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混合喂养及护理对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按出生顺序抽取2009年9月其中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早期混合喂养及护理直至出院。结论:早期混合喂养及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可使新生儿安全渡过生理性黄疸期。
关键词早期混合喂养;护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为使新生儿安全渡过此期,提高其生存质量,对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早期混合喂养及护理,以观察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现将方法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将2009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婴儿中按出生顺序抽取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2.45~3.80kg,Apgars≧8分,男婴24例,女婴26例,外观无畸形,母亲年龄22岁~38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o型血母亲除外,剖宫产31例,顺产18例,其中有龙凤胎1对。
2方法
新生儿出生30分钟~1小时左右应喂母乳,做到早接触、早吸吮,吸吮时间为10~30分钟,间隔2小时同法吸吮另一侧乳房。在婴儿出生时间超过6小时后,在每一次充分吸空乳房后即加喂婴儿配方奶粉,奶粉量根据新生儿情况而定,一般奶粉量从10ml~15ml开始。白天间隔2~3小时后,同法吸吮另一侧乳房后加喂婴儿配方奶粉,夜间间隔3~4小时,不得超过4小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顿全部吃母乳,另一顿全部吃奶粉,再者橡皮奶头刺孔不要过大,以免婴儿吃惯了容易吸吮的奶头就会产生“乳头错觉”而拒绝母乳。
3护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环境,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康复,我科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每床每次只准一人探视并只留一个陪人,学生及儿童禁止入病室,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及医疗安全,更不要随便串病房或自行调床位。
病室温度、湿度要适宜。保持空气清新,病房每天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病每日用1﹕100“84”浸泡拖把湿式打扫两次,预防感染。
产妇应注意卫生。指导产妇喂奶前仔细洗净双手,并清洗乳头及乳晕,每日至少3~4次,还要勤换内衣,新生儿所用奶瓶及奶头要先清洗后加热消毒。
新生儿住院期间应每日洗澡1次。因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喷门松弛,幽门较紧,胃排空时间2~3小时,洗澡前2小时禁奶;洗澡后做好脐部护理,每日用0.5%碘伏棉棒擦洗脐轮一次,并告知产妇保持脐部及臀部清洁,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新生儿皮肤颜色的变化,体温、呼吸变化,吸吮是否有力,有无拒乳,有无恶心、呕吐以及呕吐物的量和颜色,对个别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应予以重视,加强指导及喂养,并告知产妇加强喂养的重要性,新生儿住院期间保持头高左右侧卧位,防止误吸窒息。
观察新生儿大小便情况。正常每24小时大便3~5次,小便6~8次,若新生儿小便少于5次,可两次喂奶之间加适量5%左右的白糖水。
加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健康宣教。向家属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观察护理和喂养。
4结果
50例足月新生儿经混合喂养及加强护理,在出生72小时经皮测定黄疸指数,49例在5.7~12mg/dl,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有一例为12.4mg/dl。通知医生后遵医嘱口服茵栀黄1/3包tid。在生后2周家访中,所有新生儿黄疸消退。安全渡过此期。
5讨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1~2周逐渐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我院在实行母婴同室的一段时间内,虽在严格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即便是早吸吮、早接触、按需哺乳、純母乳喂養率明显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明显升高。在我们精心护理中发现,早期不同程度的母乳不足是造成这一原因所在。因产后0~5天分泌的乳汁为初乳,虽然它的营养价值远高于成熟乳,但它的乳汁浓稠微黄、量少,而现在由于孕期营养条件的明显提高,造成现在新生儿出生体重较以往增加,初乳远不能满足新生儿正常生理需要量,纯母乳喂养造成乳量不足,肠蠕动缓慢,胎便排尽延长,可致胆红素肠肝循环负荷增加,增加胆红素重吸收,胆红素水平升高,造成新生儿黄疸指数增加。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仍在严格控制感染的前提下,指导产妇在母乳充足前添加婴儿配方奶粉及适量白糖水,增加早期摄入量,每次添加均在新生儿充分有效吸吮母乳后进行,不但能让新生儿获得初乳的高营养、摄入足够蛋白质和能量,而且可快速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加快胎便排出,减少小肠对胆红素重吸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由此可见,早期混合喂养及护理确实能够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混合喂养;护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为使新生儿安全渡过此期,提高其生存质量,对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早期混合喂养及护理,以观察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现将方法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将2009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婴儿中按出生顺序抽取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2.45~3.80kg,Apgars≧8分,男婴24例,女婴26例,外观无畸形,母亲年龄22岁~38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o型血母亲除外,剖宫产31例,顺产18例,其中有龙凤胎1对。
2方法
新生儿出生30分钟~1小时左右应喂母乳,做到早接触、早吸吮,吸吮时间为10~30分钟,间隔2小时同法吸吮另一侧乳房。在婴儿出生时间超过6小时后,在每一次充分吸空乳房后即加喂婴儿配方奶粉,奶粉量根据新生儿情况而定,一般奶粉量从10ml~15ml开始。白天间隔2~3小时后,同法吸吮另一侧乳房后加喂婴儿配方奶粉,夜间间隔3~4小时,不得超过4小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顿全部吃母乳,另一顿全部吃奶粉,再者橡皮奶头刺孔不要过大,以免婴儿吃惯了容易吸吮的奶头就会产生“乳头错觉”而拒绝母乳。
3护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环境,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康复,我科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每床每次只准一人探视并只留一个陪人,学生及儿童禁止入病室,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及医疗安全,更不要随便串病房或自行调床位。
病室温度、湿度要适宜。保持空气清新,病房每天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病每日用1﹕100“84”浸泡拖把湿式打扫两次,预防感染。
产妇应注意卫生。指导产妇喂奶前仔细洗净双手,并清洗乳头及乳晕,每日至少3~4次,还要勤换内衣,新生儿所用奶瓶及奶头要先清洗后加热消毒。
新生儿住院期间应每日洗澡1次。因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喷门松弛,幽门较紧,胃排空时间2~3小时,洗澡前2小时禁奶;洗澡后做好脐部护理,每日用0.5%碘伏棉棒擦洗脐轮一次,并告知产妇保持脐部及臀部清洁,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新生儿皮肤颜色的变化,体温、呼吸变化,吸吮是否有力,有无拒乳,有无恶心、呕吐以及呕吐物的量和颜色,对个别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应予以重视,加强指导及喂养,并告知产妇加强喂养的重要性,新生儿住院期间保持头高左右侧卧位,防止误吸窒息。
观察新生儿大小便情况。正常每24小时大便3~5次,小便6~8次,若新生儿小便少于5次,可两次喂奶之间加适量5%左右的白糖水。
加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健康宣教。向家属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观察护理和喂养。
4结果
50例足月新生儿经混合喂养及加强护理,在出生72小时经皮测定黄疸指数,49例在5.7~12mg/dl,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有一例为12.4mg/dl。通知医生后遵医嘱口服茵栀黄1/3包tid。在生后2周家访中,所有新生儿黄疸消退。安全渡过此期。
5讨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1~2周逐渐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我院在实行母婴同室的一段时间内,虽在严格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即便是早吸吮、早接触、按需哺乳、純母乳喂養率明显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明显升高。在我们精心护理中发现,早期不同程度的母乳不足是造成这一原因所在。因产后0~5天分泌的乳汁为初乳,虽然它的营养价值远高于成熟乳,但它的乳汁浓稠微黄、量少,而现在由于孕期营养条件的明显提高,造成现在新生儿出生体重较以往增加,初乳远不能满足新生儿正常生理需要量,纯母乳喂养造成乳量不足,肠蠕动缓慢,胎便排尽延长,可致胆红素肠肝循环负荷增加,增加胆红素重吸收,胆红素水平升高,造成新生儿黄疸指数增加。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仍在严格控制感染的前提下,指导产妇在母乳充足前添加婴儿配方奶粉及适量白糖水,增加早期摄入量,每次添加均在新生儿充分有效吸吮母乳后进行,不但能让新生儿获得初乳的高营养、摄入足够蛋白质和能量,而且可快速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加快胎便排出,减少小肠对胆红素重吸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由此可见,早期混合喂养及护理确实能够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值得推广。