当说完那句话的时候,我就像卸掉了负载的重担一样,顿觉身轻如燕。五年级,我终于在一家小学生读物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继而,第二篇、第三篇也纷至沓来。我成了班级和学校名副其实的“作家”。面对同学钦羡的目光,我终于明白,之前之所以受到讽刺,是因为我不够优秀。
如今,无论做什么,每当我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听到别人讽刺打击、遇到困难和挫折想停下脚步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母亲锅底下的那堆柴火,它如一朵无比美丽的花朵迎风怒放,催我上路。
(摘自《小品文选刊》)
技巧点拨
文章构思新颖,将母亲燃起的柴火比喻成 “心灵中开出的花朵”,也是内心里激发出的昂扬奋发的精神。选材贴近生活而又富有内涵。本文的核心事件是,母亲让我吹灭燃烧的火柴和柴火的火苗,使我明白了面对讽刺、打击、困难、挫折,应该努力使自己更优秀和坚强。语言生动,描写细致,运用场面、动作、神态、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那时,我在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一则征文启事。我忍住狂乱的心跳,在一个无人的夜晚,写了篇题目为“我的理想”的作文。第二天,又像做贼一样把信投进邮筒。
在稿子寄出后的好长时间里,我一直都沉浸在幸福和忐忑中。然而,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太阳依然东升西落,每天还依然是上学,放学。
一日,当我吃完午饭到教室时,看到有好多同学正围着班长狂笑不已。看到我进来,笑声更是像决堤的洪水。他们用手指着我大声说:“看,咱班的大作家来了!”我一惊,顿时愣住了。正不知所措之时,班长兴冲冲地走到我跟前:“作家同志,我们班因你而骄傲!”他的话刚说完,笑声再次轰然而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默默守候在教室的角落里,有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我的名字,现在猛地被推到风头浪尖之上,一时变得手忙脚乱。“怎,怎么了?”“怎么了?”班长脸一扬,“你的文章发表了!”“啊!”我忽然有一种被抛到半空的感觉,一下子跳了起来,然后抓住班长的肩膀使劲晃着,“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哈哈,教室里再一次响起哄堂的笑声,还有的干脆使劲敲起桌子。“真的!”班长说着把一封已经开口的信扔到我的身上。我匆匆打开,里面就是我的那篇文章,只是第一页多了几个字:“退回,继续努力!”
时间顿時凝固了,我的心一下子跌到失望的深渊,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你的理想不是当作家吗,我看你干脆当‘家作’得了,在‘家’里‘作’!”他的话就如鞭炮的捻子,再一次引爆了全班。我就像孔乙己,给教室内外带来了快活的空气。
那个中午我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回到家,妈妈正在厨房里做饭,我不觉哭起来。妈妈慌了,问发生了什么。我抽泣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她听后,什么也没有说。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她拿出一盒火柴,抽出一根轻轻一划,顿时一个如豆的火苗燃烧起来。她说:“孩子,吹灭它!”我不明白妈妈究竟要干什么,只是对着火苗,噗的一声,火熄了,剩下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和一截烧焦的木棒。母亲又用火棍挑起锅底正在燃烧的柴火,对我说:“对这里面吹。”我使劲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着锅底狠狠地吹了过去。那火如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一般挤出了灶膛。母亲随手往锅底又加了一把柴禾,对我说,“继续吹,吹灭它。”我茫然地摇了摇头,说:“火太大了,吹不灭。”
好久后,母亲语重心长地说,“火柴一口气就轻易吹灭了,而锅底下的火越吹越旺,你愿意做火柴还是愿做柴火啊?”“我要做柴火。”我重重地说。
当说完那句话的时候,我就像卸掉了负载的重担一样,顿觉身轻如燕。五年级,我终于在一家小学生读物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继而,第二篇、第三篇也纷至沓来。我成了班级和学校名副其实的“作家”。面对同学钦羡的目光,我终于明白,之前之所以受到讽刺,是因为我不够优秀。
如今,无论做什么,每当我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听到别人讽刺打击、遇到困难和挫折想停下脚步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母亲锅底下的那堆柴火,它如一朵无比美丽的花朵迎风怒放,催我上路。
(摘自《小品文选刊》)
技巧点拨
文章构思新颖,将母亲燃起的柴火比喻成 “心灵中开出的花朵”,也是内心里激发出的昂扬奋发的精神。选材贴近生活而又富有内涵。本文的核心事件是,母亲让我吹灭燃烧的火柴和柴火的火苗,使我明白了面对讽刺、打击、困难、挫折,应该努力使自己更优秀和坚强。语言生动,描写细致,运用场面、动作、神态、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